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ient Disease Acupuncture Treatment

古籍記載「腹脹」的經絡穴道清單(附原文)

出《靈樞.玉版》、《靈樞.水脹》等篇。即腹部脹大或脹滿不適。《諸病源候論.腹脹候》:「腹脹者,由陽氣外虛、陰氣內積故也。陽氣外虛受風冷邪氣,風冷,陰氣也。冷積於府臟之間不散,與脾氣相壅,虛則脹,故腹滿而氣微喘。」中醫古代典籍中記載相關穴道如下:

承滿

承滿

1.《針灸大成》:「主腸鳴腹脹,上氣喘逆,食飲不下,肩息唾血。」


大巨

大巨

1.《針灸大成》:「主小腹脹滿,煩渴,小便難,頹疝,偏枯,四肢不收,驚悸不眠。」


水道

水道

1.《針灸大成》:「主腰骨強急,膀胱有寒,三焦結熱,婦人小腹脹滿,痛引陰中,胞中瘕,子門寒,大小便不通。」

2.《針灸甲乙經》:「小腹脹滿,痛引陰中,月水至則腰脊痛,胞中瘕,子門有寒,引髕髀,水道主之(」


伏兔

伏兔

1.《針灸大成》:「主膝冷不得溫,風勞痺逆,狂邪,手攣縮,身癮疹,腹脹少氣,頭重腳氣,婦人八部諸疾。」


足三里

足三里

1.《針灸大成》:「主胃中寒,心腹脹滿,腸鳴,臟氣虛憊,真氣不足,腹痛食不下,大便不通,心悶不已,卒心痛,腹有逆氣上攻,腰痛不得俯仰,小腸氣,水氣蠱毒,鬼擊,痃癖,四肢滿,膝䯒酸痛,目不明,產婦血暈。」

2.《子午流注說難》:「證治:胃中寒。心腹脹滿。胃氣不足。聞食殠。腸鳴腹痛。食不化。秦丕祖云。諸病皆治。食氣水氣。蠱毒痃癖。四肢腫滿。膝胻痠痛。目不明。華佗云。療五勞羸瘦。七傷虛乏。胸中瘀血。乳癰。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氣上衝目。」


隱白

隱白

1.《針灸大成》:「主腹脹,喘滿不得安臥,嘔吐食不下,胸中熱,暴泄,衄血,尸厥不識人,足寒不能溫,婦人月事過時不止,小兒客忤,慢驚風。」

2.《針灸甲乙經》:「氣喘,熱病衄不止,煩心善悲,腹脹,逆息熱氣,足脛中寒,不得臥,氣滿胸中熱,暴泄,仰息,足下寒,中悶,嘔吐,不欲食飲,隱白主之。」

3.《子午流注說難》:「證治:腹脹喘滿。不得安臥。嘔吐。食不下。暴泄。衄血。卒屍厥。不識人。足寒不能溫。」


大都

大都

1.《針灸大成》:「主熱病汗不出,不得臥,身重骨疼,傷寒手足逆冷,腹滿善嘔,煩熱悶亂,吐逆目眩,腰痛不可俯仰,繞踝風,胃心痛,腹脹胸滿,心蛔痛,小兒客忤。」


太白

太白

1.《針灸大成》:「主身熱煩滿,腹脹食不化,嘔吐,泄瀉膿血,腰痛大便難,氣逆,霍亂腹中切痛,腸鳴,膝股䯒酸轉筋,身重骨痛,胃心痛,腹脹胸滿,心痛脈緩。」

2.《子午流注說難》:「證治:身熱煩滿。腹脹食不化。嘔吐膿血。腰痛。大便難。氣逆。霍亂腹中切痛。」


商丘

商丘

1.《針灸大成》:「主腹脹,腸中鳴,不便,脾虛令人不樂,身寒善太息,心悲,骨痺,氣逆,痔疾,骨疽蝕,魘夢,癇瘛,寒熱好嘔,陰股內痛。氣壅,狐疝走上下,引小腹痛、不可俯仰、脾積痞氣,黃疸,舌本強痛,腹脹,寒瘧,溏瘕泄水,面黃,善思善味,食不消,體重節痛,怠惰嗜臥,婦人絕子,小兒慢風。」

