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貫珠集》~ 卷一·太陽篇上 (6)
卷一·太陽篇上 (6)
1. 表實裡虛四逆湯先救里一條
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瘥。身體疼痛。當救其里。宜四逆湯。
發熱身疼痛。邪在表也。而脈反沉。則脈與病左矣。不瘥者。謂以汗藥發之而不瘥也。以其裡氣虛寒。無以為發汗散邪之地。故與四逆湯。舍其表而救其里。如下利身疼痛之例也。
四逆湯方
生附子(一枚),乾薑(一兩半),炙甘草(二兩)
上三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白話文:
病人發熱頭痛,脈象卻沉弱。如果病症沒有好轉,身體疼痛加劇,就應該先救治裡面的虛寒。此時適合服用四逆湯。
發熱且全身疼痛,邪氣在表證,但脈象卻是沉弱的,這表示脈象與病情不符。所謂「不瘥」,是指用發汗的藥物治療卻沒有效果。這是因為體內裡氣虛寒,缺乏發汗散邪的基礎,所以要服用四逆湯,先治裡面的虛寒,再顧表證。這就像下痢伴隨身體疼痛的例子一樣。
四逆湯藥方:
生附子(一枚),乾薑(一兩半),炙甘草(二兩)
將以上三味藥材切碎,加水三升,煎煮至一升二合,過濾藥渣,分次溫服。體質強健者,可將附子加至一枚,乾薑加至三兩。
2. 陽微先汗陰微先下隨脈施治一條
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脈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主之。
脈陰陽俱停者。陰陽諸脈。兩相停勻。而無偏勝也。既無偏勝。則必有相持不下之勢。故必至於戰而汗出。而後邪氣乃解。振慄者。陰陽相爭之候也。但陽脈微者。陽邪先衰。故當汗出而解。但陰脈微者。陰邪先衰。故可下之而解。所謂攻其堅而不入者。攻其瑕而立破也。然本論云、尺中脈微者。
不可下。此又云、但陰脈微者。下之而解。蓋彼為正虛而微。此為邪退而微也。脈微則同。而辨之於邪與正之間。亦未易言之矣。調胃承氣乃下藥之最輕者。以因勢利導。故不取大下而取緩行耳。夫傷寒先汗後下者。法之常也。或先汗或先下。隨脈轉移者。法之變也。設不知此而汗下妄施。
寧不為逆耶。
調胃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去皮),炙甘草(二兩),芒硝(半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納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溫服之。
白話文:
太陽病還沒好,脈象陰陽都停滯,一定會先出現發抖出汗才痊癒。但是如果陽脈微弱,就應該先讓病人出汗;如果陰脈微弱,就應該瀉下才能痊癒。如果要瀉下,應該使用調胃承氣湯。
脈象陰陽都停滯,指的是陰陽各個脈象都停滯,沒有哪一方特別強盛。既然沒有哪一方特別強盛,就必然會有互相牽制、難以解決的局面,所以一定要等到發抖出汗後,邪氣才會消除。發抖是陰陽互相爭鬥的徵兆。如果陽脈微弱,說明陽邪先衰弱了,所以應該讓病人出汗;如果陰脈微弱,說明陰邪先衰弱了,所以可以瀉下。這就像攻打堅固的地方不容易成功,而攻打薄弱的地方則可以迅速取勝。但是《傷寒論》中說,尺脈微弱不能瀉下,而這裡又說陰脈微弱可以瀉下,這是因為前者是正氣虛弱導致的脈微,後者是邪氣退卻導致的脈微。脈象微弱的情況相同,但要區分是正氣虛弱還是邪氣退卻,並不容易判斷。調胃承氣湯是瀉下藥中最溫和的,目的是順應病情發展,所以不用猛烈瀉下,而是緩慢地進行。傷寒病先出汗後瀉下是常規療法,或者先出汗或者先瀉下,隨著脈象變化而調整治療方法,是變通之法。如果不知道這個道理,就胡亂使用汗法或瀉下法,豈不是違背了治療原則?
