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怡

《傷寒貫珠集》~ 卷一·太陽篇上 (5)

回本書目錄

卷一·太陽篇上 (5)

1. 小青龍湯脈證二條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表寒不解。而心下有水飲。飲寒相摶。逆於肺胃之間。為乾嘔發熱而咳。乃傷寒之兼證也。夫飲之為物。隨氣升降。無處不到。或壅於上。或積於中。或滯於下。各隨其所之而為病。而其治法。雖各有加減。要不出小青龍之一法。麻黃、桂枝。散外入之寒邪。半夏、細辛、乾薑。消內積之寒飲。芍藥、五味。監麻、桂之性。且使表裡之藥。相就而不相格耳。

小青龍湯方

麻黃,桂枝,芍藥,細辛,乾薑,炙甘草(各三兩),五味,半夏(各半升)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大青龍合麻、桂而加石膏。能發邪氣除煩躁。小青龍無石膏。有半夏、乾薑、芍藥、細辛、五味。能散寒邪行水飲。而通謂之青龍者。以其有發汗蠲飲之功。夫熱閉於經。而不用石膏。汗為熱隔。寧有能發之者乎。飲伏於內。而不用薑、夏。寒與飲摶。寧有能散之者乎。其芍藥、五味。

不特收逆氣而安肺氣。抑以制麻、桂、薑、辛之勢。使不相驚而相就。以成內外協濟之功耳。

加減法

若微利者。去麻黃。加芫花如雞子大。熬令赤色。

微利者。水漬入胃也。下利者。不可攻其表。故去麻黃之發表。而加芫花之行水。

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三兩。

渴者。津液不足。故去半夏之辛燥。而加栝蔞之苦潤。若飲結不布而渴者。似宜仍以半夏流濕而潤燥也。

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

噎者。寒飲積中也。附子溫能散寒。辛能破飲。故加之。麻黃髮陽氣。增胃冷。故去之。

若小便不利。小腹滿。去麻黃。加茯苓四兩。

小便不利。小腹滿。水蓄於下也。故加茯苓以泄蓄水。不用麻黃。恐其引氣上行。致水不下也。

若喘者。去麻黃。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喘者。水氣在肺。故加杏仁下氣泄肺。麻黃亦能治喘而不用者。惡其發氣也。

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

內飲外寒。相得不解。氣凌於肺。為咳而微喘。發熱不渴。如上條之證也。是必以小青龍外解寒邪。內消水飲為主矣。若服湯已。渴者。是寒外解而飲內行也。故為欲解。小青龍湯主之六字。當在發熱不渴下。

或問水飲之證。或渴或不渴云何。曰、水積於中。故不渴也。其渴者。水積一處。而不得四布也。然而不渴者。常也。其渴者。變也。服小青龍湯已而渴者。乃寒去飲消之常道也。

白話文:

小青龍湯脈證二條

傷寒初期症狀未解,胸口有水腫的感覺(心下有水氣),伴隨乾嘔、發熱咳嗽,可能口渴、腹瀉、吞嚥困難或小便不利,下腹部脹滿,甚至喘不過氣,則可用小青龍湯治療。

傷寒表證寒邪未解,而胸口又有水飲停滯,寒邪與水飲互相搏結,逆流於肺胃之間,導致乾嘔、發熱和咳嗽,這是傷寒的併發症。水飲這種物質,隨著氣的升降運行,沒有地方不到達,可能停滯在上焦、積聚在中焦,或阻滯在下焦,因停滯部位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病症。雖然治療方法各有加減,但總體來說,都離不開小青龍湯的治法。麻黃和桂枝散發體表寒邪,半夏、細辛、乾薑消散內積的寒飲,芍藥和五味子則調節麻黃、桂枝的藥性,使表裡之藥互相配合而不互相抵觸。

小青龍湯方

麻黃、桂枝、芍藥、細辛、乾薑、炙甘草(各三兩),五味子、半夏(各半升)

將以上八味藥材,用一斗水煎煮,先煮麻黃,水量減少二升後,去掉浮沫,加入其他藥材,煎煮至三升,過濾藥渣,溫服一升。

大青龍湯在麻黃、桂枝的基礎上加入石膏,能發散邪氣,消除煩躁;小青龍湯則沒有石膏,卻有半夏、乾薑、芍藥、細辛、五味子,能散寒邪,行水飲,而都稱為「青龍湯」,是因為它們都有發汗利水之功效。如果熱邪閉阻於經脈,而不使用石膏,汗液被熱邪阻隔,怎麼可能發汗呢?如果水飲停滯於內,而不使用乾薑、半夏,寒邪與水飲搏結,又怎麼可能消散呢?芍藥、五味子,不僅能收斂逆氣,安定肺氣,還能抑制麻黃、桂枝、乾薑、細辛的藥性,使藥物協調作用,達到內外兼治的效果。

