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巖

《本草思辨錄》~ 卷一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1)

1. 牡丹

心為牡臟主血脈,牡丹色丹屬心。氣味辛寒,故能通血脈除血熱。辛寒兼苦,直抵下焦,故又瀉腎臟陰中之火及肝熱之由腎而致者。本經除症堅瘀血留舍腸胃。蓋丹皮非腸胃藥,而腸胃有症堅瘀血留舍則治之,義至精而至確也。

白話文:

心是男性的臟腑,主掌血脈,牡丹皮顏色丹紅,屬性屬心。氣味辛涼,能夠疏通血脈,消除血熱。辛涼兼苦,直達下焦,因此也能瀉去腎臟陰分中的火氣,以及由腎臟引發的肝熱。本經記載丹皮能消除症瘕積聚和瘀血阻滯於腸胃。丹皮並不是腸胃藥,但是腸胃如果有症瘕積聚和瘀血阻滯,就可以用丹皮治療,這個道理十分精確。

丹皮與大黃桃仁芒硝,皆能治下焦血分之病。而仲聖方或四物並用,或有大黃桃仁芒硝而無丹皮,或有丹皮而無大黃桃仁芒硝,或有丹皮桃仁而無大黃芒硝,或有大黃桃仁而無丹皮芒硝,用舍之間,詎無深意。竊嘗玩索而得之矣。大黃桃仁芒硝,是治客熱傳入之血結,病之驟得者。

白話文:

丹皮與大黃、桃仁、芒硝,都能治療下焦血分之病。而仲聖方,有時使用四物一起使用,有時有 大黃、桃仁、芒硝,但沒有丹皮,有時有丹皮,但沒有大黃、桃仁、芒硝,有時有丹皮、桃仁,但沒有大黃、芒硝,或有時有大黃、桃仁,但沒有丹皮、芒硝,在使用上的差異,必然有深層的道理。我經過深思熟慮,終於理解了其中的道理。大黃、桃仁、芒硝,是治療外來熱邪傳入血分而凝結成的血塊,這種疾病發病較快。

丹皮是治陰虛生熱之血結,病之漸致者。大黃芒硝丹皮並滌血熱,而大黃下奪而厲,芒硝咸降而濡,丹皮去瘀生新而養陰,堪入於補劑。桃仁獨不涼血,而破由氣入血之閉滯。此四物功用之同而不同也。大黃牡丹湯,癰膿在大腸,丹皮冬瓜仁,乃治此證之專藥。大黃桃仁芒硝,則因發熱惡寒,必其始有外邪入里,用以下奪而加之,故四物皆不可少。

白話文:

丹皮用於治療陰虛引起的熱血凝結,疾病逐漸加重的患者。大黃、芒硝和丹皮都可以清除血熱,但大黃瀉下過快又強烈,芒硝味鹹,性質下行,可以滋潤,丹皮可以清除淤血、生出新血,並且滋陰,可以添加到補益的藥物中。桃仁不單純具有涼血的作用,還可以破除由氣血阻滯引起的淤血。這四種藥物的功效相同但又有不同。大黃牡丹湯用於治療癰膿位於大腸的患者,丹皮冬瓜仁纔是治療此症的專用藥。大黃、桃仁、芒硝則用於治療發熱、惡寒的患者,這一定是由於最初有外邪侵入體內,所以採用瀉下的方法,並加上這些藥物,所以這四種藥物都不可缺少。

桃核承氣湯,表證未解而熱結膀胱,宜大黃桃仁芒硝亟攻其邪,而無庸丹皮之養陰。溫經湯,病屬帶下而血瘀少腹,治以化氣調經為主,丹皮兼疏其瘀,而無取大黃桃仁芒硝之傷正。桂枝茯苓丸,大意與溫經湯無異,而下症以止漏,下症為重,故用丹皮又加桃仁,二物性皆柔緩,不傷胎氣;若大黃芒硝之鹹苦下泄,則非所宜也。

白話文:

桃核承氣湯:在表證沒有解除時,如果熱邪結於膀胱,應當用大黃、桃仁、芒硝這味大寒之藥,排除邪氣,不必用丹皮來滋陰。

溫經湯:病因是屬於帶下,而血瘀阻於小腹,治療以調氣活血調理月經為主,兼用丹皮疏散淤血,但不需要用大黃、桃仁、芒硝傷及正氣。

桂枝茯苓丸:大意和溫經湯沒有不同,但側重於止血,止血為主要目的,所以用了丹皮,又加了桃仁,這兩味藥性都比較柔和緩和的,不會損傷胎氣。如果用大黃、芒硝,那麼它的鹹苦瀉下作用,就不合適了。

下瘀血湯產婦有瘀血著臍下,非陰虛血熱之比,無需乎丹皮芒硝,既服枳實芍藥散而不愈,自非大黃不能下奪,桃仁䗪蟲逐瘀而不峻,於產婦最宜,雖用大黃而蜜丸酒煮,用緩其性,仍所以顧產後之虛也。知此五方用舍之道,而余如鱉甲煎丸、腎氣丸,可類推矣。

白話文:

下瘀血湯:產婦有瘀血凝聚在臍下,不是陰虛血熱可比,不需要用丹皮芒硝。服用枳實芍藥散也不見好轉,如果不用大黃就無法將瘀血排出體外。桃仁和䗪蟲可以逐瘀,但藥性不峻烈,最適合產婦服用。即使使用大黃,也要用蜜丸酒煮的方式來緩和它的藥性,目的是為了顧及產後身體虛弱的狀況。瞭解了這五種方劑的使用之道,我所創的鱉甲煎丸和腎氣丸,都可以類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