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怡

《傷寒貫珠集》~ 卷一·太陽篇上 (3)

回本書目錄

卷一·太陽篇上 (3)

1. 辨傷寒受病陰陽不同一條

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白話文:

如果生病發燒又怕冷,是起源於陽氣。如果不發燒但怕冷,是起源於陰氣。起源於陽氣的,七天後會痊癒。起源於陰氣的,六天後會痊癒。這是因為陽數為七,陰數為六。

此條特舉陽經陰經受邪之異。而辨其病狀。及其愈期。發於陽者。病在陽之經也。以寒加陽。陽氣被郁。故發熱而惡寒。發於陰者。病在陰之經也。以陰加陰。無陽可郁。故無熱而但惡寒耳。夫陽受邪者。必陽氣充而邪乃解。陰受病者。必陰氣盛而病始退。七日為陽氣來復之日。

白話文:

這段文字特別舉例講述陽經和陰經受邪後病狀的不同,以及病情的恢復時間。

發生在陽經上的疾病,是因為陽經受邪。陽氣加重陽邪,陽氣受到阻滯,所以會發熱、惡寒。

發生在陰經上的疾病,是因為陰經受邪。陰氣加重陰邪,沒有陽氣被阻滯,所以不會發熱,只會惡寒。

陽經受邪的患者,必須陽氣充盛,邪氣才能解脫。

陰經受病的患者,必須陰氣旺盛,病情才能開始好轉。

七天是一個陽氣重新恢復的日子。

六日為陰氣盛滿之候。故其病當愈耳。然六日七日。亦是概言陰陽病愈之法。大都如此。學者勿泥可也。

2. 太陽病愈時日及欲解之候與傳經之證六條

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太陽病頭痛。所謂病發於陽也。法當七日愈。云以上者。該常與變而言之也。行其經盡者。邪行諸經。盡而當解也。設不解。則將從太陽而復入陽明。所謂作再經也。故針足陽明。

白話文:

太陽病出現頭痛,如果過了一個星期以上自然痊癒,是因為邪氣在經脈中運行完畢的緣故。如果要發展成再次經脈循環,就要針灸足陽明經,讓經脈不再傳播邪氣,這樣才能痊癒。太陽病頭痛,所謂的病是發生在陽經。根據法則,應該在七天內痊癒。所謂超過七天的情況,是包括了正常和變化的情況而言。行其經盡,是指邪氣在各經脈中運行,運行結束後就應該解除。如果沒有解除,邪氣就會從太陽經再次進入陽明經,這就是所謂的作再經。所以要針灸足陽明經。

以引邪外出。邪出則經不傳而愈矣。蓋傷寒之邪。有在經在腑在臟之異。行其經盡者。邪行諸經而未入臟腑之謂。而經脈陰陽相貫。如環無端。是以行陰極而復行陽者有之。若入厥陰之臟。則病深熱極而死耳。其或幸而不死者。則從臟出腑而愈。未聞有作經再傳者也。此條諸註釋俱誤。

白話文:

將病邪引導排出體外。如果病邪排出,經絡就不會再傳遞而痊癒。傷寒所致之病邪,有的在經絡,有的在臟腑。邪氣運行在經絡中,還未進入臟腑,稱為「行其經盡」。經脈的陰陽相互連通,就像一個沒有起點和終點的環。所以,有的病邪運行到陰極後又返回到陽經運行。如果病邪進入厥陰臟腑,那麼病情就會加重,發熱極度,最終死亡。如果幸運地沒有死亡,病邪就會從臟腑轉移到腑而痊癒。沒有聽說過病邪在經絡中反覆傳遞的情況。這一段的各種註解都錯了。

蓋於經腑臟未審耳。

再按內經云、傷寒一日。巨陽受之云云。又云、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少愈云云。蓋傷寒之邪。有離太陽。而入陽明者。有遍傳諸經而猶未離太陽者。此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正與內經之旨相合。蓋六日邪遍六經。至七日而太陽先受者。當先解耳。則是所謂行其經盡者。

白話文:

根據《內經》所說,傷寒的第二天,巨陽受邪。又說,七天後太陽病的症狀減輕,頭痛也逐漸緩解。這說明傷寒之邪,有的離開太陽經進入陽明經,有的遍傳諸經,但仍未離開太陽經。因此,太陽經病導致的頭痛,到第七天以上才會自行痊癒。這正好與《內經》的理論相符:傷寒之邪在六天內遍佈六經,到第七天時,最先受邪的太陽經會率先解邪。這也就是所謂的「行其經盡」。

