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漢醫學》~ 別論 (213)
別論 (213)
1. 柏葉湯之注釋
吐血不止者,柏葉湯主之。(《金匱要略》)
【註】
吐血不止者,服他止血劑,尚不止也。
柏葉湯方
柏葉、乾薑各3克,艾6克。
上細銼,以水一合五勺,煎五勺,去滓,頓服。
白話文:
吐血不止的人,服用其他止血劑還未止血。
柏葉湯方
柏葉、乾薑各 3 克,艾草 6 克。
上藥細末,加水一合五勺,煎至五勺,去渣,一次服下。
《千金方》曰:「治吐血內崩,上氣,面色如土方(此方,即本方加阿膠也)。」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咳血乾嘔,煩熱腹痛,脈微無力者。又能止衄血。」
白話文:
《千金方》說:「治療吐血、內臟出血、氣上升至胸部,臉色像土一樣的方劑(這個方劑就是本方加上阿膠)。」
本方可用於治療咳嗽咳血、乾嘔、心煩熱、腹痛,脈搏微弱無力。另外,還可止鼻出血。
2. 柏葉之醫治效用
《本草備要》曰:「側柏葉,苦澀微寒。…最清血分,為補陰之要藥,止吐衄崩痢,及一切血證,去冷風濕痹,歷節風痛,生肌殺蟲。」
白話文:
《本草備要》記載:「側柏葉,有苦澀味、微寒性。……最能清淨血分,是補陰的主藥,可以止吐血、止鼻血、止崩漏、止痢疾,以及一切血癥,還可以去寒風濕痹,緩解關節風痛,生肌殺蟲。」
據此說觀之,則本藥為收斂性止血藥矣。
白話文:
根據這些說法來看,這種藥是具有收斂止血作用的藥物。
3. 拾掇篇
此篇名,亦為余所定,諸方概選自東洞翁所著《古方兼用》丸散方者。
巴豆鷓鴣菜丸
白話文:
巴豆鷓鴣菜丸 這篇名是我定的,這幾個方子都是節選自東洞翁所著的《古方兼用》中的丸散方。
巴豆5克,大黃8克,鷓鴣菜10克(必須為霜存性)。
白話文:
巴豆5克,大黃8克,鷓鴣菜10克(必須是經過霜凍過的品種)。
上三味,各別為細末混合之,以米糊為丸,頓服0.4~1克。
【主治】治因蛔蟲時時心腹急痛,大便閉者。
疥癬摺藥
巴豆、大黃、蓖麻子、黑胡麻各等分。
白話文:
疥癬擦藥
細磨巴豆、大黃、蓖麻子、黑芝麻,各取等量,混入米糊中做成藥丸,一次服用 0.4~1 公克。
主治
治療因蛔蟲入侵而導致的心腹疼痛和便祕。
上四味細銼,麻布包,漬熱酒,數拍患處,至半時一時許,如麻疹之發於肌表,發則以湯水洗之,不禁。如此六七日許,而浴以湯,則疹盡白而愈。
白話文:
將這四種藥物細細研磨,用麻布包好,浸泡在熱酒中,反復拍打患處,持續半小時到一個小時左右。患處皮膚會出現麻疹一樣的皮疹,這時用熱水清洗皮疹,不要禁止出疹。這樣堅持六七天,然後用熱水洗澡,皮疹就會全部消退,痊癒。
【主治】疥癬不問新久,拍之必有奇效(面部、兩乳及前後陰邊,不可拍之)。
前七寶丸
白話文:
主治:疥癬,無論發病時間長短,以本藥敷之,必定見效(面部、雙乳、陰部前後不可敷用)。
前七寶丸
輕粉、牛膝各10克,土茯苓5克,雞舌香2.5克(雞舌香,丁子也。丁子難作末,須入白米七八粒同研,即成末矣),大黃4克。
白話文:
輕粉、牛膝各10克,土茯苓5克,丁香2.5克(丁香又稱雞舌香,因難以磨成粉末,需要加入七八粒白米共研磨,才能製成粉末),大黃4克。
上五味,各別為細末,以米糊調勻為丸,如綠豆大,日服1~1.5克,三回分服。
白話文:
將五種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米糊調成約綠豆大小的丸藥,每天服用1~1.5公克,分三次服用。
【主治】治瘡毒(求真按:「梅毒也」)之骨節疼痛(求真按:「骨及關節疼痛也」)等陳痼之毒。
續七寶丸
水銀3.5克,礬石、芒硝各6克,鹽2克。
白話文:
續七寶丸
【主治】治療梅毒導致的骨節疼痛等頑固毒症。
[水銀]3.5克,明礬、[芒硝]各6克,食鹽2克。
上四味,先碎礬石、芒硝,乃合四味,納瓦盆中,以茗碗覆之,以泥封之,安架火上,自下燒之。半日許,既而取其所附著於茗碗之霜,以棗肉為細丸,用量同前。
【主治】治用前七寶丸而無功者。
白話文:
把上面四種藥物中,先研碎礬石、芒硝,之後把四種藥物都混合起來,放在瓦盆裡,用茶碗蓋住,用泥把接縫處封好,放在爐竈上,從下面開始燒。大約過半天的時間,然後取茶碗上附著的霜,用棗肉做成細小的丸劑,和前面提到的丸藥用法用量相同。
主治:用過「前七寶丸」治療後依然不見效的病症。
《建殊錄》曰:「某商人,患梅毒,瘥後,鼻梁壞陷,殆於兩頰等,先生作七寶丸使服之,鼻反腫脹,三倍於常人,及盡二劑,則稍收縮,再見全鼻矣。」
白話文:
《建殊錄》中記載:「有一位商人,患有梅毒,治癒後,鼻樑塌陷,幾乎與兩頰等齊。有一位醫生製作了七寶丸讓他服用,服用後,鼻樑反而腫脹起來,比常人大了三倍。吃完兩劑藥後,腫脹開始消退,不久後,鼻子就恢復了原來的樣子。」
《續建殊錄》曰:「一男子患大頭痛,心下堅滿,按之則痛,時時欲嘔,眼中赤眩,不能見物,舌上有黑苔,不大便十餘日,不欲飲食,與大柴胡湯,大便通快,諸證稍退,然頭痛如故,後兼用七寶丸而痊愈。」
求真按:「因兼用七寶丸而頭痛愈觀之,則此證為腦梅毒也明矣。」
白話文:
《續建殊錄》記載:「有一名男子患有嚴重頭痛,心下堅滿,按壓時感到疼痛,經常想嘔吐,眼中發紅眩暈,看不清東西,舌頭上有黑苔,超過十天沒有大便,也不想吃東西。醫生給他服用了大柴胡湯,大便通暢了,各種症狀有所減輕,但頭痛仍然沒有緩解。後來又兼用七寶丸,最終痊癒。」
因兼服七寶丸而頭痛減輕,觀此情形,則此證為腦梅毒已相當明確。
《生生堂治驗》曰:「某人年三十,患梅毒,兩耳聾塞,咽喉赤爛,其會厭左邊有一竅,臭膿不絕口。曾治百餘方皆不驗,亦惟待死而已。會聞師名,不遠千里而來,乞治曰:『多年誤治,至於如是,死固不愛,倘得蒙先生診治,亦於泉下無悔焉。若萬一有生路,感何如之!』先生診之脈沉實,曰:『若非巴豆、輕粉,則不能治。
白話文:
《生生堂治驗》中記載:有一個人三十歲,患了梅毒,兩耳聾塞,咽喉赤爛,會厭左邊有一個小孔,流出惡臭的膿水。他曾請過一百多位醫生診治,但都沒見效,只能等著死亡。後來聽說了我的名聲,不遠千里而來,請求診治,他說:『多年來誤治,以至於如此地步,死倒是不怕,如果能得到先生的診治,即使死了也能瞑目了。如果萬一還有生路,感激不盡。』我診了他的脈象,脈象沉實,於是說:『如果不使用巴豆、輕粉,就不能治好。』
』其人有懼色,故舍於先生之塾中,使視服輕粉而無害,於是以七寶丸如法服之,諸證稍減,復以續七寶丸下之(求真按:『續七寶丸非下劑,恐為後七寶丸之誤,而後七寶丸由巴豆、雞舌香各5克、大黃8克而成之丸方也』),或以四賢丹洗口內(求真按:『四賢丹為治汞毒性口內炎之含漱劑也』),凡月餘而痊愈。」
白話文:
那人害怕,所以留在先生的私塾中,先生讓他服用輕粉而沒有害處,於是按照方法服用七寶丸,各種症狀都慢慢減輕了,又吃延續七寶丸來讓他瀉除毒素(求真按:「延續七寶丸不是瀉劑,可能錯寫成後七寶丸才對,而後七寶丸是巴豆、雞舌香各5公克、大黃8公克製成的丸劑」),或者用四賢丹漱口(求真按:「四賢丹是治療水銀中毒性口瘡的含漱劑」),總共過了一個多月才完全康復。
《黴瘡治方論》曰:「某婦,初患咽痛腫塞,數日漸快,爾後尚患咽喉爛痛,凡食有鹽味者,則痛苦難忍,且不能熱飲,雖冬月以冷水沃飯。諸藥無效已五年矣,請余診。乃作七寶丸(每服三分,日二夜一服)服之,凡七日口中腐爛,吐涎數升,更作後方丸(求真按:『後七寶丸之略也』),瀉下其動搖之毒。出入四十日許,諸患脫然,後食鹽醬酢酒及熱飲等如常人矣。
白話文:
5公克水銀、3公克砒霜、16公克硝石、12公克明礬、18公克綠礬、15公克雲母、15公克食鹽、3.5公克青鹽。
上各別搗篩為末,以次調和之,納瓮中密封之,蓄積凡十旬以上,取出燒之,但一燒石之藥末,為八十瓦許。燒法、丸法如續七寶丸法,制如胡麻子大,以辰砂為衣,砂糖湯送下,一丸或二丸也。
白話文:
將上列藥材分別搗碎、過篩成細末,然後依次調和均勻,裝入甕中密封好,儲存十個月以上,取出後燒製,只燒了一次石藥末,就得到了八十瓦左右的藥粉。燒製方法、製丸方法參照續七寶丸的方法,製成胡麻子大小的丸劑,用辰砂為衣,用砂糖湯送服,每次服一丸或兩丸。
