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用和

《嚴氏濟生方》~ 諸瘧門 (1)

回本書目錄

諸瘧門 (1)

1. 諸瘧論治

素問云:夫瘧疾皆生於風。又云:夏傷於暑,秋必病瘧,此四時之氣使然也。或乘涼過度露臥濕處,飲冷當風,飢飽失時,致令脾胃不和,痰積中脘,遂成此疾,所謂無痰不成瘧。夫病之始發也,必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頷,頭痛如破,渴欲飲冷,或先寒後熱,或先熱後寒,或熱多寒少,或寒多熱少,或但熱不寒,或但寒不熱,或一日一發,或間日一發,或三日一發。一日一發者易治,間日一發者難愈,三日一發者尤其難愈。

白話文:

《素問》中說:瘧疾都是由風引起的。又說:夏天因為暑氣所傷,秋天必定會患瘧疾,這是因為四季氣候的影響。或者因為過度貪涼,露宿在潮濕的地方,或者喝冷飲、吹冷風,或者飢飽失調,導致脾胃不和,痰液積聚在中脘,於是形成了這種疾病,所謂“無痰不成瘧”。瘧疾初發時,必定從毫毛開始,伸展、打哈欠才開始發作,畏寒得厲害,頭痛欲裂,口渴想喝冷飲,或者先寒後熱,或者先熱後寒,或者熱多寒少,或者寒多熱少,或者只有熱沒有寒,或者只有寒沒有熱,或者一天發作一次,或者隔天發作一次,或者三天發作一次。一天發作一次的容易治療,隔天發作一次的難以治癒,三天發作一次的尤其難以治癒。

瘧之名狀不一,有所謂癉瘧、寒瘧、溫瘧、食瘧、牝瘧,牝瘧之類,皆寒熱二氣之所變化也。大抵瘧脈自弦,弦數者多熱,弦遲者多寒,弦小緊者可下之,弦遲者可溫之,脈緊數者發汗、針灸之,脈浮大者宜吐之。久而不愈,脅下痞滿結為癥瘕,名曰瘧母,各分受病之由,以意消息,施以治法。

白話文:

瘧疾的症狀不一而足,有癉瘧、寒瘧、溫瘧、食瘧、牝瘧,牝瘧之類,都是寒熱二氣相互交替變化的結果。一般來說,瘧疾的脈象以弦脈為主,弦脈快而數的,多為熱瘧;弦脈慢而遲的,多為寒瘧;弦脈細而緊的,可以服用瀉藥來治療;弦脈慢而遲的,可以服用溫熱藥物來治療;脈象緊而數的,可以發汗或針灸來治療;脈象浮而大的,可以服用催吐藥來治療。如果瘧疾久治不愈,就會在脅肋之下形成痞滿結塊,稱為瘧母,需要根據不同的致病原因,來推測病情,再施以相應的治療方法。

2. 養胃湯

治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頭痛惡心,胸滿啘嘔,身體疼痛,慄慄振寒,面色青白,不進飲食,脈來弦遲。

厚朴(薑製。炒),藿香葉半夏(湯泡七次),白茯苓(去皮。各一兩),人參甘草(炙),橘紅(各三分),草果仁,蒼朮(米泔水浸一宿,削去皮,銼、炒。各半兩)

白話文:

厚朴(用薑汁製成,並且炒熟),藿香葉,半夏(在湯水中浸泡七次),白茯苓(去皮,各一兩),人參,甘草(炙烤),橘紅(各三分),草果仁,蒼朮(用米泔水浸泡一夜,去除外皮,切碎並炒熟。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七片,棗子一枚,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多寒者內加附子煎

白話文:

上㕮咀,每次服用四錢,加水一盞半,生薑七片,棗子一枚,煎至八分,去掉渣滓,溫熱服用,不必拘泥於時間。對於寒氣較重的人,可以加入附子一起煎服。

3. 清脾湯

治癉瘧,脈來弦數,但熱不寒,或熱多寒少,膈滿能食,口苦舌乾,心煩渴水,小便黃赤,大腑不利。

青皮(去白),厚朴(薑製,炒),白朮草果仁,柴胡(去蘆),茯苓(去皮),半夏(湯泡七次),黃芩甘草(炙。各等分)

白話文:

青皮(去除白色的部分),厚朴(用薑汁製過,炒過),白朮,草果仁,柴胡(去除根莖),茯苓(去除外皮),半夏(用熱水浸泡七次),黃芩,甘草(烤過的。各取等量的份量)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萬安散治一切瘧疾,得病之初,以其氣壯,進此藥以取效。氣虛胃弱及妊婦不宜服之。

白話文:

萬安散可以治療各種瘧疾,在疾病的早期,由於患者的氣壯,服用此藥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如果患者氣虛胃弱或懷有身孕,就不適合服用此藥。

蒼朮(泔水浸,去黑皮,銼,炒),厚朴(薑製,炒),陳皮(去白),檳榔常山(酒浸一宿),甘草(炙)上六味,各一錢半重,和勻,用水二盞,酒一盞,煎至一盞半,去滓,夜露一宿,當發日,分作兩服。蕩溫早晨進一服,俟其發時,再進一服,忌食熱物片時。

白話文:

蒼朮(用淘米水浸泡,去掉黑皮,切碎,炒熟),厚朴(用薑汁浸泡,炒熟),陳皮(去掉白色部分),檳榔,常山(用酒浸泡一晚),炙甘草,以上六種藥物,每種一錢半重,混合均勻,加水二杯,酒一杯,煎煮至一盞半,過濾藥渣,放在夜露下放置一整晚,第二天早上分作兩次服用。第一次服用後,等到藥效發作時,再服用第二次,服用後忌食熱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