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貫珠集》~ 卷一·太陽篇上 (1)
卷一·太陽篇上 (1)
1. 辨列太陽條例大意
傷寒一證。古稱大病。而太陽一經。其頭緒之繁多。方法之龐雜。又甚於他經。是以辨之非易。然非不可辨也。蓋太陽之經。其原出之病。與正治之法。不過二十餘條而已。其他則皆權變法、斡旋法、救逆法、類病法也。假使治傷寒者。審其脈之或緩或急。辨其證之有汗無汗。
白話文:
傷寒這個病很嚴重,古代稱之為「大病」。其中太陽經的症狀和治療方法異常繁雜,比其他經絡的症狀和治療方法更為複雜。因此,要辨別太陽經的傷寒並不容易。然而,也不是不可以辨別的。因為太陽經傷寒的根本病因和主要的治療方法,其實只有二十多種。其他多半是權宜之計、補救措施、搶救危象的方法,以及類似其他疾病的治療方法。所以,只要治療傷寒的人仔細觀察脈象的緩急,辨別證候是否有出汗,就能辨別太陽經的傷寒。
則從而汗之解之。如桂枝、麻黃等法則邪卻而病解矣。其或合陽明。或合少陽。或兼三陽者。則從而解之清之。如葛根、黃芩、白虎等法。亦邪分而病解矣。此為正治之法。顧人氣體有虛實之殊。臟腑有陰陽之異。或素有痰飲痞氣。以及咽燥淋瘡汗衄之疾。或適當房室金刃產後亡血之餘。
白話文:
因此,讓病人出汗或消解熱邪。像桂枝、麻黃等藥法,就可以驅散邪氣,解除病症。如果病情兼有陽明熱證,或少陽熱證,或三陽合病,那就用消解熱邪的方法來治療。像葛根、黃芩、白虎等藥法,也可以讓邪氣分散而解除病症。這就是正治的方法。不過,人的體質有虛實的差異,臟腑有陰陽的不同。有的病人本來就有痰飲、痞氣的毛病,或者有咽喉乾燥、淋病、瘡瘍、鼻衄等疾病。有的病人剛經歷過房事、金刃外傷、產後失血過多。
是雖同為傷寒之候。不得竟從麻桂之法矣。於是乎有小建中、炙甘草、大小青龍及桂枝二麻黃一等湯也。是為權變之法。而用桂枝、麻黃等法。又不能必其無過與不及之弊。或汗出不徹。而邪不外散。則有傳變他經。及發黃蓄血之病。或汗出過多。而並傷陽氣。則有振振擗地。
白話文:
這些情況雖然都是傷寒的徵兆,但不能完全按照使用麻黃桂枝的方法治療。因此,有小建中湯、炙甘草湯、大小青龍湯和桂枝二麻黃一類的湯藥。這是權宜變通的方法。但是,使用桂枝、麻黃等方法,又不能保證不會有過度或不足的弊病。或者汗出不暢,邪氣不能外散,那麼就會傳變到其他經絡,或出現發黃、蓄血的疾病。或者汗出過多,同時損傷陽氣,那麼就會出現振振顫抖、動彈不得的情況。
肉瞤筋惕等證。於是乎有可更發汗、更藥發汗。及真武、四逆等法也。是為斡旋之法。且也醫學久蕪。方法罕熟。或當汗而反下。或既下而復汗。以及溫針、艾灼、水潠。種種混施。以致結胸痞滿。挾熱下利。或煩躁不得眠。或內煩飢不欲食。或驚狂不安。或肉上粟起。於是乎有大小陷胸、諸瀉心湯、文蛤散等方也。
白話文:
