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怡

《傷寒貫珠集》~ 卷一·太陽篇上 (7)

回本書目錄

卷一·太陽篇上 (7)

1. 發汗後脈證治法十五條

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發汗傷陽。外風復襲。汗遂不止。活人所謂漏風是也。夫陽者。所以實腠理、行津液、運肢體者也。今陽已虛。不能護其外。復不能行於里。則汗出小便難。而邪風之氣。方外淫而旁溢。則惡風、四肢微急、難以屈伸。是宜桂枝湯解散風邪。兼和營衛。加附子補助陽氣。並御虛風也。

桂枝加附子湯方

於桂枝湯內加附子一枚。破八片。炮。去皮。余依前法。

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

發汗後。邪痹於外。而營虛於內。故身痛不除。而脈轉沉遲。經曰、其脈沉者。營氣微也。又曰、遲者。營氣不足。血少故也。故以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以益不足之血。而散未盡之邪。東垣云、仲景於病人汗後身熱。亡血。脈沉遲者。下利身涼。脈微。血虛者。並加人參。

古人血脫者。必益氣也。然人參味甘氣溫。溫固養氣。甘亦實能生血。汗下之後。血氣虛衰者。非此不為功矣。

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心為陽臟。而汗為心之液。發汗過多。心陽則傷。其人叉手自冒心者。裡虛欲為外護也。悸、心動也。欲得按者。心中築築不寧。欲得按而止之也。是宜補助心陽為主。桂枝、甘草。辛甘相合。乃生陽化氣之良劑也。

桂枝甘草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二兩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按發汗過多。有動腎中之陽者。以陽為汗之根。而腎為陽之宅。枝傷者其本必戕也。有動心中之陽者。以汗為心之液。而心為陽之臟。液亡者。氣必從之也。救腎陽者。必以鹹溫。救心陽者。必以甘辛。咸性善下。而溫能返陽。故四逆為救腎之劑。甘辛相合。而陽氣乃生。故桂甘為益心之法也。

未持脈時。病人叉手自冒心。師因教試令咳。而不咳者。此必兩耳聾無聞也。所以然者。以重發汗虛故如此。

病人叉手自冒心者。心陽內虛。欲得外護。如上條所云也。耳聾者。陽氣上虛。陰反得而實之也。師因叉手冒心。而更試耳之聰否。以求陽之虛實。若耳聾無聞。其為過汗致虛。當與溫養無疑。臨病之工。宜如是詳審耳。許叔微曰。傷寒耳聾。發汗過多者。正氣虛也。邪不出者。邪氣閉也。虛之與閉。治法懸殊。學者更宜詳審。

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發汗過多。不能解太陽之邪。而反動少陰之氣。於是身仍發熱。而悸眩瞤動等證作矣。少陰之氣。水氣也。心屬火而水乘之。故悸。頭為陽而陰加之。故眩。經脈綱維一身。以行血氣。

故水入之。則振振瞤動也。擗猶據也。眩動之極。心體不安。思欲據地以自固也。此與陽虛外亡有別。陽虛者。但須四逆以復陽。此兼水飲。故必真武以鎮水。方用白朮、茯苓之甘淡。以培土而行水。附子、生薑之辛。以復陽而散邪。芍藥之酸。則入陰斂液。使氾濫之水。盡歸大壑而已耳。

真武湯方

茯苓(三兩),芍藥(三兩),白朮(二兩),生薑(三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發汗後。臍下悸者。心氣不足而腎氣乘之也。奔豚、腎之積。發則從少腹上衝心胸。如豕之突。故名奔豚。又腎為水臟。豚為水畜。腎氣上衝。故名奔豚。茯苓能泄水氣。故以為君。桂枝能伐腎邪。故以為臣。然欲治其水。必防其土。故取甘草、大棗。補益土氣為使。甘瀾水者。揚之令輕。使水氣去不益腎邪也。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

茯苓(半斤),桂枝(四兩),甘草(三兩),大棗(十五枚)