燒生生乳法,如方藥為末,其雲母須用中國雲母,漬鹽水中,晒乾為末,七味和合,入於乳缽。其入水銀時,吐唾液不止搗研之,則水銀易與諸藥調和,若不用唾液,梅酢亦可,研至不見星為度。由是移入於燒壺而押實之,置五六十日,諸藥氣味融和堅硬時燒制之,時候以五六七月為佳。
白話文:
將生石膏燒製成生石膏粉末,就像方藥一樣研磨成末。雲母須選用中國的雲母,浸泡在鹽水中,曬乾後研磨成末。將七種藥物混合在一起,放入乳缽中。加入水銀時,一邊吐唾液一邊研磨,這樣水銀能和其它藥物更容易融合。如果不用唾液,也可以用梅酢。研磨到看不到水銀顆粒為止。然後將藥物放入燒瓶中,壓實,放置五六十天,等藥物氣味融和、變得堅硬時,就可以進行燒制了。燒制的時候以五六七月為佳。
燒壺者,以泥壺燒成花缽形者,高約鯨尺四寸許,口徑三寸五分許,其蓋邊有指口,中有三孔,縛以銅絲,封以鹽泥。待乾後掘庭上之土,而倒填其缽,底微露出,置炭其上,約用炭五百兩許,掘出,倒壺待冷。然後去土,取蓋,其乳如束針之附著,約有十二三兩,如細末者,亦有十二三兩。
白話文:
燒壺:用泥壺燒成花盆形的容器,高度大約為鯨尺四寸左右,口徑大約為三寸五分左右。壺蓋邊緣有可以讓人手指穿過的孔洞,壺蓋中間有三個孔洞,使用銅絲綁緊,用鹽泥封住。等壺蓋乾了以後,挖出庭院的泥土,將泥土倒入壺中,壺底微微露出外面,在壺上放置木炭,大約使用五百兩左右的木炭,等木炭燃燒完畢後,將壺挖出來,倒立壺身使其冷卻。然後將泥土倒出來,取下壺蓋,就可以看到壺蓋上有如針束般附著的乳狀物質,大約有十二三兩,如果比較細碎的乳狀物質也有十二三兩。
賣物所制,將水銀增量,以取乳多,所以不甚有效也。(據《方伎雜志》)
譯者按:「日本尺分為直尺、曲尺二種。直尺,即鯨尺,據各國度量衡比較表,合0.946969部尺。」
【主治】治肺痿,肺癰,瘰癧,諸瘡毒結於胸膈者。
白話文:
賣藥的藥方中,將水銀的用量增加,以取得更多的乳汁,所以治療效果不佳。(根據《方伎雜志》記載)
譯者按
「日本尺分為直尺、曲尺兩種。直尺,即鯨尺,根據各國度量衡比較表,合0.946969部尺。」
主治
治療肺痿(肺結核)、肺癰(肺膿瘍)、瘰癧(淋巴結核)、各種瘡毒結於胸膈的情況。
《叢桂亭醫事小言》曰:「生生乳,不僅治下疳,凡噎嗝,中風,水腫,腳氣,勞瘵,血積,寒疝,疾喘,小兒馬脾風等,及其他難證,配用之皆有奇驗,難以勝數。只與梅毒相違,瞑眩而速,先有發熱眩暈等,即用冷水可解其毒,分量約用二三釐許。又有間日入鹽梅者。」
白話文:
《叢桂亭醫事小言》上說:「生生乳不僅可以治療下疳,凡是噎嗝、中風、水腫、腳氣、勞瘵、血積、寒疝、疾喘、小兒馬脾風等,以及其他疑難雜症,配用生生乳皆有奇效,難以一一列舉。只是與梅毒相剋,中毒反應很強而且很快,如果出現發熱、眩暈等症狀,立即服用冷水可以解毒,用量約二三釐許。有的人間日服用鹽梅入藥。」
《黴瘡治方論》本藥條下曰:「坎謹考此方,能破逐沉潛固滯之毒,故傳曰:『治所謂肺痿,肺癰,或梅瘡之壞證及諸痼毒,或所謂積聚疝,或所謂癩風者。』」
白話文:
《黴瘡治方論》書中曾說過:「經過嚴謹考究,此方能破除並驅逐深藏之毒和散佈之毒,因此有這句話:「用來治療肺痿、肺癰、或者是破爛的黴瘡,治療這些難以治好的病症以及各種頑固的毒素病症,或者所謂的積聚疝,或者所謂的癩風病。」
一人患所謂肺癰,百治無效,請余治。診之脈沉遲,喘咳上氣,日吐膿沫數升,羸瘦特甚。余作生默默使服之,有一醫生詰余曰:「噫!何不仁之甚耶?此病雖屬不治證,命在旦夕,今妄用此劇藥,恐徒促其命期耳!且生生乳為治梅家之主藥,非治他病之品乎!夫醫,仁術也。
白話文:
有個人罹患了所謂的肺癰,百般治療都沒有效,請我替他治療。我診斷他的脈象沉弱遲緩,喘咳、胸悶氣促,每天吐出數升帶著血的黃綠色膿痰,身體異常瘦弱。我配製了生生乳讓他服用,有一位醫師問我:「唉呀!怎麼這麼殘忍呢?這種病雖然屬於不治之症,命在旦夕,現在隨便使用這種藥物,恐怕只會加速他的死亡吧!而且生生乳是治療梅毒的主要藥物,不是治療其他疾病的藥物吧!醫生,是一種仁慈的術業啊。
子徒少年任氣,不審因、不察證,妄投刻毒之劑,殺人於刀圭之間,不仁之事,更有大於此乎?」坎雖不敏,篤信古方,深重比語,是故不忍坐視因疾病而致死者,且子以生生乳特為梅毒之要藥,何拙乎?夫乳之能也,蓋有熔化沉潛固滯之毒耳,故東洞先生曰:「治肺痿、肺癰、及諸瘡毒之在胸膈者。」且《礬石傳》曰:「活死肌,除胸中熱,止消渴,療心腹積聚,飲食不下。
白話文:
年輕氣盛的人,不明究理、不仔細診斷,就隨便使用猛烈毒藥,在治療中殺死病人,還有比這種事更不仁慈的嗎?我學識有限,但篤信古方,深信先輩們的經驗之談,因此我不能眼睜睜看著有人因疾病而死去。而且,您認為生生乳是梅毒的要藥,為什麼如此武斷?乳汁的功能,只是融化沉積體內毒素而已。因此,東洞先生說:「用它來治療肺癆、肺癰及胸膈間的瘡毒。」《礬石傳》也說:「生生乳能治療死肌,消除胸中的熱氣,治療消渴症,治療心腹積聚,治療不思飲食的症狀。
」以是可知生生乳之效矣。不僅為濕毒家之主藥也,唯熔化沉潛固滯之毒耳。子其察諸,使服之不已,凡十日而停服,作桔梗白散,隔日攻之。出入七十日許,諸證痊愈,今已強健如常矣。
白話文:
所以可以知道生生乳的效用了。它不僅是濕毒症的主藥,只不過是熔化沉積固滯的毒素罷了。你定要仔細觀察,使他服用不間斷,總共十天後停服,改用桔梗白散,隔天服用一次。經過約七十天,各種症狀完全痊癒,現在他已經強健如常了。
化毒丸,熔化積滯之毒,故治梅瘡結毒,壞敗之證,兼療偏枯反胃,一切之痼毒,腹痛不已,所謂積聚疝癥等證。
白話文:
化毒丸,能夠熔化身體內積聚的毒素,因此可以治療梅瘡結毒、壞敗的症狀,還可以治療偏枯反胃、一切的頑固毒素、腹痛不止,也就是所謂的積聚疝癥等症狀。
求真按:「化毒丸,為山脅東洋《裁酌黴瘡秘錄》方,由薰陸(三錢),大黃、雄黃、亂髮霜(各九錢),生生乳(三錢)而成。生生乳實為其主藥,故化毒丸之醫治效用,即本藥之醫治效用也。」
白話文:
求真按:《化毒丸》,是山脇東洋在《裁酌黴瘡祕錄》中記載的方劑,由薰陸(三錢)、大黃、雄黃、亂髮霜(各九錢)、生生乳(三錢)組成。生生乳實際上是它的主要藥物,所以《化毒丸》的治療功效,就是這味藥的治療功效。
《春林軒丸散便覽》曰:「化毒丸,用此方所以治毒氣之強劇者。凡結毒痼疾,毒氣輕者,用端的丸(求真按:『端的丸由川芎、黃芩、檳榔、大黃、黃柏、檞木、忍冬、土茯苓、荊芥、連翹、烏蛇、苦參、白物、朱砂而成之雜駁丸方也』)。瘡毒雖云初起,毒氣頗劇者,必用此方,或用輕粉劑反骨痛者,皆可用此方。」
白話文:
《春林軒丸散便覽》中說:「化毒丸,之所以使用這個方劑,是為了治療劇烈毒氣。所有頑固的毒症,如果毒氣較輕,就用端的丸(註:端的丸是由川芎、黃芩、檳榔、大黃、黃柏、檞木、忍冬、土茯苓、荊芥、連翹、烏蛇、苦參、白物、硃砂等製成的複方丸劑)。瘡毒雖然剛開始發作,毒氣很劇烈,也必須用這個方劑,或者使用輕粉劑治療反骨痛,都可以用這個方劑。」
《栗園雜纂》曰:「用化毒丸之目的是病毒凝結將成痼疾,腐敗難治者。七寶丸用於其毒散漫成塊物等者(求真按:『塊物者,護謨腫之類也』)。此二方之辨別也。」
白話文:
《慄園雜纂》說:「使用化毒丸的目的是在毒邪凝結將要形成難以治癒的痼疾、腐敗時使用。七寶丸則用於毒邪散漫成塊狀物體時使用(求真按:“塊狀物體,是指護謨腫之類的腫瘤”)。這二種藥方的辨別方法就是這樣。」
所謂自膝以下之骨高,有成飯柜形饅頭樣證,此化毒丸之所治也。
梅肉散
輕粉、巴豆各1克,乾梅肉、山梔子各2克(此二物為霜,則能解惡肉惡血)。
上四味各別為末,合為散。若不能散服者,糊丸亦佳。用法用量同巴豆鷓鴣菜丸。
【主治】治惡毒難解者(見一方云:「治諸惡瘡、結毒及下疳瘡者」)。
白話文:
所謂自膝蓋以下的骨頭高出,有形成飯櫃形狀的饅頭樣病症,這正是「化毒丸」可以治療的。
[梅肉散]
輕粉、巴豆各一錢,乾梅肉、山梔子各二錢(這兩味藥材研成細粉,可以化解惡性的肉和血)。
以上四種藥材分別研成細粉,混和成散劑。如果無法服用散劑,也可以糊成丸子。用法和用量與「巴豆鷓鴣菜丸」相同。
主治:治療難以化解的惡毒(有一種說法:「治療各種惡瘡、毒結,以及下疳瘡」)。
《百疢一貫》曰:「先生曰:『淋之重證,莫如輕粉。中神(求真按:『中神,指中神右內也』)用梅肉丸云。』」
