《嚴氏濟生方》~ 腰痛門 (1)
腰痛門 (1)
1. 腰痛門
2. 腰痛論治
素問云:腰者腎之腑,轉搖不能腎將憊矣。審如是說,則知腎繫於腰,多因嗜欲過度,勞傷腎經,腎臟既虛,喜怒憂思,風寒濕毒得以傷之,遂致腰痛。又有墮墜內肭,氣凝血滯,亦致腰痛。大抵腰痛之脈,脈皆沉弦。沉弦而緊者,寒腰痛;沉弦而浮者,風腰痛;沉弦而濡細者,濕腰痛。
墮墜閃肭以致氣凝血滯而痛者,脈多沉弦而實也。當推其所因,合其脈以治,無不效者矣。
又論:夫腰痛者屬乎腎也。多因勞役傷腎,腎臟氣虛,風寒冷濕得以襲之,恚郁憂思得以傷之,皆致腰痛。前論悉已備載。但墮墜閃肭,血氣凝滯而痛者未有藥也,菴䕡丸主之。今之人每患腰痛,不問虛實,多進牽牛之藥,殊不知牽牛之為性,能傷腎氣,服之未見作效,腎氣先有所損矣。倘的是氣滯腰痛,進一、二服則可。
如服之不效,用橘核入鹽炒,浸酒放溫,送下小七香丸最佳。所謂看不上面,自有奇功。萬一腎虛腰痛,牽牛豈宜服也?謹之!謹之!
白話文:
《黃帝內經》說:「腰是腎的府邸,如果轉動不靈活,代表腎氣將要衰敗。」依照這種說法,就可以知道腎臟和腰部關係密切,腰痛多半是因為慾望過度、勞累損傷腎經,腎臟虛弱後,容易受到情緒波動、風寒濕邪的侵襲,進而導致腰痛。另外,跌倒撞傷、氣血凝滯也會引起腰痛。一般來說,腰痛的脈象多為沉弦,沉弦而緊的,是寒邪引起的腰痛;沉弦而浮的,是風邪引起的腰痛;沉弦而濡細的,是濕邪引起的腰痛。
因為跌倒撞傷、氣血凝滯而引起的腰痛,脈象多為沉弦而實。應該仔細推究病因,再配合脈象來治療,沒有不見效的。
再來說,腰痛大多歸屬於腎臟問題。多半是因為勞累過度損傷腎臟,導致腎氣虛弱,風寒冷濕之邪容易侵襲,情緒鬱悶憂愁也會傷害腎臟,這些都會導致腰痛。前面已經詳細說明了這些原因。但對於跌倒撞傷、氣血凝滯引起的腰痛,還沒有提到適合的藥方,可以用菴䕡丸來治療。現在的人只要腰痛,不論虛實,大多服用牽牛子來治療,卻不知道牽牛子的藥性會損傷腎氣,服用後沒看到效果,反而先傷了腎氣。如果真的是氣滯引起的腰痛,服用一兩次或許可以。
如果服用牽牛子沒有效果,可以用橘核加鹽炒過,浸泡在酒中溫服,再配合小七香丸效果最好。這方法看起來很普通,卻有奇效。萬一是腎虛引起的腰痛,怎麼能服用牽牛子呢?要小心謹慎!要小心謹慎啊!
3. 五積散
治寒傷腎經,腰痛不可俯仰方。(方見諸寒門中寒論治)
白話文:
治療因寒邪侵襲腎經,導致腰痛、無法彎腰或後仰的症狀。(這個藥方在其他講述寒症的章節,以及《傷寒論》中,有詳細的說明。)
4. 附術湯
治濕傷腎經,腰腫冷痛,小便自利。
附子(炮,去皮),白朮(各一兩),杜仲(去皮,銼炒,去絲,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七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空心食前。
白話文:
治療因為濕氣侵犯腎經,導致腰部腫脹、寒冷疼痛,小便頻繁的症狀。
使用炮製過的附子(去除外皮)、白朮,各一兩,以及杜仲(去除外皮,切碎炒過,去除細絲),半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四錢,加入一碗半水,以及七片生薑,煎煮至七分,去除藥渣,溫熱服用,在空腹、吃飯前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