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漢醫學》~ 別論 (130)
別論 (130)
1. 論古方與後世方之關係
余常用之,有六口訣:夫內傷病,頭痛,惡寒發熱,寒熱往來,身痛,口乾甚,似外感。1.細察之,果有內傷不足之候,則用此方,此其一也。2.稟受虛弱之人,感受風寒而病,此為內傷挾外感之候。內傷重者,則用此方,從六經之見證而加減之;外感重者,先用外感之藥,後以此方調理之,此其二也。3.稟受雖壯實,已歷汗吐下,猶未愈者,必用此方,是因邪盡而正氣虛之故,此其三也。
4.瘧久不愈者,必投此方。蓋因病久,則氣血虛,而邪氣深入,以人參、白朮、當歸、黃耆補氣血,升麻、柴胡升發陷邪,陳皮行痰故也。其餘瀉利、咳嗽等疾,陽氣下陷者,皆宜用之,此其四也。5.手足痿弱或攣痛,或半身不遂,或身如蟲行者,多屬脾胃虛弱。醫為中風之候,用二陳、四物、排風、順氣之類。
然細察脈證,當用此方,此其五也。6.日晡發熱,小便淋瀝,大便燥結,舌裂口乾,自汗盜汗者,為陰血虛,用此方,兼與八味丸,或此方合地黃丸料,煎而用之亦可,此其六也。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醫王湯條曰:「此方東垣本建中湯、十全大補湯、人參養榮湯等加減而成。後世俗醫雖有種種之口訣,然究竟宜用於小柴胡湯之帶虛候者,不可拘於名義,而謂補中益氣之升提。其虛候云者,第一,手足倦怠。第二,語言輕微。第三,眼勢無力。第四,口中生白沫。
第五,飲食無味。第六,喜好熱物。第七,當臍動悸。第八,脈散大無力等。八證之內,若有一二證,即為此方之目的而宜用之。其他薛立齋所謂飲食勞倦而患瘧痢等證,脾胃因久虛而不能愈者,龔云林所謂氣虛卒倒、中風等證,因於內傷處著眼而宜用之。前述總以有少陽柴胡之適證,兼內傷者與之,則無誤矣。
故不拘男女,因虛勞而成雜證,長服此方有效,尤以婦人為最有效。又用於諸痔脫肛之類,多疲乏者。又此證而好熱物者,宜加附子,雖云口渴者,亦不以附子為苦也。」
求真按:「上列諸證,宜用小柴胡湯、柴胡去半夏加瓜蔞湯、柴胡薑桂湯等方中之一方,與當歸芍藥散合用之,而以為補中益氣湯證者,因眼光不能透徹師論之所致也。」
同書柴葛解肌湯條曰:「此方余家新定之,宜用於麻黃葛根二湯證未解,已進於少陽而嘔渴甚,四肢煩疼者,此《局方》之十神湯,《六書》之柴葛解肌湯,其效為優。柴胡,黃芩,半夏,甘草,麻黃,桂枝,芍藥,石膏,葛根,生薑。」
求真按:「此方因誤認葛根和石膏湯與小柴胡湯之合方證而組成,故無用此方之必要。依余之經驗,凡感冒稍劇者,不論太陽證之現否,既兼發少陽證者,則不宜舉用葛根湯,宜於起初即用葛根湯小柴胡湯之合方,先制其機。若咽痛,或有黏痰難以咯出之情者,則宜加桔梗。
白話文:
我常用的方劑,有六個口訣:內傷引起的疾病,像是頭痛、怕冷發熱、忽冷忽熱、身體疼痛、口乾嚴重,這些症狀看起來很像外感。
1.仔細觀察,如果確實有內傷虛弱的徵兆,就用這個方子,這是第一種情況。
2.體質虛弱的人,感受風寒而生病,這是內傷夾雜外感的狀況。如果內傷比較嚴重,就用這個方子,並根據六經的症狀來加減藥材;如果外感比較嚴重,就先用治療外感的藥,之後再用這個方子來調理,這是第二種情況。