白話文:
《百病總論》中說:「先生說:『淋病的重症,沒有比輕粉更厲害的了。中神(求真按:『中神,指中神右內也』)用梅肉丸這個方子治淋病。』」
《方輿輗》本方條曰:「疳瘡毒猛痛劇者,宜以此散急峻下之。若有遲疑,恐寇仇深入,不可防禦也。惟此劑峻烈,病者不耐或用度失法,則貽意外之害也,其餘諸結毒,可運用者甚多。」
白話文:
《方輿輗》中記述這個藥方時說:「疳瘡毒性猛烈,疼痛劇烈的人,應該用這個方劑急劇地瀉下。如果猶豫不決,恐怕邪氣會深入體內,到時候就難以防禦了。但是,這個方劑峻烈猛烈,病人難以承受,如果用法不當,就會導致意外傷害。其餘的各種毒症,可以運用的方法有很多。」
《春林軒丸散便覽》曰:「梅肉散,用於諸瘡毒連綿不愈者,下是也。凡臁瘡或陰瘡等而成大瘡,連綿不愈者亦用之。如梅毒不愈用此方,翌日必出如砂仁瘡而赤者,風毒腫等之餘毒膿汁出者及疳瘡,亦用之。」
白話文:
《春林軒丸散便覽》中提到一種叫做「梅肉散」的藥方,它用於治療各種瘡毒纏綿不愈的情況。凡是臁瘡或陰瘡等發展成大瘡,且久治不愈的,都可以使用這個藥方。如果是梅毒不愈,可以使用這個藥方,第二天瘡口就會出現像砂仁一樣的丘疹,呈紅色;其他風毒腫脹等遺留下的毒膿汁液流出,以及疳瘡,也可以使用這個藥方。
一人患梅毒,服五寶丹數劑而瘥,後一年許,固毒再發,再服前劑,諸證漸退。獨結喉之左,旋人迎腐爛膿漏,臭不可近已六年矣,請我治。因先作葛根加朮附湯,運動其痼毒,別作伯州散,使服之,時時以梅肉散攻之。出入百有餘旬而愈,亦不再發。
白話文:
有一個人患了梅毒,服用五寶丹幾次後痊癒,一年後,梅毒復發,再次服用前劑,各種症狀逐漸消退。然而,在喉結的左邊形成一個腫塊,逐漸腐爛膿漏,臭氣熏天,已經有六年了,請我來診治。因此,我首先用葛根加上白朮、附子的湯藥,以促進血液循環,並讓患者服用伯州散來消腫止痛。同時,我用梅肉散來攻擊瘡口。經過一百多天的治療,患者痊癒了,並且再也沒有復發。
《栗園雜纂》曰:「苦疳瘡痛甚,血出不止者,宜貼雞卵左突(求真按:『膏藥名』),以梅肉丸峻下之,不然則生種種之變也。若用粉劑(求真按:『輕粉劑之略』),有餘毒,則宜用大劑。」
梅肉丸,便毒初起,其人壯實,起脹難者,宜內消諸方。若其毒勢猛烈連小腹者,以此方下之,預防後患為佳。
龍葵散
輕粉、巴豆各3克,龍葵(為霜)10克。
上藥製法、用法、用量同梅肉散。
【主治】治一身發瘡而癢痛或疼痛者。
白話文:
慄園雜纂》記載:
如果苦疳瘡疼痛嚴重,出血不止,建議貼上雞卵左突膏藥。同時服用梅肉丸強力瀉下毒物,否則會產生各種併發症。如果使用含輕粉的藥劑,會有餘毒殘留,建議使用大劑量。
梅肉丸:
當毒性剛發作,患者體格強壯,且腫脹難消時,宜使用內服消毒藥。如果毒勢猛烈,蔓延到小腹時,可用此方瀉下毒物,以預防後患。
龍葵散:
輕粉、巴豆各三錢,龍葵(霜)一錢。
上藥研製、服用方法、用量與梅肉散相同。
**主治:**治療全身發疹、發癢或疼痛。
《方伎雜志》曰:「某兒稟賦脆弱。家人云:『五七日以來,不稍飲乳,但甘薯、雞蛋之類則能食之,是以能保生命。』然小兒不能問其所苦,近處醫生亦不知為何病,是以請診何故不能飲乳也。診之不見何種異狀,精思之,想因會厭凝滯,氣道開合不能如常之敏捷,故不能飲急咽之乳。甘薯、雞蛋之類可以緩咽,故能適合會厭之開合也。
白話文:
《方伎雜志》記載:「有一個孩子的體質非常虛弱。他的家人說:『孩子已經五七天沒有喝過奶了,但他還能吃甘薯、雞蛋之類的食物,這才保住了他的性命。』然而,孩子太小,無法詢問他哪裡不舒服,附近的大夫也不知道他得了什麼病,所以請我診斷一下,為什麼他不能喝奶。我診斷後沒有發現任何異常情況,經過深思熟慮,我猜測可能是因為他的會厭被堵塞了,氣道開合不能像常人那樣敏捷,所以他不能喝會很快流進喉嚨的牛奶。而甘薯、雞蛋之類的食物可以慢慢吞嚥,所以他能夠適應會厭的開合。
聞其家人之言,恐小兒不能多服煎藥,故用龍葵丸,日日下四五次。本病本腫而不痛,現時其肩凝滯如強急,但過四五日,即已如常矣。」
白話文:
聽說她家的人說,擔心小孩不能多喝煮好的藥,所以用龍葵丸,每天吃四五次。本來的病症是腫脹但不疼痛,現在他的肩膀凝滯如同強直,但過了四五天,就已經恢復正常了。」
解毒散
川芎、大黃各20克,甘汞4克,金硫黃5克。
上各別為末,混合之,一日三回分服1~1.5克。
白話文:
川芎、大黃各二錢,甘汞四分,金硫黃五分。
以上各別研成細末,混合均勻,每日三次,每次服用一至一錢半。
【主治】本方為亡師和田先生之創製,治梅毒性諸證有奇效,而此與類方所異者,以其平和穩健,通用於陰陽虛實各證,無汞毒性口內炎等之副作用。
伯州散
白話文:
【主要用途】這個處方是由亡師和田先生創製的,對梅毒引起的各種疾病有奇特的效果,與其他類似處方的不同在於,這個處方平和穩定,適用於陰虛、陽虛、實證、虛證等各種證型,沒有水銀中毒性口腔炎等副作用。
伯州散
組成:
- 檳榔 2 挺
- 乳香 1 兩
- 沒藥 1 兩
- 沉香 5 錢
製法:
- 將檳榔切成小塊。
- 將乳香、沒藥、沉香搗成細末。
- 將上述材料混合均勻。
用法:
取 1~2 錢研細,加溫水送服。
主治:
- 風寒濕痺
- 諸關節疼痛
- 咳嗽氣喘
反鼻霜、津蟹霜(求真按:「今以鼴鼠霜代之」)、角石霜(求真按:「今以鹿角霜代之」)各等分。
上各為細末,混合之,一日二回乃至三回,服用2~4克許。(但酒客,宜以酒服用)
白話文:
反鼻霜、津蟹霜(求真注釋:「現在以鼴鼠霜代替」)、角石霜(求真注釋:「現在以鹿角霜代替」)各等分。
細細研磨成末,一天服用兩次到三次,每次服用 2~4 克左右。(但是飲酒者,建議以酒送服)
【主治】治惡毒難以發出者(見一方云:「治一切之打身、瘧疾、瘡毒疼痛、或諸瘡內攻者。」又見一方曰:「治毒腫或有膿者」)。
白話文:
【主治】治療難以發出的惡毒(另有一種說法稱:「治療一切打身傷、瘧疾、瘡毒引起的疼痛或各種內攻的瘡毒。」另有一種說法稱:「治療毒性腫脹或有膿液的瘡毒。」)
求真按:「此散為興奮性之溫藥,故內臟有急性炎證者,假令雖有以上之適應證,亦決不可用,若誤與之,則反助長炎證也。宜注意之。」
《德本遺稿》曰
排膿黑散
白話文:
求真語重心長地提醒:「此藥是一種興奮性的溫藥,所以對於體內有急性炎症症狀的人,即使有以上適應症,也絕對不能用。如果誤用,反而會加重炎症症狀。應注意此點。」
《德本遺稿》說:
排膿黑散
雞(去腸中穢物,肉、骨、腹背之霜,五錢),五八霜(二錢五分),花(二錢五分,以水銀、硫黃製者),鹿角霜、鼴鼠霜、蘩萋草霜(各二錢)。
白話文:
雞(去除腸中的污物,肉、骨、腹背上的霜,五錢),五八霜(二錢五分),花(二錢五分,用水銀、硫黃製成的花霜),鹿角霜、鼴鼠霜、蘩萋草霜(各二錢)。
【主治】宜於諸痼廢疾,梅毒結毒,或惡瘡,痔漏,瘰癧,鶴膝風,痘瘡黑陷者,內托排膿有神效。
求真按:「此散有效於諸證者,本藥與有大力焉,以是可想見其作用矣。」
排膿散
反鼻、鹿茸、鼴鼠(各黑燒各二錢),土茯苓(五錢)。
上四味為散。
【主治】諸腫毒頑瘡,無名惡瘡,俱宜排膿散。
求真按:「此散所主者,即本藥也,以是可知其效用矣。」
白話文:
排膿散
反鼻、鹿茸、鼴鼠(各黑燒,各二錢),土茯苓(五錢)。
以上四味搗成散劑。
【主治】適用於各種久治不癒的疾病,例如梅毒結核、惡性瘡瘍、痔瘡漏膿、瘰癧(淋巴結腫大)、鶴膝風(關節炎)、痘瘡發黑化膿。內服外敷,有顯著的排膿功效。
求真按:「這種散劑對各種疾病都有效,說明藥材本身有強大的作用,由此可見其功效。」
**【主治】**各種腫毒頑固性瘡瘍,以及無名原因導致的惡性瘡瘍,都適合使用排膿散。
求真按:「散劑的主治範圍,就是藥材本身的作用,由此可知它的功效。」
《松原家藏方》曰:「沉香解毒散,治癰腫。一切癰腫,不問膿之已成未成,若與此藥則能解毒,消腫,止痛,成膿,生新肉,止腐潰。」
白話文:
《松原家藏方》說:「沉香解毒散,可以用來治療癰腫。無論是哪種癰腫,不問膿是否已經形成,只要服用這種藥物,都能解毒、消腫、止痛、化膿、生新肉、止腐潰爛。」
求真按:「沉香解毒散,為本藥加沉香(加沉香者,附與香氣為目的),其作用有如是之多,以是可知本藥之性能矣。」
沉香解毒散,腸癰潰後,小腹脹痛不瘥者主之。
沉香解毒散,痔漏久不瘥,薄膿不止者,及腐牙癰主之。
