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醫方集解》~ 勿藥元詮第二十三 (4)

回本書目錄

勿藥元詮第二十三 (4)

1. 濕傷

坐臥濕地,則病痹厥、癘風;衝風冒雨,則病身重身痛;長著汗衣,則病麻木、發黃;勉強涉水,則病腳氣、攣痹;飢餓澡浴,則病骨節煩痛;汗出見濕,則病痤痱(痤,癤也;音坐、平聲)。

白話文:

如果長時間坐在或躺在潮濕的地面上,就會導致痺病、厥病、癩病等疾病;如果冒著風雨外出,就會導致身體沉重、身體疼痛;如果長時間穿著被汗水浸濕的衣服,就會導致麻木、皮膚發黃等疾病;如果勉強涉水,就會導致腳氣、手腳痙攣麻木等疾病;如果在飢餓的時候洗澡,就會導致骨節煩躁疼痛;如果在出汗的時候接觸到濕氣,就會導致痤瘡、痱子等皮膚疾病。(痤瘡,指的是癤子,發音同「坐」字,平聲。)

2. 飲食傷

經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膏粱之變,足能也生大疔;膏粱之疾,消痹痿厥;飽食太甚,筋脈橫解,腸澼為痔;飲食失節,損傷腸胃,始病熱中,末傳寒中。怒後勿食,食後勿怒,醉後勿飲冷(引入腎經,則有腰腳腫痛之病),飽食勿便臥。

飲酒過度,則臟腑受傷,肺因之而痰嗽,脾因之而倦怠,胃因之而嘔吐,心因之而昏狂,肝因之而善怒,膽因之而忘懼,腎因之而爍精,膀胱因之而溺赤,二腸因之而泄瀉,甚則勞嗽失血、消渴、黃疸、痔漏、癰疽,為害無窮。鹹味能瀉腎水,損真陰;辛辣大熱之味,皆損元氣,不宜多食。

白話文:

經典上說:飲食過量,腸胃就會受損;經常吃肥膩甘甜的食物,就容易長出大疔瘡;吃太多肥膩食物引起的疾病,會導致消瘦、麻痹、痿軟、厥冷等症狀;吃得太飽,會使筋脈鬆弛,腸道疾病會導致痔瘡;飲食沒有節制,會損傷腸胃,初期會出現發熱的症狀,後期會轉為體內虛寒。生氣後不要馬上進食,吃飽後不要立即發怒,喝醉後不要喝冷飲(冷飲會侵入腎經,導致腰腿腫痛),吃飽後不要馬上躺下。

飲酒過量,會使內臟受損,肺會因此產生痰和咳嗽,脾會因此感到疲倦乏力,胃會因此嘔吐,心會因此昏亂發狂,肝會因此容易發怒,膽會因此容易忘事和恐懼,腎會因此耗損精氣,膀胱會因此小便赤黃,大小腸會因此腹瀉,嚴重時會導致勞嗽咳血、消渴病、黃疸、痔瘡漏膿、癰瘡等,危害無窮。鹹味食物會使腎水排出,損害身體陰氣;辛辣燥熱的食物,都會損害元氣,不宜多吃。

3. 色欲傷

男子二八而天癸至,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交合太早,斫喪天元,乃夭之由;男子八八而天癸絕,女人七七而天癸絕,精血不生,入房不禁,是自促其壽算。人身之血,百骸貫通,及欲事作,撮一身之血,至於命門,化精以泄(人之受胎,皆稟此命火以有生,故莊子曰:火,傳也,不知其盡也)。夫精者,神倚之如魚得水(神必倚物,方有附麗,故關尹子曰:精,無人也;神,無我也。

楞嚴經曰:火性無我,寄於諸緣)。氣倚之如霧覆淵,不知節嗇,則百脈枯槁,交接無度,必損腎元,外雖不泄,精已離宮,定有真精數點,隨陽之痿而溢出,如火之有煙焰,豈能復返於薪哉。

白話文:

男子大約十六歲、女子大約十四歲時,身體的生殖機能開始成熟。如果太早發生性行為,會損害先天的元氣,導致早夭。男子大約六十四歲、女子大約四十九歲時,生殖機能就會衰退,精血不再產生。如果這個時候還不節制性生活,就會加速自己的壽命耗盡。人體的血液循環全身,當有性慾的時候,全身的血液會集中到命門這個地方,化為精液排出(人的受孕,都是依靠命門的火氣來產生生命的,所以莊子說:火,會傳遞下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燃盡)。精,就像魚離不開水一樣,需要神的依附才能存在(神必須依附在物體上才能存在,所以關尹子說:精,沒有獨立的人格;神,沒有獨立的自我。楞嚴經說:火的性質沒有自我,必須依附其他條件才能產生)。氣,就像霧氣覆蓋深淵一樣,是精的依附。如果不知道節制,就會導致全身經脈枯竭。如果性生活沒有節制,一定會損害腎氣,即使沒有射精,精液也會離開精宮,必然會有少許精液,隨著陽具的萎靡而流出,就像火產生煙焰一樣,不可能再回到柴薪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