2.《子午流注說難》:「證治:腹脹腸鳴不便。脾虛人不樂。身寒。太息心悲氣逆。痔疾。骨疽蝕。婦人絕子。小兒慢風。」


三陰交

三陰交

1.《針灸大成》:「主脾胃虛弱,心腹脹滿,不思飲食,脾痛身重,四肢不舉,腹脹腸鳴,溏泄食不化,痃癖,腹寒,膝內廉痛,小便不利,陰莖痛,足痿不能行,疝氣,小便遺,膽虛,食後吐水,夢遺失精,霍亂,手足逆冷,呵欠,頰車蹉開,張口不合,男子陰莖痛,元臟發動,臍下痛不可忍,小兒客忤,婦人臨經行房,羸瘦,癥瘕,漏血不止,月水不止,妊娠胎動橫生,產後惡露不行,去血過多,血崩暈,不省人事。」

2.《針灸易學》:「小腹脹滿:內庭、三里、三陰交:後照海、大敦、補瀉氣海。」


血海

血海

1.《針灸大成》:「主氣逆腹脹,女子漏下惡血,月事不調。」


脾俞

脾俞

1.《針灸大成》:「主腹脹,引胸背痛,多食身瘦,痃癖積聚,脅下滿,泄利,痰瘧寒熱,水腫氣脹引脊痛,黃疸,善欠,不嗜食。」


胃俞

胃俞

1.《針灸大成》:「主霍亂,胃寒,腹脹而鳴,翻胃嘔吐,不嗜食,多食羸瘦,目不明,腹痛,胸脅支滿,脊痛筋攣,小兒羸瘦,不生肌膚。」


三焦俞

三焦俞

1.《針灸大成》:「主臟腑積聚,脹滿羸瘦,不能飲食,傷寒頭痛,飲食吐逆,肩背急,腰脊強不得俯仰,水穀不化,泄注下利,腹脹腸鳴,目眩頭痛。」


小腸俞

小腸俞

1.《針灸大成》:「主膀胱、三焦津液少,大、小腸寒熱,小便赤不利,淋瀝遺溺,小腹脹滿,㽲痛,泄利膿血。五色赤痢下重,腫痛。腳腫。五痔,頭痛,虛乏消渴,口乾不可忍,婦人帶下。」


中髎

中髎

1.《針灸大成》:「主大小便不利,腹脹下利,五勞七傷六極,大便難,小便淋瀝,飧泄,婦人絕子帶下,月事不調。」


譩譆

譩譆

1.《針灸大成》:「主大風汗不出,勞損不得臥,溫瘧寒瘧,背悶氣滿,腹脹氣眩,胸中痛引腰背,腋拘脅痛,目眩,目痛,鼻衄,喘逆,臂膊內廉痛,不得俯仰,小兒食時頭痛,五心熱。」


陽綱

陽綱

1.《針灸大成》:「主腸鳴腹痛,飲食不下,小便赤澀,腹脹身熱,大便不節,泄痢赤黃,不嗜食,怠惰。」


陰谷

陰谷

1.《針灸大成》:「主膝痛如錐,不得屈伸。舌縱涎下,煩逆,溺難,小便急引陰痛,陰痿,股內廉痛,婦人漏下不止,腹脹滿不得息,小便黃,男子如蠱,女子如娠。」

2.《針灸甲乙經》:「婦人漏血,腹脹滿不得息,小便黃,陰谷主之(」

3.《子午流注說難》:「證治:膝痛不得屈伸。舌縱涎下。煩逆溺難。少腹急引陰痛。婦人漏下。不止。腹脹滿不得息。小便黃。男子如蠱。女子如妊娠。」


幽門

幽門

1.《針灸大成》:「主小腹脹滿,嘔吐涎沫,喜唾,心下煩悶,胸中引痛,滿不嗜食,裡急數咳,健忘,泄利膿血,目赤痛從內眥始,女子心痛,逆氣,善吐食不下。」


俞府

俞府

1.《針灸大成》:「主咳逆上氣,嘔吐,喘嗽,腹脹不下食飲,胸中痛久喘,灸七壯效。」


大敦

大敦

1.《針灸大成》:「主五淋,卒疝七疝,小便數遺不禁,陰頭中痛,汗出,陰上入小腹,陰偏大,腹臍中痛,悒悒不樂,病左取右,病右取左。腹脹腫病,小腹痛,中熱喜寐,尸厥狀如死人,婦人血崩不止,陰挺出,陰中痛。」