白話文:
求真說:「沉香解毒散,就是在這藥裡加了沉香,(加沉香是為了增加香味),它的效果有這麼多,由此可見這個藥的性能了。」
沉香解毒散:適用於腸癰潰爛後,小腹脹痛不癒者。
沉香解毒散:適用於痔瘡、瘻管久不癒合,少量膿液不斷流出者,以及牙根腐爛潰爛者。
《方輿輗》曰:「超世散(一名黑龍散。求真按:『此散與沉香解毒散同方』),此方於癰,歷試歷效,妙不可言。又疔瘡、痘瘡、乳瘡、下疳、便毒、脫疽、瘰癧等及一切無名腫毒,皆可用之有大效。此是本邦上古所傳之神方,即大同《類聚方》中所稱之伯耆藥也。又有常言伯州散者,但諸家所傳,僅有津蟹、角石、五八霜三味而無沉香,有沉香者為四味。又有加白芷等為七味者,《瀧伯耆守家傳》等有傳說,皆經驗方也。
此散吾門試效繁多,比世醫所用則更有效,故特名曰超世散。」
白話文:
《方輿輗》中說:「超世散(別名黑龍散。求真按:『此散和沉香解毒散配方相同』),此方針對癤腫,經過多次試驗均有療效,神奇得難以用言語形容。同時,疔瘡、痘瘡、乳瘡、下疳、便毒、脫疽、瘰癧等以及所有不知名的腫毒,皆可用此方來治療,效果巨大。此方是本邦上古流傳下來的神奇藥方,也就是《類聚方》中提到的大同伯耆藥。還有一個常說的伯州散,但是各家流傳的藥方中,只有津蟹、角石、五八霜三種藥材,沒有沉香,有沉香的藥方為四種。還有的藥方添加了白芷等,成為七味藥方,《瀧伯耆守家傳》等皆有記載,均是經驗藥方。
此散在我們門派中試驗效用很多,比一般醫生使用的更有效,所以特別將它命名為「超世散」。
《百疢一貫》曰:「鶴膝風,有以綿包足仍冷者,膝邊之上,發腫如腫物然,有宜芍藥甘草附子湯,兼用伯州散者。又濕毒後有足趺冷者,亦用上方兼伯州散,濕毒經久,足發腫物,若用伯州散,則潰而愈矣。」
白話文:
《百疢一貫》中說:「鶴膝風,有的人用棉花包住腳仍覺得冷,膝蓋的上方腫得像腫瘤一樣,適合用芍藥、甘草、附子湯,加上伯州散一起使用。另外,濕毒之後有腳背發冷的,同樣可以用上面的方子加上伯州散一起使用,濕毒時間長了,腳上長了腫物,如果使用伯州散,就可以化膿並痊癒了。」
伯州散,可兼用於一切之瘡瘍,已成膿者則潰膿,未成膿者則內消,實可謂外科之聖方也。乳癰、乳岩、瘰癧之類,亦兼用之。
白話文:
伯州散可以兼用於各種瘡瘍上,已經形成膿者,則使膿潰散,尚未形成膿者,則使膿在體內消除,可謂外科的聖方。乳癰、乳巖、瘰癧等疾病,也可以兼用。
《黴瘡治方論》曰:「下疳初起,陰頭生細瘡者,為漸漸變證矣,葛根湯主之。苦於爛痛,或癢者,葛根加大黃湯主之。若膿汁出者,葛根加桔梗湯主之,兼服伯州散。所謂魚口者,隨證與大黃牡丹皮湯或葛根加大黃湯兼用伯州散,時以梅肉散攻之。」
白話文:
《黴瘡治療方法論》說:「下疳剛發作時,陰莖上長有小瘡,慢慢演變成其他證狀,此時應以葛根湯為主藥。如果疼痛難忍或發癢,可用葛根加大黃湯治療。如果有膿汁流出,則用葛根加桔梗湯治療,同時服用伯州散。如果是魚口形的瘡,按病情選用大黃牡丹皮湯或葛根加大黃湯,同時服用伯州散,時常以梅肉散攻治。」
《溫知堂雜著》曰:「所謂外科倒者,本名伯州散也,散藥之異稱。由瘍科腫、爛之故,附其理由而異其稱也,至後可了解之。伯州散之名由伯州醫學會所稱,余茲演述之。本方由四味配合而成,實以反鼻為主藥,是以反鼻可謂外科倒之骨髓矣,蓋特種之藥宜有特種之功用,請申述之。
白話文:
《溫知堂雜著》裡說:「所謂外科倒,本名伯州散,是散藥的一種別稱,因為治療外科腫脹、腐爛的疾病,而根據其原因而異其稱呼,直到後來才知道。伯州散這個名稱,是由伯州醫學會所稱,我現在將其闡述出來。本方由四味藥材組合而成,實際上是以反鼻為主要藥物,所以反鼻可謂外科倒的骨髓,因為特殊的藥物應該有特殊的功能,請讓我詳細說明。
反鼻又稱飯匕,疑即現今薩隅地方所稱之波布,與反鼻似同音,波布當為反鼻之一種,反鼻亦云飯匕者,取其形似也。本名為蝮蛇,即真蟲是也。本品實屬奇藥,余見識不廣,未見中醫書籍多載之,惟《本草綱目‧蝮蛇條》云:『溶化於酒,以治癩疾、諸瘻、心腹痛,又惡瘡、瘰癧、皮膚頑麻、半身枯死等證。
白話文:
反鼻又稱飯匕,懷疑就是現在薩隅地方所稱的波布,波布和反鼻發音相似,波布應該是反鼻的一種,反鼻也叫做飯匕,是形容它的形狀。本名為蝮蛇,就是真正的蟲子。本品實在是奇藥,我見識淺薄,未見中醫書籍多有記載,只有《本草綱目‧蝮蛇條》說:『溶化在酒裡,用來治療癩疾、各種瘻瘡、心腹疼痛,又可以治療惡瘡、瘰癧、皮膚麻木、半身枯死等疾病。
』且載服用法,取活蛇一枚投器中,以醇酒一斗封定,埋於馬溺所,周年取開,蛇已消化,酒味猶存。有患諸證者,不過服一升以來,當覺身體習習而愈。然有小毒,不可頓服云。其主治與今所用相合,其心腹痛及瘰癧,麻痹不仁者,余未試(求真按:『如上證,若為陰虛證,則本藥有奇效』),如陰虛諸瘻證,反有害也(求真按:『用本藥有害者,因用於有急性炎證者,非藥之罪也』)。癩疾古來以大楓子配以烏蛇、白蛇,雖為特效藥,不如以反鼻為伍也。
白話文:
並且記下服用方法,取活蛇一條放入器皿中,以醇酒一斗封住,埋在馬尿坑中,一年後取出,蛇已經消化,酒味仍然存在。患有各種疾病的人,服用不超過一升,便會覺得身體逐漸康復。但它有小毒,不可一次服用完畢。它的主治與現在所用的相符合,像心腹痛以及瘰癧、麻痺不仁的患者,我沒有試過(求真按:『像上述的症狀,若是陰虛的症狀,那麼本藥有神奇的療效』),像是陰虛的各種瘻證,反而有害(求真按:『服用本藥而有害的,是因用於有急性炎證的患者,不是藥的過錯』)。癩疾古來是以大楓子配以烏蛇、白蛇,雖然是特效藥,不如以反鼻為伍。
然余治癩疾無多,故無經驗,除此酒製之外,醫籍寥寥也。使用本品多而功效廣者,實係近世之醫師,如吉益東洞、山脅東洋、松原才助等數家(求真按:『先於此輩者,甲斐之德本已多使用本藥矣』),皆二百年前人也。就中多用伯州散,名聲嘖嘖者,以東洞翁為最。今摘東洞翁之治驗數則於下,以供參考。
白話文:
一個人時常感到左臂疼痛,沒多久疼痛處凸起,疼痛嚴重時甚至痛到手指頭,日夜廢寢忘餐,幾乎無法忍受。每次發作,大概經過三天或五天就會停止,停止後凸起的部分也會消失,與一般人無異。這種情況持續了幾年,一直沒有痊癒。大夫診斷後,發現病人疼痛處的顏色呈現血紅色,像血腫一樣,於是開了大黃牡丹皮湯和伯州散給他服用。病人服用了100劑藥後,疼痛完全消失,病症痊癒。這種病例中,使用大黃牡丹皮湯的效果最顯著,而同時使用大黃牡丹皮湯也是東洞派常用的方法。
雖有一理,不必併用之(求真按:『若有大黃牡丹皮湯證則併用之,不然則不宜併用之,此東洞翁所熟知也,決非慣用之手段。藤田氏之說極非,不可從之』),其奏效實宜歸功於反鼻也(求真按:『反鼻之功雖偉大,其奏效不可盡歸其力也』)。伯州散為角石、津蟹霜、沉香、反鼻四味等分之散藥也。
白話文:
雖然有道理,但不必一起用(求真按:「如果有大黃牡丹皮湯的證據,那就一起用,否則就不適合一起用,這是東洞翁所熟知的,絕不是慣用手段。藤田氏之說極不是,不可信」),奏效其實應該歸功於反鼻(求真按:「反鼻的效果雖然很大,但奏效不可全歸於其力」)。伯州散是一種角石、津蟹霜、沉香、反鼻四味等分的散藥。
其奇效有如是之多,故京師之人驚嘆之,謂之東洞之外科倒,於是伯州散之異名為外科倒矣,為日本外治之常用藥。余亦多經驗之,催膿消散頗效,今之外科療法雖在精巧時節,然尚信不失倒之之名實。《松原方函》伯州散,名沉香解毒散,治癰腫及一切瘡腫,不問膿之已成未成,若與此藥,則能解毒消腫,作膿止腐潰云。
白話文:
它的奇效如此之多,故京師之人都驚嘆之,稱之為東洞之外科倒,於是伯州散的別名為外科倒,在日本為外用藥。我也曾多有經驗,催膿消散頗有效,如今的外科療法。雖在精巧時節,然而還是相信外科倒之名不失實。《松原方函》曰伯州散,名沉香解毒散,治癰腫及一切瘡腫,不論膿是否已形成,若與此藥,也能解毒消腫,使膿潰爛並停止腐爛。
片倉玄周《黴癩新書》伯州散條云:『此方本出於伯耆國民間,舊名黑龍散,主治癰疽、疔腫、瘰癧、乳癰、下疳潰爛難愈及痔漏、脫疽等證。眾人屢試有驗,故世人泛稱為伯耆妙藥,而不云其方名,即黑龍之名亦已空矣。余於腫、下疳、痔漏等未之試,或與大脫疽,其人發狂後意覺過敏,謂因此藥毒入周身,而不續服,不知宜於酒製,所謂周身覺習習也。其後未遇脫疽,難以再試,惟待將來耳。
白話文:
