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貫珠集》~ 卷一·太陽篇上 (4)
卷一·太陽篇上 (4)
1. 桂枝二越婢一湯脈證一條
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無陽與亡陽不同。亡陽者。陽外亡而不守也。其根在腎。無陽者陽內竭而不用也。其源在胃。發熱惡寒。熱多寒少。病須得汗而解。而脈微弱。則陽無氣矣。陽者。津液之根。猶水之氣也。無氣則水不至。無陽則津不化。而汗之源絕矣。雖發之。其可得乎。故用桂枝二分。生化陰陽。越婢一分。發散邪氣。設得小汗。其邪必解。乃傷寒發汗之變法也。
桂枝二越婢一湯方(論見後)
桂枝(去皮),芍藥,甘草(炙),麻黃(去節各十八銖),生薑(一兩三錢切),大棗(四枚擘),石膏(二十四銖碎綿裹)
上七味。㕮咀。以水五升。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白話文:
太陽病,發燒畏寒,但發熱的症狀比畏寒明顯,脈象微弱。這是因為體內陽氣不足,不能發汗,應該服用桂枝二份、越婢湯一份的藥方。
陽氣不足與陽氣耗盡不同。陽氣耗盡是指陽氣外泄而無法收斂,根本原因在於腎臟;陽氣不足則是陽氣在體內衰竭而無法發揮作用,根本原因在於脾胃。患者雖然發燒畏寒,發熱症狀較明顯,病情需要通過發汗來緩解,但脈象卻很微弱,說明陽氣不足,沒有力量。陽氣是津液的根本,如同水之於氣,沒有氣則水無法到達,沒有陽氣則津液無法化生,導致汗液的來源枯竭。即使強行發汗,也無法見效。因此,使用桂枝兩份,以滋養陰陽;越婢湯一份,以發散邪氣。如果能微微出汗,邪氣就能解除,這是傷寒發汗療法的一種變通方法。
(桂枝二越婢一湯藥方如下)
桂枝(去皮)、芍藥、炙甘草、麻黃(去節,各十八銖)、生薑(一兩三錢,切)、大棗(四枚,掰開)、石膏(二十四銖,用碎布包好)
以上七味藥材,切碎,加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掉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煮至二升,過濾藥渣,溫服一升。
2. 桂枝麻黃各半湯脈證一條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病在太陽。至八九日之久。而不傳他經。其表邪本微可知。不嘔清便欲自可。則里未受邪可知。病如瘧狀。非真是瘧。亦非傳少陽也。乃正氣內勝。數與邪爭故也。至熱多寒少。一日二三度發。則邪氣不勝而將退舍矣。更審其脈而參驗之。若得微緩。則欲愈之象也。若脈微而惡寒者。
此陰陽俱虛。當與溫養。如新加湯之例。而發汗吐下。均在所禁矣。若面色反有熱色者。邪氣欲從表出。而不得小汗。則邪無從出。如面色緣緣正赤。陽氣怫鬱在表。當解之熏之之類也。身癢者。邪盛而攻走經筋則痛。邪微而遊行皮膚則癢也。夫既不得汗出。則非桂枝所能解。
而邪氣又微。亦非麻黃所可發。故合兩方為一方。變大製為小制。桂枝所以為汗液之地。麻黃所以為發散之用。且不使藥過病。以傷其正也。
桂枝麻黃各半湯方
桂枝(去皮),麻黃(去節),甘草(炙),芍藥,生薑(各一兩)大棗(四枚),杏仁(二十四個湯浸去皮)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合。
合論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二越婢一湯三方
按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二越婢一湯三方並兩方合用。乃古之所謂複方也。細審其制。桂枝麻黃各半湯。助正之力。侔於散邪。桂枝二麻黃一湯。則助正之力多。而散邪之力少。於法為較和矣。其桂枝二越婢一湯。本無熱證而加石膏者。以其人無陽。津液不足。
不勝桂枝之任。故加甘寒於內。少變辛溫之性。且滋津液之用。而其方制之小。示微發於不發之中。則三方如一方也。故桂枝湯不特發散邪氣。亦能補助正氣。以其方甘酸辛合用。具生陽化陰之妙。與麻黃合劑。則能盡麻黃之力。而並去其悍。與石膏同用。則能資石膏之益。
而不撓乎權。是雖麻、石並行。而實以桂枝為主。蓋非滋養營衛。則無以為發汗散邪之地耳。凡正氣不足。邪氣亦微。而仍須得汗而解者。宜於此三方取則焉。後人不能盡桂枝之用。而求之人參、歸、地之屬。立意則同。而用藥懸殊矣。