2.《子午流注說難》:「證治:卒心痛。汗出。腹脹腫滿中熱喜寐。五淋七疝。小便頻數不禁。陰痛引小腹。陰挺出。血崩屍厥如死。」

3.《針灸易學》:「小腹脹滿:內庭、三里、三陰交:後照海、大敦、補瀉氣海。」


曲骨

曲骨

1.《針灸大成》:「主失精,五臟虛弱,虛乏冷極,小腹脹滿,小便淋澀不通,頹疝,小腹痛,婦人赤白帶下。」


建里

建里

1.《針灸大成》:「主腹脹,身腫,心痛,上氣,腸中疼,嘔逆,不嗜食。」


巨闕

巨闕

1.《針灸大成》:「主上氣咳逆,胸滿短氣,背痛胸痛,痞塞,數種心痛,冷痛,蛔蟲痛,蠱毒貓鬼,胸中痰飲,先心痛,先吐,霍亂不識人,驚悸,腹脹暴痛,恍惚不止,吐逆不食,傷寒煩心,喜嘔發狂,少氣腹痛,黃疸,急疸,急疫,咳嗽,狐疝,小腹脹噫,煩熱,膈中不利,五臟氣相干,卒心痛,尸厥。妊娠子上衝心昏悶,刺巨闕,下針令人立蘇不悶,次補合谷,瀉三陰交,胎應針而落,如子手掬心,生下手有針痕,頂母心向前,人中有針痕,向後枕骨有針痕,是驗。」


懸鐘

懸鐘

1.《針灸大成》:「主胃熱腹脹,脅痛,腳氣,腳脛濕痺,渾身瘙癢,趾疼。」


陰陵泉

陰陵泉

1.《針灸大成》:「主脅腹脹滿,中、下部疾皆治。」


神闕

神闕

1.《針灸大成》:「主百病及老人、虛人泄瀉如神。又治水腫,鼓脹,腸鳴,卒死,產後腹脹,小便不通,小兒脫肛。」


內庭

內庭

1.《針灸大成》:「腹脹:三里內庭。」

2.《針灸甲乙經》:「四厥手足悶者,使人久持之,厥熱(一本作逆冷)脛痛,腹脹,皮痛,善伸數欠,惡人與木音,振寒,嗌中引外痛,熱病汗不出,下齒痛,惡寒目急,喘滿寒慄,斷口噤僻,不嗜食,內庭主之。」

