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貫珠集》~ 卷二·太陽篇下 (8)
卷二·太陽篇下 (8)
1. 濕病五條
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濕痹。其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白話文:
太陽病,關節疼痛又感到煩躁,脈象沉細,這是濕痹症。患者會出現小便不利,大便反而通暢。治療重點在於利尿。
濕為六淫之一。故其感人。亦如風寒之先在太陽。但風寒傷於肌腠。而濕則流入關節。風脈浮。寒脈緊。而濕脈則沉而細。濕性濡滯而氣重著。故名濕痹。痹者。閉也。然中風者。必先有內風。而後召外風。中濕者。亦必先有內濕。而後感外濕。由其人平日土德不及。而濕動於中。
白話文:
濕氣是六種外邪之一。因此,當濕氣侵襲人體時,就像風寒一樣,首先侵犯太陽經。但風寒只傷及肌肉,而濕氣則會深入關節。風脈浮動,寒脈緊促,而濕脈沉細。濕氣的性質是濕潤黏滯,氣機沉重,因此稱為濕痹。痹就是閉塞之意。然而,中風之人必定先有內風,然後才會引發外風。中濕之人也必定先有內濕,然後才會感受外濕。這是因為這些人平日脾氣不足,導致濕氣在體內活動。
由是氣化不速。而濕侵於外。外內合邪。為關節疼痛。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治之者。必先逐內濕。而後可以除外濕。故當利其小便。東垣亦云。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熏黃。
白話文:
因此氣血運行不暢,濕氣從體外入侵。內外邪氣相合,導致關節疼痛,小便不利,大便反倒通暢。治療時,必須先排出體內的濕氣,才能去除體外的濕氣。所以應該將小便通利。東垣也說過,治療濕症時,如果不利小便,就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
患濕氣病症的人,其特徵是全身各處皆感到疼痛,伴有發燒的症狀,且身體皮膚的顏色呈現如同煙燻過後的黃色。
濕外盛者。其陽必內郁。濕外盛為身疼。陽內鬱則發熱。熱與濕合。交蒸互郁。則身色如熏黃。熏黃者。如煙之熏。色黃而晦。濕氣沉滯故也。若熱黃則黃而明。所謂身黃如橘子色也。
白話文:
如果體外濕氣過盛,那麼體內的陽氣必定會鬱結。體外濕氣過盛會導致全身疼痛。陽氣鬱結則會發熱。熱氣和濕氣交織,互相鬱結,就會使身體顏色像燻黃一樣。燻黃的顏色就像被煙燻過一樣,黃中帶黑,這是因為濕氣沉積所致。如果是熱氣導致的黃,則會呈現出明亮的黃色,就像橘子一樣。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或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熱。胸上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飲。則口燥煩也。
白話文:
濕熱體質的人。他們的特徵是:
- 只有頭部出汗。
- 背部僵硬。
- 想蓋著被子或靠近火源取暖。
- 如果過早服用瀉下藥物,會出現嘔吐。
- 可能胸部有悶脹感。
- 小便不暢。
- 舌苔像苔蘚一樣。
這是因為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氣。他們口渴想要喝水,但喝不了水,所以嘴裡發乾煩躁。
寒濕居表。陽氣不得外通。而但上越。為頭汗出。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是宜用溫藥以通陽。不可與攻法以逐濕。乃反下之。則陽更被抑而噦乃作矣。或上焦之陽不布。而胸中滿。或下焦之陽不化。而小便不利。隨其所傷之處而為病也。舌上如苔者。本非胃熱。而舌上津液。
白話文:
寒濕留在體表,陽氣無法向外擴散,只能往上升,導致頭部出汗,背部僵硬。患者會想要蓋被子或靠近火源取暖。這種情況適合用溫熱藥物疏通陽氣,而不宜用攻下法驅除寒濕。如果攻下,會進一步抑制陽氣,造成嘔吐。
或者,上焦的陽氣不暢,導致胸中滿悶;或者下焦的陽氣不化,導致小便不利。疾病的表現會因受損部位的不同而不同。
