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用和

《嚴氏濟生方》~ 水腫門 (3)

回本書目錄

水腫門 (3)

1. 麻黃甘草湯

治水腫,從腰以上俱腫,以此湯發汗。

麻黃(去根節,四兩),甘草(二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煮麻黃再沸,內甘草煎至八分,取汗,慎風冷。有人患氣促,積久不瘥,遂成水腫,服之有效。但此藥發表,老人不可輕用,更宜詳審。

白話文: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水腫的,如果水腫從腰部以上都腫起來,就可以用這個湯藥來發汗治療。

藥材是:麻黃(去除根部和結節,用四兩),甘草(用二兩)。

使用方法是:把藥材切碎,每次取三錢,加入一碗半的水,先煮麻黃到滾開,再加入甘草一起煎煮到剩八分,然後喝下去,目的是發汗,但要小心不要吹到風受涼。有人氣喘很久都沒好,後來變成水腫,服用這個藥有效。不過,這個藥是發汗的,老年人不可以隨便使用,要更加仔細考慮。

2. 七皮飲

大腹皮,陳皮,茯苓皮,生薑皮,青皮,地骨皮,甘草皮(以上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煎八分,溫服,無時候。

白話文:

將以上七種藥材的皮,包括大腹皮、陳皮、茯苓皮、生薑皮、青皮、地骨皮、甘草皮,每種都取半兩。

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大杯水煎煮至剩八分,溫熱服用,沒有限定服用的時間。

3. 赤小豆湯

治年少血氣俱熱,遂生瘡疥,變為腫滿,或煩或渴,小便不利。

赤小豆(炒),當歸(去蘆,炒),商陸,澤瀉,連翹仁,赤芍藥,漢防己,木豬苓(去皮),桑白皮(炙),澤漆(以上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熱甚者,加犀角二錢半。

白話文:

這個方子是治療年輕人因為血氣過於燥熱,導致身上長瘡疥,進而變成腫脹,可能會有煩躁或口渴,小便不順暢等症狀。

藥方組成:炒過的赤小豆、炒過的當歸(去除蘆頭)、商陸、澤瀉、連翹仁、赤芍藥、漢防己、去皮的木豬苓、炙過的桑白皮、澤漆,以上每種藥材各取半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四錢,加入一碗半水,以及五片生薑,一起煎煮到剩八分的時候,去除藥渣,溫熱服用,服藥時間不限。如果熱象嚴重,可以再加入犀角二錢半。

4. 三仁丸

治水腫喘急,大小便不利。

郁李仁,杏仁(炮,去皮尖),薏苡仁(以上各一兩)

上為細末,用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不拘時候,米飲下。

白話文:

治療水腫、呼吸急促,大小便不順暢的病症。

使用郁李仁、炮製過的杏仁(去除外皮和尖端)、薏苡仁,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米糊做成藥丸,大小像梧桐子一般。每次服用四十丸,不限制時間,用米湯送服。

5. 脾約麻仁丸

雖不言治腫,然水腫人,腎腫水光,不可行者,三服神驗。

麻仁(五兩,別研),枳實(麩炒,半斤),厚朴(去粗皮,薑製,半斤),芍藥(半斤),大黃(去皮,一斤,蒸切),杏仁(湯去皮,炒黃,別研,五兩)

上前二味,別研如泥,用四味為細末,入臼杵勻,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臨臥溫水下,以大便通利為度,未利再服。此是古法今治,腎腫水光只一二服,以退為度,不必利可也。

白話文:

雖然沒有說這個藥方可以治療腫脹,但對於水腫病人,尤其是腎臟腫脹引起的水腫,如果其他方法都不見效的,服用三次就會有神奇的效果。

這個藥方需要:麻子仁(五兩,另外研磨),枳實(用麩皮炒過,半斤),厚朴(去除粗皮,用薑汁製過,半斤),芍藥(半斤),大黃(去除外皮,蒸過切片,一斤),杏仁(用熱水去皮,炒至黃色,另外研磨,五兩)。

先把麻子仁和杏仁單獨研磨成泥狀,再將枳實、厚朴、芍藥、大黃研磨成細末,然後將所有藥粉放入臼中搗勻,用蜂蜜調和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睡前用溫水送服,以大便通暢為度,如果沒有排便,可以再次服用。這是古代的方法,現在用來治療腎臟腫脹引起的水腫,只需服用一兩次,水腫消退即可,不一定要達到腹瀉的程度。

6. 塗臍膏

治水腫,小便絕少。

地龍,豬苓(去皮),針砂(以上各一兩)

上為細末,擂蔥涎調成膏,敷臍中,約一寸高闊,絹帛束之,以小便多為度,日兩易。加味腎氣丸,治腎虛腰重腳重,小便不利。

附子(炮,二兩)白茯苓(去皮),澤瀉,山茱萸(取肉),山藥(炒),車前子(酒蒸),牡丹皮(去木。各一兩),官桂(不見火),川牛膝(去蘆,酒浸),熟地黃(各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飲下。

白話文:

塗臍膏

這個藥膏是治療水腫,而且小便極少的情況。

使用材料:蚯蚓(地龍)、豬苓(去皮)、針砂,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蔥汁調和成膏狀,敷在肚臍上,面積約一寸高闊,再用絲綢布包紮固定。以小便增多為療效判斷標準,每天更換兩次。

另外,使用加味腎氣丸,可以治療腎虛引起的腰部、腿部沉重,以及小便不順暢的問題。

加味腎氣丸的材料:炮附子二兩、白茯苓(去皮)、澤瀉、山茱萸(取肉)、炒山藥、酒蒸車前子、牡丹皮(去木),各一兩。官桂(不見火)、酒浸川牛膝(去蘆)、熟地黃,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煉蜜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七十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