3.《子午流注說難》:「證治:四肢厥逆。腹脹滿。數欠。惡聞人聲。振寒。咽中引痛。口喎。齒齲痛。瘧不嗜食。」

4.《針灸易學》:「小腹脹滿:內庭、三里、三陰交:後照海、大敦、補瀉氣海。」


中脘

中脘

1.《針灸大成》:「腹脹:尺澤陰市三里曲泉陰谷陰陵商丘公孫內庭太谿太白厲兌隱白膈俞腎俞中脘大腸俞。」

2.《針灸甲乙經》:「腹脹不通,寒中傷飽,食飲不化,中脘主之。」


公孫

公孫

1.《針灸大成》:「腹脹:尺澤陰市三里曲泉陰谷陰陵商丘公孫內庭太谿太白厲兌隱白膈俞腎俞中脘大腸俞。」


厲兌

厲兌

1.《針灸大成》:「腹脹:尺澤陰市三里曲泉陰谷陰陵商丘公孫內庭太谿太白厲兌隱白膈俞腎俞中脘大腸俞。」

2.《針灸甲乙經》:「寒,腹脹滿,厲兌主之。」

3.《子午流注說難》:「證治:屍厥。口噤氣絕。狀如中惡。腹脹滿。汗不出。寒瘧不嗜食麵腫。足胻寒。喉痹。齒齲。惡風。鼻不利。多驚。好臥。」


大腸俞

大腸俞

1.《針灸大成》:「腹脹:尺澤陰市三里曲泉陰谷陰陵商丘公孫內庭太谿太白厲兌隱白膈俞腎俞中脘大腸俞。」


尺澤

尺澤

1.《針灸大成》:「腹脹:尺澤陰市三里曲泉陰谷陰陵商丘公孫內庭太谿太白厲兌隱白膈俞腎俞中脘大腸俞。」

2.《針灸甲乙經》:「咳逆上氣,舌乾脅痛,心煩肩寒,少氣不足以息,腹脹,喘,尺澤主之。」


曲泉

曲泉

1.《針灸大成》:「腹脹:尺澤陰市三里曲泉陰谷陰陵商丘公孫內庭太谿太白厲兌隱白膈俞腎俞中脘大腸俞。」


腎俞

腎俞

1.《針灸大成》:「腹脹:尺澤陰市三里曲泉陰谷陰陵商丘公孫內庭太谿太白厲兌隱白膈俞腎俞中脘大腸俞。」


膈俞

膈俞

1.《針灸大成》:「腹脹:尺澤陰市三里曲泉陰谷陰陵商丘公孫內庭太谿太白厲兌隱白膈俞腎俞中脘大腸俞。」


陰市

陰市

1.《針灸大成》:「腹脹:尺澤陰市三里曲泉陰谷陰陵商丘公孫內庭太谿太白厲兌隱白膈俞腎俞中脘大腸俞。」

2.《針灸甲乙經》:「寒疝痛,腹脹滿,痿厥少氣,陰市主之。」


少商

少商

1.《針灸甲乙經》:「熱病象瘧,振慄鼓頷,腹脹睥睨,喉中鳴,少商主之。」


章門

章門

1.《針灸甲乙經》:「奔豚腹脹腫,章門主之。」


肺俞

肺俞

1.《針灸甲乙經》:「痓反折互引,腹脹腋攣,背中怏怏,引脅痛,內引心,中膂內,肺俞主之。」


中極

中極

1.《針灸甲乙經》:「奔豚上搶心,甚則不得息,忽忽少氣,尺厥,心煩痛,飢不能食,善寒中,腹脹引䐈而痛,小腹與脊相控暴痛,時窘之後,中極主之。」


關門

關門

1.《針灸甲乙經》:「腹脹善滿,積氣,關門主之。」


天樞

天樞

1.《針灸甲乙經》:「腹脹腸鳴,氣上衝胸,不能久立,腹中痛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則泄,當臍而痛,腸胃間遊氣切痛,食不化,不嗜食,身腫(一本作重),俠臍急,天樞主之。」


氣衝

氣衝

1.《針灸甲乙經》:「腹中有大熱不安,腹有大氣如相俠,暴腹脹滿癃,淫濼,氣衝主之。」


漏谷

漏谷

1.《針灸甲乙經》:「少腹脹急,小便不利,厥氣上頭巔,漏谷主之。」


然谷

然谷

1.《針灸甲乙經》:「胸中寒,脈代時至,上重下輕,足不能地,少腹脹,上搶心,胸榰滿,咳唾有血,然谷主之。」


復溜

復溜

1.《子午流注說難》:「證治:腰脊內引痛。不得俯仰起坐。目䀮䀮。善怒多言。舌乾胃熱。蟲動涎出。足痿不收履。胻寒不自溫。腹中雷鳴。腹脹如鼓。四肢腫。五種水病。溺青赤黃白黑。青取井。赤取滎。黃取俞。白取經。黑取合。血痔泄後腫。五淋小便如散火。骨寒熱。盜汗不止。」


氣海

氣海

1.《針灸易學》:「小腹脹滿:內庭、三里、三陰交:後照海、大敦、補瀉氣海。」


照海

照海

1.《針灸易學》:「小腹脹滿:內庭、三里、三陰交:後照海、大敦、補瀉氣海。」


陰交

陰交

1.《針灸易學》:「小腹脹滿:內庭、三里、三陰交:後照海、大敦、補瀉氣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