片倉玄周在《黴癩新書》的伯州散條目中說:「這個方劑原本出自伯耆國的民間,舊名為黑龍散,主要用於治療癰疽、疔瘡、瘰癧、乳癰、下疳潰爛難愈以及痔漏、脫疽等症狀。眾人反復試驗後都取得了顯著的療效,因此世人普遍稱之為伯耆妙藥,而不再提及方劑名稱,甚至連黑龍這個名字也都已經消失了。我對於腫瘡、下疳、痔漏等症狀尚未進行過試驗,或許是大脫疽的患者,在服藥後出現了發狂的情況,醒悟後覺得藥物過於刺激,認為是藥物中毒導致全身不適,因此沒有繼續服用。其實這種藥物應該用酒來製備,所謂的全身不適感也是正常的反應。後來我再也沒有遇到脫疽的病人,所以無法再次試驗。只能等待將來的機會。」
』一醫謂伯州散為乳之妙藥,其言不虛,諸證皆有速驗。癌證余亦未試之。山脅發明再造散與赤小豆湯二方,但二方皆引用漢方而加反鼻,非山脅之新製方也。再造散為鬱金、皂角刺、大黃、牽牛子、反鼻五味之散劑,其主治為大風及梅毒,久麻等證。大風者,癩病也。麻余亦未試。
白話文:
一位醫生說伯州散是治療乳腺疾病的良藥,他的話沒錯,各種症狀都有快速驗證。癌症症狀我還沒有嘗試過。山脅發明的再造散和赤小豆湯兩種方劑,但這兩種方劑都是引用漢方而加入反鼻,不是山脅新製的方劑。再造散是鬱金、皁角刺、大黃、牽牛子和反鼻五種藥物的粉劑,其主治是麻風病和梅毒,久麻等證狀。麻風病就是癩病。麻疹我也沒有試過。
今用於肌膚腐爛者有奇效,經久者,反有速驗也(求真按:『經久反有速驗者,是急性炎證已去,移行於慢性故也』)。赤小豆湯為赤小豆、商陸、麻黃、桂枝、大黃、生薑、反鼻八味之煎劑(求真按:『用赤小豆湯,不如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反鼻,為佳』),治諸瘡,尤其是疥癬內攻之水腫,有利水之速效。
白話文:
如今用於肌膚腐爛,具有奇效。已經患病很久的,反而有更快的驗證。(求真注:『已經患病很久,反而有更快的驗證,這是急性的炎症已經消失,轉移到慢性病的緣故。』)赤小豆湯是赤小豆、商陸、麻黃、桂枝、大黃、生薑、反鼻這八種藥材煎成的湯劑。(求真注:『用赤小豆湯,不如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反鼻,效果更好。』)用於治療各種瘡癤,特別是疥癬內攻引起的水腫,有快速利尿的功效。
又余在淺田宗伯之門時,有一患者,其證俗名印金頑癬,蔓延全身,肢體無餘,經治數年不愈云。師診之與活血解毒湯加反鼻(求真按:『用活血解毒湯者,變則也。用葛根加反鼻大黃湯與桂枝茯苓丸之合方,或以葛根加大黃湯、桂枝茯苓丸之合方兼用伯州散,為正則』)使服之,僅五周間而痊愈。」
白話文:
又,在我還在淺田宗伯門下的時候,有位患者,他的症狀俗稱印金頑癬,蔓延全身,四肢部位也沒有倖免,治療了很多年都沒有痊癒。老師診斷後,給他開了活血解毒湯加上反鼻的藥方(註:使用活血解毒湯是變通的方法。使用葛根加上反鼻大黃湯與桂枝茯苓丸的合方,或者用葛根加上大黃湯、桂枝茯苓丸的合方同時使用伯州散,則是正統方法),讓他服用,僅僅五週的時間就痊癒了。
活血解毒湯者,為淺田之家方,用於癩病之藥也。一女子十二三歲,周身發如錢之頑癬,兼以頭瘡,日久不治,上嵨龍衝翁與東洋赤小豆湯,有不日痊愈之事。又《淺田氏治驗錄》一男子失心狂走,妄語罵詈治後,繼發健忘證,神志默默,終日如木偶人。使服反鼻交感丹,不日而痊愈。
白話文:
活血解毒湯是淺田氏的古方,用於治療癩病。有一位十二三歲的女孩,全身長滿了錢幣大小的頑固癬,還有頭瘡,治療了很久都沒治好。後來,由龍衝翁上藥用東洋赤小豆湯,沒幾天就痊癒了。另外,《淺田氏治驗錄》中記載,有一位男子,發了瘋,不分晝夜亂走亂叫,用藥治療後,又得了健忘症,神志萎靡,整天像木偶一樣。用了反鼻交感丹治療,沒幾天就痊癒了。
本方為茯苓、香附子、乾薑、反鼻四味之煎劑,其主治為失心健忘,亦為日本之製方,而頗有效之藥,是別於外科以外之效用也。
白話文:
這個藥方由茯苓、香附子、乾薑、反鼻這四種藥材煎煮而成,它的主要功效是治療失心健忘的症狀。這個藥方是日本研製的,並且非常有效,它除了可以用於治療外科疾病以外,還可以治療其他疾病。
又原南陽之《醫事小言》痘瘡條云:「釀膿以反鼻為最,古書所不載,今加於葛根湯有神驗。又治諸惡瘡,癰疔,兼用伯州散,脹陷之效極速,因發書於四方友人而報告之,非他藥所可及也。」
白話文:
南陽的《醫事小言》中談到痘瘡時說:「在痘瘡化膿的過程中,如果膿液向鼻部反流,這是最嚴重的,古書上沒有記載這種情況,現在我將葛根湯加入藥方,有神奇的療效。另外,治療各種惡瘡、癰疽、疔瘡,同時使用伯州散,消腫祛毒的效果非常快。我把這個方子寫信告訴四方的朋友,沒有其他藥物可以比得上。」
余亦有二三奇驗。其人年二十餘,右大腿外側發腫痛,請治於中西醫者,殆三十日無少效,反增苦惱,遂求余診。其人稟質本虛弱不足,加以數日之煩惱,而身體大羸瘦,見貧血證,脈力軟弱,且試其患部,腿之外側頗漫腫,毫無赤色,當深底處覺少有流動,應於指下(求真按:「流動,波動也」),是將成膿之兆,至難證也。然不使膿早泄而遷延之,恐終陷於危險,是以治法催其釀膿外無他策。
白話文:
我也遇到過兩三個奇特的病例。有一個人二十多歲,右大腿外側腫痛,找中西醫生治療,將近一個月都沒有好轉,反而更加痛苦,於是來找我看診。這個人本來體質虛弱,再加上這些日子煩惱,身體消瘦很多,可見貧血癥狀,脈搏微弱,而且我檢查了他的患處,右大腿外側腫脹得很厲害,一點紅腫都沒有,在深處感覺到有少許流動,在手指下可以感覺到(求真按:「流動,波動也」),這是膿腫即將形成的徵兆,是很難治的病。但是膿腫如果不儘早引流,任其發展下去,恐怕最後會陷入危險,因此我只能採取促使它化膿的方法,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以補益劑(托裡消毒散)加反鼻,使煎服之(求真按:「宜隨證撰方加反鼻,或兼用伯州散,無托裡消毒散之必要」)。七八日,反於目的不成膿而更腫痛,其他諸證日漸輕快,僅二十餘日而痊愈,可謂意外之幸福矣,蓋亦反鼻之功也。
白話文:
使用補益劑(託裡消毒散)加上反鼻,一起煎服。(求真按:「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方劑,加反鼻,或兼用伯州散,沒有必要使用託裡消毒散」)。七八天後,眼睛疼的情況沒有化膿反而更加腫痛,其他症狀卻日漸減輕,僅二十多天就痊癒了,可以說是非常意外的幸運,這也應該反鼻的功勞。
未幾,又得一相似之患者,一男子年十八,性格虛弱,腰骨部近橫腹處發漫腫,焮熱疼痛,諸藥無效。經二十日許,脈虛數,身熱疲勞,舌苔微黃,食味不進,時時惡寒,發熱盜汗,腫上稍隆起而痛加甚,殆將成膿之兆。衰弱證而呈此候,頗屬危險。偶思前例,出強壯一方(桂耆湯)加反鼻(求真按:「宜隨證撰用適方,無桂耆湯加反鼻之必要」)。二三日,腫痛漸減,四五日,發熱盜汗亦止,漸漸輕快。
白話文:
不久,又來了一個和之前相似的患者,一位十八歲的男子,性格虛弱,腰骨部靠近橫腹處腫脹,火熱疼痛,各種藥物都無效。二十天左右,脈搏虛弱而數快,身體發熱疲勞,舌苔微黃,食慾不振,時常惡寒,發熱盜汗,腫脹處稍微隆起而疼痛加劇,幾乎要形成膿瘡的徵兆。體質虛弱而出現這種症狀,相當危險。偶爾想起了前一個病例,用了強壯一方(桂耆湯)加反鼻。兩三天後,腫痛逐漸減輕,四五天後,發熱盜汗也停止了,逐漸康復。
十餘日僅有腫勢耳,故去反鼻,仍與前方。七八日後,患者對余云:「近日毫無消散之效,何也?」余思再加反鼻,又四五日,順快而愈。余從來之用反鼻,主以催膿為目的,今由此二人之經驗,而知有消散腫瘍之效焉。
白話文:
十多天只有腫脹的徵狀而已,因此要去掉反鼻,還是維持現狀。七八天後,患者對我說:「最近完全沒有消散的跡象,為什麼呢?」我想再增加反鼻,又過了四五天,順利而治癒。我過去使用反鼻,主要是以催促膿液為目的,現在從這兩個人的經驗中,才知道有消散腫瘤的效果
去年夏,又有一患者,年三十餘,自右頸部耳下至結喉間,焮熱腫痛甚,身亦有熱,不想其可能消散也。與伯州散,使不日化膿,數日,於頸動脈前部之最甚處,欲以針破之,但先試壓之,築動至甚,想部位外及膿中無有動脈之理,或受頸動脈之波動乎?但無論如何必有多少之惡影響,是以躊躇下手焉,且皮膚少有皺縮,是膿氣未充滿也。於是再問其經過,彼云:「此前日漸次軟低矣。
