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下利」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下利是中醫學病證名,又稱泄瀉、泄痢、利下、下痢等,是指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或水樣,或伴有黏液、膿血等。下利是臨床常見病證,可由多種原因引起,臨床表現各異。

下利的病因病機十分複雜,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 飲食不節:飲食不節,過食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損傷脾胃,導致脾胃功能失調,運化失常,水谷不化,下利而成。
  2. 情志不遂:情志不遂,肝氣鬱結,橫逆犯胃,胃失和降,下利而成。
  3. 外感六淫:外感六淫,侵襲人體,損傷脾胃,導致脾胃功能失調,水谷不化,下利而成。
  4. 素體虛弱:素體虛弱,脾胃功能不足,運化失常,水谷不化,下利而成。
  5. 其他病因:如腸道感染、寄生蟲感染、腫瘤等,也可引起下利。

下利的臨床表現主要有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或水樣,或伴有黏液、膿血等。根據下利的病因、病機及臨床表現,中醫將下利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 脾胃虛弱型:主要表現為大便稀溏,食後加重,伴有腹脹、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
  2. 寒濕型:主要表現為大便稀薄、色白、清冷,伴有腹痛、腹脹、畏寒、肢冷等。
  3. 濕熱型:主要表現為大便稀薄、色黃、黏稠,伴有腹痛、腹脹、發熱、口渴、大便臭等。
  4. 肝氣鬱結型:主要表現為大便稀薄、色黃、黏稠,伴有腹痛、腹脹、噯氣、胸脅脹痛、口苦等。
  5. 其他型:如腸道感染型、寄生蟲感染型、腫瘤型等。

下利的治療以辨證論治為原則,根據不同證型,給予相應的治療。

  1. 脾胃虛弱型:可用參苓白朮散、四君子湯等。
  2. 寒濕型:可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二陳湯等。
  3. 濕熱型:可用葛根芩連湯、白頭翁湯等。
  4. 肝氣鬱結型:可用柴胡疏肝散、逍遙散等。
  5. 其他型:根據不同病因,給予相應的治療。

下利是中醫學常見病證,病因病機複雜,臨床表現各異。中醫辨證論治,根據不同證型,給予相應的治療,可以取得良好的療效。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小柴胡湯

  • 1.《本草備要》:「時珍曰:仲景治少陽證小柴胡湯,太陽少陽合病下利黃芩湯,少陽證下後心滿瀉心湯,並用之。蓋黃連苦寒,入心瀉熱,除脾家濕熱,使胃火不流入肺,不致刑金,即所以保肺也。肺虛不宜者,苦寒傷土,損其母也。少陽證雖在半表半裡,而心膈痞滿,實兼心、肺上焦之邪。
  • 2.《本草綱目》:「時珍曰:潔古張氏言:黃芩瀉肺火,治脾濕;東垣李氏言:片芩治肺火,條芩治大腸火;丹溪朱氏言:黃芩治上中二焦火;而張仲景治少陽證小柴胡湯,太陽少陽合病下利黃芩湯,少陽證下後心下滿而不痛瀉心湯,並用之;成無己言黃芩苦而入心,泄痞熱。是黃芩能入手少陰陽明、手足太陰少陽六經矣。
  • 3.《傷寒括要》:「陽明下血譫語。夜則見鬼。為熱入血室。(小柴胡湯加當歸生地丹皮)少陰下利膿血。(桃花湯)色紫黑。(理中湯主之)
  • 4.《傷寒括要》:「下後脈促胸滿。(桂枝去芍藥湯)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麻黃湯)汗下後。煩熱胸滿。(梔子豉湯)胸滿。氣上衝喉。不得息者。此胸中有寒痰。(瓜蒂散)胸滿脅痛。(小柴胡湯)太陽不解。傳入少陽。脅下硬滿。乾嘔。寒熱。脈沉緊。(小柴胡湯)太陽下利。嘔逆。

黃芩湯

  • 1.《本草備要》:「時珍曰:仲景治少陽證小柴胡湯,太陽少陽合病下利黃芩湯,少陽證下後心滿瀉心湯,並用之。蓋黃連苦寒,入心瀉熱,除脾家濕熱,使胃火不流入肺,不致刑金,即所以保肺也。肺虛不宜者,苦寒傷土,損其母也。少陽證雖在半表半裡,而心膈痞滿,實兼心、肺上焦之邪。
  • 2.《本草綱目》:「時珍曰:潔古張氏言:黃芩瀉肺火,治脾濕;東垣李氏言:片芩治肺火,條芩治大腸火;丹溪朱氏言:黃芩治上中二焦火;而張仲景治少陽證小柴胡湯,太陽少陽合病下利黃芩湯,少陽證下後心下滿而不痛瀉心湯,並用之;成無己言黃芩苦而入心,泄痞熱。是黃芩能入手少陰陽明、手足太陰少陽六經矣。
  • 3.《皇漢醫學》:「**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傷寒論》)**
  • 4.《本草思辨錄》:「豬苓湯、五苓散、茯苓澤瀉湯,皆有吐不去朮。生薑瀉心湯、黃芩湯、四逆湯、白通湯,皆有下利不用術。茲何為不然?不知此為寒霍亂言耳。吐多者吐多於下,下多者下多於吐。吐多於下,則里濕尚輕而胃逆為甚,加生薑是以辛散之,去朮為甘壅也。下多於吐,則脾濕重矣,健脾除濕,非術不可。
  • 5.《本草擇要綱目》:「入黃芩湯以治太陽少陽合病下利。入瀉心湯以治少陽症下後心下滿而不痛。總以黃芩之苦。可以發傳邪之熱。使寒能勝濕。折火之本也。若因飲食受寒腹中痛。及飲水心下悸。小便不利。而脈不數。則黃芩不可用。其熱厥腹痛。肺熱而小便不利者宜用之。若其人素多酒欲。病小腹絞痛。
▼ 展開更多