肉瞤筋惕等症狀。因此可能有再發汗、用藥發汗。以及真武、四逆等治療方法。這是權宜之計。而且醫術已經荒廢已久。方法很少熟練。有的該發汗卻用瀉下法。有的已經瀉下又恢復使用發汗法。還有溫針、艾灸、水浸治法。各種方法混用。導致胸中結氣、腹脹。夾帶熱邪而腹瀉。或煩躁失眠。或內熱飢餓不想進食。或驚恐不安。或身體長出粟粒狀丘疹。因此有大小陷胸湯、諸瀉心湯、文蛤散等方劑。
此為救逆之法。至於天之邪氣。共有六淫。太陽受邪。亦非一種。是以傷寒之外。又有風溫、溫病、風濕、中濕、濕溫、中暍、霍亂等證。其形與傷寒相似。其治與傷寒不同。於是乎有桂附、朮附、麻黃、白朮、瓜蒂、人參、白虎等方。此為傷寒類病法也。夫振裘者必挈其領。
白話文:
這是治療虛弱的方法。至於天地間的邪氣,總共有六種。陽氣受邪,也不只一種。所以除了傷寒之外,還有風溫、溫病、風濕、中濕、濕溫、中暑、霍亂等病症。它們的症狀與傷寒相似,但治療方法卻不同。因此有桂附、朮附、麻黃、白朮、瓜蒂、人參、白虎等方劑。這是治療與傷寒類似的病症的方法。抖動裘衣,一定要抓住衣領。
整綱者必提其綱。不知出此。而徒事區別。縱極清楚。亦何適於用哉。茲略引大端於前。分列綱目於後。而仲景之方與法。罔不備舉。然後太陽一經。千頭萬緒。總歸一貫。比於百八輪珠。個個在手矣。六經仿此。詳見各篇。
白話文:
要能掌握綱領的人,一定要掌握住主要的綱領。如果不從這裡出發,而只做瑣碎的區別,即使講得再清楚,又有什麼用處呢?現在我簡略地引出其中的大端,並在後面列出綱目。這樣一來,仲景的方子和方法就全都具備了。然後,以太陽經為例,千頭萬緒,都歸屬於一個綱領。把它比作一百零八顆轉動的珠子,顆顆在握。其他六經也仿照這個方法,詳細內容請參閱各篇。
2. 太陽病脈證三條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白話文:
太陽病的特徵是這樣的:脈象浮動,頭部和頸項部位感到強烈的疼痛,並且有怕冷的現象。
人身十二經絡。本相聯貫。而各有畔界。是以邪氣之中。必各有所見之證與可據之脈。仲景首定太陽脈證曰脈浮頭項強痛惡寒。蓋太陽居三陽之表。而其脈上額交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故其初病。無論中風傷寒。其脈證皆如是也。後陽明篇云、陽明之為病。胃家實也。少陽篇云、少陽之為病。
白話文:
人體的十二條經絡,原本互相聯繫,但各自都有明確的界線。因此邪氣入侵時,一定會在特定經絡出現相應的症狀和脈象。張仲景首先確定了太陽經的病症,他說:脈浮,頭項強痛,惡寒。這是因為太陽經位於三陽經的表層,它的脈絡上行至額頭,連接到頭頂,進入腦絡,再從腦部向下分出,通達頸項。所以,無論是中風還是傷寒,剛開始發病時,脈象和症狀都是這樣。
後來,在陽明經篇章中記載:陽明經生病,胃部就會積實。在少陽經篇章中記載:少陽經生病,...
