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用和

《嚴氏濟生方》~ 鼻門 (1)

回本書目錄

鼻門 (1)

1. 鼻論治

夫鼻者,肺之候。職欲常和,和則吸引香臭矣。若七情內郁,六淫外傷,飲食勞役,致鼻氣不得宣調,清道壅塞。其為病也,為衄、為癰、為息肉、為瘡瘍、為清涕、為窒塞不通、為濁膿,或不聞香臭。此皆肺臟不調,邪氣蘊積於鼻,清道壅塞而然也。治之之法,寒則溫之,熱則清之,塞則通之,壅則散之,無越於斯。

白話文:

鼻子是肺的表候,要有經常處於舒暢的狀態,才能夠吸入香臭。如果七情內鬱,六淫外傷,飲食不節,勞動過度,就會導致鼻子的氣機不能夠宣通,清道閉塞。鼻子的疾病表現為:鼻血,癤腫,息肉,瘡瘍,清涕,不通氣,濃濁的膿涕,或者不能聞到香臭。這些都是肺臟功能不調,邪氣鬱積在鼻中,清道閉塞而引起的。治療鼻病的方法是,如果是寒證,就溫暖它,如果是熱證,就清熱,如果是閉塞不通,就開通它,如果是壅腫鬱結,就宣散它。治療的方法只有這些,沒有其他的。

但時氣鼻衄不可遽止。如出三升以上,恐多者,方可斷之。活人書所謂衄血者乃解,蓋陽氣重故也。不可不知。

又論:夫鼻者,肺之所主,職司清化,調適得宜,則肺臟宣暢,清道自利;攝養乖方,則清道壅塞,故鼻為之病焉。蓋肺主於氣,肝藏於血,邪熱傷之則血熱,血熱則氣亦熱,血氣俱熱,隨氣上逆,故為鼻衄,甚則生瘡,風寒乘之,陽經不利,則為壅塞,或為清涕。蘊積不散,則不聞香臭。

白話文:

另外討論:鼻子是肺臟所主導的,負責清淨和轉化的功能,如果調節得宜,肺臟就能暢通,清道就能自然順利;如果攝養不得法,清道就會阻塞,因此鼻子就會生病。肺臟主氣,肝臟藏血,邪熱傷害肺臟,血就會熱,血熱則氣也熱,血氣俱熱,隨著氣往上逆流,所以就會流鼻血,嚴重的話還會生瘡,風寒乘虛而入,陽經不順暢,就會阻塞,或變成清涕。積鬱不散,就無法聞到香味和臭味。

或為鼻癰,或生息肉鼻痛之患矣。又有熱留膽腑,邪移於腦,遂致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傳為衄蔑瞑目,故得之氣厥也。所得作效之方,並載於後,以為備治之要。

白話文:

如果有人得鼻癰,或是生出息肉,便有了鼻子疼痛的問題。另有一種是熱氣停留膽腑,邪氣轉移至腦部,因而導致「鼻淵」,鼻淵就是濁涕不斷流,傳到眼睛會讓眼睛流血、失明,因此會連帶引起氣厥。各種狀況適用治療的方法,都記錄在後,可作為備用治療之重要依據。

2. 辛夷散

治肺虛,風寒濕熱之氣加之,鼻內壅塞,涕出不已,或氣息不通,或不聞香臭。

辛夷仁,細辛(洗去土葉),藁本(去蘆),升麻川芎木通(去節),防風(去蘆),羌活(去蘆),甘草(炙),白芷(各等分)

白話文:

辛夷仁、細辛(洗去泥土和葉子)、藁本(去掉蘆葦)、升麻、川芎、木通(去掉節)、防風(去掉蘆葦)、羌活(去掉蘆葦)、炙甘草、白芷(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後茶清調服。

3. 香膏

治鼻塞不利。

當歸(去蘆),木香(不見火),通草細辛(洗),蕤仁(去殼),川芎白芷(各三錢)

白話文:

當歸(去除蘆頭)、木香(不要用火烤)、通草、細辛(清洗過)、蕤仁(去殼)、川芎、白芷(各三錢重)

上七味,㕮咀,和羊髓,微火合煎三、五沸,白芷色黃,膏成,去滓,取如小豆,內鼻中。

白話文:

將上列七種藥材切碎搗爛至細碎後,與羊髓混合,用文火煎煮三、五次,當白芷顏色變為黃色時,膏藥便製作完成,將藥膏中不溶於液體的雜質去除,將淨藥膏取如小豆般大小,塞入鼻孔中。

4. 龍骨散

治時氣鼻衄三升以上,恐多,宜此藥止。

龍骨(不拘多少)

上為細末,用少許吹入鼻中。九竅出血者,皆用此藥吹之。

5. 通草膏

治癰鼻者,有息肉,不聞香臭。通草附子(炮,去皮臍),細辛(洗)

白話文:

治療鼻子生瘡(癰鼻),如有息肉,聞不到香味或臭味。使用通草、炮附子(去皮臍)、細辛(洗淨)。

上等分為細末,以蜜和,綿裹少許,納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