四逆湯

  • 1.《類證治裁》:「或表熱裡寒,下利清穀,厥逆乾嘔咽痛,脈沉細而微,四逆湯。獨指尖冷,名清厥。理中湯。熱厥初病身熱,煩臊脈滑,數日後忽肢冷,乍溫,乃熱深發厥。火鬱湯。便秘,大柴胡湯。煩渴躁妄,失下而手足冷,乃陽極似陰,熱極似寒,不可疑作陰症,輕用熱藥。熱微厥亦微,四逆散。
  • 2.《本草思辨錄》:「豬苓湯、五苓散、茯苓澤瀉湯,皆有吐不去朮。生薑瀉心湯、黃芩湯、四逆湯、白通湯,皆有下利不用術。茲何為不然?不知此為寒霍亂言耳。吐多者吐多於下,下多者下多於吐。吐多於下,則里濕尚輕而胃逆為甚,加生薑是以辛散之,去朮為甘壅也。下多於吐,則脾濕重矣,健脾除濕,非術不可。
  • 3.《皇漢醫學》:「**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裡。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裡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傷寒論》)**
  • 4.《皇漢醫學》:「《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此厥只因誤治,致成一時激動而急迫之厥,不比四逆湯之下利清穀,四肢拘急,脈微,大汗厥冷也。其甘草之分量倍乾薑者,以緩急迫也。觀咽乾,煩躁,吐逆證,可以知其病情矣。」
  • 5.《皇漢醫學》:「劉棟云:「下利清穀,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四逆湯主之。嘔吐下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故吳茱萸湯以吐為主,四逆湯以利為主也,此下利二證之別,不可不識。」
▼ 展開更多

白頭翁湯

  • 1.《本經疏證》:「或曰「子治《本經》,證以仲景,大抵欲明藥之所以用也。譬如檗皮,仲景以梔子檗皮湯治黃疸,用之於身黃、發熱者。則似檗皮於黃疸,不離發熱以為治矣。乃大黃消石湯中用之,則不必以發熱也。其以白頭翁湯治下利,用之於熱利下重者。則似檗皮於下利,亦不離發熱以為治矣。
  • 2.《本草思辨錄》:「阿膠為補血聖藥,不論何經,悉其所任。味厚為陰,阿膠之味最厚,用必以補,不宜補者勿用。白頭翁湯加阿膠,則曰下利虛極。內補當歸湯,則曰去血過多加阿膠。仲聖、孫真人皆有明訓。然非填補比,不得與熟地山藥同論也。阿膠以濟水黑驢皮煎煉而成,性易下行,且滑大腸,於下利非宜。
  • 3.《經方實驗錄》:「余尚憶曾治一楊左白頭翁湯證,其脈案曰:「利下,色鮮紅,日二十行,無表證,渴欲飲水,脈洪大。」《論》曰:「熱利下重者。」又曰:「下利慾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其藥味為白頭翁三錢,秦皮三錢,枳實二錢,黃連五分,生甘草錢半,黃芩錢半,黃蘗三錢,復診大效。
  • 4.《皇漢醫學》:「**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金匱要略》)**
  • 5.《醫方考》:「熱利者,協熱而利;下重者,下利頻數而重也。藥之為性,寒者能除熱,苦者能厚腸。四件皆苦寒,故治熱利而療下重也。
▼ 展開更多

烏梅丸

  • 1.《湯液本草》:「《本草》云:主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惡疾,止下痢,好唾口乾,去骨間熱。又方,治一切惡瘡肉出,以烏梅燒為灰,杵末,敷上,惡肉立盡。仲景治吐蛔下利,烏梅丸。
  • 2.《醫心方》:「《範汪方》烏梅丸,治萬種下利方:
  • 3.《成方切用》:「而以細辛當歸,潤其肝腎。人參用以助脾。(吐蛔為胃寒之故,則成蛔厥。宜理中湯,加炒川椒五粒,檳榔五分,吞烏梅丸。程郊倩曰:烏梅丸,於辛酸入肝藥中,微加苦寒納上逆之陽邪,而順之使下也。雖曰安蛔,實是安胃,故並主久利。見陰陽不相順接,而下利之證,皆可以此方括之也。
  • 4.《古今名醫方論》:「蛔,昆蟲也,生冷之物與濕熱之氣相成,故藥亦寒熱互用,且胸中煩而吐蛔,則連、柏是寒因熱用也。蛔得酸則靜,得辛則伏,得苦則下,信為化蟲佳劑。久利則虛,調其寒熱,酸以收之,下利自止。
  • 5.《張卿子傷寒論》:「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