白話文:
去年夏天,又有一位患者,年齡三十多歲,從右邊頸部耳下到喉結之間,灼熱腫痛得很厲害,身上也有熱度,心想可能無法消散了。我給他服用伯洲散,可以迅速化膿。幾天後,在頸動脈前面最嚴重的地方,我想用針刺破它,但先試著按壓它,鼓動得很厲害,我想部位在外面的膿中沒有動脈的道理,會是被頸動脈的波動影響了吧?但無論如何,肯定會有一些不好的影響,因此我遲遲沒有下手。而且皮膚還有點皺縮,說明膿液沒有填滿。於是我再次詢問他的病程,他說:「前面這幾天逐漸變軟低了。
」暗想消散亦難測乎?與前方使歸而不再來。數日後,其舅送謝禮來云,怖於破針,幸不自潰,未幾即消散而不遺瘢痕,誠幸福也。可謂僥幸矣,實亦反鼻之功力也。爾後凡以消散為目的者,無不屢試屢驗。大人之腋瘍及小兒之股瘍,雖屬輕證,然可消散,而恐用針者,最便利也。
白話文:
難道暗自妄想也能消散嗎?和前面請他回來後來不再出現一樣。幾天後,她的舅舅送謝禮來,說:害怕破傷風針,幸好沒有自己潰爛,不久就消散了,沒有留下疤痕,真是幸運啊。可以說是非常幸運了,實際上也是反鼻的功勞。此後凡是以消散為目的的(情況),沒有不屢試屢驗的。大人腋下的腫包和小孩大腿上的腫包,雖然是輕症,然而也能消散,而害怕針灸的人,這種方法最方便了。
又便毒未呈赤色者,使連用再造散,消散後無少有殘害者,既起焮赤者,有催膿之速效也(由求真之經驗,橫玄未呈赤色者,及已起焮痛者,用葛根加大黃湯,或大黃牡丹皮湯兼用伯州散時,多數不至於化膿而消散,故余否認用再造散之必要)。
白話文:
對於尚未出現紅色的毒瘡,使用再造散連續服用,待消散後沒有少許殘留的毒素,已經出現紅腫的毒瘡,再造散有快速催膿的效果(根據求真的經驗,橫生瘡尚未出現紅色的,以及已經出現紅腫疼痛的,使用葛根加上大黃湯,或大黃牡丹皮湯再搭配伯州散時,多數不會化膿而消散,所以我否認使用再造散的必要性)。
又皮膚各部糜爛甚者,亦有效(求真按:「此證亦可用伯州散也」)。有一婦,年三十許,右腳發腫痛,初受余親友某君治,截割後,大輕快,然其後轉醫,且聞苦惱事。一日,此婦突來乞膏藥,且曰曾經數醫治,一旦如有效,未幾屢復發,全治之望已絕,且貧困不能繼續治療,已多日放置矣,然頗不快,欲貼附膏藥,少免其苦耳,且云發病已年餘矣。
白話文:
如果皮膚各部分發生嚴重的糜爛,這帖藥方也有效果(求真按:「這個證狀也可以用伯州散方劑治療」)。曾經有一位婦人,大約三十多歲,右腳腫脹疼痛,最初由我的親友某位醫師治療,截割後,症狀大部分改善,但之後她換了其他醫師,且聽說遇到了煩惱的事。有一天,這位婦人突然來求膏藥,並且說她曾經看過多位醫師,一開始好像有效,但不久後就復發了,徹底治好的希望已經絕望了,而且她很貧困,無法繼續治療,已經放任好幾天了,但仍覺得不舒服,希望貼上膏藥,多少減輕一些痛苦,她還說這個病已經一年多了。
余深憫之,詳為診視,焮腫已退,而自右膝部至髁骨邊,殆全腳腐爛浸淫,膿瘡泌出,臭氣不可當,少有疼痛,且時搔癢不可忍云。余懇切告之曰:「此證余雖不能知其是何毒性,然如是之惡瘡,僅洗與貼膏,是必無效。余有一案,曾使服藥有效,謝儀可勿憂也。」使服東洋再造散僅十餘日,已有應驗。
白話文:
我深感惋惜,詳細地為他診視,腫脹已經消退,但是從右膝蓋部位到腳踝骨旁邊,幾乎整隻腳都腐爛浸淫,膿瘡不停地流出來,臭氣難以忍受,只有輕微的疼痛,而且時常有忍不住的搔癢感。我懇切地告訴他:「我雖然不知道這是什麼毒性引起的,但是如此嚴重的瘡,僅僅清洗和貼膏藥,肯定無效。我有個案例,曾服用藥物有效,不用擔心謝禮。」讓他服用東洋再造散十幾天后,效果很明顯。
其婦亦云此次乾處之膚色,與前日大異,而淡薄且甚覺輕快,必為痊愈之兆。仍服前方不怠,不過月餘,久時之患苦,初覺如忘,爾後亦不再發。其他經驗雖不少,然大概相同,故不再贅。
白話文:
他的妻子也說,這次乾燥處的膚色,與前幾天的很不同,而且變淡且覺得很輕快,一定快要好了。仍不停服用前幾次所開的藥方,不過一個月,長久以來的病痛煎熬,漸漸地感覺像都忘記了,之後也都沒有再復發。其他經驗雖然不少,但大同小異,所以不再贅述。
據以上之經驗與古人諸說考之,反鼻效用之結果,蓋有起死回生之功,誠稀有之良藥也,而「外科倒」之名,真不虛矣。因是益欲擴充其功用,然余未治化學,自憾不能盡述,且不能詳說之,真有隔靴搔癢之感。以後之發明窮理,是有望於閱者,若能深加研究,而使完全其功用,得救眾人之苦厄,實生民之幸福也。
伯州膏
伯州散、黃柏末(各等分),硼酸軟膏(適宜)。
上調和為膏藥,外用之。
白話文:
根據以上經驗和古人的諸多說法考察,反鼻的功效,的確有起死回生的效果,真是罕見的良藥,而「外科倒」這個名字,真的不是虛假的名稱。因此,更想擴大它的功用,但是,我沒有學習過化學,遺憾的是,不能完全說明,並且也不能詳細地說,真的有隔靴搔癢的感覺。以後的發現和窮究原理,是有希望於讀者的,如果能夠深入研究,讓它完全發揮功能,就能夠解救眾人的痛苦,這纔是生民的幸福啊!
伯州膏
伯州散、黃柏粉末(各等量) 凡士林軟膏(適量)
將上述材料調和製成膏藥,外用。
【主治】本方,余新製之,貼用於創傷面及糜爛潰瘍部,能現鎮痛、止血、排膿等作用,且促進良性肉芽之新生。
白話文:
【主要功能】此方是我新研製的,貼用於傷口和糜爛潰瘍處,具有鎮痛、止血、排膿等作用,並且促進良性肉芽生長。
雄黃散
雄黃末0.6克,乳糖(適宜)。
上分三份,一日三回服用。
【主治】治毒性蟲蛇等之咬傷有奇效,其輕微者,外用之亦良。
腋臭折藥
輕粉2克,爐甘石、礬石各4克。
上三味,先將礬石、爐甘石為末,乃合輕粉,塗腋下。
芎黃散(一名應鐘散)
大黃10克,芎藭6克。
白話文:
雄黃散
雄黃粉末 0.6 克,乳糖(適量)。
分為三份,一日三次服用。
【主治】治療毒性蟲蛇等咬傷有奇效,輕微者,外用亦有良效。
腋臭折藥
輕粉 2 克,爐甘石、礬石各 4 克。
以上三味藥,先將礬石、爐甘石研成粉末,再與輕粉混合,塗抹於腋下。
芎黃散(又稱應鐘散)
大黃 10 克,芎藭 6 克。
上二味各別為末,合為散。(服法:每服2.4~2.8克,以酒服之,不知加至4克,以下為度。又隨病證,宜每夕服之)
【主治】治轉變不可治者(轉變者,病證轉變,而不可治者也。又見一方,治瘡及頭上之毒)。
白話文:
以上兩種藥材個別研磨成細粉後,混合在一起服用。每次服用 2.4 到 2.8 克,以酒送服。如果劑量不明,可以增加到 4 克,以下為標準劑量。另外,根據不同的病情,適合在每天晚上服用。
【主治】治療難以治癒的病症轉變(病症轉變,卻無法治療。亦見另一方,治療瘡傷及頭上的毒症)。
《方輿輗》本方條曰:「此方出處不明,《楊氏家藏方》有名芎黃圓者,恐即原方也,藥品僅二味,而大有妙義。艮山翁(求真按:『指後藤艮山也』)大嘆賞此方之組合,凡頭痛、赤眼痛、一切頭面頸部諸毒,及下疳、便毒、膿淋或打撲之類,用之無不效。或治酒皶鼻、鼻痔、鼻瘡等,此方加百草霜(求真按:『不必加之』)十錢,清酒或美淋酒送下,當甚有奇效。上部有毒證,芎黃散之所主也。
承氣丸
大黃4克,芒硝6克。
白話文:
《春林軒丸散便覽》中提到:「應鐘散,用於治療難以確診的各種證狀,尤其是上衝而大便不通的患者。這種配方也被稱為芎黃散,主要用於治療難以確診的疾病(根據求真按語:『這個處方指的是前面記載的東洞翁的主方』)。這個處方用於治療各種向上衝擊而難以治療的毒素(根據求真按語:『這個向上衝擊似乎是指桂枝的向上衝擊,而不是指其他類型的向上衝擊』),以及大便不通的患者。方中的大黃必須經過酒製後再使用,生用的大黃是錯誤的(根據求真按語:『應該生用,不必經過酒製』)。」
大黃四錢,芒硝六錢。
上二味,各別為末,糊丸(服法:如梧桐子大,每服3.2~3.6克許,以枳實2.4克、厚朴4克,煎湯服之,即大承氣湯也。大黃、芒硝為丸,是使病者易服也,且不僅易服已也,則陳久之病,亦易解矣)。
白話文:
以上兩種藥材,分別研成細末,加入糊狀物製成丸劑,服藥方法:一丸藥丸的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 3.2~3.6 克左右,以枳實2.4克、厚朴4克的水煎劑送服,此即大承氣湯。大黃、芒硝製成丸劑,這是為了讓患者更容易服用,另外,它不僅便於服藥,也能夠解除長期存在的疾病。
