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瘍醫大全》~ 卷二十九 (8)
卷二十九 (8)
1. 癍疹門主方
通治陽證斑疹主方(《活人錄》)
生地(三錢),防風,荊芥(各一錢五分),川黃連,犀角屑,牡丹皮(各五分),黃芩,桔梗(各一錢),甘草(三分)
水煎。不拘時服。(血中伏火,必先涼血,故以生地為君,而丹皮佐之,芩連瀉心肺之火,佐桔梗以開鬱結,犀角清心家之熱毒,而甘草佐之,荊防用以解散內外之風邪。外感重者加羌活一錢,川芎、薄荷各五分,暫去芩連、生地,如陽明胃家熱毒,煩躁熱渴,無汗背寒,斑疹黑紫色者,速加石膏一兩,連翹一錢五分,元參一錢,犀角五分,去防風、桔梗。
傷寒邪熱入胃,舌胎黃黑有刺,二便不通,譫語狂熱者,加大黃五錢,芒硝三錢,枳實二錢,去生地、防風、丹皮。傷寒陽明失表,煩渴外熱,半表半裡,大便不去,無下症者加乾葛三錢,牛蒡子二錢,元參一錢五分,薄荷一錢,去生地、丹皮、黃連、犀角。)
通治陰證斑疹主方
白朮(二錢),白茯苓(一錢五分),人參,炮姜(各一錢),陳皮,炙甘草,防風(各五分),肉桂(三分)
水煎。早晚空心服。(上方乃治陽虛血熱及氣熱、血熱,凡惡寒喜熱,二便清利,口不幹而反欲熱飲,六脈沉微細數,或虛數無神者宜之。此氣虛不能統運血脈,致血久郁生熱,而有風熱之變也。)
腎水不足,龍火無制,陡發越於上,心肺受其熏逼而成斑疹者。八味地黃湯導火歸原,兼服腎氣丸。
治陰虛血熱,熱鬱血中而生斑疹,時發時止,或痛久遠不愈者。以此涼血清熱,滋肝息風,兼服濟陰丸。
生地(三錢),制首烏(二錢),當歸,乾葛(各一錢五分),秦艽,丹皮,甘菊,荊芥(各一錢),薄荷(五分),甘草(三分)
水煎,午後臨睡服。
遍身風疹作癢,生芝麻研碎,擦之。
又方,過年貼過掛絡,擦之。
又方,鹽蒲包煎湯洗之。
風疹不時舉發
真麻油,燒酒(各半酒杯)
和勻燉熱,發時服之。再不發矣。
白話文:
[癍疹門主方]
通治陽證斑疹主方
這是一個治療各種陽性斑疹的主要方子。
藥材包含:生地三錢,防風、荊芥各一錢五分,黃連、犀角屑、牡丹皮各五分,黃芩、桔梗各一錢,甘草三分。
用水煎煮,不拘泥於何時服用。這是因為血中有潛藏的熱火,必須先冷卻血液,所以用生地作為主藥,牡丹皮輔助。黃芩、黃連用來瀉心肺的火氣,並用桔梗來疏散鬱結。犀角則清心熱毒,甘草輔助調和。荊芥、防風則用來驅散體內外的風邪。
如果外感風邪嚴重,可以加入羌活一錢,川芎、薄荷各五分。暫時去掉黃芩、黃連、生地。如果是陽明胃部有熱毒,出現煩躁口渴、沒有汗、背部發冷,斑疹呈現黑紫色,要快速加入石膏一兩,連翹一錢五分,元參一錢,犀角五分,並去掉防風、桔梗。
如果因為傷寒邪熱進入胃部,舌苔呈現黃黑色且有刺,大小便不通暢,出現胡言亂語、狂躁發熱的症狀,要加入大黃五錢,芒硝三錢,枳實二錢,並去掉生地、防風、牡丹皮。如果是傷寒陽明經沒有解除表證,出現煩渴、體外發熱,介於表裡之間,大便不通但沒有下痢的症狀,要加入葛根三錢,牛蒡子二錢,元參一錢五分,薄荷一錢,並去掉生地、牡丹皮、黃連、犀角。
通治陰證斑疹主方
這是一個治療各種陰性斑疹的主要方子。
藥材包含:白朮二錢,白茯苓一錢五分,人參、炮薑各一錢,陳皮、炙甘草、防風各五分,肉桂三分。
