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 (2)

1. 闢溫不相染方二首

《病源》此病皆因歲時不和,溫涼失節,人感乖候之氣而生病,則病氣轉相染易,乃至滅門,延及外人,故須預服藥,及為法術以防之。(出第十卷中)

《千金》斷溫疫,主溫病轉相染著,乃至滅門,延及外人,無收視者。赤小豆丸方。

赤小豆(二兩),鬼臼(二兩),鬼箭(二兩),丹砂(二兩研),雄黃(二兩研),

上五味,末之,以蜜和如小豆大。服一丸,可與病人同床傳衣也。(出第九卷中)

《延年》主闢溫疫疾惡氣,令不相染易。豉湯方。

豆豉(一升),伏龍肝(三兩研),小兒小便(三升)

上三味,用小便煎,取一升五合,去滓。平旦服之,令人不著瘴疫。天行有瘴之處,宜朝朝服。(出第十卷中)

白話文:

預防瘟疫不互相傳染的兩個處方

《病源論》提到,這種疾病都是因為每年的氣候不調和,溫度忽冷忽熱,人們因為感受了不正常的氣候而生病,這種病氣會互相傳染,甚至導致全家滅門,還會蔓延到其他人身上,所以必須提前服用藥物,以及使用一些法術來預防。(出自第十卷中)

《千金要方》裡記載,為了斷絕瘟疫,主要是針對溫病互相傳染,甚至導致全家滅門,還會蔓延到其他人身上,沒有人敢靠近的狀況。這裡提供一個赤小豆丸的處方:

赤小豆(二兩),鬼臼(二兩),鬼箭(二兩),丹砂(二兩磨成粉),雄黃(二兩磨成粉)。

將以上五種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成如小豆般大小的藥丸。服用一丸,就可以和病人同床睡覺、交換衣服,不會被傳染。(出自第九卷中)

《延年秘錄》記載,主要是為了預防瘟疫的惡氣,使其不會互相傳染。這裡提供一個豆豉湯的處方:

豆豉(一升),伏龍肝(三兩磨成粉),小孩子的尿液(三升)。

將以上三種藥材,用小孩子的尿液煎煮,取出一升五合的湯汁,去除藥渣。在早上空腹服用,可以使人不會感染瘟疫。在瘟疫流行的地區,應該每天早上都服用。(出自第十卷中)

2. 溫病噦方四首

《病源》伏熱在胃,令人胸滿,胸滿則氣逆,氣逆則噦,若大下後,胃中虛冷,亦令致噦也。(並出第十卷中)

《小品》茅根湯,療溫病有熱,飲水暴冷噦者方。

茅根,葛根(各切半升)

上二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稍溫飲之,啘止則停。

又療溫病熱未除,重被暴寒,寒毒入胃,熱蘊結不散變啘者方。

單煮梓皮,稍稍飲之,佳。溫病積飲冷,冷結胃中,熱入腎中,變壯熱大啘者,服梓皮,溫啘得止也。夫腎中有熱者,病瘥後,足心皮喜剝脫去,頭髮禿落,是其證也。

又茅根橘皮湯,療春夏天行、傷寒、溫病、干胃冷變啘方。

白茅根(切一升),橘皮(三兩),桂心(二兩),葛根(二兩)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服三合,數連服之盡,復合,啘止乃停耳。微有熱,減桂一兩。(文仲、《古今錄驗》同,出第六卷中)

《古今錄驗》療溫病有熱,飲水暴冷啘。枇杷葉飲子方。

枇杷葉(拭去毛),茅根(各半升)

上二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稍稍飲之,啘止則停。(出第三卷中)

白話文:

溫病打嗝的四個藥方

《病源論》說,潛伏在胃部的熱邪,會使人胸悶,胸悶就會導致氣逆,氣逆就會引起打嗝。如果是大瀉之後,胃部變得虛寒,也會導致打嗝。(這個說法也出自《病源論》的第十卷中)

《小品方》提到一個茅根湯,可以用來治療溫病發熱,因為喝了冷水而突然打嗝的狀況。

藥方內容是: 茅根、葛根(各切半升)

