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別論 (362)

回本書目錄

別論 (362)

1. 吳茱萸湯之注釋

又吳茱萸湯證,必心下痞塞有物,宜以此為目的,因此痞塞,阻其上下氣血往來之經脈,故手足厥冷也。此證《傷寒論》雖無脈,然兩證之脈,當絕,或沉微、沉細之類,故若以脈辨證,雖似相同,實若冰炭也。夏月霍亂吐瀉證,吐利後間有手足厥冷,煩躁等證,世醫以為吐利後是虛寒證,連進四逆、附子、理中等,反增煩躁,心下膨滿痞塞者,非虛塞證也,宜用吳茱萸湯。以吳茱萸之苦味,壓心下之痞塞,則陰陽通泰,煩躁已,厥冷回,此余新得之法也。

只宜以心下痞塞為標準,手足自指表冷起為目的。此證若黏汗出,而脫陽者,非附子則不治。夏月雖宜出汗,然通身出薄汗者,則宜吳茱萸湯。猶煩躁,厥已回,心下之痞雖開七八,尚有少少之痞不除者,宜《活人書》之枳實理中湯。總之吐下後,心下痞者,枳實理中湯妙,即理中湯加枳實也。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噦逆有宜此方者,按《外臺》曰:『療食訖,醋咽多噫也。』」

霍亂,不吐不下,心腹劇痛欲死者,先用備急丸或紫圓,繼投此方,則無不吐者。若已吐,則無不下者矣。已得快吐下,則苦楚脫然,其效至速也,不可不知。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主下降濁飲,故治吐涎沫,治頭痛,治食穀欲嘔,治煩躁吐逆。《肘後》治吐酸嘈雜。後世治噦逆。凡危篤之證,審因濁飲上溢,而處此方,其效難數。吳昆加烏頭而用於疝,此證自陰囊上攻,有刺痛嘔惡等證。凡一切上迫者,皆可為目的。又久腹痛,吐水穀者,此方加沉香有效。又霍亂後轉筋,加木瓜有大效。」

求真按:「加沉香、木瓜,小策也。」

《橘窗書影》曰:「一男子患梅毒,瘥後,頭痛,肩背強急,眼睛時時朦朧。醫概為遺毒,連用仙遺糧及汞劑。血液枯燥,胃中空虛,一日,大發嘔吐而絕食,心下痞塞,煩躁欲死,眾醫驚辭。余診曰:『體本無深毒,因其人懼此病,致醫過攻,而生此變。所謂割雞用牛刀也。

先平其胃而下嘔逆,或可得其活路。』因作吳茱萸湯加半夏、黃連(官參三分)。二日,嘔吐止,食少進。余仍前方不動,某醫笑為頑固,連服數旬,頭痛、肩背強亦隨而愈。」

白話文:

吳茱萸湯的重點,在於病人會覺得心口悶脹、有東西堵住的感覺,這才是使用此方的關鍵。因為這種悶脹感,阻礙了身體上下氣血的運行,所以會出現手腳冰冷的現象。雖然《傷寒論》中沒有提到這種情況的脈象,但這種病症的脈象,應該是微弱甚至摸不到的,或是沉而微細的。如果單純從脈象來判斷,可能會和其他疾病搞混,但實際上兩者差異很大。

夏天如果因為霍亂而上吐下瀉,有時會出現手腳冰冷、煩躁等症狀。有些醫生會認為這是因為吐瀉後身體虛寒,就使用四逆湯、附子理中湯等藥物,結果反而讓病人更加煩躁,心口更加悶脹,這是因為他們錯把這種情況當成虛寒,實際上是心口被東西堵住了。這種情況應該使用吳茱萸湯,利用吳茱萸的苦味來疏通心口的阻塞,讓陰陽之氣順暢運行,煩躁自然會消失,手腳冰冷也會恢復正常。這是我新發現的方法。

判斷是否使用吳茱萸湯,應該以「心口悶脹」為主要標準,並觀察手腳是否從末端開始發冷。如果病人同時有黏膩的汗水,這是陽氣脫失的現象,必須使用附子等藥物才能救治。夏天雖然容易出汗,但如果只是全身微微出汗,就可以使用吳茱萸湯。如果服藥後煩躁感消失,手腳也回溫了,但心口仍然有少許悶脹感,可以使用《活人書》中的枳實理中湯,也就是理中湯加上枳實。總之,吐瀉後出現心口悶脹的狀況,枳實理中湯效果很好。

《類聚方廣義》這本書提到,吳茱萸湯也適用於治療「呃逆」,並引用《外臺》的說法:「吃完飯後,因為吞入過多醋而經常打嗝。」

對於霍亂,如果病人又吐又瀉,心腹劇烈疼痛到快要死掉,應該先使用備急丸或紫圓,接著使用吳茱萸湯,這樣就會開始吐出來。如果已經吐了,就會開始排泄。吐瀉後,病人會感覺痛苦立刻消失,效果非常快,一定要知道這一點。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這本書中說,吳茱萸湯主要作用是讓積在體內的濁飲下降,所以可以用來治療吐口水、頭痛、吃東西想吐、煩躁嘔吐。《肘後方》說它能治療吐酸水、胃嘈雜。後世則用來治療呃逆。對於病情危急的病人,如果確定是濁飲上溢引起的,使用吳茱萸湯效果非常好。吳昆將吳茱萸湯加上烏頭,用來治療疝氣,這種情況通常是陰囊往上竄痛,伴隨噁心嘔吐等症狀。總之,所有往上衝的症狀,都可以將吳茱萸湯做為考慮。另外,長期腹痛、吐水的人,吳茱萸湯加上沉香會有效。霍亂後出現抽筋,加上木瓜效果很好。

求真認為,加入沉香和木瓜,只是小技巧。

《橘窗書影》中記載,有一個男子得了梅毒,痊癒後出現頭痛、肩背僵硬、眼睛時常模糊等症狀。醫生都認為是梅毒餘毒未清,使用仙遺糧和汞劑治療。結果造成病人血液枯燥,胃部虛弱,有一天突然嘔吐不止、無法進食、心口悶脹、煩躁到快要死掉,醫生們都嚇得不敢繼續治療。我診斷後認為,他的身體並不是有很深的毒,而是因為過度擔心梅毒,導致醫生用藥過猛才造成這種情況,就像殺雞用了牛刀一樣。

我認為應該先調理他的胃,緩解嘔吐的症狀,或許還有活路。我開了吳茱萸湯,並加上半夏、黃連(官參三分)。吃了兩天,嘔吐止住了,也能吃點東西了。我堅持使用原來的藥方,一位醫生笑我太過固執,但病人連續服藥數週後,頭痛、肩背僵硬等症狀都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