不但未入腑臟。亦並未離太陽。所以當有頭痛。所謂作再經者。七日不愈。而欲至十四日也。針足陽明者。以其經多氣多血。可以任受針石。且離太陽未遠。尤易逐邪外出耳。

白話文:

不僅沒有進入內臟,也沒有離開太陽經。因此才會出現頭痛。所謂「再經」,是指七天還沒好,而且快到十四天。針灸足陽明經,是因為這條經絡氣血充沛,可以承受針刺藥石的刺激。而且它離太陽經也不遠,更容易將病邪驅除體外。

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止。

太陽經為諸陽之長。巳午未時為陽中之陽。太陽病解。必從巳至未。所謂陽受病者。必陽氣充而邪乃解也。與發於陽者七日愈同意。

白話文:

太陽經是所有陽經中最重要的。早上9點到下午3點是陽性中最強的時段。太陽經的疾病痊癒,一定是在上午9點到下午3點這個時段。所謂由陽氣造成的疾病,一定是在陽氣旺盛的時候才會解除。這與發病於陽經的疾病七天就會痊癒的說法是一致的。

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風家表解。邪退而正安矣。而猶不能霍然無患者。邪去未盡故也。十二日。經氣已周。餘邪畢達。故必自愈。欲自解者。必當先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也。

白話文:

風寒引起的外感疾病,邪氣退去,正氣安泰了。但還是無法立刻完全康復,那是因為邪氣還沒完全散去。經過十二天,經絡氣血已經運行一週,殘餘的邪氣已經全部到達體表,因此必定會慢慢自行痊癒。想要自行發汗解表的,一定會先感到身體狀態不適,然後才開始出汗而解表。怎麼知道會出汗解表呢?因為脈浮,所以知道會出汗解表。

邪氣欲解之候。必先見之於證與脈。若其人自煩而脈浮者。知其邪必將從汗而解。蓋自煩為邪正相爭之候。而脈浮為邪氣外達之徵也。設脈不浮而沉。則雖煩豈能作汗。即汗亦豈得解哉。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

白話文:

邪氣即將解除的時候,一定會先表現在症狀和脈象上。如果病人感到心煩氣躁,脈象浮起,說明邪氣將要通過出汗的方式解除。因為心煩氣躁是邪氣和正氣交爭的表現,而脈象浮起是邪氣外發的徵兆。如果脈象不浮而是沉下去,那麼即使心煩氣躁,也不可能通過出汗的方式解除。例如傷寒第一日,太陽受邪,脈象平靜的話,說明邪氣沒有傳變。如果病人感到心煩氣躁,脈象數而急促,說明邪氣已經傳變。

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

寒氣外入。先中皮膚太陽之經。居三陽之表。故受邪為最先。而邪有微甚。證有緩急。體有強弱。病有傳與不傳之異。邪微者。不能撓乎正。其脈多靜。邪甚者。得與正相爭。其脈則數急。其人則躁煩而頗欲吐。

白話文:

寒氣從外面入侵,最先侵入皮膚表面的太陽經脈。太陽經脈位於三陽經脈的表層,所以最先受到邪氣侵襲。邪氣的程度不同,症狀輕重緩急也不同。人的體質有強有弱,病情也可能有傳變或不傳變的差異。

邪氣較弱時,無法與正氣抗衡。這時脈象通常較為平靜。邪氣較強時,會與正氣爭鬥。這時脈象會變得數急,患者會感到煩躁不安,甚至想嘔吐。

蓋寒邪稍深。即變而成熱。胃氣惡邪。則逆而欲吐也。然邪既傳經。則必遞見他經之證。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受病之時。而不見有身熱、惡熱、口苦、咽乾、目眩等證。則邪氣止在太陽。而不更傳陽明少陽可知。仲景示人以推測病情之法如此。

白話文:

寒邪稍微加深,就會轉變為熱邪。胃氣討厭邪氣,因此就會逆而產生嘔吐的慾望。

然而,邪氣已經傳播到經絡,必定會依次出現其他經絡的症狀。傷寒發作二三天時,陽明經和少陽經受到病邪侵襲,但是沒有發燒、怕熱、口苦、咽喉乾澀、頭暈等症狀。這表明邪氣只停留在太陽經,沒有繼續傳播到陽明經和少陽經。仲景這樣教給我們推測病情的方法。

3. 不可發汗例十條

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

病寒之人。非汗不解。而亦有不可發汗者。不可不審。咽喉者。諸陰之所集。而乾燥則陰不足矣。汗者。出於陽而生於陰也。故咽喉乾燥者。雖有邪氣。不可以溫藥發汗。若強發之。乾燥益甚。為咳。為咽痛。為吐膿血。無所不至矣。云不可發汗者。謂本當汗而不可發之。非本不當汗之證也。此所謂之變也。下文仿此。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

白話文:

患有寒症的人,通常需要發汗才能治癒。然而,也有一些情況是不可以發汗的,必須仔細辨別。

咽喉是人體陰氣聚集的地方,如果乾燥,就說明陰氣不足了。汗液是由陽氣產生,而陰氣產生。因此,咽喉乾燥的人,即使有外邪入侵,也不可以用溫熱的藥物發汗。如果勉強發汗,會導致咽喉更加乾燥,引起咳嗽、咽喉痛、甚至吐出膿血等嚴重後果。

所謂不可發汗,是指本該發汗的證候,但卻不能發汗。並不是指本來就不需要發汗的證候。這種情況屬於病情的變化。以下的案例也類似。

患有淋病的人,也不可以發汗。如果發汗,必定會便血。

巢氏云、淋者腎虛而膀胱熱也。更發其汗,損傷臟陰。增益腑熱。則必便血。如強發少陰汗而動其血之例也。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

身疼痛、表有邪也。瘡家膿血流溢。損傷陰氣。雖有表邪。不可發汗。汗之血虛生風。必發痙也。

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緊急。目直視。不能眴。不得眠。

額上陷。脈緊急者。額上兩旁之動脈。陷伏不起。或緊急不柔也。靈樞云、兩跗之上。脈陷豎者。足陽明。陷謂陷伏。豎即緊急。與此正相發明。目直視。不能眴。不得眠。皆亡陰之證也。

白話文:

額頭凹陷,脈搏緊而急。額頭兩旁的動脈,陷伏不起,或緊而不柔。根據《靈樞經》記載,雙腳上方的脈搏,凹陷而直,屬於足陽明經脈。凹陷指脈搏陷伏,直指脈搏緊而急。這與本條古文所描述的症狀相互印證。眼睛直視,不能轉動,無法入睡,這些都是陰液虧虛的徵兆。

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

陰亡者。陽不守。亡血復汗。寒慄而振者。陰氣先虛。而陽氣後竭也。按瘡家衄家。並屬亡血。而此條復出亡血家者。該吐下跌僕金刃產後等證為言也。

白話文:

在陰氣虧虛的情況下死亡的人,陽氣無法守住身體。由於失血過多,導致出汗。感到寒冷發抖的人,是因為陰氣先虛弱,陽氣隨後耗盡。

根據醫家記載,流鼻血和吐血這些症狀都屬於失血。而此處再次提到失血,是為了說明吐、瀉、跌倒、傷口、金刃傷、產後等病症。

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餘糧丸。五液在心為汗。心液亡者。心陽無附。則恍惚心亂。心虛生熱。下流所合。則小便已陰疼。禹餘糧丸方缺。常器之云、只禹餘糧一味。火煅服亦可。按禹餘糧。體重可以去怯。甘寒可以除熱。又性澀。主下焦前後諸病也。

白話文:

如果大量出汗後再次出汗,必定會心神恍惚、心煩意亂。這時小便會出現隱隱作痛。這時應當服用禹餘糧丸。人體的五液,在心主導的情況下會化為汗液。如果心思空虛,心液就會枯竭,心陽就沒有依附,就會導致心神恍惚、心煩意亂。心虛時會產生熱氣,向下流動並與腎水交合,就會導致小便隱隱作痛。禹餘糧丸的方劑已失傳。日常生活中常說它是單用禹餘糧焚燒後服用。根據記載,禹餘糧體積沉重,能去除身體的虛弱。它甘寒,能祛除熱氣。它還有收澀的特性,能治療下焦的前後諸病。

