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氏濟生方》~ 諸寒門 (1)
諸寒門 (1)
1. 中寒論治
素問云:冬三月是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此去寒就溫之意也。不善調攝,觸冒之者,卒然眩暈,口噤失音,四肢強直,或洒洒惡寒,或翕翕發熱,面赤多汗。大抵中寒脈必遲緊;挾風則脈浮,眩暈不仁;兼濕則脈濡,腫滿疼痛。治之之法,切不可妄下,妄吐,惟當溫散之。
白話文:
《素問》中說:冬季的三個月叫做閉藏,水結冰,大地坼裂,不要打擾陽氣,早睡晚起,一定要等到太陽昇起,這是避寒就溫的意思。如果保暖不當,受到寒邪侵襲,就會突然暈眩,口不能言,四肢僵直,或冷得發抖,或發熱出汗,臉發紅多汗。一般說來,中寒脈搏必然又緩又緊;兼有風邪,脈搏就會表淺浮動,會頭暈、感覺麻木;兼有濕邪,脈搏就會濡緩,會腫脹疼痛。治療時,一定不可輕易瀉下,輕易讓患者嘔吐,應該以溫散的方法為主。
又論:夫人生天地之間,以氣血籍其真,是故天無一歲不寒暑,人無一日不憂苦,故有傷寒、天行瘟疫之病焉。蓋冬令為殺厲之氣,君子善攝生者,當嚴寒之時,行住坐臥,護身周密,故不犯寒毒。彼奔馳荷重,勞房之人,皆辛苦之徒耳。當陽閉藏而反擾動之,則鬱發腠理,津液強漬,為寒所薄,膚腠緻密,寒毒與榮衛相渾,當是之時,壯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成病矣。不即病者,寒氣藏於肌骨之間,春則病溫,夏則病熱,此皆一氣使然也。
白話文:
再說:人出生於天地之間,靠著氣血來維持其生命。所以,天底下沒有哪一年不冷熱的,人也沒有哪一天不憂愁、痛苦的。因此,才會有傷寒、天行時瘟疫的疾病產生。冬天是嚴酷的季節,聰明養生的人,在天氣寒冷的時候,不論是行走、居住還是臥睡,都要全面保護好身體,這樣就不會感染風寒。那些奔波勞碌、負擔沉重、勞累過度的人,都是因為辛苦勞累造成的。當陽氣閉藏卻反而擾動它時,就會鬱積在皮膚腠理,津液強行流動,被寒氣侵襲,皮膚腠理緻密,寒毒與榮衛相混雜。這個時候,身體強壯的人,氣息流通,就會好轉;身體虛弱的人,就會發病。沒有馬上發病的人,寒氣藏在肌肉骨骼之間,春天就會發熱,夏天就會發熱。這些都是一種病氣引起的。
古之治法,一曰在皮,當摩膏而火灸之;二曰在膚,依法針,解肌發散之,汗出而愈;三曰在肌,再亦發汗則愈;四曰在胸宜吐之;五曰在腹;六曰在胃宜下之,此華佗之治法也。若按三陰三陽之法傳變,無出仲景之書。蓋治傷寒有法,治雜病有方。雜病之方可以異其傳,調理傷寒當按定法也,茲不復述。
今俱四時,大略用藥於後。
白話文:
古代的治療方法,第一種是表皮,應當塗敷膏藥並火針灸之;第二種是皮下,按照方法針灸,疏通肌膚,使汗液排出而痊癒;第三種是肌肉,再讓汗液排出則可痊癒;第四種是在胸部,應該吐出來;第五種是在腹部;第六種是在胃部,應該往下排泄,這是華佗的治療方法。如果按照三陰三陽的變化,沒有超出仲景的醫書。治傷寒有方法,治療雜病有方。雜病的方劑可以根據病情變化而不同,治療傷寒應按照一定的法則,這裡不再重複說明。
春病風寒,頭痛發熱,身體強痛,宜進香蘇散或十神湯。或欲發汗,加蔥白、薑、豉煎。
白話文:
春天因為受風寒引起的疾病,出現頭痛發熱、身體強烈的疼痛症狀,適合服用香蘇散或十神湯。如果想發汗,可以加入蔥白、薑、豉一起煎服。
夏感風暑,頭痛發熱,身疼煩渴,宜用五苓散,或煎蔥白湯調服。
白話文:
夏天受到風暑感染,頭痛發熱,身體疼痛煩渴,宜用五苓散,或煎煮蔥白湯來調服。
秋感風冷,身熱頭痛,鼻塞咳嗽,宜進金沸草散。
冬冒風寒,身熱頭痛,無汗惡寒,宜進五積散。
以上方載和劑局方中。
白話文:
秋天感受風寒,身體發熱頭痛,鼻塞咳嗽,應該服用金沸草散。
冬天受到風寒侵襲,身體發熱頭痛,沒有出汗並且非常怕冷,應該服用五積散。
以上藥方記載於和劑局方中。
2. 姜附湯
治五臟中寒,口噤,四肢強直,失音不語,或卒然暈悶,手足厥冷。
乾薑(炮)附子(炮,去皮臍),甘草(炙。各等分)
白話文:
乾薑(經過炮製)輔助子(經過炮製,去除皮和臍),甘草(經過炙製,各等份)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前。挾風不仁,加防風半兩;兼濕腫滿,加白朮半兩;筋脈攣急,加木瓜半兩;肢節疼痛,加桂心半兩。
白話文:
上暍咀,每次服用四錢,加水一杯半,生薑五片,煎煮至七分熟,去渣,溫服,飯前服用。如果您有風寒痺痛,可以加入防風半兩;如果合併有濕腫滿脹,可以加入白朮半兩;如果筋脈攣急,可以加入木瓜半兩;如果肢節疼痛,可以加入桂心半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