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別論 (268)

回本書目錄

別論 (268)

1. 厚朴三物湯之注釋

痛而閉者,厚朴三物湯主之。(《金匱要略》)

【註】

痛而閉者,謂腹痛而大便秘結也。但仲景列本方於《腹滿寒疝宿食病篇》與厚朴為君藥觀之,則腹部大滿痛,而大便秘結者,以本方為主治也。而本方與小承氣湯藥味同而分量異,即小承氣湯以大黃為君藥,厚朴、枳實為臣藥,而本方以厚朴為君藥,枳實為臣藥,大黃佐之,故兩相比較,則此腹滿證為劇。是以東洞翁以本方為治小承氣湯證而腹滿劇者為定義之原因也。

支飲胸滿者,厚朴大黃湯主之。(《金匱要略》)

【註】

方名不同,藥味無異。由仲景之支飲胸滿云,則此方主治胃內停水及心下部膨滿可知矣。

厚朴三物湯方

厚朴5.6克,枳實3.3克,大黃2.8克。

煎法用法同前。

《方機》本方主治曰:「腹滿,心下痛而大便不通者;心下滿痛,吐出水者。」

《險證百問》曰:「師曰腹滿吐水,謂大便閉而吐水者,有與厚朴三物湯而愈。」

求真按:「是本仲景論之支飲胸滿也。」

《方輿輗》曰:「厚朴三物湯,痛而閉者。」

此條略去腹滿,唯是提其主證耳。曰痛、曰閉,比七物湯證則較急,且七物湯有甘草、大棗,方意稍緩,此湯只三味,有勇往直前之勢也。

《腹證奇覽》曰:「胸滿,心下有支飲,結實而大便硬或秘閉,時時心下痛,或吐水者,為厚朴大黃湯證。枳實,治胸脅間之痰飲結實;厚朴開痞滿;大黃和之而利宿便、硬便,疏滌腸胃。證云支飲胸滿者,厚朴大黃湯主之。此方與小承氣湯藥味同,但分量不同耳。

厚朴大黃湯,以厚朴為君,枳實為臣,大黃為佐,故主治胸滿,非主疏滌也;小承氣湯,大黃為主,枳實為臣,厚朴佐之,故主利大便硬或不通也,其腹證亦僅腹微滿、心下硬耳,此古方詳其分量之所以也。」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諸病不能服大承氣湯者,宜以此湯送下消塊丸,每服一錢。」

求真按:「諸病者,有大承氣湯證,嫌其藥味不能服者,使以本方服消塊丸(大黃、芒硝之丸藥也)一錢,則易服也;治痢疾腹滿甚,裡急後重者。」

子炳曰:「長沙氏有小承氣湯,吾不信也,恐是厚朴三物湯之誤。」按此方是大承氣湯無芒硝,而煮法已異,故所主治亦不同也。蓋疾病萬狀,無所底止,所以應付亦無窮極。長沙氏建方法之極盡其變化,以制千狀萬態之病,非庸俗所可思議也。吾輩宜守其法,以修吾術,此所謂信而好古者也。

如子炳者,不信古而已信矣,特不知長沙氏方法之旨趣,并不知東洞先生選斯書之意,致有如是之謬論也。

白話文:

厚朴三物湯之注釋

腹痛且大便不通暢的情況,可以用厚朴三物湯來治療。

註解:

這裡說的「痛而閉」,指的是腹部疼痛並且大便秘結。但根據張仲景將此方歸於《腹滿寒疝宿食病篇》,並以厚朴為主要藥物的觀點來看,此方主要治療的是腹部脹滿疼痛,同時伴隨大便秘結的症狀。這個方劑與小承氣湯的藥材相同,但劑量不同。小承氣湯是以大黃為主要藥物,厚朴、枳實為輔助藥物;而厚朴三物湯則是以厚朴為主要藥物,枳實為輔助藥物,大黃為佐藥。兩者相比,使用厚朴三物湯的腹脹症狀會更加嚴重。因此,日本醫家東洞翁認為,這個方劑是治療小承氣湯證但腹脹更劇烈情況的藥方。

支飲導致胸悶的情況,可以用厚朴大黃湯來治療。

註解:

雖然方名不同,但藥材是相同的。根據張仲景所說的「支飲胸滿」,可知此方主要治療的是胃內停水以及心下部位的脹滿感。

厚朴三物湯的藥方組成:

厚朴 5.6克,枳實 3.3克,大黃 2.8克。

煎藥和服用方法與之前相同。

《方機》這本書中說,此方主要治療:「腹部脹滿,心下疼痛且大便不通;心下脹滿疼痛,並嘔吐出水液。」

《險證百問》這本書中說:「老師說的腹部脹滿吐水,是指大便不通而吐水的情況,可以用厚朴三物湯來治癒。」

求真認為:「這正是仲景所說的支飲胸滿的證候。」

《方輿輗》這本書中說:「厚朴三物湯,主要治療痛而閉的症狀。」

這裡省略了腹滿的症狀,只是強調了此方的主要症狀。說到疼痛和便秘,比七物湯證的病況更為急迫。而且七物湯含有甘草、大棗,藥性比較緩和,而此方只有三味藥,藥效強勁,有勇往直前的趨勢。

《腹證奇覽》這本書中說:「胸悶、心下有支飲,結實並且大便乾硬或秘結,時常心下疼痛,或嘔吐出水液的情況,屬於厚朴大黃湯證。枳實可以治療胸脅間的痰飲結實;厚朴可以消除痞滿;大黃可以調和藥性並清除宿便、硬便,疏通腸胃。書中說『支飲胸滿』,就用厚朴大黃湯來治療。此方與小承氣湯藥材相同,只是劑量不同而已。厚朴大黃湯以厚朴為主要藥物,枳實為輔助藥物,大黃為佐藥,因此主要治療胸悶,而非主要用於疏通腸胃;而小承氣湯以大黃為主藥,枳實為輔助藥物,厚朴為佐藥,所以主要用於治療大便乾硬或不通的情況,它的腹部症狀也僅僅是腹部微微脹滿、心下堅硬而已。這就是古代醫方詳細說明藥物劑量的原因。」

《類聚方廣義》這本書中提到此方:「對於各種疾病不能服用大承氣湯的人,適合用此方送服消塊丸,每次服用一錢。」

求真認為:「各種疾病指的是有大承氣湯證,但因為嫌大承氣湯藥性過於強烈,不能服用的人,就用此方服用消塊丸(由大黃、芒硝製成的丸藥)一錢,就比較容易服用。此方也可以治療痢疾腹脹嚴重、裡急後重的情況。」

子炳說:「張仲景有小承氣湯的說法,我不相信,恐怕是厚朴三物湯的誤傳。」我認為這個方子是沒有芒硝的大承氣湯,而且煎煮方法也不同,所以治療的疾病也不同。疾病千變萬化,沒有止境,所以應對方法也無窮無盡。張仲景建立方劑的方法已經窮盡了各種變化,用來應對千種萬種的疾病,不是一般庸俗之人可以理解的。我們應該遵循他的方法,修煉自己的醫術,這就是所謂的信奉古法。

像子炳這樣的人,只是不相信古代的方法而已,卻不知道張仲景方法的精髓,也不瞭解東洞先生選擇這本書的原因,所以才會有這樣的錯誤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