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用和

《嚴氏濟生方》~ 五臟門 (2)

回本書目錄

五臟門 (2)

1. 酸棗仁丸

治膽氣實熱不得睡,神思不安。

茯神(去木),酸棗仁(炒,去殼),遠志(去心,炒),柏子仁(炒,別研),防風(去蘆。各一兩),生地黃(洗),枳殼(去瓤。各半兩),青竹茹(二錢半)

白話文:

  • 茯神(去木):茯苓,去除木質部分。

  • 酸棗仁(炒,去殼):酸棗仁,炒熟後去除外殼。

  • 遠志(去心,炒):遠志,去除中心,炒熟。

  • 柏子仁(炒,別研):柏子仁,炒熟後研磨成細末。

  • 防風(去蘆。各一兩):防風,去除蘆根,各取一兩。

  • 生地黃(洗):生地黃,洗淨。

  • 枳殼(去瓤。各半兩):枳殼,去除果瓤,各取半兩。

  • 青竹茹(二錢半):青竹茹,取二錢半。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不拘時候,熟水送下。

2. 心小腸虛實論治

夫心者,手少陰之經,位居南方,屬乎丙丁火,為形之君。外應於舌,主宰一身,統攝諸臟血脈,灌溉溪谷,內潤五臟,外衛腠理,與手陽明小腸之經相為表裡。若憂愁思慮傷之,因其虛實,由是寒熱見焉。

白話文:

  • 心臟是手少陰經,位於南方,與丙丁火相應,是身體的君主。

  • 通於舌頭,支配全身,統帥各臟器和血管,灌溉全身各處,潤澤五臟六腑,保護皮膚表面,與手陽明小腸經相表裡。

  • 如果憂慮、思慮傷了心臟,會虛或實,因此會出現寒或熱的症狀。

方其虛也,虛則生寒,寒則血脈虛少,時多恐畏,情緒不樂,心暴痛,時唾清涎,心膈脹悶,好忘多驚,夢寐飛揚,精神離散,其脈浮而虛者,是虛寒之候也;及其實也,實則生熱,熱則心神煩亂,面赤身熱,口舌生瘡,咽燥頭痛,喜笑恐悸,手心煩熱,汗出衄血,其脈洪實者,是實熱之候也。診其脈浮大而散,是不病之脈,反得浮澀而短,或前曲後據,如操帶鉤,此皆心死矣。

白話文:

當感到虛弱時,虛弱則會產生寒冷,寒冷則血脈會變虛弱而稀少,時常會感到恐懼害怕,情緒不愉快,心臟突然疼痛,時常吐清涎,心胸鬱悶,容易健忘而常受驚嚇,做夢夢見自己飛起來,精神恍惚,脈搏浮而虛弱者,是虛寒的表現;當感到充實時,充實則會產生燥熱,燥熱則心神煩亂,臉紅身熱,口腔舌頭長瘡,咽喉乾燥頭痛,喜歡大笑但又覺得恐懼不安,手心燥熱,出汗且有鼻出血的現象,脈搏洪大而實者,是實熱的表現。診斷其脈搏浮大而散亂,這不是生病的脈搏,反而診斷出脈搏浮澀而短促,或前曲後據,好像在拿布條鉤東西一樣,這都表示是心臟已經死了。

治之之法,熱則清之,寒則溫之,又當審其所自焉。

3. 補心丸

治憂愁思慮過度,心血虛寒,悸恐不樂,舌強話難,恍惚、喜忘、愁恚、面黃多汗,不進飲食。

紫石英(火煅,研細),熟地黃(洗),菖蒲,茯神(去木),當歸(去蘆),附子(炮,去皮臍),黃耆(去蘆),遠志(去心炒),川芎,桂心(不見火),龍齒(各一兩),人參(半兩)

白話文:

  • 紫石英:燒烤後研磨成細粉。

  • 熟地黃:清洗乾淨。

  • 菖蒲:

  • 茯神:去除木質部分。

  • 當歸:去除蘆頭。

  • 附子:炮製後去除皮和臍。

  • 黃耆:去除蘆頭。

  • 遠志:去除心並炒製。

  • 川芎:

  • 桂心:不經烘烤。

  • 龍齒:各一兩。

  • 人參: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不拘時候,用棗湯下。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蜂蜜製成丸劑,每個丸劑的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服用70粒,不限服用時間,以棗湯送服。

4. 心丹

(又名法丹)

