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醫方集解》~ 理血之劑第八 (4)

回本書目錄

理血之劑第八 (4)

1. 龍腦雞蘇丸

(《局方》)

治肺有鬱熱,咳嗽,吐血,衄血,下血,熱淋,消渴,口臭,口苦。清心明目(肺有鬱熱故咳嗽,甚則逼血上行故吐衄,肺移熱於大腸則下血,肺熱則膀胱絕其化源,故淋閟,肺熱則渴而多飲,為上消,脾胃有熱則口臭,肝膽有熱則口苦)。

雞蘇葉(一名龍腦薄荷。一兩六錢),生地黃(六錢),麥冬(四錢),蒲黃(炒),阿膠(炒),木通,銀柴胡(二錢),甘草(錢半),黃耆,人參(一錢。)先將木通、柴胡浸二日,熬汁;地黃煎汁熬膏再用蜜三兩煉過。和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細嚼湯下。一方有黃連。

此手足太陰、少陽藥也。肺本清肅,或受心之邪焰,或受肝之亢害,故見諸證。薄荷辛涼,輕揚升發,瀉肺搜肝,散熱理血,故以為君;生地黃涼血,炒蒲黃止血,以療諸血;柴胡平肝解肌熱,木通利水降心火,麥冬、阿膠潤燥清肺,參、耆、甘草瀉火和脾,此亦為熱而涉虛者設,故少佐參耆也(喻嘉言曰:此丸兩解氣分、血分之熱,宜常服之)。

白話文:

龍腦雞蘇丸

治療肺部鬱熱引起的咳嗽、吐血、鼻出血、便血、尿路感染、糖尿病、口臭、口苦等症狀。這些症狀的產生是因為肺部鬱熱導致咳嗽,嚴重時會逼迫血液上行而引起吐血和鼻出血;肺部的熱邪傳到腸道則導致便血;肺熱則會影響膀胱功能,造成尿路感染;肺熱也會導致口渴多飲,屬於上消(即肺陰虛);脾胃有熱則口臭;肝膽有熱則口苦。

藥方組成:雞蘇葉(也叫龍腦薄荷)1.6兩,生地黃6錢,麥冬4錢,蒲黃(炒)適量,阿膠(炒)適量,木通適量,銀柴胡2錢,甘草0.5錢,黃耆1錢,人參1錢。 先將木通、柴胡浸泡兩天,熬取汁液;生地黃煎汁熬成膏狀,再用蜂蜜三兩煉製。 將所有藥材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細嚼後用溫水送服。有些方劑會加入黃連。

此方藥物作用於手足太陰、少陽經。肺部原本應該清肅,但若受到心臟的邪熱或肝臟的亢盛所傷,就會出現上述症狀。薄荷性味辛涼,輕揚升發,能瀉肺清肝、散熱理血,所以它是主藥;生地黃涼血,炒蒲黃止血,用來治療各種出血症狀;柴胡平肝解肌熱,木通利水降心火,麥冬、阿膠潤燥清肺,人參、黃耆、甘草瀉火和脾。此方也考慮到病情可能兼有虛證,因此少加人參和黃耆。(喻嘉言說:此丸能同時治療氣分和血分的熱證,宜長期服用。)

2. 咳血方

(丹溪)

治咳嗽痰血(咳者有聲無物,嗽者有物無聲,咳嗽者有聲有物也。肺為華蓋,至清之臟,有火則咳,有痰則嗽。肺主氣,氣逆為咳;腎主水,水泛為痰;腎脈上入肺,循喉嚨,其支者從肺絡心,屬胸中,故病則俱病矣。涎唾中有少血散漫者,此腎從相火炎上之血也;若血如紅縷,從痰中咳出者,此肺絡受熱傷之血也;若咳出白血淺紅色似肉似肺者,必死。

凡唾中帶血,咯出有血,或血絲,屬腎經;鼻衄出血,咳嗽有血,屬肺經;嘔吐成盆成碗者,屬胃經,陽明多血多氣故也;自兩脅逆上吐出者,屬肝經;溺血屬小腸、膀胱經;下血屬大腸經;牙宣出血屬胃腎虛火;舌血謂之舌衄,汗孔出血謂之肌衄,心與肝也。又驚而動血者屬心,怒而動血者屬肝,憂而動血者屬肺,思而動血者屬脾,勞而動血者屬腎)。

青黛(水飛),栝蔞仁(去油),海石(去砂),山梔(炒黑),訶子肉。等分,為末,蜜丸。噙化。嗽甚加杏仁。

此手太陰藥也。肝者將軍之官,肝火上逆,能爍心肺,故咳嗽痰血也。青黛瀉肝而理血,散五臟鬱火;梔子涼心而清肺,使邪熱下行;二者所以治火。栝蔞(潤燥滑痰),為治嗽要藥(能清上焦痰火,蕩除鬱熱垢膩);海石軟堅止嗽,清水之上源(能軟堅痰,痰除則嗽止。肺為水之上源);二者降火而兼行痰。

加訶子者,以能斂肺而定痰喘也。不用治血之藥者,火退則血自止也。

白話文:

咳血方

這是治療咳嗽帶血的方劑。咳嗽分為有聲無物(單純咳嗽)、有物無聲(單純痰多)、有聲有物(咳嗽帶痰)三種。肺是人體最清淨的器官,肺熱則咳嗽,肺有痰則痰嗽。肺主呼吸,氣逆則咳嗽;腎主水液,水液上泛則成痰;腎經向上通入肺經,循行於喉嚨,並與肺經、心經相連,因此肺腎疾病常同時出現。唾液中夾雜少量血液,是腎經相火上炎所致;若痰中帶有紅色血絲,是肺絡受熱損傷;若咳出白色或淺紅色、像肉或肺組織一樣的血塊,則預後不良,甚至危及生命。

唾液或咳出的痰中帶血,或有血絲,屬腎經;鼻出血、咳嗽帶血,屬肺經;嘔吐出大量血液,屬胃經(胃經屬陽明,陽明經氣血旺盛);從兩脅部位逆向上吐血,屬肝經;尿液帶血,屬小腸、膀胱經;大便出血,屬大腸經;牙齦出血,屬胃腎虛火;舌頭出血稱舌衄,皮膚出血稱肌衄,都與心肝有關。此外,驚嚇導致出血屬心經,憤怒導致出血屬肝經,憂愁導致出血屬肺經,思慮過度導致出血屬脾經,勞累導致出血屬腎經。

方劑組成:青黛(水飛)、栝蔞仁(去油)、海石(去砂)、山梔子(炒黑)、訶子肉,等分研末,用蜂蜜做成丸劑,含服緩慢溶化。咳嗽嚴重者可以加入杏仁。

此方出自手太陰經(肺經)的藥物。肝臟主管人的情志,肝火上逆會灼傷心肺,導致咳嗽帶血。青黛可以瀉肝火、理氣血,散去五臟鬱結的熱邪;梔子可以清心肺之火,使邪熱下降;這兩味藥主要治療火邪。栝蔞仁潤燥滑痰,是治療咳嗽的重要藥物,可以清利上焦的痰火,清除鬱結的熱邪和黏膩之物;海石可以軟堅散結、止咳,是治療痰飲的要藥,痰去則咳止;這兩味藥可以降火並化痰。

加入訶子,是因為它可以斂肺氣,平喘定咳。此方不使用專門止血的藥物,因為只要熱邪退了,出血自然就會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