舌苔上的苔狀物,並非胃熱所致,而是舌面津液乾燥所形成的。
燥聚如苔之狀。實非苔也。蓋下後陽氣反陷於下。而寒濕仍聚於上。於是丹田有熱。而渴欲得水。胸上有寒。而復不能飲。則口舌燥煩。而津液乃聚耳。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白話文:
乾燥聚集就像苔癬一樣。但實際上並不是苔癬。這是因為陽氣下降後,反而陷在下方。而寒氣和濕氣仍然聚在上方。因此丹田感到燥熱,渴得想要喝水。胸腔感到寒冷,但又不能喝水。於是口舌乾澀煩躁,津液就聚集起來了。
如果一個人患有濕氣重的病,然後使用了瀉下的治療方法。之後,如果出現額頭出汗、輕微的喘息,並且小便依然能夠順利排出,這是一個危險的徵兆,可能預示著病情嚴重,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另外,如果出現持續不停的腹瀉,同樣也是致命的徵兆。
濕病在表者宜汗。在裡者宜利小便。苟非濕熱蘊積成實未可遽用下法。額汗出微喘。陽已離而上行。小便利。下利不止。陰複決而下走。陰陽離決。故死。一作小便不利者死。謂陽上浮而陰不下濟也。亦通。濕家病。身疼痛。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內藥鼻中則愈。
白話文:
濕病在體表,應發汗治療。濕病在體內,應利小便治療。如果濕病沒有化熱,淤積成塊,不可倉促使用下法。
額頭出汗且微喘,表示陽氣已經外離,向上浮動。小便通利,腹瀉不止,表示陰氣已經下決,向下流走。陰陽離決,因此會死亡。另一種說法是,小便不通利會死亡,這是因為陽氣上浮,陰氣不下濟所致。這兩種說法也都通順。
濕病患者的身體疼痛,發熱,面黃喘息,頭痛,鼻塞煩躁,其脈搏強大,能自主進食,腹中和順無病。這種病症是由於頭中的寒濕所致,所以鼻塞。用內服藥物治療鼻子中的寒濕即可痊癒。
寒濕在上。則清陽不布。身疼頭痛鼻塞者。濕上盛也。發熱面黃煩喘者。陽被郁也。而脈大則非沉細之比。腹和無病則非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之比。是其病不在腹中而在頭。療之者。宜但治其頭而無犯其腹。內藥鼻中。如瓜蒂散之屬。使黃水出。則寒濕去而愈。不必服藥。以傷其中也。
白話文:
寒氣和濕氣聚集在頭部,導致陽氣無法運行。出現身體疼痛、頭痛和鼻塞,這是濕氣在頭部過盛的表現。出現發熱、面黃和喘息,這是陽氣被鬱結造成的。如果脈搏強大,不同於沉細的脈象;腹部正常,沒有其他疾病,不同於小便不利和大便通暢的情況。這說明疾病不在腹部,而在頭部。
治療時,只針對頭部治療,不要影響腹部。可以使用鼻腔給藥,如瓜蒂散之類的藥物,讓黃水流出,這樣寒氣和濕氣就能消除,疾病就會痊癒。不需要服用藥物,以免損傷腹部。
2. 風濕四條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此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
白話文:
患者全身疼痛,伴有發燒症狀,且在下午時分病情加劇,這種情況被稱為風濕病。這種病通常是因為出汗後立即遭受風吹,或是長期受寒所導致的。
一身盡疼發熱者。濕也。日晡所劇者。風也。蓋濕無來去。而風有休作。故疼痛發熱。每至日晡則劇也。成氏曰。若汗出當風而得之者。則先客濕而後感風。若久傷取冷所致者。則先感風而後客濕。風與濕合。故曰此名風濕。
白話文:
全身疼痛發熱,這是濕氣導致的。到了傍晚疼痛加劇,這是風邪導致的。因為濕氣不會自行消退,而風邪會有所起伏,所以疼痛發熱會在每到傍晚時分加劇。
成無己說,如果出汗時被風吹了而造成的疾病,那麼濕邪在先,風邪在後。如果是因為久受寒涼所致,那麼風邪在先,濕邪在後。風邪和濕邪相互結合,所以稱之為風濕。
問曰、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云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答曰、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風濕雖併為六淫之一。然風無形而濕有形。風氣迅而濕氣滯。
白話文:
**問題:**說風濕一起發作,全身都會疼痛,應該要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不過現在正值陰雨綿綿的天氣,醫生說可以發汗,可是發汗後病情還是沒有好轉,這是為什麼?
回答: 發汗後,汗水大量排出,但只能去除風氣,濕氣仍然留在體內,所以病情無法痊癒。如果要治療風濕,應該把汗發出來,但只要微微出汗的感覺,風濕就會一起消散。
雖然風濕被歸類為六淫之一,不過風是無形的,而濕是有形的。風氣來得快,濕氣則容易滯留。
值此雨淫濕勝之時。自有風易卻而濕難驅之勢。而又發之速而驅之過。宜其風去而濕不與俱去也。故欲濕之去者。但使陽氣內蒸而不驟泄。肌肉關節之間充滿流行。而濕邪自無地可容矣。此發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之旨歟。
以上七條。亦從王叔和痙濕暍篇中錄出。非太陽原文也。
白話文:
在雨水連綿、濕氣較重的時期,風邪容易消散,而濕氣難以祛除。如果發汗太急太快,風邪可能會消散,但濕邪卻無法同時去除。因此,想要祛除濕氣,應當讓陽氣溫蒸內部,不要驟然發汗。讓肌肉關節之間充滿陽氣,濕邪自然就會無處容身。因此,發汗只須微微出汗,似有非有的狀態即可。
以上提到的七條內容,同樣摘自王叔和所著《痙濕暍篇》之中,這些並非直接出自《傷寒論》太陽病的原始文獻。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朮湯主之。
白話文:
傷寒到了第八九天,風濕之邪相互搏擊。身體疼痛煩躁,無法自行轉身側睡。不嘔吐,不口渴。脈象浮虛而澀,可用桂枝附子湯治療。如果大便乾燥,小便自利,去掉桂枝,加入白朮的湯藥治療。
傷寒至八九日之久。而身疼不除。至不能轉側。知不獨寒淫為患。乃風與濕相合而成疾也。不嘔不渴。里無熱也。脈浮虛而澀。風濕外持。而衛陽不振也。故於桂枝去芍藥之酸寒。加附子之辛溫。以振陽氣而敵陰邪。若大便硬。小便自利。知其人在表之陽雖弱。而在裡之氣自治。
白話文:
傷寒到了八九天,身體疼痛不見緩解,甚至無法翻身。知道這不僅是寒邪作祟,而是風與濕合成的疾病。不嘔吐、不口渴,體內沒有熱邪。脈象浮虛而澀,說明風濕在體外阻滯,衛陽不振。所以要在桂枝湯中去掉芍藥的酸寒之性,加入附子的辛溫之性,以振奮陽氣對抗陰邪。如果大便乾硬,小便通利,說明患者體表的陽氣雖然虛弱,但體內的陽氣有自保能力。
則皮中之濕。所當驅之於里。使從水道而出。不必更出之表。以危久弱之陽矣。故於前方去桂枝之辛散。加白朮之苦燥。合附子之大力健行者。於以並走皮中。而逐水氣。此避虛就實之法也。
桂枝附子湯方
白話文:
那麼皮下水濕,應該把它驅趕到裡面,讓它從泌尿系統排出,不一定要再發到體表,以免危害年老體弱的陽氣。因此,在之前的方劑中,去掉了桂枝辛散的成分,加入了白朮苦燥的成分,結合附子大補元氣的成分。這樣就能同時進入皮下,驅逐水氣。這種方法是避開虛弱的部位,集中治療強壯的部位。
桂枝附子湯的配方
桂枝(四兩去皮),生薑(二兩切),大棗(十二枚擘),甘草(二兩炙),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白話文:
**桂枝:**4兩,去皮
生薑: 2兩,切片
大棗: 12顆,撕開
甘草: 2兩,炙烤過
附子: 3顆,炮製後去皮,切成8片
上面提到的五種藥材,使用六升水進行煎煮,煮到剩下兩升的藥液時,把藥渣濾掉。然後把煎好的藥液分為三次服用,每次服用前要先加溫。
風濕相搏。骨節煩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白話文:
風濕之氣相互交搏。骨節疼痛劇烈,牽拉作痛。無法彎曲伸展。靠近患處疼痛加劇。出汗、氣促。小便不利。畏寒,不願脫衣。或身體稍有浮腫。可以使用甘草附子湯治療。
此亦濕勝陽微之證。其治亦不出助陽驅濕。如上條之法也。蓋風濕在表。本當從汗而解。而汗出表虛者。不宜重發其汗。惡風不欲去衣。衛虛陽弱之徵。故以桂枝、附子助陽氣。白朮、甘草崇土氣。云得微汗則解者。非正發汗也。陽勝而陰自解耳。
甘草附子湯方
甘草(二兩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破),白朮(二兩),桂枝(四兩去皮)
白話文:
這也是濕氣過盛、陽氣不足的表現。治療方法也離不開補陽驅濕。就像前面所述的方法一樣。因為風濕在肌表,本應該通過出汗來解除。但出汗後肌表虛弱的人,不適合再次大量出汗。怕風不想脫衣服,是衛氣虛弱、陽氣不足的徵兆。因此用桂枝、附子來補益陽氣,白朮、甘草來固護脾土之氣。說出微汗就能解病,並不是真正的發汗,而是陽氣旺盛,陰氣自然消退而已。
甘草附子湯方
甘草(兩錢炙),附子(兩枚炮去皮破),白朮(兩錢),桂枝(四錢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而解。能食汗出復煩者。服五合。多者宜服六七合為妙。
白話文:
將上述四種藥材放入六升水中煎煮,煎熬至剩三升左右,過濾掉藥渣。藥液溫熱後,每次服用一升,一天服用三次。初次服用後,會出現輕微出汗的反應,從而症狀緩解。如果服用後出汗太多感到不適,可以將每次的藥量減至五合。如果症狀嚴重,可以適當增加藥量至六七合,效果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