口苦咽乾目眩也。三陰篇云、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即吐蛔。暨本文共六條。遞舉六經受病之脈證。故柯氏目為六經之綱領。而此則為太陽之綱領也。
白話文:
嘴巴苦、喉嚨乾、頭暈。
《三陰篇》說:
-
太陰經有病,症狀為小腹部脹滿並嘔吐,食不下嚥,自利(大便清稀而不成形)較嚴重,有時小腹會自動疼痛。
-
少陰經有病,脈搏細微,只想要睡覺。
-
厥陰經有病,口渴,氣往上衝到心臟,心臟疼痛發熱,飢餓卻不想吃東西,吃東西就會吐出蛔蟲。
本文共六條,分別列出六經受病時的脈象和症狀。因此,柯氏將其稱為六經的綱領。而本文則是太陽經的綱領。
然陽明條下無口乾惡熱之文。少陽證中無往來寒熱之目。少陰欲寐。僅舉一端。太陰厥陰。多言臟病。學者當參合他條。毋徒執一可也。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白話文:
但是陽明病的條目中沒有提到口乾惡熱的症狀。少陽病的症狀中也沒有提到往來寒熱。少陰病則表現為想睡覺。這些只是一些例子,太陰病和厥陰病則主要描述臟腑病變。學習者應該參考其他條目,不要只拘泥於一處。
太陽病,發燒,出汗,怕風,脈搏緩慢,稱為中風。
此太陽中風之的脈的證也。太陽篇中。原有傷寒、中風、風溫、溫病、中濕、風濕、濕溫、痙暍等證。仲景蓋以諸病皆有發熱。皆能傳變。與傷寒同。其實所受之邪則不同。故特列而辨之。所以清傷寒之源也。王叔和氏分出痙、濕、暍三種。以為與傷寒相似。宜應別論。其中風、風溫等病。
白話文:
這是太陽中風的脈象特徵。在太陽篇中,本來有傷寒、中風、風溫、溫病、中濕、風濕、濕溫、痙暍等證型。張仲景認為這些疾病都有發熱的症狀,都能互相轉變,與傷寒類似。但實際上它們所感受的病邪不同,所以特彆列出來辨別,以便明確傷寒的病因。王叔和把痙、濕、暍三種證型分出來,認為它們與傷寒相似,應該分別論述。其中風、風溫等疾病……
仍匯太陽篇中。要之中風、風溫、溫病。雖並得稱傷寒。而其病發之狀。與治之之法。實與傷寒不同。叔和匯列於此者。又以正中風、風溫、溫病之始也。然詳仲景篇中。每多風寒互舉之處。似有不容分別而出之者。豈非以風寒之氣恆相兼。與陰陽之致可互參耶。余故以中風傷寒。
白話文:
文章依然收入《傷寒論》的篇章中。主要的內容包括中風、風溫、溫病。雖然都稱為傷寒,但是它們發病的症狀和治療的方法都與傷寒不同。張仲景將它們列舉在此篇章中,是為了強調中風、風溫、溫病的起病特徵。但仔細閱讀張仲景的篇章,會發現很多風寒並提的地方,好像不能將它們分開區別一樣。難道是因為風寒之氣經常同時存在,就像陰陽之氣也能相互參照嗎?因此,我將中風與傷寒放在一起。
並列於此。而風溫、溫病則隸於類病法下。遵先聖之旨也。至於汗出脈緩之理。成氏暨諸賢所謂風性解緩。而衛不外固者韙矣。茲不復贅。
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
白話文:
風溫、溫病屬於類病法的範疇,這是遵循先賢的教誨。至於汗出脈緩的原因,成氏以及其他賢者認為這是因為風的特性是解緩,而衛氣無法固守外表的緣故,這裡就不再多說了。
太陽病,可能是已經發燒,也可能尚未發燒,一定會感到惡寒、全身疼痛、嘔吐,脈象是陰陽俱緊的,這種病症稱為傷寒。
此太陽傷寒之的脈的證也。與前中風條參之自別。蓋風為陽邪。寒為陰邪。陽氣疾。陰氣徐。故中風身熱。而傷寒不即熱也。風性解緩。寒性勁切。故中風汗出脈緩。而傷寒無汗脈緊也。惡寒者。傷於寒則惡寒。猶傷於風則惡風。傷於食則惡食也。體痛嘔逆者。寒傷於形則痛。
白話文:
這些都是太陽經傷寒的脈象和證狀。與前面中風的項目對照後,可以區分開來。因為風是陽邪,寒是陰邪。陽氣急促,陰氣緩慢。所以中風會發熱,而傷寒不會馬上發熱。風的性質溫和緩解,寒的性質猛烈。所以中風會出汗,脈象緩和,而傷寒不會出汗,脈象緊繃。惡寒是傷於寒就會惡寒,就像傷於風則惡風,傷於食則惡食一樣。身體疼痛、嘔吐逆氣是因為寒傷於身體,就會疼痛。
胃氣得寒則逆也。然竊嘗考諸條。中濕、風濕。併兼體痛。中風中暍。俱有惡寒。風邪上壅。多作乾嘔。濕家下早。亦成噦逆。故論太陽傷寒者。當以脈緊無汗。身不即熱為主。猶中風以脈緩多汗身熱為主也。其惡寒、體痛、嘔逆。則以之合證焉可耳。不言無汗者。以脈緊該之也。
此二條乃太陽病之條目也。
白話文:
當胃氣受到寒氣侵襲時,就會向上逆流。不過我曾仔細研究各種病症,發現中濕、風濕、以及身體疼痛;中風、中暑,都會出現畏寒的症狀。風邪上衝,會導致乾嘔。濕邪下行太早,也會導致嘔逆。因此,在討論太陽傷寒時,應該以脈搏緊而無汗、身體未立即發熱為主。就如同中風是以脈搏緩緩、多汗、身體發熱為主一樣。至於畏寒、身體疼痛、嘔逆等症狀,則可以作為輔助診斷。不特別提到「無汗」的症狀,是因為脈搏緊已經包含了這個意思。
這兩條是關於太陽病的項目說明。
3. 桂枝湯脈證七條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主之。
白話文:
太陽中風,陽氣浮於體表,陰氣虛弱。陽氣浮表,會自發熱;陰氣虛弱,會自發汗。腠理閉塞,怕冷;皮毛疏鬆,怕風;陽氣浮越,發熱。有鼻鳴、乾嘔等症狀,可用桂枝湯治療。
太陽中風者。陽受風氣而未及乎陰也。故其脈陽浮而陰弱。陽浮者。不待閉鬱而熱自發。陰弱者。不必攻發而汗自出。所以然者。風為陽邪而上行。衛為陽氣而主外。以陽從陽。其氣必浮。故熱自發。陽得風而自強。陰無邪而反弱。以弱從強。其氣必餒。故汗自出。嗇嗇惡寒。
白話文:
太陽中風的病人:陽氣受到風邪影響,而陰氣還沒受到影響。所以他的脈象陽脈浮盛,陰脈虛弱。陽脈浮盛:不用外力刺激,也會自然發熱。陰脈虛弱:不用外力攻擊,也會自然出汗。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風是陽邪,會向上走行。衛氣是陽氣,主司身體外部。陽邪會跟隨陽氣,導致陽氣浮盛,所以會自然發熱。陽氣受到風邪影響,會變得強盛。陰氣沒有受到邪氣影響,反而會變弱。虛弱的陰氣會追隨強盛的陽氣,導致陰氣受挫,所以會自然出汗。感到寒意,但又無法忍受寒冷。
淅淅惡風者。肌腠疏緩。衛氣不諧。雖無寒而若不能御。雖無風而常覺灑淅也。翕、越也。動也。盛也。言其熱時動而盛。不似傷寒之一熱至極也。鼻鳴乾嘔。不特風氣上壅。亦邪氣暴加。裡氣上爭之象。是宜桂枝湯助正以逐邪。抑攘外以安內也。
桂枝湯方
白話文:
淅淅作響的惡風會導致:
- 皮膚腠理疏鬆
- 抵抗力下降
- 即使沒有受寒,也會感覺身體虛弱
- 即使沒有颳風,也經常感到寒意襲人
翕:指身體發熱時動盪不安,像是有什麼沸騰了一樣。
傷風感冒的發熱與傷寒的發熱不同,傷風感冒的發熱是漸漸發作,而傷寒的發熱則是非常突然劇烈。
鼻鳴和乾嘔,不僅是風邪上攻的表現,也是邪氣突然加重的徵兆。此時,裡氣(身體正氣)會上衝與邪氣抗爭。
因此,此時應使用桂枝湯來幫助正氣驅邪,抑制外邪以安撫內部。
桂枝湯的配方如下: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芍藥(三兩),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白話文:
桂枝(15克,去皮) 甘草(10克,炙用) 芍藥(15克) 生薑(15克,切片) 大棗(12顆,掰開)
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重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半日許。
