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宿

《奇效良方》~ 卷之三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二 (1)

1. 喘門(附論)

諸喘為熱。夫火熱為陽,主乎急數,而火動於上,喘急乃作。若夏熱甚,則息數氣粗,喘之屬熱無疑矣。經云,諸逆衝上,皆屬相火者此也。蓋肺主氣為陽,陽氣流行,通榮臟腑,故肺為五臟之華蓋,喜清虛不欲窒澀,若陰氣在下,陽氣在上,與氣之有餘者,則發咳嘔而喘急也。《聖濟方》云:呼隨陽出氣,於是升,吸隨陰入氣,於是降。

白話文:

所有的喘症都是由熱引起的。火熱屬性為陽,主速率與頻率,火熱上行,就會引起喘急。如果夏季天氣炎熱,就會出現呼吸急促、氣粗的症狀,這無疑是熱症所引起的喘。經典上說,所有的逆氣上衝,都與相火有關。肺主氣屬性為陽,陽氣運行,通達五臟六腑,所以肺是五臟的華蓋,喜清虛而不喜歡窒礙難行。如果陰氣在下,陽氣在上,就會導致氣滯而發咳、嘔吐,甚至喘急。《聖濟方》雲:呼氣時,陽氣隨著呼吸而出,於是上升;吸氣時,陰氣隨著呼吸而入,於是下降。

一升一降,陰陽乃和,苟有乖和,則氣上不行,升而不降,痞塞膈中,氣道奔迫,喘息有聲也。又風寒暑濕,邪氣相干,肺張滿而喘者,或喜怒之氣,傷於五氣,鬱而生痰作喘者,或肺腎俱虛,由體弱不能攝養一身之痰而喘者,或脾濕腫滿,水氣乘呻而喘者,或本臟虛風邪所幹,於肺葉氣壅遏而上衝者,豈可一概而論之?《內經·靈樞》諸篇,所論諸喘,而名不同,所感各異。若言喘喝,與言喘息,言喘迫,言喘致,言喘嘔,言上氣者,雖名不同,而病之皆出於肺。

白話文:

吸入與呼出,陰陽才會和諧,若是有任何乖違和諧的地方,氣就無法上升,吸入而不排出,就會堵塞於膈膜中,氣道運行不暢,會發出喘氣的聲音。另外,風寒暑濕等邪氣互相干擾,肺部脹滿而喘息;或喜怒之氣,傷於五氣,鬱結而生痰,導致喘息;或肺腎俱虛,因體弱無法管理體內的痰,而導致喘息;或脾濕腫脹,水氣上衝而導致喘息;或臟腑虛弱,風邪侵襲,肺葉氣體阻塞而向上衝擊,造成喘息的情況。怎麼可以一概而論呢?《內經·靈樞》中所討論的各種喘息,名稱不同,其誘發原因也各不相同。若是說喘喝、喘息、喘迫、喘致、喘嘔、上氣等,雖然名稱不同,但這些病症都源於肺部。

《內經》又云:臥則喘者,水氣之客。《經脈篇》云:夜行則喘出於腎;淫氣病肺,有所墮恐,喘出於肝;淫氣害脾,有所驚恐,喘出於肺;淫氣傷心,度水跌僕,喘出於腎與骨。《痹論篇》云:腰痹者,中氣喘爭。《大奇篇》云:肺之喘而兩怯滿。《至真大要篇》論太陰司天為客勝,則首面胕腫,呼吸喘氣。

白話文:

《內經》中說:躺著的時候感到氣喘,是水氣侵犯的緣故。《經脈篇》中說:夜間出現氣喘,是腎臟的毛病;淫邪之氣損傷肺臟,心中有所恐懼,氣喘是肝臟的毛病;淫邪之氣損傷脾臟,心中有所驚恐,氣喘是肺臟的毛病;淫邪之氣損傷心臟,在水中摔倒,氣喘是腎臟與骨骼的毛病。《痹論篇》中說:腰部痺痛的人,中氣與喘爭奪肺。《大奇篇》中說:肺臟氣喘,並且兩側胸部、腹部脹滿。《至真大要篇》中討論太陰司天為客邪勝,就會導致頭面部、小腿浮腫,呼吸困難、氣喘。

《陽明篇》云:謂邪入六腑,身熱喘呼,不得臥也,此各藏所感之異乎?仲景云:發汗如油,汗出如珠不流,喘而不休者,此為不治。其脈滑而手足溫者生,脈澀四肢厥者死。又有婦人喘急,為病尤亟。因產後所下過多,榮氣暴竭,衛氣無依,獨聚於肺,故發喘也,此名孤陽絕陰,為難治。

白話文:

《陽明篇》中說:邪氣進入六腑,就會導致身體發熱、喘息、不能平躺睡覺,這是因為各個藏腑受到邪氣侵襲而出現的不同的症狀。仲景說:如果患者發汗像油一樣,汗出像珠子一樣不流動,喘息不止,那麼這種情況是無法治癒的。如果脈搏滑動,手腳溫暖,則可以生還;如果脈搏澀滯,四肢厥冷,則會死亡。還有一種婦女喘息急促,病情尤其危急。這是因為產後下血過多,榮氣突然枯竭,衛氣無依無靠,獨自聚集在肺臟,所以才發喘。這種情況叫做孤陽絕陰,很難治癒。

治法:外感者以祛散之,氣之內郁者以調順為先,腎虛者宜以溫補,痰盛者當以疏導,有陰血虛少而上喘者,宜以滋陰養榮之劑。所論前證,臨期用藥,在乎消息,治之無不愈矣。

白話文:

治療方法:外感引起的喘,要以祛除散開的方法;因情緒抑鬱而引起的喘,首先要調理順暢;因腎虛引起的喘,宜以溫補的方法;因痰多引起的喘,當以疏導的方法;有陰血虛少而引起的喘,宜以滋陰養榮的藥劑。所討論的前證,在治療時用藥,要看具體情況,治療沒有不痊癒的。

2. 人參定喘湯

治肺氣上喘,喉中有聲,坐臥不安,胸膈緊痛。又治肺感寒邪,咳嗽聲重。

白話文:

治肺氣上喘,喉中有聲,坐臥不安,胸膈緊痛

現代白話文:治療肺氣上湧導致氣喘,喉嚨有痰鳴聲,坐臥不安,胸腔和橫膈膜疼痛。

又治肺感寒邪,咳嗽聲重

現代白話文:治療肺部受寒邪侵襲,咳嗽聲響亮。

人參(去蘆),麻黃(去節),阿膠(蛤粉炒),半夏曲五味子罌粟殼(去蒂,蜜炙),甘草(以上各一錢),桑白皮(二錢)

白話文:

人參(去蘆):1錢

麻黃(去節):1錢

阿膠(蛤粉炒):1錢

半夏曲:1錢

五味子:1錢

罌粟殼(去蒂,蜜炙):1錢

甘草:1錢

桑白皮:2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煎至一盅,食後服。

白話文:

一副藥,用兩碗水,加入三片生薑,煎煮成一碗,飯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