此丹顆粒辰砂加心藥煮煉。主男子、婦人心氣不足,神志不寧,憂愁思慮,謀用過度,或因驚恐傷神失志,耗傷心氣,恍惚振悸,差錯健忘,夢寐驚魘,喜怒無時,或發狂,眩暈,不省人事,及治元氣虛弱,唇燥咽乾,潮熱盜汗,或肺熱上壅,痰唾稠黏,咳嗽煩渴,或大病後心虛煩躁,小兒心氣虛弱,欲發驚癇,或直視發搐,應是一切心疾並宜服之。

白話文:

這種丹藥是將辰砂和中心藥(指人參)一起煮煉而成的。主要治療男子、婦女心氣不足,精神恍惚,憂慮思考過多,謀用過度,或因驚恐傷神失志,耗傷心氣,精神恍惚、驚悸、記憶力減退、夢中驚嚇,喜怒無常,或發狂、眩暈、昏迷,以及治療元氣虛弱,嘴脣乾燥咽喉乾澀,潮熱盜汗,或肺熱上火,痰液黏稠,咳嗽口渴,或大病後心虛煩躁,小兒心氣虛弱,將要發驚風,或直視發搐,應當是各種心疾都適合服用它。

常服養心益血,安魂定魄,寧心志,止驚悸,順三焦,和五臟,助脾胃,進飲食,聰明耳目,悅澤顏色,輕身耐老,不僭不燥,神驗不可具述。

白話文:

經常服用可以滋養心臟、增加血液、安撫魂魄、安定思志、消除驚悸、調順三焦、調和五臟、幫助脾胃、促進飲食、聰明耳目、潤澤顏色、輕身耐老、不燥不躁,療效非常明顯,無法一一描述。

硃砂(五十兩),新羅人參遠志(去心,甘草煮),熟地黃(洗淨,酒蒸焙),白朮石菖蒲當歸(去蘆,酒浸焙),麥門冬(去心),黃耆(去蘆),茯苓(去皮),茯神(去木),柏子仁(揀淨),木鱉仁(炒,去殼),石蓮肉(去心,炒),益智仁(以上各五兩)

白話文:

硃砂(五十兩)

新羅人參、遠志(去心,用甘草湯煮)

熟地黃(洗淨,用酒蒸焙)

白朮

石菖蒲

當歸(去蘆,用酒浸泡後焙)

麥門冬(去心)

黃耆(去蘆)

茯苓(去皮)

茯神(去木)

柏子仁(揀淨)

木鱉仁(炒熟,去殼)

石蓮肉(去心,炒熟)

益智仁(以上各五兩)

上加人參等十四味,各如法修制,銼碎拌勻,次將此藥滾和,以夾生絹袋盛貯,用麻線緊繫袋口於尖上,安大銀鍋一口,著長流水,令及七分,重安銀罐,入白沙蜜二十斤,將藥袋懸之中心,勿令著底,使蜜浸袋令沒,以桑柴燒鍋滾沸,勿令火歇,煮三日,蜜焦黑,換蜜再煮,候七日足,住火,取出,淘去眾藥,洗淨砂,令乾,入牛心內,蒸七次,蒸煮砂時,別安銀鍋一口,暖水,候大鍋水耗,從鍋弦添溫水,候牛心蒸爛熟,取砂,再換牛心,如前法蒸,凡換七次,其砂已熟,即用沸水淘淨,焙乾,入乳缽,玉杵研,直候十分細,米粽為丸,如豌豆大,陰乾,每服十粒至二十粒,食後,參湯、棗湯麥門冬湯任下。

白話文:

將人蔘與等十四種藥材,各按方法制備好。切碎拌勻。然後將此藥和糖一起煎熬,裝入生的絲綢袋裏,用麻線把袋口紮緊在袋尖上。安置一個大的銀鍋,讓水流過鍋底,水位七分滿。再安放銀罐,加入20斤白沙蜜。將藥袋懸掛在鍋的中心,不要讓藥袋碰到鍋底,讓蜜浸沒藥袋。用桑柴燒鍋至沸騰,保持火勢,煮三天。蜜焦黑後,換新蜜再煮。等七天後,熄火,取出藥袋,淘去藥渣,洗淨砂子,晾乾。將砂子放入牛心內,蒸7次。在蒸煮砂子的時候,另外安放一口銀鍋,用溫水。等大鍋裏的水消耗掉,從鍋沿加入溫水。等到牛心蒸熟爛後,取出砂子。再換一個牛心,按照前面的方法蒸,一共換7次,砂子纔算熟。然後用沸水淘洗乾淨,焙乾,放入乳鉢,用玉杵研磨,直到研成十分細的粉末。用糯米粉做成丸子,像豌豆粒那麼大,晾乾。每次服用10~20粒,飯後用蔘湯、紅棗湯、麥門冬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