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用和

《嚴氏濟生方》~ 蠱毒門

回本書目錄

蠱毒門

1. 蠱毒論治

經書所載蠱毒有數種。閩中山間人造作之。以蟲蛇之類,用器皿盛貯,聽其互相食啖,有一物獨存者,則謂之蠱。取其毒於酒中,能禍於人。中其毒也,令人心腹絞痛,如有物咬,吐下血皆如爛肉,若不即治,蝕人五臟即死。然此病有緩有急,急者倉卒十數日便死,緩者延引歲月,遊周腹內,氣力羸憊,骨節沉重,發即心痛煩躁,而病人所食之物,亦變化為蠱,漸侵食臟腑則死矣。死則病流注,染著旁人,遂成蠱注也。

白話文:

中醫古書中記載的蠱毒有好幾種,閩中山間的人會製作蠱毒。他們把蟲子和蛇之類的東西放在器皿中,讓它們互相吞食,最後只剩下一個,這個就叫蠱。把它放進酒裡就可以讓人中毒。中毒的人會感到腹痛絞痛,像是有東西在咬,嘔吐物和排泄物中都有腐肉,如果不立即治療,就會侵蝕五臟而死。但是這種病有緩有急,急性的十幾天就會死,緩慢的可以拖延好幾年,在腹中遊走,讓人體力衰弱,骨骼沉重,發病時會心痛煩躁。患者吃的食物也會變成蠱,逐漸侵蝕臟腑,最終導致死亡。死亡後,這種病症還會傳染給其他人,並形成蠱注。

欲驗之法,令病人唾水,沉者是蠱,不沉者非蠱也。或含一大豆,豆脹皮脫者蠱也,豆不爛脫非蠱也。以鵠皮至病人臥下,勿令病人知,病劇者是蠱病,不劇者非蠱也。治療之法,不可作他病治之,切須審細,古人以敗鼓皮燒灰,米飲服方寸匕。須臾自呼蠱家姓名,令呼喚將去則愈。

白話文:

想要測試是否有蠱毒的方法:讓病人吐口水,口水沉澱的代表有蠱毒,不沉澱的代表沒有蠱毒。或者讓病人含一顆黃豆,豆子膨脹、外皮脫落代表有蠱毒,豆子沒有膨脹或外皮沒有脫落代表沒有蠱毒。再或者把天鵝的皮放在病人的臥鋪下面,不讓病人知道,如果有蠱毒,病情將會加重,沒有蠱毒病情不會加重。治療蠱毒的方式:不能像治療其他疾病一樣治療,必須仔細審核。古人會將破敗鼓的皮燒成灰,用米湯服下一小匙。沒多久病人就會大喊出下蠱之人的姓名,並將蠱毒呼喚出來而痊癒。

凡中蠱,嚼生黑豆不腥,白礬味甘,皆中毒也。

2. 丹砂丸

治蠱毒。雄黃(別研),硃砂(別研。各半兩),鬼臼巴豆(去皮心油,各一兩)

白話文:

治療蠱毒的藥方:

雄黃(研製成細粉),硃砂(研製成細粉,各半兩),鬼臼,巴豆(去掉皮和心油,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大豆大,每服三丸,空心,煎乾薑湯送下,當轉下惡物並蠱毒等,當煩悶,後以鴨為羹食之。

白話文:

把雄黃研磨成細末,用蜂蜜將其製成如大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丸,空腹時服用,用乾薑湯送服。吃完後,會排出惡物和蠱毒等,可能會感到煩悶、不適,之後可以吃鴨肉湯來調理身體。

3. 雄麝散

治五種蠱毒。

雄黃末,麝香末(各一字)

上件藥,取生羊肺如指大,以刀開,內雄黃等末,以肺裹吞之。

4. 礬灰散

治中諸物毒。

晉礬,建茶(各等分)

上件藥為細末,每服二錢,新汲水調下,得吐即效,未吐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