調胃承氣湯藥方:
大黃(四兩,去皮),炙甘草(二兩),芒硝(半斤)
以上三味藥,加水三升,煮成一升,去渣,加入芒硝,再用小火煮沸,溫溫的服用。
3. 傷寒裡虛法先補里二條
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
傷寒裡虛則悸。邪擾則煩。二三日悸而煩者。正虛不足。而邪欲入內也。是不可攻其邪。但與小建中湯溫養中氣。中氣立則邪自解。即不解。而攻取之法。亦可因而施矣。仲景御變之法如此。誰謂傷寒非全書哉。
小建中湯方
桂枝(去皮),炙甘草,生薑(各三兩),芍藥(六兩),膠飴(一升),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納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
脈結代者。邪氣阻滯而營衛澀少也。心動悸者。神氣不振而都城震驚也。是雖有邪氣。而攻取之法。無所施矣。故宜人參、薑、桂。以益衛氣。膠、麥、麻、地、甘棗。以益營氣。營衛既充。脈復神完。而後從而取之。則無有不服者矣。此又擴建中之制。為陰陽並調之法如此。今人治病。不問虛實。概與攻發。豈知真氣不立。病雖去。亦必不生。況病未必去耶。
炙甘草湯方,一名復脈湯。
甘草(四兩炙),生薑(三兩),桂枝(三兩去皮),人參(二兩),阿膠(二兩),麥冬(半升去心),生地(一斤),麻仁(半升),大棗(三十枚)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內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傷寒裡虛法先補里二條
傷寒發病二三日,心裡悸動煩躁的,用小建中湯治療。
傷寒導致裡虛就會心悸,邪氣擾動就會煩躁。發病二三日就出現心悸煩躁,是正氣虛弱不足,而邪氣正要入侵內裡。這種情況不能攻邪,只能用小建中湯溫養中氣。中氣充足了,邪氣自然會消除。如果邪氣沒有消除,再用攻邪的方法,也可以接著使用。張仲景的臨證變通方法就是這樣,誰說《傷寒論》不是包羅萬象的呢?
小建中湯方:
桂枝(去皮)、炙甘草、生薑(各三兩)、芍藥(六兩)、麥芽糖(一升)、大棗(十二枚掰開)
以上五味藥材,用水七升,煮到三升,去渣,加入麥芽糖,再用小火慢慢溶化,溫熱服用一升,一日三次。
傷寒脈搏結代,心臟跳動悸動的,用炙甘草湯治療。
脈搏結代,是邪氣阻塞,營氣和衛氣運行不暢;心臟跳動悸動,是精神氣不足,導致心神不安。這種情況雖然有邪氣,但攻邪的方法無效,所以應該用人參、生薑、桂枝來益氣,用阿膠、麥冬、生地黃、麻仁、大棗來補益營氣。營衛氣充足,脈象恢復正常,精神也好了,然後再採取攻邪的方法,這樣就一定能治癒疾病了。這也是小建中湯治療方法的延伸,是陰陽雙調的治療方法。現在有些人治病,不分虛實,都用攻邪的方法,豈不知真氣不足,即使病好了,身體也不會健康,更何況病不一定能好呢?
炙甘草湯方(又名復脈湯):
炙甘草(四兩)、生薑(三兩)、桂枝(三兩,去皮)、人參(二兩)、阿膠(二兩)、麥冬(半升,去心)、生地黃(一斤)、麻仁(半升)、大棗(三十枚)
以上九味藥材,用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藥材,取三升,去渣,加入阿膠,溶化後,溫熱服用一升,一日三次。
4. 結陰代陰脈法一條
脈按之,來緩而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
脈來數,時一止復來者,名曰促。脈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結者,邪氣結滯,而脈之行不利也。又結與代,相似而實不同。結脈止而即還,不失至數,但少瘥遲耳。代脈止而不還,斷已復動,有此絕而彼來,代之意,故名曰代。而俱謂之陰者,結代脈皆為陰,故謂之結陰代陰也。
凡病得此脈者,攻之則邪未必去而正轉傷,補之則正未得益而邪反滯,故曰難治。仲景因上條脈結代,而詳言其狀如此。
以上並太陽權變之法。權變者,謂有汗證而不得逕用汗藥也。而其間或取小汗,或待其自解,或兼清熱,或兼消飲,或先救里,或建中氣,或養營衛,種種不同。世道日降,人心不古,凡所患病,類多兼證,學者於此等變法,尤當著意,故特類列於此,凡二十三條。
白話文:
脈搏摸起來,來得緩慢,時而停頓一下再繼續跳動,稱為「結」。或者脈搏跳動後停止,然後再次跳動,但跳動次數較少,中間有停頓反覆的現象,也稱為「結」,屬於陰脈。脈搏跳動後停止,無法自行恢復跳動,然後再次跳動,稱為「代」,也屬於陰脈。如果病人出現這種脈象,一定很難治療。
脈搏跳動頻繁,時而停頓一下再繼續跳動,稱為「促」。脈搏跳動緩慢,時而停頓一下再繼續跳動,稱為「結」。「結」是指邪氣阻塞,導致脈搏運行不暢。 「結」和「代」雖然相似,但實際上不同。「結脈」停止後立即恢復跳動,脈搏次數沒有減少太多,只是恢復得比較慢。「代脈」停止後不恢復,完全停止後才再次跳動,有此脈停止彼脈才跳動的意思,所以稱為「代」。而都稱為陰脈的原因是,「結脈」和「代脈」都是陰脈,所以稱為「結陰代陰」。
凡是患病出現這種脈象的病人,如果用攻邪的方法治療,邪氣未必能去除,反而可能傷及正氣;如果用補益的方法治療,正氣未必能得到益處,反而可能導致邪氣更加阻塞,所以說很難治療。張仲景根據上述「結脈」和「代脈」,詳細說明了其症狀。