四逆散

  • 1.《皇漢醫學》:「《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痢疾,累日下利不止,胸脅苦滿,心下痞塞,腹中結實而痛,裡急後重者。」
  • 2.《成方切用》:「柴胡,芍藥,枳實,甘草,等分為末。水調飲。咳加五味子,(收逆氣。)乾薑(散肺寒。)並主下利。(肺與大腸相表裡,上咳下利,治法頗同。)悸加桂枝,(道引陽氣。)小便不利加茯苓,(甘淡滲泄。)腹痛加附子,(補虛散寒。)泄利下重加薤白。(通大腸。泄氣滯。)
  • 3.《奇效良方》:「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遠服。咳者加五味子乾薑各一錢半,下利悸者加官桂一錢半,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一錢半,腹中痛者加炮附子一錢半,泄利下重用韭白二十根,同煎服。
  • 4.《張卿子傷寒論》:「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 5.《傷寒六書》:「咳者,俗呼為嗽,肺為邪氣逆不下,有肺寒而咳,有停飲而咳,有半表半裡而咳,各治不同。太陽病,身熱咳嗽,乾嘔,微喘而利,小青龍湯。身涼咳嗽,乾嘔而利,心下滿引脅痛,十棗湯。四肢重痛,腹疼下利,咳嗽,或嘔,真武湯。少陰病,咳嗽四逆,腹痛下利,或悸,四逆散加五味子、乾薑。
▼ 展開更多

芍藥甘草湯

  • 1.《皇漢醫學》:「因按其腹,自心下至臍上,惟腹皮拘急甚,而無他異,乃作芍藥甘草湯使飲之,下痢日二三行。三日,痛楚減半。二十日許,腫痛痊愈,已能言語矣。再為詳悉腹候,胸腹微滿,時或微痛,以紫丸攻之,服後每下利如傾。約十日許用一次,凡五六次。約經百日許,諸證治愈,而健食倍常云。

炙甘草湯

  • 1.《皇漢醫學》:「《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骨蒸勞嗽,抬肩喘息,多夢不寐,自汗盜汗,痰中血絲,寒熱交發,兩頰紅赤,巨里動甚,噁心憒憒而欲吐者,宜此方。若下利者,去麻子仁加乾薑,水煮為佳。」
  • 2.《經方實驗錄》:「_師曰_,昔與章次公診廣益醫院庖丁某,病下利,脈結代,次公疏炙甘草湯去麻仁方與之。當時鄭璞容會計之戚陳某適在旁,見曰:此古方也,安能療今病?次公忿與之爭。僅服一劑,即利止脈和。蓋病起已四十餘日,庸工延誤,遂至於此。此次設無次公之明眼,則病者所受苦痛,不知伊于胡底也。

梔子豉湯

  • 1.《皇漢醫學》:「**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梔子豉湯主之。(《傷寒論》)**
  • 2.《聖濟總錄》:「治傷寒發汗後,虛煩不得眠,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憹,宜服梔子豉湯,又傷寒發汗若下之,煩熱胸中窒痛,亦宜服梔子豉湯,又傷寒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虛煩也。亦宜服梔子豉湯。方

黃耆建中湯

  • 1.《皇漢醫學》:「《續建殊錄》曰:「一男子久患咳,嘗吐血,爾後氣力大衰,短氣息迫,胸中悸而煩,腹肌攣急,不能左臥,寐則汗出,下利日一二行,目上、足跗微腫,咳不止,飲食減少,羸瘦尤甚,與黃耆建中湯,盜汗止,攣急漸緩,得以左臥而不下利,微腫散,咳依然,更兼用解毒散,逾日,諸證全退。」

葛根湯

  • 1.《皇漢醫學》:「**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傷寒論》)**
  • 2.《皇漢醫學》:「又如下痢證,中醫不如西醫之單用收斂藥,若其原因不在腸管,而在於其他臟器組織時,則或用發汗劑,或用利尿劑治之。例如仲景曰:「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是以發汗劑治下痢也。又曰:「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復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
  • 3.《古今名醫方論》:「主治頭項強痛,背亦強,牽引𠘧𠘧然,脈浮,無汗,惡風;並治風寒在表,而自下利。
  • 4.《祖劑》:「即桂枝湯加葛根、麻黃(三兩),治太陽病項背強、身體疼痛、無汗、惡風者。又治太陽與陽明合病,自下利者。
  • 5.《普濟本事方》:「有人病傷寒脈浮而長,喘而胸滿,身熱頭痛,腰脊強,鼻乾不得臥。予曰:太陽陽明合病證。仲景法中有三證,下利者葛根湯,不下利嘔逆者加半夏,喘而胸滿者麻黃湯也,治以麻黃得解。
▼ 展開更多

豬苓湯

  • 1.《皇漢醫學》:「**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傷寒論》)**
  • 2.《奇效良方》:「治陽明病,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或下利,咳而嘔,心煩不眠者。
  • 3.《古今名醫方論》:「治陽明病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
  • 4.《醫方集解》:「桂術辛甘為陽,主外,阿膠、滑石甘寒為陰,主內。但陽明為表之裡,不當言脈沉,又詳少陰篇: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雖不言脈沉,然少陰之脈必沉也,以此推之,成氏隨文誤釋明矣。昂按:豬苓湯味淡氣輕,雖三焦通用之藥,其實太陽藥也,成氏註釋深為當理。
  • 5.《醫方論》:「五苓散治濕濁不化,故用術桂,以通陽而化濁;豬苓湯治陽邪入里,故用滑石、阿膠,以降熱而存津。至於統治少陰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乃借瀉膀胱以清腎臟,是活用之法,而非正治也。
▼ 展開更多

