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怡

《傷寒貫珠集》~ 卷一·太陽篇上 (6)

回本書目錄

卷一·太陽篇上 (6)

1. 合病證治六條

而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句。頂腹滿身重四句來。謂有腹滿身重等證而自汗出者。則雖三陽合病。而邪聚於陽明者較太陽為多。故宜白虎湯清而解之。若不自汗出者。則太陽為多。白虎不可與矣。脈浮大。上關上者。病盛於陽經。故脈亦盛於陽位也。但欲眠睡者。熱勝而神昏也。

目合則汗者。膽熱則液泄也。此條蓋補上條之所未備。而熱之聚於少陽者。視太陽陽明較多矣。設求治法。豈白虎湯所能盡哉。

白虎湯方

石膏(一斤),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粳米(六合)

上先煮石膏數十沸。再投藥米。米熟湯成。溫服。

白話文:

額頭出汗,手腳冰冷,如果加上自己會流汗,以及頭頂脹滿、肚子脹滿、身體沉重這四種情況,表示有肚子脹滿、身體沉重等症狀又自己會流汗,那麼即使是三陽經合在一起生病,但邪氣聚集在陽明經的狀況會比太陽經多,所以應該用白虎湯來清熱解毒。如果不是自己流汗,那麼太陽經的問題就比較多,就不可以使用白虎湯了。脈象浮大,而且主要在寸關部位顯現,表示病邪在陽經很盛,所以脈象也在陽經的位置顯現得很強盛。只是想睡覺,這是因為熱邪太盛導致精神昏沉。

眼睛閉起來就流汗,這是因為膽經有熱導致體液外泄。這條是補充說明上一條沒有講到的部分,表示熱邪聚集在少陽經的情況,比太陽經和陽明經都多。如果要找治療方法,難道白虎湯就能完全解決嗎?

白虎湯的配方

生石膏(一斤),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粳米(六合)

先將生石膏煮數十沸,再放入其他藥材和粳米,等米煮熟湯就完成了,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