加減法

如果患者輕微腹瀉,則去掉麻黃,加入芫花(如雞蛋大小),煎至顏色變紅。

輕微腹瀉是水停滯在胃中,下利者不可攻其表,所以去掉麻黃的發汗作用,而加入芫花利水。

如果患者口渴,則去掉半夏,加入栝蔞根三兩。

口渴是津液不足,所以去掉半夏的辛燥之性,而加入栝蔞根的苦潤之性。但如果水飲停滯不通行,而口渴,似乎還是應該用半夏來化濕潤燥。

如果患者吞嚥困難,則去掉麻黃,加入炮製過的附子一枚。

吞嚥困難是寒飲積聚於中,附子溫熱能散寒,辛味能破除水飲,所以加入附子。麻黃發散陽氣,會加重胃寒,所以去掉麻黃。

如果患者小便不利,小腹部脹滿,則去掉麻黃,加入茯苓四兩。

小便不利,小腹脹滿,是水液停滯在下焦,所以加入茯苓以利水。不用麻黃,是擔心它會使氣向上運行,導致水液無法排出。

如果患者喘息,則去掉麻黃,加入杏仁半升(去皮尖)。

喘息是水氣在肺,所以加入杏仁降氣泄肺。麻黃也能治療喘息,但這裡不用,是因為擔心它會使氣上行。

傷寒患者胸口有水氣,咳嗽並伴有輕微喘息,發熱但不口渴,服用藥物後口渴,這是寒邪消退,疾病將要痊癒的表現,小青龍湯可以治療。

內有水飲,外受寒邪,互相交結而不能痊癒,氣上逆於肺,導致咳嗽和輕微喘息,發熱但不口渴,與上述證狀相同。必須用小青龍湯來外解寒邪,內消水飲為主。如果服藥後口渴,那是寒邪已解,水飲內行,所以是將要痊癒的表現。因此「小青龍湯主之」六個字,應該放在「發熱不渴」之下。

有人問,水飲的症狀,有的口渴有的不口渴,這是怎麼回事呢?回答是:水停積於內,所以不口渴;口渴者,是水停積在一處,不能遍佈全身。然而不口渴是常見的,口渴是少見的。服用小青龍湯後口渴,是寒邪已去,水飲消散的正常過程。

2. 十棗湯證治一條

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棗湯主之。

此外中風寒。內有懸飲之證。下利嘔逆。飲之上攻而復下注也。然必風邪已解。而後可攻其飲。若其人漐漐汗出。而不惡寒。為表已解。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為里未和。雖頭痛而發作有時。知非風邪在經。而是飲氣上攻也。故宜十棗湯下氣逐飲。

十棗湯方

芫花(熬),甘遂,大戟,大棗(十枚)

上三味等分。各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納諸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溫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得快下利後。糜粥自養。

按金匱云、飲後水流在脅下。咳吐引痛。謂之懸飲。又云、病懸飲者。十棗湯主之。此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所以知其為懸飲也。懸飲非攻不去。芫花、甘遂、大戟。並逐飲之峻藥。而欲攻其飲。必顧其正。大棗甘溫以益中氣。使不受藥毒也。

白話文:

太陽中風,伴隨腹瀉、嘔吐,表證已解,就可以服用十棗湯攻治裡證。患者汗出很多,頭痛發作有規律,心下痞硬,脹滿牽引脅下疼痛,乾嘔氣短,出汗但不惡寒,這是表證已解但裡證未和。十棗湯可以治療此症。

另外,中風寒,內有懸飲的患者,也會有腹瀉、嘔吐的症狀,這是飲邪上攻又下注的表現。但必須在風邪已解後才能攻治飲邪。如果患者汗出很多,但不惡寒,說明表證已解;心下痞硬,脹滿牽引脅下疼痛,乾嘔氣短,說明裡證未和。即使頭痛且發作有規律,也知道這不是風邪在經脈循行,而是飲邪上攻,因此應該用十棗湯下氣逐飲。

十棗湯組成:

芫花(先煎)、甘遂、大戟、大棗(十枚)

以上三味藥等分,分別搗成細末。用一升半的水,先煮肥大的大棗十枚,取八合(約四百毫升),去渣,加入藥末。體格強壯者服一錢(約3克),體弱者服半錢(約1.5克),溫服。清晨服用。如果瀉下少,病症未除,第二天再服,每次加服半錢,直到瀉下通暢後,再吃粥食調養身體。

《金匱要略》記載:飲邪停留在脅下,咳嗽、嘔吐並伴有牽引疼痛,稱為懸飲。又說,患有懸飲,可以用十棗湯治療。本症心下痞硬,脹滿牽引脅下疼痛,因此知道這是懸飲。懸飲必須攻才能治癒。芫花、甘遂、大戟都是瀉下逐飲的峻猛藥物,要攻治飲邪,必須顧護正氣,大棗甘溫可以益氣,使身體不受藥物毒害。

3. 五苓散證治一條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太陽風邪。至六七日之久而不解。則風變熱而傳裡。故煩而渴。有表裡證。即身熱煩渴之謂。渴欲飲水。水氣不行。而反上逆則吐。名水逆者。言因水氣而逆。非火逆氣逆之謂。故當以五苓散辛甘淡藥。導水而泄熱也。

五苓散方

豬苓,茯苓,白朮(各十八銖),桂枝(半兩),澤瀉(一兩六銖)

上五味。為末。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白話文:

中風引起發燒,持續六七天未癒,且感到煩躁,兼具表裡症狀,口渴想喝水,但喝水後卻會嘔吐,這叫做水逆,可用五苓散治療。

太陽經風邪,持續六七天未好轉,風邪就會轉化為熱邪深入內裡,因此感到煩躁口渴,呈現表裡症狀,也就是身體發熱、煩躁、口渴。口渴想喝水,但水液運行不暢,反而逆流而上導致嘔吐,稱為水逆,是指因水液運行不暢而導致逆流,並不是因火邪或氣逆造成的。因此,應該使用五苓散的辛甘淡藥性,引導水液排出,以消散體內的熱邪。

五苓散藥方:

豬苓、茯苓、白朮各十八銖,桂枝半兩,澤瀉一兩六銖。

將以上五味藥磨成粉末,用白開水調服,每次服用一匙(方寸匕),一天服用三次,多喝溫水,出汗則病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