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氏濟生方》~ 諸虛門 (5)
諸虛門 (5)
1. 菟絲子丸
治腎虛勞損,腰疼少力,補益駐顏。
菟絲子(三兩,酒浸三日,曝乾,別搗,),車前子(二兩),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令微黃),桂心(二兩),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乾),杜仲(三兩,去皮,炙令黃,銼),熟乾地黃(五兩),牛膝(二兩,去苗),附子(二兩,炮,去皮臍)上搗為末,煉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溫酒下三十丸。
白話文:
菟絲子(三兩,用酒浸泡三天,曝曬乾燥,另外搗碎),車前子(二兩),鹿茸(二兩,去除茸毛,塗抹酥油炙烤至微微發黃),桂心(二兩),肉蓯蓉(二兩,用酒浸泡一夜,颳去皺皮,炙烤乾燥),杜仲(三兩,去除樹皮,炙烤至發黃,切碎),熟乾地黃(五兩),牛膝(二兩,去除根苗),附子(二兩,炮製,去除外皮和肚臍)搗碎成粉末,用煉過的蜂蜜和丸,藥丸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時,空腹和晚餐前,用溫酒送服三十丸。
2. 五勞六極論治
醫經載五勞六極之證,非傳屍骨蒸之比。多由不能衛生,始於過用,逆於陰陽,傷於營衛,遂成五勞六極之病焉。蓋盡力謀慮成肝勞,應乎筋極;曲運神機成心勞,應乎脈極;意外過思成脾勞,應乎肉極;預事而憂成肺勞,應乎氣極;矜持志節成腎勞,應乎骨極,此五勞應乎五極者也。
白話文:
《醫經》記載的五勞六極症狀,不是傳染性的屍骨蒸病可比的。五勞六極病大多是由於不能養生,過度使用身體,違背陰陽,損傷營衛,從而形成的。
具體表現如下:
-
肝勞:過度思考謀慮,傷肝,應於筋極。
-
心勞:曲折運用心思,過度思考,傷心,應於脈極。
-
脾勞:意外過度思慮,傷脾,應於肉極。
-
肺勞:預先為事情憂慮,傷肺,應於氣極。
-
腎勞:拘謹剋制志節,傷腎,應於骨極。
這五勞病應於五極病。
然精極者,五臟六腑之氣衰,形體皆極,眼視無明,齒焦發落,體重而聾,行履不正,邪氣逆於六腑,厥於五臟,故成精極,大抵勞極之脈多弦。治療之法,隨其虛實冷熱而調之,精極者當補其精也。素問所謂: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各分門類,大略如此,臨病之際,又當詳審。
白話文:
那些精疲力竭的人,五臟六腑之氣已經衰弱,形體也都到了極限,雙眼視力模糊,牙齒焦黃脫落,身體沉重且耳聾,行走步履不正,邪氣逆亂六腑,侵犯五臟,因此變成精疲力竭。大體上,過度勞累的人脈象大多呈現弦脈。治療的方法,要根據虛實寒熱來調整,精疲力竭的人應該要補精。素問所說:形體不足的人要用溫氣來調養,精氣不足的人要用滋補的味道來調理。各種門類大略如此,在臨牀看病時,又應該仔細審視。
3. 羚羊角散
治肝勞實熱,兩目赤澀,煩悶熱壅,胸裡炎炎。
羚羊角(鎊),柴胡(去蘆),黃芩,川當歸,決明子,羌活(去蘆),赤芍藥,甘草(炙。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薑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羚羊角(搗碎),柴胡(去除蘆頭),黃芩,川當歸,決明子,羌活(去除蘆頭),赤芍藥,甘草(炙烤。各等分)
4. 續斷湯
治肝勞虛寒,脅痛脹滿,關節疼痛攣縮,煩悶,眼昏,不食。
川續斷(酒浸),芎藭,當歸(去蘆,酒浸),橘紅,半夏(湯泡七次),乾薑(炮。各一兩),桂心(不見火),甘草(炙。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薑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川續斷(用酒浸泡),芎藭,當歸(去掉蘆頭,用酒浸泡),橘紅,半夏(用熱水浸泡七次),乾薑(炮製過。各一兩),桂心(沒有經過火烤),甘草(炙製過。各半兩)
5. 黃芩湯
治心勞實熱,口瘡心煩,腹滿小便不利。
澤瀉,梔子仁,黃芩,麥門冬(去心),木通,生乾地黃,黃連(去須),甘草(炙。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薑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澤瀉、梔子仁、黃芩、麥門冬(去除中心)、木通、生乾地黃、黃連(去除鬚根)、甘草(經過炙烤),各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