以上都是太陽經變證的治療方法。「變證」指的是雖然有出汗的症狀,卻不能直接使用發汗的藥物。具體治療方法可能需要少量發汗,或者等待病情自行緩解,或者配合清熱,或者配合消減水腫,或者先救治裡證,或者扶助中氣,或者調養營衛,方法各有不同。現代社會風氣日下,人心不古,患病大多是多種病症兼雜在一起,學習者對這些變通的治療方法,應該尤其重視,所以特地將這二十三條列舉在此。
5. 太陽斡旋法第三
6. 服桂枝湯後證治六條
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
太陽病與桂枝湯。於法為當矣。乃初服之。反加煩熱而不解者。陽邪痹於陽而不去也。風池、風府、陽維之會。陽維者。諸陽之所維。刺之所以通陽痹。痹通。然後與桂枝取汗則愈。此仲景法中之法也。
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如瘧。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服桂枝湯。汗雖大出而邪不去。所謂如水淋漓。病必不除也。若脈洪大。則邪猶甚。故宜更與桂枝取汗。如前法者。如啜熱稀粥。溫覆取汗之法也。若其人病形如瘧。而一日再發。則正氣內勝。邪氣欲退之徵。設得汗出。其邪必從表解。然非重劑所可發者。桂枝二麻黃一湯以助正而兼散邪。而又約小其制。乃太陽發汗之輕劑也。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論見後)
桂枝(去皮一兩十七銖),大棗(五枚擘),炙甘草,芍藥,生薑(各一兩六銖),麻黃(十六銖去節),杏仁(十六個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服桂枝湯後。大汗出。脈洪大。與上條同。而大煩渴不解。則其邪去表而之裡。不在太陽之經。而入陽明之腑矣。陽明者。兩陽之交。而津液之腑也。邪氣入之。足以增熱氣而耗津液。是以大煩渴不解。方用石膏。辛甘大寒。直清胃熱為君。而以知母之鹹寒佐之。人參、甘草、粳米之甘。
則以之救津液之虛。抑以制石膏之悍也。曰白虎者。蓋取金氣徹熱之義云耳。
白虎加人參湯方
人參(三兩),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粳米(六合),石膏(一斤碎)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邪在表也。心下滿微痛。飲在裡也。此表間之邪。與心下之飲。相得不解。
是以發之而不從表出。奪之而不從下出也。夫表邪挾飲者。不可攻表。必治其飲而後表可解。桂枝湯去桂加茯苓、白朮。則不欲散邪於表。而但逐飲於裡。飲去則不特滿痛除。而表邪無附。亦自解矣。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方
於桂枝湯內去桂枝。加茯苓、白朮各三兩。余依前法煮服。小便利即愈。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
脈浮。自汗出。微惡寒者。雖傷於寒而表不實。乃桂枝湯證也。然小便數。心煩。腳攣急。則陰虛而裡熱矣。
是當以甘辛攻表。而以甘寒顧里。乃反與桂枝湯。治表而遺里。宜其得之而便厥也。咽中干。煩躁吐逆。皆陰虛陽逆之象。設非以溫藥徒攻其表。何至此哉。夫既陰虛於下。而又陽逆於上。則必先復陽氣而後復陰氣。故作甘草乾薑湯甘辛復陽之劑。陽復則厥愈而足溫矣。更作芍藥甘草湯甘酸復陰之劑。
陰生則兩腳自伸矣。陰陽既復。而或胃氣有未和。因而譫語者。則少與調胃承氣湯以和其胃。胃和則譫語止矣。蓋甘草、乾薑。固足以救虛陽之逆。而亦能傷胃氣之和。此鹹寒調胃之法。不得不斡旋於陰陽既復之後也。若重發汗。復加燒針。是逆而再逆。其厥逆之象。必有加於前。
而補救之法。必非甘草、乾薑所能勝任者矣。四逆湯甘辛大熱。乃克復陽氣之大藥也。此條前後用藥。溫涼補瀉。絕不相謀。而適以相濟。非深造自得。卓有成見者。烏能及此。
甘草乾薑湯方
甘草(四兩炙),乾薑(二兩)
上㕮咀。以水三升。煮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芍藥甘草湯方
芍藥(四兩),甘草(四兩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問曰、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干。兩脛拘急而譫語。師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後如師言。何以知之。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則為風。大則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病證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亡陽故也。厥逆咽中干。
煩躁。陽明內結。譫語煩亂。更飲甘草乾薑湯。夜半陽氣還。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爾乃脛伸。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故知病可愈。
此即前條之意。而設為問答。以明所以增劇及所以病愈之故。然中間語意殊無倫次。此豈後人之文耶。昔人讀考工記謂不類於周官。余於此條亦云。成氏云、陽旦、桂枝湯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