白話文:
太陽病發病八九天,症狀像瘧疾一樣,發熱惡寒,但發熱較多,惡寒較少,病人不嘔吐,大便正常,想自己能好轉,一天發作二三次。脈象微弱而緩慢,這是將要痊癒的徵兆。如果脈象微弱而且惡寒明顯,這是陰陽俱虛,不能再發汗、瀉下或催吐。如果面色反而呈現紅熱,表示病情尚未好轉,因為身體無法微微出汗,所以身體會發癢,這時候應該服用桂枝麻黃各半湯。
病在太陽經,持續八九天而不傳到其他經脈,說明表邪本就輕微,不嘔吐,大便正常,也說明裡頭沒有受邪,病症像瘧疾,但它既不是真正的瘧疾,也不是傳到了少陽經,而是正氣內在較強,與邪氣多次爭鬥的結果。發熱多於惡寒,一天發作二三次,表示邪氣不敵正氣,將要退去。再仔細觀察脈象來驗證,如果脈象微弱而緩慢,就是將要痊癒的徵兆。如果脈象微弱且惡寒明顯,這是陰陽俱虛,應該溫養身體,如同新加湯的用法,發汗、吐瀉都應禁止。如果面色反而呈現紅熱,邪氣想從體表排出,但卻無法微微出汗,邪氣就無從排出。如果面色紅潤,陽氣鬱滯在體表,就應該採用解表發散的方法。身體發癢,是因為邪氣盛而侵犯經筋則疼痛,邪氣輕微而遊走於皮膚則發癢。既不能出汗,就不是桂枝湯所能解決的,而邪氣又輕微,也不是麻黃湯所能發散的,所以將兩種藥方合為一方,劑量由大變小。桂枝用來幫助汗液排出,麻黃用來發散邪氣,避免藥物過於猛烈,損傷正氣。
桂枝麻黃各半湯藥方:
桂枝(去皮)、麻黃(去節)、炙甘草、芍藥、生薑(各一兩)、大棗(四枚)、杏仁(二十四個,湯浸去皮)
以上七味藥,用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掉浮沫,再放入其他藥物,煮到一升八合,去渣,溫服六合。
關於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二越婢一湯三方合論:
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二越婢一湯這三方都是兩種藥方合用的複方。仔細分析其組成,桂枝麻黃各半湯,扶助正氣的力量與散邪的力量相當;桂枝二麻黃一湯,扶助正氣的力量較多,散邪的力量較少,用藥較為平和;桂枝二越婢一湯,本無熱症卻加入石膏,是因為患者陽氣不足,津液不足,無法承受桂枝的功效,所以加入甘寒之藥,以緩和辛溫之性,並滋養津液,而其藥量較少,表示微發汗而非大發汗,這三方其實就像一個方子。所以桂枝湯不僅能發散邪氣,也能扶助正氣,因為它甘酸辛三味藥合用,具有生陽化陰的妙用,與麻黃合用,就能發揮麻黃的全部功效,並減輕其峻猛之性;與石膏合用,就能利用石膏的益處,而不偏於一方。雖然麻黃、石膏同時使用,但實際上還是以桂枝為主,因為沒有滋養營衛,就沒有發汗散邪的基礎。凡是正氣不足,邪氣也輕微,但仍需發汗解表的,都可以參考這三方。後人不能完全理解桂枝的功效,而去尋找人參、當歸、生地等藥物,用意雖然相同,但所用藥物卻大相逕庭。
3. 大青龍湯脈證二條
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
此治中風而表實者之法。表實之人。不易得邪。設得之。則不能泄衛氣。而反以實陽氣。陽氣既實。表不得通。閉熱於經。則脈緊身痛。不汗出而煩躁也。是當以麻黃桂姜之屬。以發汗而泄表實。加石膏以除裡熱而止煩躁。非桂枝湯所得而治者矣。蓋其病已非中風之常病。則其法亦不得守桂枝之常法。
仲景特舉此者。欲人知常知變。不使拘中風之名。而拘解肌之法也。若脈微弱汗出惡風。則表虛不實。設與大青龍湯發越陽氣。必致厥逆筋惕肉瞤。甚則汗多而陽亡矣。故曰此為逆。逆者虛以實治。於理不順。所以謂之逆也。
大青龍湯方
麻黃(六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石膏(如雞子大碎),生薑(三兩切),杏仁(四十個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撲之。一服汗者。停後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按傷寒分立三綱。桂枝主風傷衛。麻黃主寒傷營。大青龍主風寒兩傷營衛。其說始於成氏許氏。而成於方氏喻氏。以愚觀之。桂枝主風傷衛則是。麻黃主寒傷營則非。蓋有衛病而營不病者矣。未有營病而衛不病者也。至於大青龍證其辨不在營衛兩病。而在煩躁一證。其立方之旨。