桂枝湯

  • 1.《皇漢醫學》:「下利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宜桂枝湯以發汗。(《傷寒論》)
  • 2.《本草思辨錄》:「脈浮無汗則不宜斂,故去芍藥。桂枝加桂枝湯一兩者,重則能達下利小便也。曰甘草附子湯。桂枝與附子,皆風寒風濕並治,惟附子尤能扶陽。此風濕相搏,陽虛之甚,非附子不勝其任,故方名隱桂枝而標附子。以甘草冠首者,濕不宜人參,身腫又不宜薑棗,甘草補中緩外,功不可沒也。
  • 3.《經方實驗錄》:「_謝先生_,三伏之天,盛暑迫人,平人汗流浹背,頻頻呼熱,今先生重棉疊衾,尚覺凜然形寒,不吐而下利,日十數度行,腹痛而後重,小便短赤,獨其脈不沉而浮。大論曰: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本證似之。
  • 4.《千金翼方》:「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下利不止者,亦死。
  • 5.《外台秘要》:「範汪論:「黃帝問於岐伯曰:『人傷於寒而得病,何以反更為熱。』岐伯曰:『極陰變陽,寒盛則生熱,熱盛則生寒。』『諸病發熱惡寒脈浮洪者,便宜發汗,當發汗而其人適失血及大下利如之何?』岐伯答曰:『數少與桂枝湯,使體潤漐漐汗才出,連日如此,自當解也。』」(千金同)
▼ 展開更多

大柴胡湯

  • 1.《皇漢醫學》:「**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傷寒論》)**
  • 2.《皇漢醫學》:「《芳翁醫談》曰:「一婦人妊娠數月,適當夏暑,下利,嘔噦,終而噓唏,噯氣不已。諸醫踟躕,家人狼狽,無法救治。尋發暈如眠,乃以熨斗盛炭火,用釅醋注火上,以薰患婦之鼻,別作大柴胡湯…使服之,暈乍止,熟眠而安。」
  • 3.《皇漢醫學》:「《治瘟編》曰:「一婦人,發熱微惡寒,心下苦悶,下利嘔逆,舌上白苔,臍上動悸高,脈弦緊,與大柴胡湯。下利稍止,嘔逆益劇,胸腹熱熾,煩渴欲飲水,四肢微冷,脈沉緊,與竹葉石膏湯。服七劑,痊愈。」
  • 4.《皇漢醫學》:「盡十帖,諸證漸安,疹子收,身熱猶未退,胸腹滿悶,大便不通五六日,兩目黯然,晝不見物,更作大柴胡湯服之,兼用芎黃散,時以紫圓攻之,每服下利數行,約五十日許,始復原。」
  • 5.《皇漢醫學》:「《續建殊錄》曰:「一男子心下硬痛,手足厥冷,頭出冷汗,嘔吐不能飲食,服紫圓二錢,下利數行,痛益甚,如絞,冷汗不止,乃與大柴胡湯,硬痛益甚,更作烏頭湯使服之,諸證頓退。」
▼ 展開更多

小陷胸湯

  • 1.《皇漢醫學》:「《麻疹一哈》曰:「一人年四十餘,發熱三四日,發疹未及半,而心下結痛一日夜,頭出冷汗,兩足微厥,喉中痰鳴,胸滿短氣,大便不通,與小陷胸湯及滾痰九,下利二三行。翌日,發熱大甚,炎炎如燃,大汗洗然,疹子皆發出而安。」

當歸建中湯

  • 1.《皇漢醫學》:「《類聚方廣義》黃耆建中湯條曰:「此方加當歸名歸耆建中湯,治諸瘍膿潰之後,荏苒不愈,虛羸煩熱,自汗盜汗,稀膿不止,新肉不長者。若惡寒下利,四肢厥冷者,更加附子。又治痘瘡淡白而不灌膿之際,及灌膿之際平塌灰白,或內陷外剝,下利微冷,聲啞脈微者,兼用伯州散。」

甘草湯

  • 1.《皇漢醫學》:「《麻疹一哈》曰:「有一男孩年十三,疹後咳嗽不已,聲啞不出,數十日。雖用藥而無效,更請診於予。按其腹狀,心下悸,上逆耳鳴,目眩,胸間痰鳴,因作苓桂五味甘草湯使服之。又使雜服滾痰丸,下利日二三行。半月許,前證全治而復舊。」

小承氣湯

  • 1.《皇漢醫學》:「**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傷寒論》)**
  • 2.《皇漢醫學》:「《方機》本方主治曰:「腹滿而大便不通者;汗多而大便硬,譫語者;發潮熱,大便初頭硬,後必溏者;微煩,小便數,大便硬者;下利譫語者;大便不通,噦而譫語者。」
  • 3.《祖劑》:「即大承氣湯加甘草,治大承氣湯證腹滿實痛,又治小承氣湯證內熱不便,又治調胃承氣湯證譫語下利,此湯合而為一,故名三一承氣湯也。
  • 4.《傷寒六書》:「發汗多,亡陽譫語,身自和,不可下,柴胡桂枝湯。下利譫語,為有燥屎,脈不微細,小承氣湯;利不止者,不治。
  • 5.《傷寒括要》:「太陽下後復汗。表裡俱虛。致冒。汗出則表和自愈。里未和。然後復下。(小承氣湯)陽明小便下利。大便乍難乍易。微熱。喘冒不臥。有燥屎也。(大承氣湯)少陰但欲寐。利止而眩冒者死。厥陰不利清穀。脈沉遲面赤。身微熱。必鬱冒汗出而解。
▼ 展開更多