【主治】治腹中有堅塊,而大便不通者(是大黃硝石丸也。又見一方曰:『治腹滿或燥屎不通者。』求真按:『是芒硝與硝石混同也,其非已辨於前,不可從之』)。
《德本遺稿》曰:「裡證,潮熱秘閉,黑苔譫語,發熱無寒,胸腹滿痛,大渴煩躁,下利臭穢,自汗惡熱。」
白話文:
【主治】治療肚子中有硬塊,而且大便不通的人。(這也是大黃硝石丸的用途。又見另一方說:「治療肚子脹或大便不通的人。」求真按:「這是芒硝和硝石混用,其錯誤已在前面辨明,不可採用。」)
《德本遺稿》雲:「內在疾病的表現有:潮熱便祕、舌苔黑有胡言亂語、發熱卻不畏寒、胸腹脹痛、口渴心煩、腹瀉惡臭、自汗怕熱。」
凡脈沉數者,裡證也。如若身厥冷而欲除衣者,熱入骨髓也。病在裡者,無寒時,或腹滿按之痛,或大便結,或下利臭穢,或面色如醉,譫語發狂,舌苔黃黑者,是宜順氣丸(求真按:「此即本方也」)與解毒丸(求真按:「此即黃連解毒丸也」),和服之。
三物浮石丸
白話文:
凡是脈搏沉重而緩慢的人,都是裡證。如果身體衰竭寒冷而想要脫掉衣服,則是熱度侵入了骨髓。病在體內的人,沒有寒症的時候,或者肚子脹滿按壓時會疼痛,或者大便乾燥,或者腹瀉發出臭味,或者臉色像醉酒一樣,胡言亂語發狂,舌苔發黃或發黑的人,適合服用順氣丸(求真注:「這即是此方」)與解毒丸(求真注:「即黃連解毒丸」),這兩種藥丸可以一起服用。
三物浮石丸
組成:
- 浮石 五錢
- 茯苓 五錢
- 白朮 五錢
功效:
- 消水腫
用法:
- 將三味藥材研成細末,再製成丸狀,每次服用五丸,每日服用兩次。
禁忌:
- 脾虛泄瀉者不宜服用。
大黃、浮石(浮石,海中之浮石也。味鹹者,真也。不鹹者,是火山焦石流出河海也)、桃仁各等分。
上三味,各別為末,糊丸。一回4克許,一日三回服用。
白話文:
大黃、浮石(浮石是海中的浮石,味道鹹的纔是真的,味道不鹹的是火山爆發的焦石流入河海所形成的)、桃仁份量相等。
三味為末,糊丸。每次約四克,一日服用三次。
【主治】治腹不滿,其人言我滿者。又治腹中(腹中二字,當作小腹)堅塊,膿血者(求真按:「腹中堅塊以下之主治,本為浮石丸(大黃、赤石脂、浮石三味等分)之主治,然亦得為本方之主治,故揭之」)。
白話文:
【主治】治療小腹沒有實物,但別人說你小腹很滿的症狀。又治療小腹中有堅硬的腫塊,以及膿血的情況。
硝石大圓(一名夾鐘圓)
大黃80克,芒硝60克,甘草、人參各20克。
白話文:
硝石大圓(又稱夾鐘圓)
大黃 80 公克 芒硝 60 公克 甘草 20 公克 人參 20 公克
上四味,各別為末,以食醋三合,先煮大黃減二合,納甘草、人參,更煮如飴狀,下火,納芒硝,攪之為丹。用法用量同前。
白話文:
把以上四種藥材各別研磨成粉末,加入三合食醋,先將大黃煮至減少二合,然後加入甘草、人參,繼續煮至膏液狀,離火,加入芒硝,攪拌均勻,製成丹藥。用法和用量與前面相同。
【主治】治腹中結痛,心下痞硬者。
人參大黃丸(一名大簇丸)
大黃10克,黃芩、人參各5克。
上三味,各別為末,糊丸,用法用量同前。
【主治】治心下痞硬,大便難者。
鐵砂大黃丸
剛鐵砂、蕎麥各6克,大黃12克。
上三味,各別為末,糊丸,用法用量同前。
【主治】治發黃,短氣者(求真按:「發黃,非黃疸,是一種貧血也」)。
薏苡仁圓
大黃5克,土茯苓20克,薏苡仁10克。
上三味,各別為末,蜂蜜為丸,用法用量同前。
白話文:
人參大黃丸(又稱大簇丸)
**主治:**治療腹中結痛,心下痞硬的情況。
配方:
- 大黃 10 克
- 黃芩 5 克
- 人參 5 克
製備方法:
將以上三味藥材分別研磨成粉末,加水製成丸劑,用法用量同前述(未提及)。
鐵砂大黃丸
**主治:**治療心下痞硬,大便不通的情況。
配方:
- 鋼鐵砂 6 克
- 蕎麥 6 克
- 大黃 12 克
製備方法:
將以上三味藥材分別研磨成粉末,加水製成丸劑,用法用量同前述(未提及)。
薏苡仁圓
**主治:**治療發黃(非黃疸,一種貧血癥狀)、短氣。
配方:
- 大黃 5 克
- 土茯苓 20 克
- 薏苡仁 10 克
製備方法:
將以上三味藥材分別研磨成粉末,加蜂蜜製成丸劑,用法用量同前述(未提及)。
【主治】治小兒頭瘡及胎毒諸瘡,大人亦可用之(瘡毒楊梅,發於頭上及於一身者,加輕粉1.6克或2克,用之數人,有奇效。又小兒頭瘡胎毒者,加輕粉0.4克或0.8克而全治之,不可不知)。
平水丸(或名蕤賓丸)
白話文:
【主治】用於治療嬰兒頭瘡和胎毒引起的各種瘡瘍,大人也可以使用它(瘡毒楊梅,生長在頭上和身上,加入輕粉1.6克或2克,可為多人使用,效果奇特。另外,嬰兒頭瘡胎毒者,加入輕粉0.4克或0.8克即可治癒,不能不知道)。
平水丸(又名蕤賓丸)
配方:
- 蕤賓二十粒,研末,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
- 治心脾血虛,心神不寧,夜寐多夢,口乾舌燥,驚悸怔忡,健忘善慮。
用法:
- 每服十丸,日服三次,含化。
甘遂1~2克,芒硝、芫花各3克,商陸4克,吳茱萸5克。
白話文:
甘遂:1~2公克
芒硝:3公克
芫花:3公克
商陸:4公克
吳茱萸:5公克
上五味,各別為末,糊丸,頓服2克。
【主治】治水腫,小便不利,胸中煩而喘及下疾者(見一方曰:「治腳氣腫滿,不大便者」)。
白話文:
將五味藥材分別研磨成細末,作成丸劑,一次服用 2 克。
主治
治療水腫、小便不利、胸悶氣喘以及下痢。另有一方提到:「治療腳氣浮腫,大便不通者」。
《春林軒丸散便覽》曰:「蕤賓丸,治腳氣而痛,小便不利,不大便者。此方所謂平水丸,專去臍以下水之藥也。故陰囊腫,或足大腫腰重者,皆用之。但用此方,則必腹痛,宜於其先預告之。」
滾痰丸(或名南呂丸)
白話文:
《春林軒丸散便覽》上說:「蕤賓丸,治療腳氣而疼痛,小便不利,不大便的疾病。這個方劑是所謂的平水丸,專門去除肚臍以下的水的藥。所以陰囊腫大,或腳腫得很大、腰很重的人,都可以用這個方劑來治療。但是服用這個方劑,一定會腹痛,應該事先告知患者。」
滾痰丸(或稱南呂丸)
組成:
- 半夏,濃煎取汁,去滓,收膏
- 南星,去皮,濃煎取汁,去滓,取膏
- 茯苓,研末
- 白膠香,研末
- 皁角刺,去刺,炒焦研末
製法:
- 將以上五味研勻,用半夏膏、南星膏和勻,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
- 燥濕化痰,消散結胸、痞滿、咳嗽、喘息等症。
主治:
- 痰濕凝聚,肺氣阻滯所致的胸膈痞悶、咳嗽氣喘、心下結聚等症。
用法用量:
- 每服10-15丸,日服2-3次,溫水送服。
注意事項:
- 陰虛火旺者慎用。
甘遂2克,大黃8克,黃芩、青礞石各5克(燒礞石法:「以礞石、芒硝各等分,置於土鍋,自下燒之,見黃金星為度。火力當熾,否則效劣。今藥鋪稱金礞石者尤良,《萬病回春》稱金星礞石者」)。
【主治】治胸中苦煩痰喘者。
白話文:
甘遂2克、大黃8克、黃芩5克、青礞石5克(礞石的燒製方法:「將礞石、芒硝各等分,放入陶鍋中,從底部開始燒,到出現金色星星為止,火力要旺,否則效果不好。現在藥店稱金礞石的品質最好,《萬病回春》一書中稱金星礞石」)。
主治:治療胸中鬱悶、煩躁、痰多氣喘的患者。
《春林軒丸散便覽》曰:「此方加減所謂滾痰丸之方也(求真按:『指萬病回春之滾痰丸也』)。用姑洗丹時,其飲(求真按:『飲謂水毒也』)雖不劇,然凝滯於心下,有痞硬之氣味,而不痞硬也。雖凝滯,然無掣痛也,唯以凝拒心下而喘咳者為目的。」
白話文:
《春林軒丸散便覽》說:「這個方劑是根據滾痰丸的方劑加減而成,主要是由姑洗丹組成的。」姑洗丹是一種治療水腫的藥物。這種藥物的副作用是,雖然它可以有效地治療水腫,但它也會導致胸悶、腹脹、喘咳等症狀。所以,在使用姑洗丹時,需要特別注意這些副作用,並及時調整藥物的用量。
控涎丹(或名姑洗丹)
甘遂、大戟、白芥子(各等分)。
上三味,各別為末,蜂蜜和為丹,用法用量同前。
【主治】治痰喘,胸中不了了,或背痛者。
《春林軒丸散便覽》曰:「姑洗丹,治有毒在胸膈,喜吐涎沫,咳唾掣痛者。」
白話文:
控涎丹(又名姑洗丹)
藥材:
- 甘遂
- 大戟
- 白芥子(各等份)
製法: 將以上三種藥材分別研磨成細末,加入蜂蜜調和製成藥丸。
