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用和

《嚴氏濟生方》~ 咳喘痰飲門 (5)

回本書目錄

咳喘痰飲門 (5)

1. 導痰湯

治一切痰厥,頭目旋運,或痰飲留積不散,胸膈痞塞,脅肋脹滿,頭痛吐逆,喘急痰嗽,涕唾稠黏,坐臥不安,飲食可思。

白話文:

治療一切痰壅阻滯引起的頭暈目眩,或痰飲積聚不散,胸膈痞塞,脅肋脹滿,頭痛嘔吐,氣喘痰咳,鼻涕唾液濃稠黏膩,坐臥不安,飲食可進。

半夏(湯泡七次,四兩),天南星(炮,去皮),橘紅,枳實(去瓤,麩炒),赤茯苓(去皮。各一兩),甘草(炙,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二盞,生薑十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食後。

白話文:

半夏(用熱水泡七次,四兩),天南星(用火炮製,去皮),橘紅,枳實(去瓤,用麩皮炒),赤茯苓(去皮,各一兩),甘草(炙製,半兩)

2. 檳榔散

治胸膈痰飲,腹中虛鳴,食不消化,或加嘔逆,或臂痛項疼。

檳榔,半夏(湯泡七次)杏仁(去皮尖,炒),桔梗(去蘆,銼,炒),橘紅,旋覆花(去枝梗),乾薑(炮),白朮(各一兩),人參,甘草(炙,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檳榔、半夏(用沸水浸泡七次)杏仁(去皮和尖端,炒熟),桔梗(去蘆頭,切碎,炒熟),橘紅,旋覆花(去枝梗),乾薑(炒製),白朮(各一兩),人參,甘草(烘烤,各半兩)。

3. 枳朮湯

治飲癖氣分,心下堅硬如杯,水飲不下。

肉桂(去皮、不見火,三分),附子(炮,去皮臍),細辛(洗去土葉),白朮(各一兩),桔梗(去蘆,銼,炒),檳榔,甘草(炙。各三分),枳實(麩炒,二分)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七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肉桂(去除樹皮,不要經過火炒,三分)

附子(經過炮製,去除外皮和肚臍,一兩)

細辛(洗去土壤和葉子,一兩)

白朮(一兩)

桔梗(去除根莖,切碎,炒熟,一兩)

檳榔(三分)

甘草(經過烘烤,三分)

枳實(經過麩炒,二分)

4. 赤石脂散

治引飲過度,遂成痰飲,吐水無時,服諸痰藥不效者。

赤石脂(煅,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用薑湯或酒調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治療因為飲食過度而形成的痰飲問題,症狀是不停地吐水,並且服用各種化痰藥物都無效的情況。

需要使用赤石脂(經過煅燒處理的,份量為二兩)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兩錢,可以用薑湯或者酒來調和後服用,不限定服藥時間。

5. 五套丸

治胃氣虛弱,三焦痞塞,不能宣行水穀,故為痰飲。結聚胸臆之間,令人頭目昏眩,胸膈脹滿,咳嗽氣急,嘔逆腹痛。伏於中脘,亦令臂疼不舉,腰腳沉重。久而不散,流入於脾,脾惡濕,得水則脹,脹則不能消化水穀,又令腹中虛滿,而不食也。

白話文:

治療胃氣虛弱,三焦堵塞不通暢,無法運化輸送水穀,於是形成痰飲。痰飲積聚在胸腔和橫隔膜之間,讓人頭暈目眩、胸悶腹脹、咳嗽氣促、嘔吐反酸和腹痛。如果痰飲停留在中脘,還會導致手臂疼痛無法舉起,腰部和腿部沉重。如果痰飲長時間不消散,就會流入脾臟。脾臟不喜濕,遇水則脹,脹了就無法消化食物,又會導致腹部虛脹滿悶而不思飲食。

半夏(一兩,切破),天南星(一兩,每個切作十數塊,二味洗,水浸三日,每日易水,次用白礬三兩,研碎,調入內,再浸三日,洗淨,焙),乾薑(炮),高良薑(銼,炒),白茯苓(去皮),白朮(各一兩),木香(不見火),丁香(不見火),青皮(去白),陳皮(去白。各半兩)

白話文:

半夏(一兩,切碎)

天南星(一兩,每個切成十幾塊。這兩種藥材清洗乾淨後,用清水浸泡三天,每天換一次水。然後加入白礬三兩,研磨成粉末,加入浸泡液中,再浸泡三天。洗淨後,烘乾。)

乾薑(炮處理過)

高良薑(切碎後,炒至微焦)

白茯苓(去皮)

白朮(各一兩)

木香(沒有經過火炒)

丁香(沒有經過火炒)

青皮(去掉白色部分)

陳皮(去掉白色部分。各半兩)

上十味為細末,用神麯一兩,大麥糵二兩,同碾,取末打糊,和藥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溫熟水送下,不拘時候。常服溫脾胃,去宿冷,消留滯,化飲食,闢霧露風冷,山嵐瘴癘不正非時之氣,但是酒癖停飲,痰水不消,累服湯藥不能作效者,服之如神。

白話文:

將以上十味藥材研成細末,加入一兩神曲和二兩大麥麩皮,一起研磨,然後用米糊和藥材做成丸劑,每個丸劑的大小如梧桐子般。每次服用三十至五十顆藥丸,用溫熟水送服,不限制服用時間。長期服用可溫暖脾胃,去除體內堆積的寒氣,消除消化不良和積食,促進食物消化吸收,抵禦霧露、風寒、山區瘴氣及不潔淨的空氣。尤其是對因酗酒引起的飲酒習慣和痰飲水腫而久服湯藥無效的人而言,服用此藥丸有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