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

REN05

英文名稱Shimen

位置前正中線上,臍下2寸

所屬經絡任脈

別名利機,精露,丹田,端田,三焦募

五俞穴三焦募穴

可灸

最後更新日:2023-08-29

穴名介紹


石,腎主之水也。門,出入的門戶也。該穴名意指任脈氣血中的水濕在此再一次冷縮。本穴物質為關元穴傳來的水濕雲氣,至本穴後再一次散熱冷縮為天之下部的水濕雲氣,只有少部分水濕吸熱後循任脈上行,本穴如同任脈水濕之關卡,故名。

解剖位置


  • 位於腹部的一條線上,稱為「腹白線」,在這個穴位下方是小腸的位置。
  • 在這個區域,你可以找到來自腹壁的淺層動脈與靜脈的分支,以及來自腹壁下層的動脈與靜脈分支。
  • 此外,還有第十一對肋間神經的前皮支內側部分,經過這個穴位附近。

針刺方法


直刺0.5~1寸

穴道介紹


石門穴具有調理三焦、利水通淋、止痛止瀉的作用。主治腹脹、泄瀉、繞臍疼痛、疝氣、水腫、小便不利、遺精、陽痿、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崩漏、產後惡露不止等。

石門穴的功效

  • 調理三焦:石門穴是三焦的募穴,刺激石門穴可以調理三焦,疏通三焦經氣。
  • 利水通淋:石門穴位於下腹部,刺激石門穴可以利水通淋,緩解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 止痛止瀉:石門穴具有止痛止瀉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腹脹、泄瀉、繞臍疼痛等症狀。

石門穴的主治

  • 腹脹:石門穴具有調理三焦、利水通淋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腹脹引起的腹脹、腹痛、便秘等症狀。
  • 泄瀉:石門穴具有利水通淋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泄瀉引起的腹瀉、腹痛、便溏等症狀。
  • 繞臍疼痛:石門穴具有止痛止瀉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繞臍疼痛引起的疼痛。
  • 疝氣:石門穴具有調理三焦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疝氣的症狀。
  • 水腫:石門穴具有利水通淋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水腫引起的浮腫、尿少等症狀。
  • 小便不利:石門穴具有利水通淋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小便不利引起的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
  • 遺精:石門穴具有調理三焦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遺精的症狀。
  • 陽痿:石門穴具有調理三焦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陽痿的症狀。
  • 月經不調:石門穴具有調理三焦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月經不調引起的疼痛、經期腹脹、經期出血量多等症狀。
  • 痛經:石門穴具有止痛止瀉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痛經引起的疼痛。
  • 經閉:石門穴具有調理三焦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經閉引起的月經不來潮等症狀。
  • 崩漏:石門穴具有止痛止瀉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崩漏引起的陰道出血。
  • 產後惡露不止:石門穴具有調理三焦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產後惡露不止引起的陰道出血、腰痛等症狀。

穴道配伍


1. 溫補下焦,治療腎虛相關疾病:

  • 配腎俞、大赫、命門、太溪: 此配伍直達腎經,溫補腎陽,化氣行水,治療腎虛水腫、遺尿、遺精、陽痿等,腎俞、命門為腎之背俞穴與原穴,大赫為腎之募穴,太溪為腎經原穴,與石門共同溫補腎氣,提升腎臟功能。
  • 配氣海、中極: 氣海為任脈之氣穴,中極為膀胱經之募穴,三穴合用,溫補下焦元氣,尤其針對遺精、陽痿等腎陽不足的症狀。
  • 配關元: 關元為任脈之氣海穴,與石門同屬任脈,協同溫補下焦,調理沖任,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等婦科疾病。

2. 利水消腫,治療水濕停聚:

  • 配水道、陰陵泉: 水道為膀胱經穴,陰陵泉為脾經合穴,三穴合用,利水消腫,化解水濕,適用於水腫、小便不利等症。此配伍尤其針對下焦水濕停滯。
  • 配三陰交、足三里、中極: 三陰交為肝脾腎三經交會穴,足三里為胃經合穴,中極為膀胱經募穴,此配伍兼顧脾腎,調整臟腑功能,治療小便不利、水腫等,並可兼治消化系統相關的腹脹、泄瀉。