將以上兩種藥材,用水四升煮取二升,稍微溫熱後飲用。打嗝停止就可以停止服藥。

另外,還有一個藥方是用來治療溫病發熱還沒消除,又突然受寒,寒邪進入胃部,熱邪鬱積無法消散而導致打嗝的情況。

單獨煮梓樹皮,慢慢飲用,效果很好。如果是溫病時積存冷飲,寒冷凝結在胃中,熱邪進入腎臟,導致高熱和嚴重打嗝,服用梓樹皮可以溫暖胃部,打嗝就能停止。腎臟有熱的人,病好之後,腳底的皮膚容易脫落,頭髮也容易掉落,這些都是腎臟有熱的症狀。

還有一個茅根橘皮湯,可以用來治療春夏季節流行的傷寒、溫病,因為胃部受寒而導致打嗝的情況。

藥方內容是: 白茅根(切一升)、橘皮(三兩)、桂心(二兩)、葛根(二兩)

將以上四種藥材切好,用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成幾次溫服,每次三合。多次連續服用完,再煮一次服用,直到打嗝停止才停藥。如果身體稍微有發熱,可以減少桂心用量至一兩。(這個藥方出自文仲,與《古今錄驗》相同,也出自第六卷中)

《古今錄驗》提到一個枇杷葉飲子,可以用來治療溫病發熱,因為喝了冷水而突然打嗝的狀況。

藥方內容是: 枇杷葉(擦去毛)、茅根(各半升)

將以上兩種藥材切好,用水四升煮取二升,慢慢飲用。打嗝停止就可以停止服藥。(這個藥方出自第三卷中)

3. 溫病渴方二首

《病源》熱氣入腎臟,腎臟惡燥,熱氣盛則腎燥,腎燥則渴引飲也。(出第十卷中)

《深師》療溫毒病及吐下後有餘熱,渴。芍藥湯神方。

芍藥(五分),黃連(四分),甘草(二分炙),黃芩(二兩),桂心(二兩),栝蔞(二分)

上六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一日令盡。(出第十四卷中)

《古今錄驗》知母解肌湯,療溫熱病頭痛,骨肉煩疼,口燥心悶者;或是夏月天行毒,外寒內熱者;或已下之,餘熱未盡者;或熱病自得痢,有虛熱煩渴者方。

麻黃(二兩去節),知母(三兩),葛根(三兩),石膏(三兩),甘草(二兩炙),

上五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若已下及自得下,虛熱未歇者,除麻黃,加知母、葛根;病熱未除,因夢泄者,可除麻黃,加白薇、人參各二兩,則止。(《小品》同,出第二卷中)

白話文:

溫病口渴的兩個處方

《病源論》認為,熱邪侵入腎臟,腎臟不喜歡乾燥,熱邪過盛就會導致腎燥,腎燥就會引起口渴而大量飲水。

《深師方》治療溫熱毒病以及嘔吐、腹瀉後仍有餘熱,導致口渴的症狀。使用芍藥湯這個很有效的方子。

藥方組成:芍藥五分,黃連四分,炙甘草二分,黃芩二兩,桂心二兩,栝蔞二分。

將以上六味藥材切碎,加水五升煎煮至三升,分三次服用,一天內服完。

《古今錄驗方》有個知母解肌湯,可以治療溫熱病引起的頭痛、全身肌肉痠痛、口乾心煩;或是夏天流行的熱毒病,表現為外感風寒而內有熱;或是發汗、腹瀉後餘熱未消;或是熱病自行導致腹瀉,同時出現虛熱煩渴的狀況。

藥方組成:麻黃二兩(去除節),知母三兩,葛根三兩,石膏三兩,炙甘草二兩。

將以上五味藥材切碎,加水七升煎煮至三升,分三次服用。如果已經經過發汗、腹瀉,且虛熱還沒消退,就去除麻黃,增加知母、葛根;如果熱症還沒消除,因為做夢而遺精,就可以去除麻黃,增加白薇、人參各二兩,這樣就可以止住遺精。

4. 溫病發斑方七首

《病源》夫人冬月觸冒寒毒者,至春始發病,病初在表,或已發汗吐下,而表證未罷,毒氣不散,故發斑瘡。又冬月天時溫暖,人感乖候之氣,未即發病,至春又被積寒所折,毒氣不得泄,至夏遇熱,其春寒解,冬溫毒始發出於肌膚,斑爛隱疹如錦文也。(出第十卷中)

《肘後》療溫毒發斑,大疫難救。黑膏方。

生地黃(半斤),好豉(一升)