用水煎煮,早晚空腹服用。這個方子是治療陽虛血熱、氣熱、血熱等情況的。凡是出現怕冷喜歡溫暖,大小便清澈通利,口不乾反而想喝熱飲,脈象沉微細數,或虛弱無力的情況都適用。這是因為氣虛不能推動血液運行,導致血液長期鬱積產生熱,進而出現風熱的變化。
如果是腎水不足,造成虛火無法控制,突然向上發散,熏逼心肺而形成斑疹,要服用八味地黃湯來引導火歸根,同時服用腎氣丸。
治療陰虛血熱,熱鬱積在血液中而產生斑疹,時好時壞,或者疼痛很久都無法痊癒,可以用這個方子來涼血清熱、滋養肝臟、平息風邪,同時服用濟陰丸。
藥材包含:生地三錢,制首烏二錢,當歸、葛根各一錢五分,秦艽、丹皮、甘菊、荊芥各一錢,薄荷五分,甘草三分。
用水煎煮,在午後臨睡前服用。
其他治療風疹的方法
如果全身出現風疹發癢,可以用芝麻研磨成碎末,擦拭患處。
也可以用過年貼過的掛絡(窗花),擦拭患處。
或者用鹽蒲包煎煮成湯,清洗患處。
如果風疹不時發作,可以用麻油、燒酒各半酒杯,混合均勻後加熱服用,之後就不會再發作了。
2. 葡萄疫門主論
陳實功曰:葡萄疫乃小兒感受四時不正之氣,鬱於皮膚不散,結成大小青紫斑點,色若葡萄,發在遍體頭面,乃為腑證。自無表裡,如邪毒傳胃,牙根出血,久則虛人,斑方漸退。初起宜服羚羊角湯清熱涼血,久當滋益其內,又有牙根腐爛者,人中白散主之。(《正宗》)
《心法》曰:此證惟腿脛居多。
白話文:
陳實功說:葡萄疫是小孩子感受了四季不正的氣候,鬱積在皮膚不能散去,結成大小青紫色的斑點,顏色像葡萄,長在全身和臉上,這是屬於內臟的疾病。這種病沒有表證或裡證的分別,如果邪毒傳入胃部,會造成牙齦出血,時間久了會使人虛弱,斑點才會慢慢消退。剛開始發病應該服用羚羊角湯來清熱涼血,時間久了要滋養身體內部。還有牙齦腐爛的,可以用人中白散來治療。(出自《正宗》)
《心法》說:這種病大多長在腿和脛骨。
3. 葡萄疫門主方
羚羊角散(《正宗》)
羚羊角,防風,麥門冬,玄參,知母,牛蒡子,黃芩(各八分),生甘草(二分),淡竹葉(十片)
水二盅,煎六分。食遠服。
胃脾湯(《正宗》)
北五味(五分),白朮,遠志肉,陳皮,沙參,麥門冬,茯神,生甘草(五分)
水二盅,煎六分,食遠服。如虛弱自汗者,去沙參加人參黃耆各五分。
非疳散,治葡萄疫攻牙腐爛。
五倍子(炒茶褐色),人中白(煅各一兩),冰片(四分)
研細。用米泔水漱淨,吹。
白話文:
羚羊角散
羚羊角、防風、麥門冬、玄參、知母、牛蒡子、黃芩,各取八分,生甘草取二分,淡竹葉取十片。
用水兩碗煎煮至剩六分,在飯後稍遠的時間服用。
胃脾湯
北五味子、白朮、遠志肉、陳皮、沙參、麥門冬、茯神,生甘草,各取五分。
用水兩碗煎煮至剩六分,在飯後稍遠的時間服用。如果身體虛弱、容易出汗,可以去除沙參,加入人參和黃耆各五分。
非疳散,用來治療葡萄疫導致的牙齒腐爛。
五倍子(炒至茶褐色)、人中白(煅燒過),各取一兩,冰片取四分。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米泔水漱口清潔後,將藥粉吹入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