小青龍湯

  • 1.《本草思辨錄》:「小青龍湯若微利者去麻黃加蕘花,蓋利則水氣不徑趨膀胱,更以麻黃升太陽,則水道益澀,水氣必泛而為脹滿,太陰篇所謂下利清穀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也。蕘花本經主盪滌腸胃留癖利水道,則微利不至成滯下,而在上之水氣亦去。且其用在花,走里兼能走表,故本經並主傷寒溫瘧飲食寒熱邪氣。
  • 2.《祖劑》:「下利者,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麻黄发其阳,水渍入胃,必作利。蕘花下十二水,水去利则止。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三两。辛燥而苦润。半夏辛而燥,津液非渴者所宜,故去之。栝蔞味苦而生津液,故加之。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经曰: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𩜺。
  • 3.《傷寒貫珠集》:「微利者。水漬入胃也。下利者。不可攻其表。故去麻黃之發表。而加芫花之行水。
  • 4.《張卿子傷寒論》:「若微利者。去麻黃。加蕘花。如雞子大。熬、令赤色。下利者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麻黃髮其陽。水漬入胃。必作利。蕘花下十二水。水去。利則止。
  • 5.《傷寒括要》:「半夏性燥。去之則津易復。栝蔞性潤。加之則津易生。微利者。去麻黃。加芫花。水漬腸胃。則為利。下利不可發表。發之必脹滿。故去麻黃。酸苦能湧泄。水去則利止。故加芫花。經曰。水得冷氣。其人即噎。胃寒非表症。故去麻黃。辛熱能溫中。故加附子。若小便不利。
▼ 展開更多

五苓散

  • 1.《醫法圓通》:「蓋太陽主開,陽明主闔。今陽明為太陽之邪所逼,不從本經之闔,而從太陽之開,開於下,故下利也。
  • 2.《傷寒直格》:「或服桂枝大汗出,脈浮而洪大,再宜服之。發汗後半日許,復熱煩,脈浮數者,再宜桂枝湯也。當汗而反下之,不成結胸而但下利,清穀不化,表證尚在者,表熱裡寒也,此言承氣寒藥下之者也,或誤用巴豆熱藥下之,而協熱利不止者,或表裡皆熱,自利或嘔者,皆宜五苓散止利兼解表也。
  • 3.《傷寒總病論》:「_五苓散_,治病人水藥入口則吐,或渴而嘔者,或汗後脈尚浮而煩渴者,或下利渴而小便不利者,或因渴停水心下,短息者,難治。嘔而小便不利者,皆主之。
  • 4.《女科折衷纂要》:「《大全》云:妊娠泄瀉,或青或白,水穀不化,腹痛腸鳴,謂之洞泄。水穀不化,喜飲嘔逆,謂之挾熱下利,並以五苓散利小便,次以黃連阿膠湯或三黃熟艾湯以安之。若瀉黃有沫,腸鳴腹痛,脈沉緊數,用戊己丸和之。噯腐不食,胃脈沉緊,用感應丸下之後調和脾胃。若風冷水穀不化,如豆汁,用胃風湯。

半夏瀉心湯

  • 1.《皇漢醫學》:「此方以有黃芩解心下之痞,有黃連去胸中之熱,亦有瀉心之名。然其證之大部分為水,主半夏以去水,伍乾薑以散結,伍人參以開胃口,和以甘草、大棗,以緩攣時之急。諸藥相和,而退胸中之熱以逐水氣,所以治其嘔,而去心下之痞也。…嘔而腸鳴之因為水氣也明矣。故雖不下利,亦用此方也。
  • 2.《成方切用》:「除人參再加甘草,(一兩,合前四兩。)名甘草瀉心湯。(仲景)治傷寒中風,醫反下之,下利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醫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為下后里虛胃弱,內損陰氣,故加甘草以和中益胃,復真陰,退虛熱。
  • 3.《醫方集解》:「本方除人參,再加甘草(一兩,合前四兩),名甘草瀉心湯(仲景):治傷寒中風,醫反下之,下利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醫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為下后里虛胃弱,內損陰氣,故加甘草以和中益胃,復真陰,退虛熱。
  • 4.《外台秘要》:「又療上焦虛寒,腸鳴下利,心下痞堅,半夏瀉心湯方。
  • 5.《金匱方歌括》:「長男蔚按。嘔而腸鳴並無下利。心下痞不因誤下。何以上下之阻隔若是。蓋因飲停心下。上逆為嘔。下干為腸鳴。飲不除則痞不消。欲蠲飲必資中氣。方中參、棗、草以培中氣。藉半夏之降逆。佐芩、連以消痞。復得乾薑之溫散。使痞者通。逆者降矣。妙在去滓再煎。取其輕清上浮。以成化痞降逆之用耳。
▼ 展開更多

甘草瀉心湯

  • 1.《皇漢醫學》:「**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熱結,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主之。(《傷寒論》)**
  • 2.《皇漢醫學》:「《方機》本方主治曰:「下利不止,乾嘔心煩者。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起臥不安,不欲飲食,惡聞食臭者。」
  • 3.《本草思辨錄》:「然則甘草瀉心湯,何以心下硬而生薑且無之?是則有故也,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脾之虛甚矣。棗乃脾家專藥,脾虛自捷趨於脾,何至上怫其心,此與半夏瀉心湯皆病屬下後,非若生薑瀉心旋覆代赭之為汗後,大柴胡之有往來寒熱,宜和營衛而生薑必不可去也。
  • 4.《祖劑》:「林億等謹按上生薑瀉心湯法本云理中人參黃芩湯今詳瀉心以療痞,痞氣因發陰而生,是半夏生薑甘草三方皆本於理中也,其方必各有人參,今甘草瀉心湯中無者脫落之也,治汗解後心下痞硬,幹噫食臭,脅下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
  • 5.《外台秘要》:「又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水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堅而滿,乾嘔心煩,不能得安,醫見心下痞以為病不盡,復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之堅甘草瀉心湯主之方。
▼ 展開更多