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與先前所述相同。
主治:
- 治療痰濕喘咳,胸中積痰難除
- 治療背部疼痛
《春林軒丸散便覽》記載: 「姑洗丹,用於治療胸膈中有毒物,患者會吐涎沫,咳嗽時疼痛。」
此藥所謂控涎丹,亦去胸膈間有毒之藥也。其證喘急,或胸膈間掣痛,或心下硬滿,或咽喉如水雞聲,吐涎沫,如反胃者,皆飲所作,故此方亦可用於水腫也。水氣多集,則必發喘,故喘者未必皆可主以此方。但用此方之證,必以吐痰為的,則用藥有效也。不吐者亦能速吐其痰,最易吐痰而喘或咳為的,故哮喘亦用之。
白話文:
這個藥叫做控涎丹,也是一種排除胸膈之間有毒物質的藥物。病患的症狀包括呼吸急促、胸膈之間疼痛、心臟下部堅硬而感覺飽滿、喉嚨像水雞叫一樣發出嘶啞的聲音、吐出涎沫,像反胃一樣。這些症狀都是飲水所引起的,所以這個藥方也可以用於治療水腫。如果水氣積聚很多,就會出現呼吸急促的症狀,所以呼吸急促的患者不一定都能用這個藥方來治療。但是,如果患者出現這個藥方所描述的症狀,而且以吐痰為主要症狀,那麼使用這個藥方就會有效。如果患者不吐痰,也能很快地催吐出痰液,這種情況最容易吐痰,而呼吸急促或咳嗽是主要的症狀,所以哮喘患者也可以使用這個藥方。
如神丸(或名仲呂丸)
白話文:
如神丸,又名仲呂丸,是種中藥方劑。
大黃6克,牽牛子、甘遂各3克。
上三味,各別為末,糊丸,用法用量同前。
【主治】治腹脹水腫,小便不利者。
《春林軒丸散便覽》曰:「仲呂丸,治腫滿,小便不利,不大便,腰痛者。」
白話文:
將以上三味藥材分別研磨成粉末,製作成藥丸,用法用量與前面所述相同。
主治
治療腹脹水腫,小便不通利。
《春林軒丸散便覽》記載
「仲呂丸,用於治療腫脹腹滿,小便不利,大便不暢,腰痛等症狀。」
此方所謂如神丸也,用於實腫之脹滿,腹部有物,二便不通,或有腰痛等證者。普通水腫,多屬實腫,腹部有物,大便十日不通者,用此方下之,有功。然腹不痛,不得已急欲拔其水時,先用姑洗,腹痛甚用蕤賓,或用此方亦佳。故婦人轉胞,用此方甚佳也。
五物解毒湯
大黃、川芎、桂枝、地黃、甘草各7.2克。
白話文:
這個方子叫做如神丸,用於實性腫脹,腹部有腫物,大小便不通,或有腰痛等症狀的人。一般的水腫,大多屬於實性腫脹,腹部有腫物,十天沒有大便的人,用這個方子治療,效果很好。但是如果腹部不痛,不得已急於祛除水腫時,先用姑洗,腹部疼痛劇烈時用蕤賓,或用這個方子也很合適。所以婦女子宮脫垂,用這個方子也很有效。
五物解毒湯
大黃、川芎、桂枝、地黃、甘草,各用七錢二分。
上五味,細銼,以水四合,煮取二合。一半,一日三回分服,一半,浸指(去甘草、川芎,加茯苓、黃芩、桔梗、石膏,能治口舌腐爛或牙齒疼痛者,甚有奇效。或云去大黃,名六物桂枝)。
白話文:
將五種藥材切碎,以4杯水煮成2杯。分成兩份,一份一天分三次服用,另一份浸泡手指(去除甘草和川芎,加入茯苓、黃芩、桔梗和石膏,對治療口腔腐爛或牙痛有很好的效果。也有人說去除大黃,稱為六物桂枝)
【主治】治世俗所謂瘭疽者。
桃花大黃湯
桃花8克(宜用今年者,去年者不宜用之),大黃4克。
上二味,細銼,以水一合,煎五勺,去滓,頓服。
【主治】治水氣有停滯,小便不利,身腫脹者。
白話文:
桃花大黃湯
桃花8克(宜用今年採收的,去年採收的不宜使用),大黃4克。
將上述兩味藥研磨成細末,加入一碗水,煎煮成五湯匙份量,濾去藥渣後,一口飲盡。
主治 درمان世間俗稱的瘭疽。
**治水氣有停滯,小便不利,身腫脹者。**治療水氣滯留,小便不暢,全身浮腫的症狀。
《生生堂治驗》曰:「一男子,年五十餘,身體浮腫,短氣,小便不通,脈沉有力,與桃花加芒硝湯,瀉下如傾。翌日,腫減過半,三十餘帖而痊愈。」
求真按:「桃花加芒硝湯者,不過本方之大黃代以芒硝也,以是可以推想本方之治效矣。」
白話文:
《生生堂治驗》中記載:「有一個五十多歲的男子,身體浮腫,呼吸短促,小便不通,脈搏沉穩有力,於是給他服用桃花加芒硝湯,瀉下的東西像瀑布一樣多。第二天,他的浮腫減輕了一半以上,服用三十多劑藥之後,完全康復了。」
對桃花加芒硝湯的解釋,只是將原方中的大黃改成芒硝罷了,由此可以推測出本方的療效。
一婦人年七十餘,患脹滿五年,其硬如石,彈之有聲如鼓。師診之,沉緊,乃與桃花加芒硝湯,下利二十日,滿稍平。為俗醫所間而停藥,五日脹滿如故。於是初信師,謹服不已。五六月許,腹皮漸作皺。
白話文:
有一位七十多歲的婦女,患了五年的脹滿病,肚子硬得像石頭,彈一下有像鼓聲那樣的響聲。醫師診斷後,沉靜脈搏緊促,於是給她開了桃花加芒硝湯,瀉下二十天後,脹滿稍微好轉。由於被庸醫誤導而停藥,五天後脹滿如故。於是相信醫師的診斷,認真服用不懈。五、六個月後,腹皮逐漸起皺。
一人年三十餘,兩腳以下發紫斑,一醫灸下廉等穴,兩腳麻木,紫斑不退,懼而告之,乃謂瞑眩也。灸火益不止,遂不能立。延師治之,與桃花湯三帖,峻瀉數行。翌日省之,則已病愈出外矣。
白話文:
有個三十多歲的人,兩隻腳長了紫色的斑點,一位醫生在「下廉」等穴位下針灸,結果雙腳麻木,紫色的斑點並沒有消退,因此他很害怕,去找醫生商議,醫生告訴他這是昏厥的徵兆。繼續施針灸,病症不減緩,後來他甚至站不起來。後來他找了一位有名的醫生來治療,醫生給了他三帖「桃花湯」,這湯藥讓他拉肚子好多次。第二天去看他,他的病就已經好了,並且出門了。
一男子,年三十,病下血旬餘,其人常嗜酒,身體尤肥豐。師脈之,頗有力,按其心下悸,乃使服桃花湯一帖,瀉三五行而瘥。
白話文:
有一位男子,年三十歲,得下血癥已十多天了。他平時很喜歡喝酒,身體也很肥胖。醫生為他把脈,發現脈搏有力,按壓心下時跳動得很厲害。於是,醫生開出一帖桃花湯給他服用,服用三五行後,他的病情就痊癒了。
求真按:「甘遂,主治瘀血已全化水,而凝結於一處也。桃花,主治未全化水,而散漫於全身也。此本方之治下血兼肥胖病之理由,所以不與甘遂也。」
白話文:
求真按:「甘遂,主治淤血已經全部化成水,而凝結在一處。桃花,主治未完全化成水,而散佈在全身。這就是本方治療下血兼肥胖症的理由,所以不使用甘遂。」
石膏黃連甘草湯
石膏20克,黃連4克,甘草3.2克。
上細銼,以水一合五勺,去滓,頓服。
【主治】治心煩大渴者。
白話文:
石膏黃連甘草湯
石膏 20 公克,黃連 4 公克,甘草 3.2 公克。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加水一合五勺(約 300 毫升),去渣,趁熱一次服用。
【主治】治療心煩口渴的症狀。
《建殊錄》曰:「一老婦人胸中煩悶,短氣而渴,且其脊骨自七椎至十一椎痛不可忍。眾醫皆以為虛,作獨參湯使飲之,凡六日,無效。先生診之,作石膏黃連甘草湯使飲之(每帖重三十五錢),一服盡,痛即已。出入五十日許,痊愈。」
白話文:
《建殊錄》上說:「有一個老婦人胸中煩悶,呼吸短促而且口渴,並且她的脊骨從第七個椎骨到第十一個椎骨疼痛難忍。眾多的醫生都認為她是虛症,於是用獨參湯讓她服用,連續六天,沒有效果。先生診斷後,用石膏黃連甘草湯讓她服用(每劑重三十五錢),一劑喝完,疼痛馬上就消失了。經過五十天左右的調理,痊癒了。」
某男,年三十許,發狂叫喚,妄走不避水火,醫生皆盡其術救之,無效。於是聞先生名,詳錄證候,懇求治方。其略曰:「胸膈煩悶,口舌乾燥,欲飲水,無休時。」先生乃作石膏黃連甘草湯及滾痰丸贈之,服百餘劑而痊愈。
白話文:
有一名男子,年紀大約三十多歲,他發狂大叫且亂跑,不避水火,所有的醫生都盡力救治他,但是都沒有效果。於是聽說先生的名聲,將詳細的病症寫成信件,懇求先生給予治療方法。信的大致內容是:「胸腔和膈膜煩悶,口舌乾燥,想喝水,沒有停止的時候。」先生於是做了石膏黃連甘草湯和滾痰丸給他,服用一百多劑後痊癒了。
《成績錄》:「某婦人胸中熱如烙,發作有時,發則如狂,貯水以漬胸,須臾即覺水暖矣。先生診之,與石膏黃連甘草湯而愈。」
白話文:
《成績錄》中記載:「某位婦人感覺胸中燥熱,像是被烙鐵燙過一樣,發作時神志錯亂,她會浸泡冷水降溫,但一下子水就變暖了。嶽美中醫師為她診脈,開出石膏、黃連、甘草組成的藥方,婦人服藥後就康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