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執中

《針灸資生經》~ 針灸資生經第四 (5)

回本書目錄

針灸資生經第四 (5)

1. 心喜笑(怒)

神門、陽谷、主笑若狂。(千)勞宮、大陵、主喜笑不止。(見癲狂。)列缺、主喜笑。(見四肢厥。)勞宮、治悲笑。(銅見中風。)太陵、治善笑不休。(見傷寒無汗。)陽谿、治狂言喜笑見鬼。水溝、(見癲癇銅同。)失笑無時節。(明)復溜、(見脊。)勞宮、治善怒。

(銅見中風。)魚際、療心痹悲怒。(明見氣逆。)肝俞、療多怒。(下見目翳。)身柱、主怒欲殺人。(千見瘛瘲。明銅同。)狂風罵撾斫人。名熱陽風。灸口兩吻邊燕口處赤白際。各一壯。又陰囊縫三十壯。(千)

白話文:

[對於開懷大笑(或怒的情況)]

  • 治療大笑不止或笑到近乎瘋狂,可針灸神門穴與陽谷穴。
  • 若是喜笑連綿不絕,可針灸勞宮穴和大陵穴。(在處理癲狂問題時會用到)
  • 列缺穴可用於治療喜笑的情況。(在處理四肢厥冷時會用到)
  • 勞宮穴能治療因悲傷而發笑的情況。(在中風的治療中會使用)
  • 太陵穴能治療一直笑個不停的情況。(在處理無汗的傷寒病時會用到)
  • 陽谿穴能治療說胡話、喜笑且見鬼的病症。
  • 水溝穴可用於治療不分時間地突然發笑的病症。(在處理癲癇時同樣適用)
  • 復溜穴可用於處理與脊椎相關的笑症。
  • 勞宮穴也能治療易怒的問題。(在中風的治療中會使用)
  • 魚際穴能治療心臟疾病導致的悲傷與怒氣。(在處理氣逆的問題時會用到)
  • 肝俞穴能治療經常發怒的問題。(在處理視力障礙的問題時會用到)
  • 身柱穴能治療怒到想殺人的問題。(在處理痙攣的問題時會用到) 有時候,狂怒到亂罵人、亂打人,這被稱為熱陽風,可以灸口周圍紅白交界處各一次,另外,還可以灸陰囊縫三十次。

2. 心氣

(健忘,無心力,失志)

心俞、療心氣亂。(明見癇。)百會、(下同。)治無心力。忘前失後。(見風癇。)百會、治中風心煩。驚悸健忘。(銅)神道(見頭痛。)幽門、(見胸痛。)列缺、膏肓俞、治健忘。(見勞瘵。)百會、天府、曲池、列缺、主惡風邪氣。泣出喜忘。(千)健忘、刺足少陰。

(見恍惚。)心忪少力。灸大橫五十。(見驚。)百會、(見風癇。)巨闕、(見驚癇。)療無心力。(明)上管、療心中悶。(明見心煩。)委陽、(見屍厥。)治失志。(銅)秦承祖云、中衝療神氣不足失志。(明下)內關、主失志。(千見心痛。)通谷、主心中憒憒。

(見癲。)鳩尾、療心中氣悶。不喜聞人語。(明見驚癇。)心俞、療小兒心氣不足不語。(見口啞。)

予舊患心氣。凡思慮過多。心下怔忪。或至自悲感慨。必灸百會。則以百會有治無心力、忘前失後證故也。(兼服鎮心丹。)

白話文:

【心氣】

(健忘,注意力無法集中,失去意志力)

心俞穴、用於調理心氣紊亂。(對於明顯的精神問題有幫助。)百會穴、(功效相同。)能治療注意力無法集中,記憶力減退,容易忘東忘西。(適用於類似風癇的症狀。)百會穴、能治療中風後心煩意亂,驚悸及健忘。(用銅針)神道穴(適用於頭痛患者。)幽門穴、(適用於胸痛患者。)列缺穴、膏肓俞穴、能治療健忘。(適用於勞損虛弱者。)百會穴、天府穴、曲池穴、列缺穴、主要用於驅除惡風邪氣,防止眼淚無故流下及記憶力衰退。(千金方)健忘、可針刺足少陰經絡。