生薑瀉心湯

  • 1.《皇漢醫學》:「**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傷寒論》)**
  • 2.《皇漢醫學》:「《施氏續易簡方》曰:「生薑瀉心湯,治大病新瘥,脾胃尚弱,穀氣未復,強食過多,停積不化,心下痞硬,乾噫食臭,脅下有水,腹中雷鳴,下利,發熱者,名曰食復。最宜服之。」
  • 3.《皇漢醫學》:「《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治生薑瀉心湯證之更劇者。」《醫學綱目》:「病解後,痞硬,噫氣,不下利者,用此方;下利者,用生薑瀉心湯。今用於嘔吐諸證,大便秘結者,有效。又下利不止而嘔吐,或吐宿水者亦有效。一宜秘結,一宜下利,其妙不可拘有表裡也。
  • 4.《本草思辨錄》:「豬苓湯、五苓散、茯苓澤瀉湯,皆有吐不去朮。生薑瀉心湯、黃芩湯、四逆湯、白通湯,皆有下利不用術。茲何為不然?不知此為寒霍亂言耳。吐多者吐多於下,下多者下多於吐。吐多於下,則里濕尚輕而胃逆為甚,加生薑是以辛散之,去朮為甘壅也。下多於吐,則脾濕重矣,健脾除濕,非術不可。
  • 5.《本草思辨錄》:「生薑瀉心湯,有生薑又用乾薑,以生薑治乾噫食臭,乾薑治腹鳴下利也。通脈四逆湯,有乾薑又加生薑,以乾薑止利通脈,生薑散寒治嘔也。
▼ 展開更多

白虎湯

  • 1.《皇漢醫學》:「盡十帖,諸證漸安,疹子收,身熱猶未退,胸腹滿悶,大便不通五六日,兩目黯然,晝不見物,更作大柴胡湯服之,兼用芎黃散,時以紫圓攻之,每服下利數行,約五十日許,始復原。」
  • 2.《醫方集解》:「欲飲水者,不可不與,不可過與,恣飲則有水結胸、心下悸、喘咳、噦噎、腫脹、癃秘、下利諸變證;亦治傷寒無大熱,口澡渴,心煩,背微惡寒者背為陽,背惡寒、口中和者,少陰病也,宜附子湯;今熱未退而微惡寒,為表未全罷,尚屬太陽,然燥渴心煩為裡熱已熾,與白虎湯解表邪,清裡熱,加人參補氣生津。

麥門冬湯

  • 1.《皇漢醫學》:「一婦人,下利不止三年,面色痿黃,眼泡腫重,舌上糙澀而色淡白帶灰,或時如常,不大羸脫。雖臥床,如欲遠行時,有中途畏懼發暈之狀,必還家後得愈云。此實癇也,乃與麥門冬加石湯。二十日許,利止。又服二十日許,痊愈。

當歸四逆湯

  • 1.《皇漢醫學》:「和久田氏曰:「平素氣虛之人,外邪襲入於心胸,正氣為之抑壓,自四肢厥逆,脈細欲絕者,以此方排心胸間之寒邪,導下水氣,舒暢正氣,則厥寒復溫,脈帶陽氣而愈矣。與三味之四逆湯不同,彼已在內,有下利清穀證,故於四肢謂厥冷。冷者,自內冷也,屬於內之詞也。

當歸芍藥散

  • 1.《皇漢醫學》:「《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妊娠,產後,下利腹痛,小便不利,腰腳麻痹無力者,或眼目赤痛。若下利不止,惡寒者,加附子。若不下利大便秘者,加大黃。」

調胃承氣湯

  • 1.《皇漢醫學》:「**傷寒,十三日不解,過經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硬,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傷寒論》)**
  • 2.《皇漢醫學》:「《方機》本方主治曰:「因汗吐下,譫語者。發汗後,熱而大便不通者。服下劑,下利不止,心煩或譫語者。吐下之後,心下溫溫欲吐,大便溏,腹微滿,鬱鬱微煩者。吐後,腹脹滿者。」
  • 3.《祖劑》:「即大承氣湯加甘草,治大承氣湯證腹滿實痛,又治小承氣湯證內熱不便,又治調胃承氣湯證譫語下利,此湯合而為一,故名三一承氣湯也。

黃連阿膠湯

  • 1.《皇漢醫學》:「《醫宗必讀》曰:「黃連阿膠湯,一名黃連雞子湯,治溫毒,下利膿血,少陰煩躁不得臥。」

通脈四逆湯

  • 1.《皇漢醫學》:「**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傷寒論》)**
  • 2.《奇效良方》:「治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面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下利脈不出者。
  • 3.《醫方集宜》:「治少陰病下利清穀,脈微而厥
  • 4.《古今名醫方論》:「治少陰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厥陰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亦主之。

甘草乾薑湯

  • 1.《皇漢醫學》:「《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此厥只因誤治,致成一時激動而急迫之厥,不比四逆湯之下利清穀,四肢拘急,脈微,大汗厥冷也。其甘草之分量倍乾薑者,以緩急迫也。觀咽乾,煩躁,吐逆證,可以知其病情矣。」

