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用和

《嚴氏濟生方》~

回本書目錄

1. 眩暈門

2. 眩暈論治

素問云:諸風掉眩,皆屬於肝。則知肝風上攻,必致眩暈。所謂眩暈者,眼花屋轉,起則眩倒是也。由此觀之,六淫外感,七情內傷,皆能所致。當以外證與脈別之,風則脈浮,有汗,項強不仁;寒則脈緊,無汗,筋攣掣痛;暑則脈虛,煩悶,濕則脈細,沉重,吐逆。及其七情所感,遂使臟氣不平,鬱而生涎,結而為飲,隨氣上逆,令人眩暈,眉稜骨痛,眼不可開,寸脈多沉,有此為異耳。

與夫疲勞過度,下虛上實,金瘡吐衄便利,及婦人崩中去血,皆令人眩暈,隨其所因治之,乃活法也。

白話文:

《素問》說:「所有風邪引起的頭暈目眩,都與肝有關。」由此可知,肝風上擾,必定會導致眩暈。所謂的眩暈,就是指眼睛昏花,感覺房屋在旋轉,起身就會頭暈想倒。從這裡來看,外感六淫邪氣,或內傷七情,都可能造成眩暈。應該從外在症狀和脈象來分辨:風邪引起的,脈象會浮,有汗,脖子僵硬麻木;寒邪引起的,脈象會緊,沒有汗,筋脈攣縮疼痛;暑邪引起的,脈象會虛弱,心煩悶熱;濕邪引起的,脈象會細弱,身體感覺沉重,想吐。至於七情內傷造成的,會使臟腑氣機失調,鬱結產生痰涎,痰液結聚成飲,隨著氣機上逆,就會讓人頭暈,眉骨疼痛,眼睛睜不開,寸脈大多沉弱,這些都是不同之處。

還有,過度疲勞,導致下虛上實,外傷出血或嘔吐、便血,以及婦女崩漏失血等,都會使人眩暈,應該根據不同的原因來治療,這才是活用的方法。

3. 羌附湯

治中風頭眩,惡風自汗,或身體不仁。(方見諸濕門中濕論治)

白話文:

治療中風引起的頭暈目眩,怕風、容易流汗,或是身體感覺麻木不仁的情況。(這個藥方在《諸濕門》中,關於濕氣導致的疾病治療部分有記載。)

4. 三五七散

治陽虛,風寒入腦,頭痛,目眩暈轉,如在舟車之上,耳內蟬鳴,或如風雨之聲,應風寒濕痹,腳氣緩弱等疾,並皆治之。

天雄(炮,去皮),細辛(洗去葉土。各三兩)乾薑(炮),山茱萸(取肉。各五兩),防風(去蘆),山藥(銼,炒。各七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用溫酒調服,食前。

白話文:

這個藥方主要治療因為陽氣虛弱,導致風寒侵入腦部引起的疾病,像是頭痛、眼睛昏花、頭暈目眩,感覺像在船或車上顛簸一樣,耳朵裡面有蟬鳴聲,或是像刮風下雨的聲音。它也適用於風寒濕痺(關節肌肉痠痛麻木)以及腳氣虛弱等疾病,以上這些病症都可以用這個藥方來治療。

藥方組成: 天雄(炮製過,去除外皮),細辛(洗淨去除葉子和泥土,各用三兩),乾薑(炮製過),山茱萸(取果肉,各用五兩),防風(去除蘆頭),山藥(切成小塊後炒過,各用七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溫熱的酒調和後服用,在吃飯前服用。

5. 加味香薷飲

治中暑眩暈,煩悶不蘇。(方見諸暑門中暑論治)

白話文:

治療中暑引起的頭暈目眩、心煩意亂、身體不舒服。(這個藥方在《諸暑門》的「中暑論治」篇章中可以找到。)

6. 芎術湯

治冒雨中濕,眩暈嘔逆,頭重不食。

川芎,半夏(湯泡七次),白朮(各一兩),甘草(炙,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芎術湯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淋雨受濕引起的暈眩、想吐、頭部沉重、沒有食慾的症狀。

藥材成分:

川芎、半夏(用湯水浸泡七次)、白朮,各一兩。炙甘草,半兩。

使用方法: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四錢,加入一碗半的水,和五片生薑一起煎煮,煮到剩八分時,去除藥渣,溫熱服用,什麼時候都可以服用。

7. 玉液湯

治七情傷感,氣鬱生涎,隨氣上逆,頭目眩暈,心嘈忪悸,眉稜骨痛。

大半夏(洗淨,湯泡七次,切作片子)

上件,每服四錢,水二盞,生薑七片,煎至七分,去滓,入沉香水一呷溫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玉液湯

這個方子是治療因為情緒波動(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導致的傷感,引起氣鬱而產生痰涎,痰涎隨著氣機上逆,導致頭暈目眩,心中煩躁不安、心悸,以及眉骨疼痛等症狀。

使用的藥材是:

  • 大半夏(洗淨,用熱水浸泡七次,然後切成薄片)

使用方法:

每次服用四錢的半夏,加入兩碗水、七片生薑,一起煎煮到剩下七分,濾掉藥渣,加入少許沉香水,溫服,不拘泥於時間服用。

8. 芎歸湯

治一切失血過多,眩暈不蘇。

芎藭,當歸(去蘆,酒浸)

上等分,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此方劑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失血過多,導致頭暈昏迷不醒的症狀。

使用藥材為:川芎、當歸(去除蘆頭,用酒浸泡)。

將以上兩種藥材等分,稍微搗碎,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碗半的水煎煮至七分,去除藥渣,溫熱服用,不限制服用時間。

9. 沉香磁石丸

治上盛下虛,頭目眩暈,耳鳴耳聾。

沉香(半兩,別研),磁石(火煅,醋淬七次,細研,水飛),葫蘆巴(炒),川巴戟(去心),陽起石(煅,研),附子(炮,去皮臍),椒紅(炒),山茱萸(取肉),山藥(炒。各一兩),青鹽(別研),甘菊花(去枝萼),蔓荊子(各半兩)

上為細末,酒煮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鹽湯送下。倉卒不能辦,此沉香湯送下養正丹(方見咳嗽痰飲門)亦可。

白話文:

這個藥丸是用來治療上實下虛的症狀,像是頭暈目眩、耳鳴耳聾。

藥材包含:沉香(半兩,另外磨成粉)、磁石(用火燒過,再用醋淬七次,磨成細粉,用水淘洗)、葫蘆巴(炒過)、川巴戟(去除中心)、陽起石(燒過再磨成粉)、附子(炮製過,去除皮和臍)、椒紅(炒過)、山茱萸(取果肉)、山藥(炒過,以上各一兩)、青鹽(另外磨成粉)、甘菊花(去除枝和萼)、蔓荊子(以上各半兩)。

將上述藥材都磨成細粉,用酒煮米糊做成藥丸,大小像梧桐子一樣。每次服用七十丸,空腹時用鹽水送服。如果一時無法製作藥丸,可以用沉香湯送服養正丹(藥方在治療咳嗽痰飲的章節中有記載)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