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心方》~ 卷第十六 (12)
卷第十六 (12)
1. 治諸瘻方第十六
又方:灸瘻周四畔即瘥。
又云:治漏方:
搗土瓜根敷之,燥復易,不限時節。
又方:燒死蜣螂末,酢和塗之。
又方:死蛇灰,酢和敷之。
《葛氏方》通治諸瘻方:
取地中潛行鼷鼠一頭,破腹去腸干之,火炙令可成屑末,以臘月豬脂和,敷瘡上。
又方:燒螻蛄作屑,豬膏和,敷之。
又方:白犬骨燒末以豬膏和敷之。
又云:治諸瘻著口裡齒頰間者方:
東行母練根細銼三、四升,以水濃煮,取汁含之。數吐易,勿咽之。
《耆婆方》治人三十年瘻瘡方:
取蒴藋根曝令土燥,槌去土,大釜中以水煮令熟,去滓,置大盆中,絞取清汁煎之,若盛復熟小器中煎,令如薄糊,納器中。若有痂,去之納煎。若病深,以雞毛取煎冷暖軟以納中,瘥乃止。取煎蒴藋,滓舉著其人,瘥。而不報息者,取滓燒還發瘻也。秘之。
《廣濟方》療瘻久不瘥方:
巴豆(一兩,去皮),大棗(一升)
上以水五升,煮取一升,絞去滓,更煎如稠餳,敷瘡上,日三。
《劉涓子方》治瘻眾方不瘥效驗方:
取牡蒙數兩,搗之,湯和。適寒溫,取一升許,薄瘡上。冷復易。經日益佳。
《新錄方》治諸瘻方:
露蜂房末酒服方寸匕。
又方:兔皮灰敷之。
又方:芥子末敷之。
又方:桃葉搗如泥封之。
《救急單驗方》療諸瘻瘡方:
煎楸枝葉,淨洗瘡,納孔中大驗。
又方:石留黃末,置瘡孔中,以艾灸立驗。
《陶景本草注》諸瘻方:
玄參,酒漬,飲之良。
又方:𦟀鼠蹄,燒末,酒服之。
《蘇敬本草注》諸瘻方:
馬莧,搗,揩之。
又方:食雉肉,良。
《崔禹錫食經》諸瘻方:
食一、兩斤蕨,終身不病也。
白話文:
治各種瘻管的藥方十六則
另一個方法:灸治瘻管周圍四處,即可痊癒。
又說:治療漏的藥方:
搗碎土瓜根敷在患處,乾燥後再更換,不限季節。
另一個方法:將燒死的蜣螂研磨成粉末,用醋調和後塗抹。
另一個方法:將燒死的蛇灰,用醋調和後敷在患處。
《葛氏方》治療各種瘻管的通用藥方:
取一條在地下活動的鼷鼠,剖開肚子去除腸子後曬乾,火烤至成粉末,再和臘月豬油混合,敷在患處。
另一個方法:將螻蛄燒成粉末,與豬油混合後敷用。
另一個方法:將白狗骨燒成粉末,與豬油混合後敷用。
又說:治療長在口腔、齒頰之間的瘻管的藥方:
將東行母(植物名)的根細細切碎,取三到四升,用大量水煮,取汁含在口中。多次吐出,不要吞咽。
《耆婆方》治療三十年瘻瘡的藥方:
取蒴藋(植物名)的根曬乾,去除泥土,放入大鍋中加水煮熟,過濾去除渣滓,放入大盆中,擠出清汁煎煮,或裝入小容器中煎煮,直至像稀糊狀,放入容器中。如果患處有痂,先去除再放入藥膏。如果病灶深,用雞毛沾取溫熱的藥膏慢慢送入患處,痊癒後即可停止。將煎煮蒴藋後的渣滓放在患者身上,就能痊癒。如果沒有療效,將渣滓燒掉,會再次引發瘻管。此方秘不外傳。
《廣濟方》治療久治不癒的瘻管的藥方:
巴豆(一兩,去皮),大棗(一升)
以上藥材用水五升煎煮至一升,過濾去除渣滓,再煎煮至濃稠如飴,敷在患處,每日三次。
《劉涓子方》治療各種藥方都治不好的瘻管的有效藥方:
取數兩牡蒙(植物名),搗碎,用溫水調和,取約一升,薄薄地敷在患處。冷了就更換。經過一天病情會逐漸好轉。
《新錄方》治療各種瘻管的藥方:
將露蜂房研磨成粉末,用酒送服,每次方寸匕(古代容量單位)。
另一個方法:將兔皮燒成灰敷在患處。
另一個方法:將芥子粉敷在患處。
另一個方法:將桃葉搗成泥狀敷在患處。
《救急單驗方》治療各種瘻瘡的藥方:
煎煮楸樹枝葉,清洗乾淨患處,將藥液注入瘻管孔內,效果顯著。
另一個方法:將石硫黃粉末放入瘻管孔中,用艾灸,效果迅速。
《陶景本草注》治療各種瘻管的藥方:
玄參,用酒浸泡,飲用效果好。
另一個方法:將鼠蹄燒成粉末,用酒送服。
《蘇敬本草注》治療各種瘻管的藥方:
馬莧菜,搗碎,塗抹在患處。
另一個方法:食用野雞肉,效果好。
《崔禹錫食經》治療各種瘻管的藥方:
食用一到兩斤蕨類植物,終身都不會得這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