亦不在並用麻、桂。而在獨加石膏。王文祿謂風寒並重。閉熱於經。故加石膏於發散藥中是也。若不過風寒併發。則麻黃、桂枝已足勝其任矣。何必更須石膏哉。須知中風而或表實。亦用麻黃。傷寒而或表虛。亦用桂枝。其表不得泄。而閉熱於中者。則用石膏。其無熱者。但用麻、桂。
此仲景心法也。炫新說而變舊章。其於斯道。不愈趨而愈遠哉。
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發之。
傷寒脈浮緩者。脈緊去而成緩。為寒欲變熱之證。經曰脈緩者多熱是也。傷寒邪在表則身疼。邪入里則身重。寒已變熱而脈緩。經脈不為拘急。故身不疼而但重。而其脈猶浮。則邪氣在或進或退之時。故身體有乍重乍輕之候也。是以欲發其表。則經已有熱。欲清其熱。則表猶不解。
而大青龍湯兼擅發表解熱之長。苟無少陰汗出厥逆等證者。則必以此法為良矣。不云主之而云發之者。謂邪欲入里。而以藥發之。使從表出也。舊注謂傷寒見風。故並用麻黃者。非。
白話文:
大青龍湯脈證二條
太陽中風,脈搏浮而有力且緊,發燒惡寒,全身疼痛,不出汗卻煩躁不安,用大青龍湯治療。但如果脈搏微弱,出汗怕風,就不能服用,服用後會出現四肢厥冷、肌肉抽搐等現象,這是用藥錯誤。
此方治療表證實邪的中風。表證實邪的人不易受邪氣侵犯,如果受邪,則衛氣不能宣泄,反而使陽氣更盛。陽氣過盛,表層經絡不通暢,熱邪閉鬱於經絡,就會出現脈搏緊、身痛、不出汗卻煩躁的症狀。因此應該用麻黃、桂枝、生薑等藥物發汗,以泄去表實邪氣,再加石膏以清除裡熱、消除煩躁,這不是桂枝湯所能治療的。因為這種病症已非中風的常見病症,治療方法也不能遵循桂枝湯的常規方法。
張仲景特別提出此方,是想讓人們既要知常,也要知變,不要拘泥於中風的名稱,而拘泥於解肌的方法。如果脈搏微弱、出汗怕風,則是表虛不實,如果服用大青龍湯來發散陽氣,必然會導致四肢厥冷、肌肉抽搐,嚴重的話還會出汗太多導致陽氣耗竭。所以說這是用藥錯誤。錯誤是用虛弱的身體用實邪的藥物治療,於理不合。
大青龍湯組成:
麻黃(六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炙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掰開)、石膏(如雞蛋大小,打碎)、生薑(三兩,切片)、杏仁(四十個,去皮尖)
以上七味藥材,加水九升,先煎煮麻黃,至水減二升,去除浮沫,加入其他藥材,煎煮至三升,過濾,溫服一升,讓病人微微出汗即可。出汗過多,要用溫熱的藥粉撲拭。服藥後出汗,就停止後續服用。出汗太多會耗損陽氣,導致虛弱,出現怕風、煩躁、失眠等症狀。
按《傷寒論》的三綱分類,桂枝湯主治風邪侵犯衛氣,麻黃湯主治寒邪侵犯營氣,大青龍湯主治風寒兩邪侵犯營衛。這種說法起源於成無己、許叔微,而完善於方以智、喻昌。依我看,桂枝湯主治風邪侵犯衛氣是正確的,但麻黃湯主治寒邪侵犯營氣則是不正確的,因為有衛氣受損而營氣不受損的情況,卻沒有營氣受損而衛氣不受損的情況。至於大青龍湯的辨證,不在於營衛兩者是否同時受損,而在於煩躁這一症狀。其組方的目的,也不在於同時使用麻黃和桂枝,而在於獨加石膏。王文祿認為風寒兼重,熱邪閉鬱於經絡,所以在大青龍湯中加入石膏,這才是正確的。如果不是風寒同時發病,那麼麻黃、桂枝就已經足夠了,何必再加石膏呢?要知道,中風有時表證實邪,也用麻黃;傷寒有時表證虛弱,也用桂枝;如果表邪不能宣泄,而熱邪閉鬱於內,則用石膏;如果沒有裡熱,只用麻黃和桂枝即可。
這就是張仲景的臨床經驗。那些炫耀新說而改變舊章的人,在醫學之道上,只會越來越遠離正途。
傷寒脈搏浮而緩,身體不痛但沉重,時而感覺輕些,沒有少陰證候,可用大青龍湯治療。
傷寒脈搏浮而緩,是指脈搏緊而後變緩,這是寒邪將要轉化為熱邪的徵兆。《傷寒論》說:「脈緩者多熱。」傷寒邪氣在表,則身體疼痛;邪氣入裡,則身體沉重。寒邪轉化為熱邪,脈搏緩慢,經絡不拘急,所以身體不痛,但沉重。但脈搏仍然浮,說明邪氣正在進退之間,所以身體時而沉重時而輕。所以想發散表邪,經絡已有熱邪;想清除裡熱,表邪又未解。
而大青龍湯兼具發表和解熱的功效。如果沒有少陰證候(如出汗、厥冷)等,那麼用這個方法是最好的。方劑中說「發之」而不是「主之」,是指邪氣將要入裡,用藥將邪氣從表層發散出去。舊注認為傷寒見風,所以同時用麻黃,這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