3.體質雖然強壯,但已經經歷過發汗、催吐、瀉下等治療,卻仍然沒好的,就必須用這個方子,這是因為邪氣已經消除,但正氣虛弱的緣故,這是第三種情況。
4.久治不癒的瘧疾,必須用這個方子。這是因為病久了,氣血虛弱,邪氣深入,所以用人參、白朮、當歸、黃耆來補氣血,升麻、柴胡來提升和發散陷下去的邪氣,陳皮則是用來化痰。其他像是腹瀉、咳嗽等疾病,只要是陽氣下陷的,都適合用這個方子,這是第四種情況。
5.手腳痿弱無力、抽筋疼痛,或是半身不遂、身體感覺像有蟲子在爬,多半是因為脾胃虛弱。醫生可能會當作中風來治療,使用二陳湯、四物湯、排風、順氣等藥物。但是仔細觀察脈象和症狀,應該使用這個方子,這是第五種情況。
6.每天下午發熱、小便淋漓不盡、大便乾硬、舌頭乾裂、口乾、自己出汗或是晚上盜汗,這是陰血虛的症狀,用這個方子,可以同時搭配八味丸,或用這個方子加上地黃丸的藥材一起煎服,也是可以的,這是第六種情況。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中,醫王湯這一條說:「這個方子是根據東垣的建中湯、十全大補湯、人參養榮湯等方子加減而成的。後世的庸醫雖然有各種各樣的口訣,但這個方子實際上適合用在小柴胡湯的兼有虛弱症狀的情況,不能拘泥於字面上的意義,而認為它是補中益氣湯那種升提作用。所謂的虛弱症狀包括:第一,手腳疲倦無力。第二,說話聲音微弱。第三,眼睛看起來無精打采。第四,口中產生白色泡沫。第五,吃東西沒味道。第六,喜歡吃熱的食物。第七,肚臍部位有跳動感。第八,脈象散亂無力等。只要出現這八種症狀中的一兩種,就適合用這個方子。其他像是薛立齋所說的因飲食勞累而導致的瘧疾、痢疾等症狀,或是脾胃因長期虛弱而無法痊癒的情況,或是龔云林所說的氣虛導致的突然昏倒、中風等症狀,都應該從內傷的角度來看待而使用這個方子。總而言之,只要有少陽證中柴胡適用的症狀,又兼有內傷的,就可以使用這個方子,就不會出錯了。」
所以不論男女,因為虛勞而產生的各種複雜疾病,長期服用這個方子有效,尤其對婦女最有效。另外,像痔瘡脫肛之類的疾病,如果患者經常感到疲乏,也適合用這個方子。如果同時喜歡吃熱的食物,就應該加附子,雖然有口渴的症狀,也不要因為怕附子而不敢用。
求真按:「上面列出的這些症狀,應該使用小柴胡湯、柴胡去半夏加瓜蔞湯、柴胡薑桂湯等方劑的其中一種,與當歸芍藥散合用,如果誤認為是補中益氣湯的症狀,那是因為沒有完全理解醫書的論點。」
同一本書中,柴葛解肌湯這一條說:「這個方子是我家新定的,適合用在麻黃湯、葛根湯的症狀還沒解除,已經進入少陽階段,出現嘔吐、口渴嚴重、四肢煩躁疼痛的狀況。這個方子相當於《局方》的十神湯、《六書》的柴葛解肌湯,療效都很好。組成的藥材有:柴胡、黃芩、半夏、甘草、麻黃、桂枝、芍藥、石膏、葛根、生薑。」
求真按:「這個方子是因為誤認為葛根湯和石膏湯與小柴胡湯合併的症狀而組成的,所以沒有使用的必要。根據我的經驗,凡是感冒比較嚴重的,無論是否有太陽病的症狀,只要同時出現少陽病的症狀,就不應該使用葛根湯,應該在開始就使用葛根湯和小柴胡湯的合併方,先控制病情。如果有咽喉疼痛,或是有黏痰難以咳出來的情況,就應該加桔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