3. 調理氣血,治療婦科疾病:

  • 配歸來、血海: 歸來穴與血海穴皆與血絡密切相關,與石門共同調理氣血,治療月經不調、崩漏等婦科疾病。
  • 配三陰交: 調節肝脾腎三經之氣血,配合石門溫補下焦,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等。

4. 其他配伍:

  • 配商丘: 商丘為足太陰脾經原穴,與石門合用,通達下焦,運化水氣,治療少腹堅痛、下引陰中。
  • 配三焦俞、關元: 三焦俞為三焦經背俞穴,與石門、關元合用,調補三焦,氣化水液,治療泌尿生殖系統疾患、腹脹、腹水、癃閉等。
  • 配大腸俞: 大腸俞為大腸經背俞穴,與石門合用,補下焦,行水氣,治療大便不禁、腸鳴腹痛等。

Youtube影片


載入中...

穴道主治疾病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痢疾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月經不調

精神(心智)與行為疾病

  • 男性勃起障礙

循環系統疾病

  • 原發性高血壓

消化系統疾病

  • 闌尾炎
  • 大便秘結
  • 消化不良
  • 腹股溝疝氣
  • 腹中有鳴叫聲
  • 腸炎
  • 胃下垂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 月經不調
  • 月經腹痛
  • 白帶
  • 排尿困難
  • 子宮崩漏
  • 尿道炎
  • 前列腺增生
  • 子宮發炎
  • 月經稀少

艾灸刮痧


艾灸石門穴方法:

重點程序:

  1. 準備:

    • 選擇艾條或艾灸盒。
    • 準備酒精棉球或消毒濕巾。
    • 找一個舒適的平躺姿勢,將衣服解開,露出腹部。
  2. 消毒:

    • 使用酒精棉球或消毒濕巾清潔石門穴周圍皮膚。
  3. 點燃艾條:

    • 使用火柴或打火機點燃艾條一端。
    • 待艾條燃燒穩定後,將艾條靠近石門穴,距離約2-3釐米。
  4. 施灸:

    • 以溫熱舒適為宜,避免過於灼熱。
    • 每次施灸10-15分鐘,每天1-2次。
  5. 結束:

    • 施灸結束後,將艾條熄滅,並觀察施灸部位有無過度紅腫或疼痛。

遠紅外線加熱石門穴方法:

重點程序:

  1. 準備:

    • 準備遠紅外線燈或其他加熱設備。
    • 找一個舒適的平躺姿勢,將衣服解開,露出腹部。
  2. 定位:

    • 將遠紅外線燈或加熱設備對準石門穴。
  3. 加熱:

    • 以溫熱舒適為宜,避免過於灼熱。
    • 每次加熱10-15分鐘,每天1-2次。
  4. 結束:

    • 加熱結束後,觀察施灸部位有無過度紅腫或疼痛。

注意事項:

  • 施灸或加熱時,需注意溫度,避免灼傷皮膚。
  • 若出現過度紅腫、疼痛或其他不適,應立即停止施灸或加熱,並諮詢專業醫事人員。
  • 孕婦、月經期間、皮膚破損者、嚴重心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羣需謹慎使用,建議諮詢專業醫事人員。
  • 艾灸或遠紅外線加熱僅為輔助療法,不可代替正規醫療。

按摩推拿


石門穴按摩方法:

重點程序:

  1. 準備:
    • 將雙手搓熱,以促進血液循環。
    • 選擇適合的按摩工具,例如指腹、按摩棒等。
  2. 定位:
    • 找到石門穴的位置,位於前正中線上,臍下2寸。
  3. 手法:
    • 按壓: 用指腹輕輕按壓石門穴,力度以能感到酸脹感為宜。
    • 揉按: 以指腹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揉按石門穴,每次3-5分鐘。
    • 推拿: 用指腹由下往上推拿石門穴,可重複多次。
  4. 時間:
    • 每次按摩時間建議5-10分鐘,每天可進行1-2次。
  5. 注意事項:
    • 按摩過程中應保持平穩的呼吸。
    • 孕婦、經期女性以及患有嚴重疾病的人羣,應慎用石門穴按摩。
    • 若在按摩過程中出現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按摩。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