上二味,以豬膏二斤合露之,煎五六沸,令三分減一,絞去滓,末雄黃、麝香如大豆者,內中攪和。盡服之,毒便從皮中出則愈。忌蕪荑。(出第二卷中)

《小品》葛根橘皮湯,療冬溫未即病,至春被積寒所折,不得發,至夏得熱,其春寒解,冬溫毒始發出,肌中斑爛隱疹如錦文,壯熱而咳,心悶,嘔,但吐清汁,宜服此湯則靜方。(大效)

葛根(二兩),橘皮(二兩),杏仁(二兩去尖、皮),麻黃(二兩去節),知母(二兩),黃芩(二兩),甘草(二兩炙),

上七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嘔悶吐當先定,便且消息。(《古今錄驗》同,出第六卷中)

《刪繁》療肺腑藏熱,暴氣斑點。香豉湯方。

香豉(一升綿裹),蔥須(切四兩),石膏(八兩),梔子仁(三兩),生薑(八兩),大青(二兩),升麻(三兩),芒硝(三兩)

上八味,切,以水六升,煮七味,取二升五合,去滓,然後下芒硝,分三服。(出第十卷中)

《備急》療溫毒發斑,赤斑者五死一生,黑斑者十死一生,大疫難救。黑奴丸方。

麻黃(三兩去節),大黃(二兩),芒硝(一兩),黃芩(一兩),釜底墨(一兩研),灶尾墨(一兩研),屋梁上塵(二兩研)

上七味,搗末,用蜜和如彈子大。新汲水五合,研一丸服之。若渴但與水,須臾當寒,寒訖便汗則解,日移五丈不覺,更服一丸。此療六日胸中常大熱,口噤,名壞病,醫所不療,服此丸多瘥。(《胡洽》、《小品》同,一名水解丸。又一方加小麥、黑勃一兩,名為麥奴丸,《範汪方》同)

《古今錄驗》黃連橘皮湯,療冬溫未即病,至春被積寒所折,不得發,至夏得熱,其春寒解,冬溫毒始發出肌中,斑爛隱疹如錦文而咳,心悶嘔吐清汁,眼赤口瘡,下部亦生瘡,已自得下痢,宜服此方。

黃連(四兩去毛),橘皮(二兩),杏仁(二兩去尖、皮),枳實(一兩炙),麻黃(二兩去節),葛根(二兩),厚朴(一兩炙),甘草(一兩炙)

上八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令盡,且消息,下當先止。

又漏蘆橘皮湯,療冬溫未即病,至春被積寒所折,不得發,至夏熱,其春寒解,冬溫毒始發出肌中,斑爛隱疹如錦文而咳,心悶嘔吐清汁,眼赤口瘡,下部亦生瘡方。

漏蘆,橘皮,甘遂,麻黃(去節),杏仁(去皮、尖),黃芩(各二兩)

上六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四服,得下為佳。下後餘外證未除,更服葛根橘皮湯,方在前《小品方》。(一方有知母、枳實、白薇、升麻、大黃、甘草,為十二味,出第三卷中)

又發斑瘡方

黃連(切三兩去毛)

上一味,以水二升,煮取八合,頓服之。忌豬肉、冷水。

白話文:

溫病發斑的七個處方

《病源》:婦女在冬天感染寒邪毒氣,到了春天開始發病。疾病初期在體表,可能已經發汗、催吐或腹瀉,但體表的症狀沒有完全消除,毒氣沒有散去,因此會出現斑疹。另外,冬天天氣溫暖,人感受到不合時令的氣候,不會立刻發病,到了春天又被積存的寒氣所抑制,毒氣無法發洩。等到夏天遇到熱氣,春天的寒氣解除,冬天的溫熱毒氣才從皮膚發出來,出現像錦繡花紋一樣的斑疹和隱藏的疹子。(出自第十卷中)

《肘後》:治療溫毒引起的發斑,這種病在大疫流行時很難救治。黑膏的處方如下:

  • 生地黃(半斤),好豉(一升) 將以上兩味藥材,加入二斤豬油一起放在露天熬煮,煮沸五六次後,讓藥汁減少三分之一,然後過濾去除藥渣。將雄黃、麝香磨成如大豆大小的粉末,加入藥汁中攪拌均勻。全部服用,毒素會從皮膚排出,病就會好轉。忌吃蕪荑。(出自第二卷中)