(適用於精神恍惚者。)心跳加速且感到乏力。灸大橫穴五十次。(適用於驚嚇患者。)百會穴、(適用於類似風癇的症狀。)巨闕穴、(適用於驚嚇和癇癥患者。)調理注意力無法集中的問題。(明目)上管穴、調理心臟悶痛。(明目,適用於心煩者。)委陽穴、(適用於屍厥患者。)治療失去意志力。(用銅針)秦承祖說,中衝穴能治療因神氣不足而產生的意志喪失。(明目下)內關穴、主治意志喪失。(千金方,適用於心痛患者。)通谷穴、主治心臟悶痛。

(適用於癲狂者。)鳩尾穴、調理心臟悶痛,不願聽人說話。(明目,適用於驚嚇和癇癥患者。)心俞穴、調理小孩心氣不足,無法言語。(適用於口啞者。)

我以前有心氣問題,思考過度時,心臟會猛然跳動,甚至會自我悲傷感嘆。這時我一定會灸百會穴,因為百會穴有治療注意力無法集中,記憶力衰退的效用。(同時服用鎮心丹。)

3. 心憂悲

(哭泣,余見癲邪)

漏谷、主心悲。(千見腸鳴)商丘、(見腸鳴。)治心悲。(銅)靈道、治悲恐。(見心痛。)神道、治恍惚悲愁。(見頭痛。)天井、心俞、(明下同。)神道、主悲愁恍惚。悲傷不樂。天井、主大風默默不知所痛。悲傷不樂。明下云、療驚悸悲傷。大橫、治大風逆氣。多寒善悲。

(銅)照海、(見咽乾。)治善悲不樂。日月、治太息善悲。小腹熱欲走。多唾。言語不正。四肢不收。(明下)少衝、治悲恐善驚。(見傷寒。)少府、治煩滿少氣。悲恐畏人。掌熱。(明下同。)股腋攣急。胸痛。手卷不伸。支正、療驚恐悲愁。(明下)勞宮、治悲笑。

(銅見中風。)心俞、(見癲癇。)神門、(見心煩。)解谿、(見癲。)太陵、(見傷寒無汗。)治喜悲泣。小兒夜啼。上燈啼雞鳴止者。灸中指甲後一分。中衝穴一壯。新生兒不吮奶多啼。(見口噤。)先灸承漿七壯。次灸頰車各七壯。炷如雀屎。間使、主善悲。(千見癲狂。

)通里、(見心痛。)主悸悲。行間、(見驚。)主心悲。勞宮等、主心悲。(見癲狂。)百會等、主泣出。(見健忘。)陰蹺、療婦人驚悲。(明見驚。)憂主心、灸絕骨。(見上氣。)百會、療小兒驚啼。(見癇。)又療多哭。水溝、治乍哭。(銅見癲癇。)

執中母氏久病。忽泣涕不可禁。知是心病也。灸百會而愈。執中凡遇憂愁悽愴。亦必灸此。有此疾者。不可不之信也。

白話文:

[心憂悲]

當一個人持續感到悲傷,甚至哭泣,這可能是因為心臟功能失調。在中醫學上,我們可以通過刺激某些穴位來治療這種情況。例如,"漏谷"穴能舒緩因心臟問題導致的悲傷;"商丘"穴能改善腸胃鳴叫和心臟悲傷的問題;"靈道"穴能治療恐懼和悲傷;"神道"穴能改善精神恍惚和悲愁;"天井"和"心俞"穴同樣能處理悲傷的情緒;"神道"穴主要治療悲愁和恍惚。

若有人常感悲傷,"天井"穴也能幫助治療大風病引起的默默無言和悲傷。"大橫"穴能治療因大風逆氣造成的過度寒冷和悲傷。"照海"穴能改善悲傷和不快樂的心情;"日月"穴則能治療深呼吸和悲傷;"少衝"穴能治療恐懼和驚嚇;"少府"穴能治療煩躁、氣短、恐懼、畏人和手掌發熱;"支正"穴能治療驚恐和悲愁;"勞宮"穴能治療悲笑。

此外,"心俞"、"神門"、"解谿"、"太陵"、"上燈"、"中衝"、"間使"、"通裏"、"行間"和"百會"等穴位,都能用來治療心臟相關的悲傷和哭泣問題。"陰蹻"穴能治療婦女的驚嚇和悲傷;"絕骨"穴可用於因憂慮導致的心臟問題;"百會"穴能治療兒童的驚嚇和哭泣;"水溝"穴能治療突然的哭泣。

根據經驗,如果某人長期患病,突然無法控制地哭泣,這可能是心臟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針灸"百會"穴通常能有效治療。無論何時遇到悲傷或痛苦,針灸這個穴位總能帶來舒緩。對於有這種疾病的人來說,這是值得信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