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用和

《嚴氏濟生方》~ 癲癇門 (1)

回本書目錄

癲癇門 (1)

1. 癲癇論治

夫癲癇病者,考之諸方所說,名稱不同,難於備載。別錄有五癇之證,一曰馬癇,作馬嘶鳴,應乎心;二曰羊癇,作羊叫聲,應乎脾;三曰雞癇,作雞叫聲,應乎胃;四曰豬癇,作豬叫聲,應乎腎;五曰牛癇,作牛吼聲,應乎肺。此五癇應乎五畜,五畜應乎五臟者也。發則旋暈顛倒,口眼相引,目睛上搖,手足搐搦,背脊強直,食頃乃蘇。

白話文:

癲癇病,古籍中對它的稱呼很多,難以全部列舉。別錄中記述了五癇的證候:

一、馬癇:發作時會像馬一樣嘶鳴,與心臟相應;

二、羊癇:發作時會像羊一樣叫,與脾臟相應;

三、雞癇:發作時會像雞一樣叫,與胃臟相應;

四、豬癇:發作時會像豬一樣叫,與腎臟相應;

五、牛癇:發作時會像牛一樣吼叫,與肺臟相應。

這五種癲癇與五種家畜相應,而五種家畜又與五臟相應。發作時,患者會感到頭暈目眩,倒地不起,口眼歪斜,眼睛上翻,手足抽搐,背脊僵直,過一陣子才能清醒過來。

原其所因,皆由驚動,臟氣不平,鬱而生涎,閉塞諸經,故有是證。或在母腹中受驚,或幼小受風寒暑濕,或因飢飽失宜,逆於臟氣而得之者,可隨所感,施以治法。

白話文:

造成抽搐的根源,都是由驚嚇引起,臟腑之氣不調和,鬱積生津液,阻塞各條經絡,因此有抽搐的症狀。或者在母腹中受驚,或者幼小時受風寒暑濕,或者因飢飽失宜,違逆臟腑之氣而得的,可以根據所感原因,施以相應的治療方法。

又論:夫癇病者,十歲以下為癇。大抵其發之原,皆因三種:風癇、驚癇、食癇是也。因此三種變作諸癇。若不早治,久成痼疾。其發之狀,卒然仆地,口眼相引,或目睛上搖,或手足掣縱,或背脊強直,頸項反折,或搖頭弄舌,或數齧齒,皆其證也。但正發搐掣之時,勿捉持之,捉之則曲捩不隨也。所得之方,用之屢驗,可以為備治之要。

白話文:

再來論述:癲癇病,在十歲以下稱作癇。大體上它發作的原因,都是由於三種:風癇、驚癇、食癇。因此三種變化成各種癇病。如果不早點治療,久了就會成為頑固的疾病。它發作的情況,突然仆倒在地,嘴巴和眼睛拉扯在一起,或是眼睛向上翻,或是手腳抽搐,或是背脊僵直,頸項反折,或是搖頭吐舌頭,或是牙齒緊咬,都是它的症狀。但正在發作抽搐的時候,不要抓著他,抓著他則會扭曲彎折而無法使喚。所得到的方子,用起來屢試不爽,可以用來做為治療根本的方式。

2. 鴟頭丸

治風癇不問長幼,發作漸頻,嘔吐涎沫。

鴟頭(一枚,燒炭),虢丹(五錢,細研),皂角(五挺,酥炙)

上為細末,用糯米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二十丸,以粥飲送下,不拘時候。

白話文:

研磨成細粉末,用糯米粉糊為丸,像綠豆大小,每次服用十五丸,漸增至服用二十丸,用粥送服,不拘於服用時間。

3. 蛇黃丸

治五癇困積,風熱風痰攻心所致。

蛇黃(小者二十枚,以豬膽汁拌入,火煅通紅,取出,地上出火毒,研令極細)

上用狗膽一枚,取汁和粟米飯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五丸,溫酒送下,不拘時候,吐涎乃效,長幼皆可服。

白話文:

用一個狗膽,取其汁液和粟米飯捏成丸劑,每丸如綠豆大小,每次服用 15 丸,用溫酒送服,不限服用時間。服用後會吐出涎液,即可見效。無論老少皆可服用。

4. 控涎丸

治諸癇久不愈,頑涎聚散無時,變生諸證,悉皆治之。

生川烏(去皮),半夏(洗),殭蠶(不炒,此三味銼碎,生薑汁浸一宿,各半兩),全蠍(去毒,七個),鐵粉(三錢),甘遂(一錢半)

白話文:

生川烏(去皮)、半夏(洗淨)、殭蠶(不炒,這三味藥材切碎,用生薑汁浸泡一晚,各半兩)、全蠍(去毒,七個)、鐵粉(三錢)、甘遂(一錢半)

上為細末,生薑自然汁打糊為丸,如綠豆大,硃砂為衣,每服十五丸,食後,用薑湯吞下,忌食甘草

白話文:

將上藥打成細粉,把生薑壓汁加入打成糊狀,再揉成綠豆大小的丸劑,外面裹一層硃砂,每次服用15粒,飯後用薑湯吞服。忌吃甘草。

5. 惺神散

治驚癇潮作,仆地不省,口吐涎沫。

雄鴟鴞(一枚,用瓷罐盛,以黃泥固濟,炭火煅令紅)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入麝香少許,溫酒調服,熟水亦得,不拘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