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用和

《嚴氏濟生方》~ 諸疝門 (2)

回本書目錄

諸疝門 (2)

1. 玄附湯

治七疝,心腹冷痛,腸鳴氣走,身寒自汗,大腑滑泄。

玄胡索(炒、去皮),附子(炮,去皮臍。各一兩),木香(不見火,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七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玄胡索(炒熟後去皮),附子(以火烤至熟後去除皮和中央的核,各一兩),木香(不經過火炒,半兩)

2. 金鈴子散

治七疝,寒注下焦,少腹引外腎疼痛,大便多閉。

川楝子(去皮核,取肉一兩,用巴豆七枚,去殼,同炒令黃色,去巴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熱鹽酒調服,空心食前。

白話文:

川楝子(去皮核,取肉一兩,用巴豆七枚,去殼,一起炒到黃色,去掉巴豆)

3. 狼毒丸

治七疝,久而不愈,發作無時,臍腹堅硬疼痛。

狼毒(銼,炒,一兩),芫花(醋炒),川烏(炮,去皮尖。各一兩),椒紅(炒),乾薑(炮),乾漆(炒煙盡),三稜,鱉甲(醋煮),沒藥(各半兩),全蠍(去毒,九枚)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空心,薑湯、溫酒任下。

白話文:

狼毒(銼碎、炒熟,一兩),芫花(用醋炒熟),川烏(炮製好,去除皮和尖端,各一兩),椒紅(炒熟),乾薑(炮製好),乾漆(炒到冒煙停止),三稜,鱉甲(用醋煮熟),沒藥(各半兩),全蠍(去除毒性,九枚)。以上藥物研磨成細末,用醋糊和成丸劑,每個藥丸如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四十丸,空腹時,用薑湯或溫酒送服。

4. 熨法

鹽半斤,炒極熱,以故帛包熨痛處。

5. 陰㿗論治

夫陰㿗之證有四種:一曰腸㿗,二曰氣㿗,三曰卵脹,四曰水㿗是也。聖惠云:腎氣虛,風冷所侵,流入於腎,不能宣散而然也。三因云:陰㿗屬肝,系宗筋,胃陽明養之。考之眾論,俱為至當。多由不自衛生,房室過度,久蓄憂、思、恐、怒之氣,或坐臥冷濕處,或勞役無節,皆能致之。

白話文:

陰脹的病症有四種:腸脹、氣脹、卵脹、水脹。聖惠方說:腎氣虛弱,受到風寒侵襲,流入腎臟,不能宣散而形成的。三因方說:陰脹屬於肝,與筋相關,而胃陽明養之。考眾論,都非常正確。大多數都是由於不注意保養身體,房事過度,長期積累憂慮、思考、恐懼、憤怒之氣,或是坐在或臥在寒冷潮濕的地方,或是勞役沒有節制,都能導致這種病症。

病則卵核腫脹,偏有大小,或堅硬如石,或臍腹絞痛,甚則膚囊腫脹,多成瘡毒,輕者時出黃水,甚則成癰潰爛。大抵卵脹腸㿗皆不易治,氣㿗、水㿗灸之易愈也。又有小兒有生以來便如此者,乃宿疾也。四㿗治法,橘核丸用之屢驗,謾錄於後。

白話文:

如果病患的睪丸核腫脹,而且一邊腫大一邊不腫大,或堅硬如石頭,或臍部或腹部絞痛,嚴重的話皮膚囊袋腫脹,多會變成瘡毒,輕微的會偶爾流出黃水,嚴重的會變成膿包潰爛。大部分睪丸腫脹,腸道膨脹都不容易治癒,而氣體膨脹或水腫之類的則容易用艾灸治好。有的孩子在出生時就已經有這樣的疾病了,這就是宿疾了。治癒這四種膨脹的疾病,使用橘核丸已經驗證過多次了,我把它寫在這裡。

6. 橘核丸

治四種㿗病,卵核腫脹,或成瘡毒,輕則時出黃水,甚則成癰潰爛。

橘核(炒),海藻(洗),昆布(洗),海帶(洗),川楝子(取肉,炒),桃仁(麩炒。各一兩),厚朴(去皮,薑汁炒),木通,枳實(麩炒),延胡索(炒,去皮),桂心(不見火),木香(不見火。各半兩)

白話文:

橘子核(炒熟),海藻(洗淨),昆布(洗淨),海帶(洗淨),川楝子(取果肉,炒熟),桃仁(與麩皮一起炒),各一兩。厚樸(去皮,用薑汁炒),木通,枳實(與麩皮一起炒),延胡索(炒熟,去皮),桂心(未經火烤),木香(未經火烤),各半兩。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鹽酒鹽湯任下。虛寒甚者,加炮川烏一兩,堅脹不消者,加硇砂二錢,醋煮,旋入。

白話文:

將材料研磨成細末,用酒調和成丸狀,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服用七十丸,空腹時可以用鹽酒或鹽湯送服。如果虛寒症狀非常嚴重,可以加入一兩炮製過的川烏;如果腹部脹滿不消,可以加入二錢硇砂,先用醋煮後再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