麻黃湯

  • 1.《醫法圓通》:「蓋太陽主開,陽明主闔。今陽明為太陽之邪所逼,不從本經之闔,而從太陽之開,開於下,故下利也。
  • 2.《普濟本事方》:「有人病傷寒脈浮而長,喘而胸滿,身熱頭痛,腰脊強,鼻乾不得臥。予曰:太陽陽明合病證。仲景法中有三證,下利者葛根湯,不下利嘔逆者加半夏,喘而胸滿者麻黃湯也,治以麻黃得解。
  • 3.《醫方集解》:「《機要》云:有厥陰經下利不止,脈沉而遲,手足厥逆,唾涕膿血,此難治,宜麻黃湯、小續命湯汗之,此有表邪縮於內,當瀉表而愈。張子和曰:飧泄以風為根,風非汗不出。有病此者,腹中雷鳴,水穀不分,小便滯澀,服澀藥溫藥不效,灸中脘臍下數壯,燥熱轉甚,津液枯竭。

大承氣湯

  • 1.《皇漢醫學》:「東洞翁本方定義曰:「大承氣湯,治腹堅滿,或下利臭穢,或燥屎者(凡有燥屎者,臍下必磊砢,肌膚必枯燥也)。」
  • 2.《成方切用》:「加甘草等分,名三一承氣湯。治大承氣證,腹滿實痛。調胃證,譫語下利。小承氣證,內熱不便。一切傷寒雜病,蓄熱內甚,燥實堅脹。(謂合三承氣為一方也。成無己曰:若大承氣證,則用小承氣,則邪不服。若小承氣證,反用大承氣,則過傷元氣,而腹滿不能食,仲景所以分而治之。
  • 3.《醫方集解》:「本方加甘草等分,名三一承氣湯:治大承氣證腹滿實痛,調胃證譫語下利,小承氣證內熱不便,一切傷寒雜病,蓄熱內甚,燥實堅脹(謂合三承氣為一方也。成無己曰:若大承氣證,反用小承氣,則邪不服;若小承氣證,反用大承氣,則過傷元氣,而腹滿不能食;仲景所以分而治之。
  • 4.《祖劑》:「即大承氣湯加甘草,治大承氣湯證腹滿實痛,又治小承氣湯證內熱不便,又治調胃承氣湯證譫語下利,此湯合而為一,故名三一承氣湯也。
  • 5.《祖劑》:「即大承氣湯加甘草、人參、當歸治心下硬痛,下利純清水,譫語、發渴、身熱者,庸妄不識,呼為漏底而用熱藥止之,誤矣。此因熱邪傳裡,胃有燥屎,名曰熱結利,俗所謂傍流也。
▼ 展開更多

吳茱萸湯

  • 1.《皇漢醫學》:「劉棟云:「下利清穀,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四逆湯主之。嘔吐下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故吳茱萸湯以吐為主,四逆湯以利為主也,此下利二證之別,不可不識。」
  • 2.《長沙方歌括》:「蔚按。少陰之臟。皆本陽明之水穀以資生。而復交會於中土。若上吐下利則中土大虛。中土虛則氣不行於四末。故手足逆冷。中土虛不能道手少陰之氣而下交。則為煩。不能引足少陰之氣而上交。則為躁。甚則煩躁欲死。方用吳茱萸之大辛大溫以救欲絕之陽。佐人參之沖和以安中氣。

桃核承氣湯

  • 1.《皇漢醫學》:「一婦人,常患鬱冒,心中煩悸,但欲寐,飲食或進或否,一日卒然如眠,人事不知,脈微細,呼吸如絕,血色不變,手足微冷,齒閉不開,經二時許,神氣稍復,呻吟煩悶,言苦於有物在胸中,胸腹動氣甚,脅下攣急,與桃仁承氣湯。一晝夜,服十二帖,下利數行,諸證漸退,後與茯苓建中湯而全治。
  • 2.《傷寒括要》:「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愈。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與此湯。按犀角地黃湯。治上血。吐血衄血是也。桃核承氣湯。治中血。蓄血中焦。下利膿血是也。抵當湯。治下焦血。如狂是也。少腹急結。緩以桃仁之甘。

真武湯

  • 1.《皇漢醫學》:「**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傷寒論》)**
  • 2.《古今名醫方論》:「治少陰水氣為患,腹痛下利,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其人或咳,或嘔,或小便利而下利者,用此加減。
  • 3.《醫方集解》:「治少陰傷寒,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或咳或嘔,或小便利(傷寒脈沉細,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利而渴者,為少陰證。凡人寤則氣行於陽,寐則氣行於陰,然必自少陰始。故少陰證但欲寐,陰氣勝也;一有陽擾,則反是矣。周揚俊曰:但欲寐,非能寐也,昏昏如夢耳。
  • 4.《成方切用》:「(仲景),治少陰傷寒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或咳或嘔,或小便利。(傷寒脈沉細,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為少陰證。凡人寤則氣行於陽,寐則氣行於陰,然必自少陰始,故少陰證但欲寐,陰氣勝也。一有陽擾,則反是矣。
  • 5.《外台秘要》:「仲景傷寒論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或咳,或小便自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方。
▼ 展開更多