白話文:
將上方的五味藥材切碎。加入七升水。用小火煮,取出三升藥汁。過濾後等候藥汁適當冷熱。服下一升藥汁。服完過一會兒。喝下一升多溫熱稀粥。幫助藥效發揮。蓋上保暖物品,讓藥效發揮約一個時辰。全身微微發熱出汗最佳。不可大量出汗,否則病情不會痊癒。若服一劑後出汗且病情痊癒。則停止後續服藥。不必喝完所有藥方。若不出汗。則重複服藥。按照前述方法。若再次不出汗。則縮短後續服藥間隔。大約半日再服。
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白話文:
服用三帖藥。如果病情較重,一天一夜吃一帖。每服用一帖後,觀察病情。如果病情症狀仍在,再服用。如果沒有出汗,就要服用到第二或第三帖。禁止食用生冷、黏滑、油膩、五辛、酒、奶酪和有異味的食品。
按風之為氣。能動陽氣而泄津液。所以發熱汗自出。與傷寒之發熱無汗不同。此方用桂枝發散邪氣。即以芍藥攝養津氣。炙甘草合桂枝之辛。足以攘外。合芍藥之酸。足以安內。生薑、大棗。甘辛相合。補益營衛。亦助正氣去邪氣之用也。蓋以其汗出而邪不出。故不用麻黃之發表。
白話文:
風是一種氣,能讓陽氣運行,耗散津液,所以會發燒出汗。風寒感冒發燒不伴隨出汗,這跟傷寒發燒不同。這個方子用桂枝發散邪氣,用芍藥保護津氣。用炙甘草和桂枝的辛味,足以抵禦外邪。和芍藥的酸性結合,足以安撫體內。生薑和大棗,甘辛相合,補益營氣和衛氣,也幫助正氣排出邪氣。因為患者已經出汗而邪氣還沒有排乾淨,所以方中不使用麻黃發汗。
而以桂枝助陽以為表。以其表病而里無熱。故不用石膏之清裡。而用芍藥斂陰以為里。此桂枝湯之所以異於麻黃、大青龍也。服已須臾。啜稀粥一升余。所以助胃氣。即所以助藥力。蓋藥力必藉胃氣以行也。溫覆令微汗。不使流漓如水者。所謂汗出少者為自和。汗出多者為太過也。
白話文:
使用桂枝來幫助陽氣,以此作為「表」的治療。因為「表」有病症,而「裡」沒有熱。所以不用石膏來清除體內的熱氣,而使用芍藥來收斂陰氣,以此作為「裡」的治療。這就是桂枝湯與麻黃湯、大青龍湯的不同之處。服用藥物後一會兒,喝一升多稀粥。這樣可以幫助胃氣,也就幫助了藥效的發揮。因為藥效必須藉助胃氣才能運行於身體內。溫暖蓋住身體,讓人微微出汗,但不要像流水般大量流汗。所謂「汗出少者為自和」,就是出汗少量為正常;「汗出多者為太過」,就是出汗過多。
一服汗出病瘥停後服者。中病即止。不使過之以傷其正也。若不汗。後服小促。及服至二三劑者。期在必克。以汗出為和而止也。仲景示人以法中之法如此。
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桂枝湯主之。
白話文:
服一次感冒藥讓身體發汗後,病情痊癒就停止服藥。如果病情中度,就這樣停止即可。不要過度服用,以免損傷身體原本的正氣。如果沒有出汗,就繼續服用小劑量的藥物。連續服用二至三劑,一定要出汗。因為出汗後,身體就會恢復平衡,病情也會好轉。這是仲景所傳授的用藥之中的準則。
如果患了「太陽病」,症狀包括頭痛、發燒,並且有出汗和怕風的情況,那麼應該以「桂枝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太陽受邪。無論中風傷寒。俱有頭痛。俱有發熱。但傷於寒。則表實無汗。傷於風。則表疏自汗。是頭痛發熱者。傷寒所同。而汗出惡風者。中風所獨也。中風必以風劑治之。云桂枝湯主之者。見非他藥所得而更者耳。
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白話文:
當太陽經受到病邪入侵時,無論是中風還是傷寒,都會出現頭痛和發熱的症狀。但傷於寒邪者,表層實證,無汗;傷於風邪者,表層疏鬆,自汗。所以,頭痛發熱是傷寒和中風的共同症狀,而汗出且惡風是中風的獨特症狀。治療中風,必須使用驅風的藥物。像桂枝湯之所以被指定為主治方劑,是因為沒有其他藥方能達到其效果。
如果患有「太陽病」,指的是感冒等疾病初期,其外在症狀如發熱、頭痛等還沒有解除,並且脈象呈現浮而弱的情況,這時應該使用發汗的方式來治療,以排除體內的病邪。適合使用的方劑是桂枝湯。
太陽外證。即頭痛、發熱、惡風寒之屬。外證未解。宜從汗解。然必審其脈之強弱而施治。若脈浮弱。則是中風陽浮陰弱之候。治宜桂枝湯。助正以逐邪。
太陽病。外證未解者。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主之。
白話文:
太陽病的外在症狀包括頭痛、發熱、怕冷等。這些外在症狀沒有解除,適合用發汗的方法治療。但是必須先仔細診察脈搏的強弱,再決定治療方法。如果脈搏浮弱,表示陽氣外浮,陰氣虛弱。治療應該使用桂枝湯,幫助正氣驅逐邪氣。
如果患的是太陽病,且外表的症狀還沒有解除,就不應該使用下法治療。使用下法會讓病情惡化。如果想要解除外表的病症,應該以桂枝湯作為主要的治療方劑。
傷寒在表者宜汗。在裡者宜下。此大法也。是以外證未解者不可下。下之是病在表而攻其里也。故曰逆。本論云、本發汗而復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此之謂也。而欲解外。則桂枝成法。不可易矣。仲景於當汗之證。隨示不可下之戒如此。
白話文:
感冒初期,症狀在表,宜發汗;症狀進入體內,宜發下。這是中醫治療感冒的基本原則。所以,症狀還在表症未解的時候,不能發下。發下,是把病邪從表裡攻入體內,所以叫做「逆」。《傷寒論》也說:原本應該發汗,卻反過來發下的,這是逆治療。如果先發汗,後面再發下,就不算逆。這是說如果要解除表症,桂枝湯是確定的方子,不能改變。張仲景在論述發汗證時,一再強調不可發下的戒律,就是這個道理。
病常自汗出者。此為營氣和。營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營氣和諧故耳。以營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營衛和則愈。宜桂枝湯。
白話文:
經常自發流汗的人,是因為營氣調和。營氣調和則表氣不協調,這是因為衛氣不和營氣協調的緣故。因為營氣運行在脈絡中,衛氣運行在脈絡外,才會再發出汗來。等到營氣和衛氣協調,汗就會止住而痊癒。此時適合使用桂枝湯。
此即前條陰弱者汗自出之意而發明之。謂營未病而和。則汗液自通。衛中風而不諧。則陰氣失護。宜其汗常自出也。夫營與衛。常相和諧者也。營行脈中。為衛之守。衛行脈外。為營之護。何有發熱惡寒之證哉。惟衛得風而自強。營無邪而反弱。邪正不同。強弱異等。雖欲和諧。
白話文:
這就是前面所說陰虛的人,汗水自然流出的意思,以此而發明出來。意思是說,營氣沒有生病而和諧,那麼汗液就能自然流通。衛氣受風而失調,則陰氣失去保護,因此汗水常常自然流出。營氣和衛氣,平常都是和諧相處的。營氣在脈絡中運行,是衛氣的守護者。衛氣在脈絡外運行,是營氣的保護者。怎麼會有發熱惡寒的症狀呢?只有衛氣受到風邪而變得強盛,營氣沒有邪氣反而虛弱。邪氣和正氣不同,強弱不一,雖然想要和諧,
不可得矣。故曰營氣和者外不諧。不諧則豈特衛病而已哉。故欲營之安。必和其衛。欲衛之和。必逐其風。是宜桂枝湯助陽取汗。汗出則邪去而衛和。衛和則營不受擾而愈。
病人臟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主之。
白話文:
營氣無法調和。所以說營氣和諧,外邪就不會入侵。如果外邪不侵,豈止是衛氣有病而已嗎?所以想要營氣安定,一定先要調和衛氣。想要衛氣調和,一定要驅逐風邪。因此,應該使用桂枝湯來幫助陽氣發汗。發汗後外邪就會離開,衛氣就會調和。衛氣調和後,營氣就不會受到騷擾而得以康復。
如果病人的內臟沒有其他疾病,但經常無故發燒,自行出汗,且這種情況持續而未見好轉,這是因為身體的衛氣失調所導致的。在發燒症狀出現之前使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就能康復,建議使用桂枝湯作為主要的治療方劑。
人之一身。經絡綱維於外。臟腑傳化於中。而其為病。從外之內者有之。從內之外者有之。臟無他病。里無病也。時發熱自汗。則有時不發熱無汗可知。而不愈者。是其病不在裡而在表。不在營而在衛矣。先其時發汗則愈者。於不熱無汗之時。而先用藥取汗。則邪去衛和而愈。不然。汗液方泄而復發之。寧無如水淋漓之患耶。
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營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
白話文:
人體外有經絡脈絡相連,內有臟腑執行消化吸收功能。人體的疾病有些是由外而內,也有些是由內而外。如果臟腑沒有其他疾病,但卻時常發熱出汗,或者有時不發熱不出汗,卻久治不癒,說明疾病不在內部而在表面,不在血脈而在體表防禦系統。如果在發熱前讓身體出汗就能痊癒,那麼在不發熱不出汗的時候提前用藥發汗,就可以將病邪排出體外,讓體表防禦系統恢復正常而痊癒。如果不這樣做,汗液剛流出又復發,豈不是像被水淋了全身一樣難受嗎?
太陽病的情況是,如果患者發燒且出汗,這代表著身體的營氣較虛弱而衛氣相對較強,因此導致容易出汗。為了治療這種受到外邪侵襲的狀況,適合使用桂枝湯來調理。
此即前條衛不諧營自和之意。而申其說。救邪風者。救衛氣之為風邪所擾也。然仲景營弱衛強之說。不過發明所以發熱汗出之故。後人不察。遂有風並於衛。衛實而營虛。寒中於營。營實而衛虛之說。不知邪氣之來自皮毛而入肌肉。無論中風傷寒,未有不及於衛者。其甚者。
白話文:
這就如同前面所說的「衛氣不調和,營氣卻能調和」的意思。現在進一步說明:所謂「救邪風」,就是挽救衛氣被風邪侵擾的情況。然而,仲景提出的「營氣虛弱,衛氣強盛」的理論,只是闡明發熱出汗的原因。後人沒有理解清楚,便出現了「風邪侵襲衛氣,衛氣實而營氣虛」、「寒邪侵襲營氣,營氣實而衛氣虛」的說法。殊不知邪氣是由皮膚毛髮進入肌肉的,無論是中風還是傷寒,都一定會影響衛氣,嚴重的。
乃並傷於營耳。郭白雲所謂涉衛中營者是也。是以寒之淺者。僅傷於衛。風而甚者。並及於營。衛之實者。風亦難泄。衛而虛者。寒猶不固。無汗必發其汗。麻黃所以去表實而發邪氣。有汗不可更發汗。桂枝湯所以助表氣而逐邪氣。學者但當分病證之有汗無汗。以嚴麻黃桂枝之辨。
白話文:
這屬於同時傷及營分。郭白雲所說的「涉衛中營」就是這種情況。因此,寒證較淺的,僅傷於衛分。風證較重的,同時傷及營分。衛分實證者,風邪難以透發。衛分虛證者,寒邪難以固留。沒有汗時,一定要發汗。麻黃湯的作用是祛除表證實邪,發散邪氣。有汗時,不可再發汗。桂枝湯的作用是幫助表氣祛除邪氣。醫者只需分清有汗無汗的證狀,嚴格區分發汗性麻黃湯和不發汗性桂枝湯。
不必執營衛之孰虛孰實。以證傷寒中風之殊。且無汗為表實。何云衛虛。麻黃之去實。寧獨遺衛。能不膠於俗說者。斯為豪傑之士。
白話文:
不要糾結於營氣和衛氣是虛還是實,而是以症狀來區分傷寒和風邪的差異。沒有汗為表證實證,為何說是衛氣虛?麻黃能驅除實證,難道它只針對衛氣嗎?能不受傳統說法的束縛,才能成為傑出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