上四味。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瀾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內。以勺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也,數為客熱。不能消穀。以胃中虛冷。故吐也。

脈數為熱。乃不能消穀而反吐者。浮熱在上。而虛冷在下也。浮熱不能消穀。為虛冷之氣逼而上浮。如客之寄。不久即散。故曰客熱。是雖脈數如熱。而實為胃中虛冷。不可更以寒藥益其疾也。

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主之。

發汗後。表邪雖解而腹脹滿者。汗多傷陽。氣窒不行也。是不可以徒補。補之則氣愈窒。亦不可以逕攻。攻之則陽益傷。故以人參、甘草、生薑助陽氣。厚朴、半夏行滯氣。乃補泄兼行之法也。

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方

生薑(半斤切),半夏(半升洗),甘草(二兩炙),人參(一兩),厚朴(半斤去皮炙)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發汗。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主之。

傷寒發汗。解半日許。復煩者。非舊邪去而新邪復乘也。餘邪未盡。復集為病。如余寇未盡。復合為亂耳。脈浮數者。邪氣在表之徵。故可更發其汗。以盡其邪。但以已汗復汗。故不宜麻黃之峻劑。而宜桂枝之緩法。此仲景隨時變易之妙也。

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附子甘草湯主之。

發汗不解。反加惡寒者。邪氣不從汗而出。正氣反因汗而虛也。是不可更逐邪氣。當先復其正氣。是方芍藥之酸。可以益血。附子之辛。可以復氣。甘草甘平。不特安中補虛。且與酸合而化陰。與辛合而生陽也。

芍藥甘草附子湯方

芍藥(三兩),甘草(三兩炙),附子(一枚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服。

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

汗出而惡寒者。陽不足而為虛也。芍藥甘草附子湯治之是已。汗出而不惡寒但熱者。邪入里而成實也。然不可以峻攻。但與調胃承氣湯。和其胃氣而已。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發汗後。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其邪不在肌腠。而入肺中。緣邪氣外閉之時。肺中已自蘊熱。發汗之後。其邪不從汗而出之表者。必從內而並於肺耳。故以麻黃、杏仁之辛而入肺者。利肺氣。散邪氣。甘草之甘平。石膏之甘辛而寒者。益肺氣。除熱氣。而桂枝不可更行矣。蓋肺中之邪。

非麻黃、杏仁不能發。而寒鬱之熱。非石膏不能除。甘草不特救肺氣之困。抑以緩石膏之悍也。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

麻黃(四兩去節),杏仁(五十枚去皮尖),炙甘草(二兩),石膏(半斤碎綿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發汗後。飲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發汗之後。肺氣必虛。設飲水過多。水氣從胃上射肺中。必喘。或以水灌洗致汗。水寒之氣從皮毛而內侵其所合。亦喘。成氏謂喘為肺疾是也。

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

發汗後吐逆。至水藥不得入口者。必其人素有積飲。乘汗藥升浮之性而上行也。是當消飲下氣。雖有表邪。不可更發其汗。設更發之。重傷陽氣。其飲之在中者。不特上逆而仍吐嘔。亦且下注而成泄利矣。

太陽病。小便利者。以飲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裡急也。

病在太陽之時。裡熱未甚。水液尚通。其外雖病。而其內猶晏如也。故不可多飲水。設飲水多。必停於心下為悸。所以然者。里無熱。不能消水。心屬火而畏水。水多凌心。故惕惕然跳動不寧也。然使小便自利。則停水自行。雖悸猶當自愈。若小便不利而少。則水不下行。積於膀胱。

必苦裡急。裡急者。小便欲行而不能。則小腹奔迫急痛也。此以飲水所致。比於汗下之過。而非太陽本病。故附於斡旋法下。

以上十五條。併發汗後證。而或傷衛陽。或損營血。或亡心陽。或動腎水。或傷胃陽。及傷脾氣。或邪仍不解。或解而轉屬陽明。及傳膀胱。或動飲氣。或傷肺氣。或入肺中。其變種種不同。其治因之各異。學者諳練在心。亦可以應變無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