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貫珠集》~ 卷一·太陽篇上 (8)
卷一·太陽篇上 (8)
1. 太陽權變法第二
2. 不可發汗例十條
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
病寒之人。非汗不解。而亦有不可發汗者。不可不審。咽喉者。諸陰之所集。而乾燥則陰不足矣。汗者。出於陽而生於陰也。故咽喉乾燥者。雖有邪氣。不可以溫藥發汗。若強發之。乾燥益甚。為咳。為咽痛。為吐膿血。無所不至矣。云不可發汗者。謂本當汗而不可發之。非本不當汗之證也。此所謂之變也。下文仿此。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
巢氏云、淋者腎虛而膀胱熱也。更發其汗,損傷臟陰。增益腑熱。則必便血。如強發少陰汗而動其血之例也。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
身疼痛、表有邪也。瘡家膿血流溢。損傷陰氣。雖有表邪。不可發汗。汗之血虛生風。必發痙也。
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緊急。目直視。不能眴。不得眠。
額上陷。脈緊急者。額上兩旁之動脈。陷伏不起。或緊急不柔也。靈樞云、兩跗之上。脈陷豎者。足陽明。陷謂陷伏。豎即緊急。與此正相發明。目直視。不能眴。不得眠。皆亡陰之證也。
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
陰亡者。陽不守。亡血復汗。寒慄而振者。陰氣先虛。而陽氣後竭也。按瘡家衄家。並屬亡血。而此條復出亡血家者。該吐下跌僕金刃產後等證為言也。
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餘糧丸。五液在心為汗。心液亡者。心陽無附。則恍惚心亂。心虛生熱。下流所合。則小便已陰疼。禹餘糧丸方缺。常器之云、只禹餘糧一味。火煅服亦可。按禹餘糧。體重可以去怯。甘寒可以除熱。又性澀。主下焦前後諸病也。
病人有寒。復發汗。胃中冷。必吐蛔。
有寒、里有寒也。里有寒者。雖有表邪。必先溫里而後攻表。如後四逆湯之法。乃不與溫里而反發汗。損傷陽氣。胃中虛冷。必吐蛔也
形作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譫語。弱者發熱脈浮。解之當汗出愈。
形作傷寒。其脈當弦緊而反弱。為病實而正虛也。脈弱為陰不足。而邪氣乘之。生熱損陰。則必發渴。乃更以火劫汗。兩熱相合。胃中燥煩。汗必不出。而譫語立至矣。若發熱脈浮。則邪欲出表。陰氣雖虛。可解之。使從汗而愈。如下條桂枝二越婢一等法。若脈不浮。則邪熱內擾。
將救陰之不暇。而可更取其汗耶。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裡虛。須表裡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脈浮數者。其病在表。法當汗出而愈。所謂脈浮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是也。若下之。邪入里而身重。氣內虛而心悸者。表雖不解。不可以藥發汗。當俟其汗自出而邪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為裡虛不足。若更發汗。則並虛其表。里無護衛。而散亡隨之矣。故必候其表裡氣復。津液通和。而後汗出而愈。豈可以藥強迫之哉。
白話文:
不可發汗例十條
-
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因為咽喉是陰氣聚集的地方,乾燥代表陰氣不足。汗液來自陽氣,但需陰氣滋養,因此咽喉乾燥者即使有邪氣,也不可使用溫藥發汗,否則會加重乾燥,導致咳嗽、咽喉疼痛,甚至吐膿血等嚴重後果。這裡所指的「不可發汗」,是指本應發汗的症狀卻不適合發汗,而非根本不應該發汗的病症。
-
淋病患者不可發汗,否則會導致便血。因為淋病是腎虛膀胱熱,發汗會損傷臟腑陰氣,加重腑熱,必然導致便血,如同強行發出少陰經汗液而導致出血一樣。
-
瘡瘍患者即使身痛也不可發汗,否則會引起痙攣。因為瘡瘍患者膿血外溢,損傷陰氣,即使有表邪,也不可發汗。發汗會導致血虛生風,必然引起痙攣。
-
鼻出血患者不可發汗,否則會出現額頭凹陷、脈搏急促、眼睛直視、不能眨眼、失眠等症狀。額頭凹陷、脈搏急促是指額頭兩側的動脈凹陷或搏動急促不柔和。這些症狀都是陰氣虧損的表現。
-
亡血症患者不可發汗,否則會寒慄震顫。因為陰氣虧虛,陽氣不能固守,再發汗會導致寒慄震顫,這是陰氣先虛,陽氣後竭的表現。此處再次提及亡血症,也包括吐瀉、跌仆、刀傷、產後等症狀。
-
汗症患者再次發汗,會導致神志恍惚、心神不安,小便不利且陰部疼痛。這與心液虧虛有關,心液虧虛則心陽無依,導致神志恍惚,心虛生熱則下流至小便,引起小便不利且陰部疼痛。
-
病人有寒邪,再發汗,胃中寒冷,會吐蛔蟲。因為有裡寒,即使有表邪,也應先溫補裡氣再治療表邪,如同後四逆湯的療法。如果不溫補裡氣而發汗,會損傷陽氣,導致胃中虛寒,吐蛔蟲。
-
傷寒病初期,脈象不弦緊而虛弱,虛弱者必口渴,若再用火攻法發汗,會導致譫語。若脈象虛弱伴發熱脈浮,則邪氣欲外出,即使陰氣虛弱,也可發汗治療。但若脈象不浮,則是邪熱內擾,此時不宜發汗。
-
脈象浮數者,病在表,應當發汗治療。但如果瀉下後,出現身體沉重、心悸等症狀,則不可發汗,應等待自汗而出方能痊癒。因為尺脈微弱,表示裡虛,需要表裡同治,津液調和後才會自汗而癒。
-
脈象浮緊者,寒邪在表,應當發汗治療。但如果尺脈遲緩,表示營氣不足、血少,則即使身痛也不可發汗。因為汗液出自陽氣,但需陰氣滋養,營血不足而強行發汗,汗液不易排出,即使排出也會導致筋惕肉跳,氣血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