乾薑附子湯

  • 1.《皇漢醫學》:「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下利煩躁而厥者。」

四逆加人參湯

  • 1.《皇漢醫學》:「《方機》本方主治曰:「下利惡寒,脈微,手足厥冷,或心下痞硬者。」

小建中湯

  • 1.《成方切用》:「(仲景),治傷寒陽脈澀,陰脈弦,腹中急痛。(邪氣入里,與正相搏,則腹痛。澀者,血不足也。弦者,木剋土也。太陽在表,而無腹痛。少陽在半表半裡,有胸脅痛,無腹痛。陽明腹滿急痛者,裡實也,宜下之,大柴胡湯,小承氣湯。三陰下利而腹痛者,裡寒也。宜溫之,四逆湯,附子理中湯。
  • 2.《三家醫案合刻》:「產後厥冒,厥而下利,恐其陰涸難愈。今神氣欲昏,正是衝陽上犯,治以鎮逆,佐以酸苦,泄熱調經。
  • 3.《未刻本葉氏醫案》:「下利後。時有頭暈神迷。利傷下焦之陰。厥陽有上冒之機。法宜攝陰。
  • 4.《未刻本葉氏醫案》:「陽傷氣陷。下利腹膨。
  • 5.《傷寒括要》:「太陽汗解後。復煩脈浮數。(桂枝湯)太陽汗後。脈浮數。煩渴。(五苓散)太陽吐下後。表裡俱熱。惡風。煩渴。(白虎加人參湯)汗吐下後。心煩不眠。(梔子豉湯)下後。心煩。腹滿。(梔子厚朴湯)汗吐下後。微煩。小便數。大便硬。(小承氣湯)悸而煩。(小建中湯)陽明下利後。
▼ 展開更多

平胃散

  • 1.《古今名醫方論》:「又金不換正氣散,即平胃散加半夏、藿香,凡受山嵐瘴氣,及出遠方,不服水土,吐瀉下利者主之。蓋平胃散可以平濕土而消瘴,半夏之燥以醒脾,藿香之芬以開胃,名曰正氣。謂能正不正之氣耳!

胃苓湯

  • 1.《仁術便覽》:「一方,治腫,黑牽牛頭末,檳榔為末,等分。如取蟲積,沙糖水調下。忌鹽醬生冷百日。上為末,每服三錢,好酒空心調下利去水三五次,其腫自消。

理中湯

  • 1.《成方切用》:「(仲景),治傷寒太陰病,自利不渴。(王海藏曰,上吐下瀉不止,當渴而反不渴,脈微細而弱者,理中湯主之。三陽傳陰經而下利者,為協熱利。陰寒直中陰經而下利者,為寒利。三陽下利身熱,太陰下利手足溫,少陰厥陰下利身冷,其大較也。下利雖有表症,不可發汗。

溫經湯

  • 1.《成方切用》:「(金匱),治婦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治崩中去血,或月水來過多,及至期不來。(金匱曰: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數十日不止。暮即發熱,少腹裡急,腹滿手掌煩熱,唇口乾燥。何也?曰:此病屬帶下。何以故?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唇口乾燥,故知之,當以溫經湯主之。
  • 2.《祖劑》:「即芎歸膠艾湯去熟地艾葉,加吳茱萸、人參、桂枝、丹皮、生薑、半夏、麥門冬。治婦人帶下,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其證下利不止,暮即發熱,少腹裡急,腹滿,手掌煩熱,唇口乾燥。
  • 3.《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衝任虛損,月候不調,或來多不斷,或過期不來,或崩中去血過多不止。又治曾經損娠,瘀血停留,少腹急痛,發熱下利,手掌煩熱,唇乾口燥。及治少腹有寒,久不受胎。

葛根黃芩黃連湯

  • 1.《祖劑》:「即三黃湯去大黃,加葛根、甘草,治太陽、桂枝證,誤下利不止,喘而汗出者,表未解者散以葛根、甘草之甘,弱者堅以黃芩、黃連之苦。
  • 2.《古今名醫方論》:「治太陽誤下,邪熱入里,脈促,喘而下利。

防己黃耆湯

  • 1.《皇漢醫學》:「治風毒腫、附骨疽、穿踝疽,稠膿已盡,稀膿不止,或痛,或不痛,身體瘦削,或見浮腫者。若惡寒或下利者,更加附子為佳,兼用伯州、應鐘、七寶等。凡附骨疽久不治,或治而復發者,以毒之根蒂未除也,宜刮開瘡口,以抉剔除病根,無不治矣。

十全大補湯

  • 1.《瘍醫大全》:「《百效全書》云:腹癰生於皮裡膜外,乃七情火鬱,以致脾虛氣滯而成,小兒乃驚積虧損而致。但此證不問初起已潰未潰,宜壯胃氣而佐以行經活血之劑,若誤用克伐及下利寒涼,則腫不能潰,潰不能斂矣。倘服下利降火破氣消瘀等藥,急用大劑參、耆、薑、附或十全大補湯救之。

旋覆代赭湯

  • 1.《傷寒括要》:「汗吐下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此湯主之。噫氣。俗名噯氣。飽食息也。硬則氣堅。鹹味可以軟之。旋覆花之咸。以軟痞硬。虛則氣浮。重劑可以鎮之。代赭石之重。以鎮虛逆。生薑半夏。辛以散虛痞。人參大棗。甘以補胃弱。痞而下利。生薑瀉心湯。痞而不下利。旋覆代赭湯。

厚朴七物湯

  • 1.《金匱方歌括》:「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溫服八合。日三服。嘔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黃。寒多者加生薑至半斤。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 1.《張卿子傷寒論》:「太陽病。二日。反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熱入胃。胃中水竭。躁煩。必發譫語。十餘日。振慄。自下利者。此為欲解也。故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硬。小便當數而反不數。及不多大便已。頭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熱。穀氣下流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