病人有寒。復發汗。胃中冷。必吐蛔。

有寒、里有寒也。里有寒者。雖有表邪。必先溫里而後攻表。如後四逆湯之法。乃不與溫里而反發汗。損傷陽氣。胃中虛冷。必吐蛔也

白話文:

身體虛寒,內臟也有寒氣。內臟有寒氣的人,即使外感邪氣,也必須先溫暖內臟,然後再驅散表邪。就像後四逆湯的方法,不應該溫暖內臟反而發汗,這會損傷陽氣,導致胃部虛寒,容易吐蛔蟲。

形作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譫語。弱者發熱脈浮。解之當汗出愈。

形作傷寒。其脈當弦緊而反弱。為病實而正虛也。脈弱為陰不足。而邪氣乘之。生熱損陰。則必發渴。乃更以火劫汗。兩熱相合。胃中燥煩。汗必不出。而譫語立至矣。若發熱脈浮。則邪欲出表。陰氣雖虛。可解之。使從汗而愈。如下條桂枝二越婢一等法。若脈不浮。則邪熱內擾。

白話文:

這種情況表現出的症狀像是傷寒。其脈象應當是弦緊而反而虛弱。這是因為病情嚴重而正氣虛弱。脈弱表示陰不足,邪氣乘虛而入。邪熱損傷陰津,必然會口渴。但又服用辛熱的藥物發汗,兩股熱氣相合,胃中燥熱煩擾。這樣汗液一定出不來,而神志不清的譫語就會立刻出現。如果發熱時脈象浮大,說明邪氣想要發散到體表。雖然陰氣虛弱,但是仍可以通過發散的方法來治療。讓邪氣通過發汗而痊癒,就像下文桂枝二越婢一湯等方法。如果脈象不浮,說明邪熱擾亂內臟。

將救陰之不暇。而可更取其汗耶。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裡虛。須表裡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白話文:

救已經虛弱的人來不及了,還能再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嗎?脈浮而數的,應該要透過出汗才會好。如果用瀉下的方法,會出現身體沉重、心悸的症狀,不能用發汗的方法。應該讓它自然地出汗才會解除。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尺脈微弱,表示身體內虛,需要從裡到外都強壯,津液自然會調和,也就會自然出汗而痊癒。

脈浮數者。其病在表。法當汗出而愈。所謂脈浮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是也。若下之。邪入里而身重。氣內虛而心悸者。表雖不解。不可以藥發汗。當俟其汗自出而邪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為裡虛不足。若更發汗。則並虛其表。里無護衛。而散亡隨之矣。故必候其表裡氣復。津液通和。而後汗出而愈。豈可以藥強迫之哉。

白話文:

脈搏浮動且頻數,表示疾病在體表。治療方法是發汗,使疾病痊癒。所謂脈浮數,是可以發汗的。適用的方劑是麻黃湯。

如果用下法,則邪氣會侵入體內,導致身體沉重。內氣虛弱,會導致心悸。即使體表的邪氣沒有解除,也不可以用藥物發汗。應該等待患者自行出汗,邪氣才能解除。

原因是尺脈微弱,表示裡虛不足。如果再發汗,表裡都會虛弱。沒有了表氣的保護,裡氣就會隨之耗散。因此,必須等到表裡氣血恢復,津液調和,然後再發汗才能痊癒。怎麼可以強迫用藥發汗呢?

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以知然。以營氣不足。血少故也。

脈浮緊者。寒邪在表。於法當身疼痛。而其治宜發汗。假令尺中脈遲。知其營虛而血不足。則雖身疼痛。而不可發汗。所以然者。汗出於陽而生於陰。營血不足而強發之。汗必不出。汗即出而筋惕肉瞤。散亡隨之矣,可不慎哉。

白話文:

脈象浮緊表示寒邪在體表,正常情況下會出現身體疼痛,需要發汗來治療。然而,如果尺脈脈象遲緩,說明營氣虛弱,氣血不足。這種情況下,即使身體疼痛也不能發汗治療。這是因為汗液由陽氣產生,而陽氣又來源於陰液。如果營血不足,強行發汗,汗液可能無法排出。即使勉強出汗,也會導致筋骨抽搐,肌肉痙攣,散熱後元氣耗損,後果嚴重,因此必須謹慎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