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怡

《傷寒貫珠集》~ 卷一·太陽篇上 (9)

回本書目錄

卷一·太陽篇上 (9)

1. 不可發汗例十條

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以知然。以營氣不足。血少故也。

脈浮緊者。寒邪在表。於法當身疼痛。而其治宜發汗。假令尺中脈遲。知其營虛而血不足。則雖身疼痛。而不可發汗。所以然者。汗出於陽而生於陰。營血不足而強發之。汗必不出。汗即出而筋惕肉瞤。散亡隨之矣,可不慎哉。

白話文:

如果把脈時摸到脈象是浮而緊的,按照常理應該是身體疼痛,適合用發汗的方式來治療。但如果把脈時摸到寸關尺中的尺脈是遲緩的,就不可以使用發汗的方法。為什麼呢?因為這是身體的營氣不足,導致血液也比較少的原因。

把脈時摸到脈象是浮而緊的,代表寒邪在身體的表面,按照常理應該會有身體疼痛的症狀,而治療上應該使用發汗的方式。但如果把脈時摸到尺脈是遲緩的,就表示身體的營氣虛弱、血液不足,即使有身體疼痛的症狀,也不可以使用發汗的方式來治療。這是因為汗是從陽氣散發出來的,但汗的產生卻是依靠陰液(營血)的滋養。如果營血不足卻強行發汗,汗一定排不出來。即使勉強發出汗來,也會導致筋脈跳動、肌肉顫抖,造成身體元氣的耗散,這是非常需要謹慎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