《小品》:葛根橘皮湯,治療冬天感染溫邪,當時沒有發病,到了春天被積寒抑制而無法發作,等到夏天遇到熱氣,春天的寒氣解除,冬天的溫熱毒氣才從肌肉裡發出來,出現像錦繡花紋一樣的斑疹和隱藏的疹子,同時伴有高熱、咳嗽、胸悶、嘔吐,但只吐出清水。服用此湯可以使病情平靜。(效果很好)

  • 葛根(二兩),橘皮(二兩),杏仁(二兩,去皮尖),麻黃(二兩,去節),知母(二兩),黃芩(二兩),甘草(二兩,炙) 將以上七味藥材切碎,用水七升煎煮,取三升藥汁,分三次溫服。嘔吐胸悶的情況應該先處理,然後再觀察病情。(《古今錄驗》也有相同記載,出自第六卷中)

《刪繁》:治療肺腑內有熱邪,導致突然出現斑點。香豉湯的處方如下:

  • 香豉(一升,用棉布包裹),蔥鬚(切四兩),石膏(八兩),梔子仁(三兩),生薑(八兩),大青(二兩),升麻(三兩),芒硝(三兩) 將以上八味藥材切碎,用水六升煎煮七味藥材,取二升五合藥汁,去除藥渣,然後加入芒硝,分三次服用。(出自第十卷中)

《備急》:治療溫毒引起的發斑,出現紅斑的,十個人裡有五個會死,出現黑斑的,十個人裡有九個會死,這種病在大疫流行時很難救治。黑奴丸的處方如下:

  • 麻黃(三兩,去節),大黃(二兩),芒硝(一兩),黃芩(一兩),鍋底墨(一兩,研磨),灶尾墨(一兩,研磨),屋梁上的灰塵(二兩,研磨) 將以上七味藥材搗成粉末,用蜂蜜調和成彈珠大小的藥丸。用新汲的清水五合研開一丸服用。如果口渴,就給他喝水。過一會兒病人會感到寒冷,寒冷之後就會發汗,病就會好轉。一天之內,病情會好轉很多,如果沒有好,再服一丸。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六天胸中持續高熱,口噤的壞病。醫生通常無法治療,服用此藥丸大多可以痊癒。(《胡洽》、《小品》也有相同記載,又名水解丸。另一個處方加入小麥、黑勃各一兩,名為麥奴丸,《範汪方》也有相同記載)

《古今錄驗》:黃連橘皮湯,治療冬天感染溫邪,當時沒有發病,到了春天被積寒抑制而無法發作,等到夏天遇到熱氣,春天的寒氣解除,冬天的溫熱毒氣才從肌肉裡發出來,出現像錦繡花紋一樣的斑疹和隱藏的疹子,同時伴有咳嗽、胸悶、嘔吐清水、眼睛發紅、口腔潰瘍,下身也生瘡,並且已經腹瀉。服用此方。

  • 黃連(四兩,去毛),橘皮(二兩),杏仁(二兩,去皮尖),枳實(一兩,炙),麻黃(二兩,去節),葛根(二兩),厚朴(一兩,炙),甘草(一兩,炙) 將以上八味藥材切碎,用水八升煎煮,取三升藥汁,分三次全部服完,並觀察病情。腹瀉應先停止。

另一處方,漏蘆橘皮湯,治療冬天感染溫邪,當時沒有發病,到了春天被積寒抑制而無法發作,等到夏天遇到熱氣,春天的寒氣解除,冬天的溫熱毒氣才從肌肉裡發出來,出現像錦繡花紋一樣的斑疹和隱藏的疹子,同時伴有咳嗽、胸悶、嘔吐清水、眼睛發紅、口腔潰瘍,下身也生瘡。

  • 漏蘆,橘皮,甘遂,麻黃(去節),杏仁(去皮尖),黃芩(各二兩) 將以上六味藥材切碎,用水九升煎煮,取三升藥汁,分四次服用,如果腹瀉效果更好。腹瀉後如果其他症狀沒有消除,繼續服用前面的《小品方》中的葛根橘皮湯。(另一處方加入知母、枳實、白薇、升麻、大黃、甘草,共十二味,出自第三卷中)

另一個發斑瘡的處方:

  • 黃連(切碎三兩,去毛) 將以上一味藥材,用水二升煎煮,取八合藥汁,一次全部服下。忌食豬肉、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