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用和

《嚴氏濟生方》~ 五臟門 (3)

回本書目錄

五臟門 (3)

1. 導赤散

治心臟實熱,口乾煩渴,或口舌生瘡,驚怖不安。

黃連(去須),麥門冬(去心),半夏(湯泡七次),地骨皮(去木),茯神(去木),赤芍藥,木通(去節),生地黃(洗),黃芩(以上各一兩),甘草(炙,半兩)

白話文:

黃蓮(去除須毛)、麥門冬(去除心核)、半夏(用熱水浸泡七次)、地骨皮(去除木質部分)、茯神(去除木質部分)、赤芍藥、木通(去除節段)、生地黃(清洗乾淨)、黃芩(以上各一兩)、甘草(炙烤過的,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2. 椒附丸

治小腸虛冷,小便頻多。椒紅(炒出汗),桑螵蛸(酒炙),龍骨(生用),山茱萸(取肉)附子(炮,去皮)鹿茸(酒蒸,焙)

白話文:

治療小腸虛寒,小便頻繁。將辣椒炒出汗,將桑螵蛸用酒炙烤,將龍骨生用,將山茱萸取肉,將附子炮製,去除皮,將鹿茸用酒蒸,再焙烤。

上等分,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鹽湯送下。

3. 赤茯苓湯

治小腸實熱,面赤多汗,小便不利。

木通(去節),赤茯苓(去皮),檳榔生地黃(洗),黃芩赤芍藥,甘草(炙),麥門冬(去心)

白話文:

木通(去除節疤),赤茯苓(去除外皮),檳榔,生地黃(清洗乾淨),黃芩,赤芍藥,甘草(炙烤過的),麥門冬(去除果核)

上等分,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4. 脾胃虛實論治

夫脾胃者,足太陰之經,位居中央,屬乎戊巳土,主於中州,候身肌肉,與足陽明胃之經相為表裡。表裡溫和,水穀易於腐熟,運化精微,灌溉諸經。若飲食不節,或傷生冷,或思慮過度,沖和失布,因其虛實,由是寒熱見焉。

白話文:

脾胃經絡,是足太陰的經脈,位於人體的中央,屬於戊巳土,主管中州,與足陽明胃經相表裡。表裡溫和,飲食容易腐熟,精微物質順利運化,滋養全身經絡。如果飲食不節制,或者損傷到生冷食物,或者思慮過度,沖和失調,根據虛實的不同,就會出現寒熱的症狀。

方其虛也,虛則生寒,寒則四肢不舉,食飲不化,喜噫吞酸,或食即嘔吐,或卒食不下,腹痛腸鳴,時自溏泄,四肢沉重,常多思慮,不欲聞人聲,夢見飲食不足,脈來沉細軟弱者,皆虛寒之候也;及其實也,實則生熱,熱者心胸煩悶,唇焦口乾,身熱頰痛,體重腹脹,善飢善瘛,甚則舌根腫強,口內生瘡,夢見歌樂,四肢怠墮,脈來緊實者,是實熱之候也。

白話文:

當身體虛弱時,虛弱就會產生寒冷,寒冷就會導致四肢不舉,飲食不能消化,喜歡嘆氣和吞嚥酸水,或者吃東西就嘔吐,或者突然不能吃東西,腹痛腸鳴,時常腹瀉,四肢沉重,經常多思慮,不喜歡聽到人聲,夢見飲食不足,脈搏沉細軟弱者,都是虛寒的徵兆。

當身體燥熱時,燥熱就會產生火氣,火氣就會導致心胸煩悶,嘴脣焦灼口乾,身體發熱臉頰疼痛,身體沉重腹部腫脹,容易飢餓和消化不良,嚴重時舌根腫脹僵硬,口腔內生瘡,夢見唱歌跳舞,四肢疲倦,脈搏緊實者,是實熱的徵兆。

況土旺四季各十八日,脈來常欲中緩而短,乃不病之脈也,如鳥之喙,如烏之啄,如屋之漏,如水之溜,此皆脾死矣。

白話文:

況且脾土旺盛的季節,每一個季節的十八天裡,脈搏表現出來的狀態,通常都是不緊不慢且短促有力的,這就是健康人的脈象,就像鳥的嘴,就像烏鴉的啄,就像屋簷的滴水,就像水流的滑溜,這些都是脾臟死亡的表現。

5. 進食散

治脾胃虛寒,或食生冷,或飲食不節,或因思慮傷動沖和之氣,胸膈痞塞,腹脹怠墮,全不進食,痰逆噁心,大便溏泄。

白話文:

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或者由於吃了生冷食物,或者飲食不節制,亦或是因憂思或驚恐,導致了沖和之氣受損,胸悶腹脹、四肢無力、食慾不振,痰多、噁心,大便溏瀉。

半夏曲,肉豆蔻(麵裹煨),草果仁,高良薑(銼,炒),麥糵(炒),附子(炮,去皮),丁香厚朴(去皮,薑汁炒),陳皮(去白。各一兩),人參(去蘆),青皮(去白),甘草(炙。各半兩)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棗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半夏、肉豆蔻(裹麵煨)、草果仁、高良薑(切碎,炒)、麥麩(炒)、附子(炮製,去皮)、丁香、厚朴(去皮,薑汁炒)、陳皮(去白。各一兩)、人參(去蘆)、青皮(去白)、甘草(炙。各半兩)以上藥材研成粗末,每次服用四錢,加水一盞半,生薑五片,棗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渣,溫熱服用,不限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