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介紹
胃經氣血在此形成強盛風氣。 太乙。太,大也。乙,卯木也,風也。該穴名意指胃經氣血在此形成強盛風氣。本穴物質為關門穴傳來的水濕雲氣,因其較為滯重,運行是從關門穴的天之上部傳至本穴的天之下部。水濕雲氣至本穴後,因受腹部外傳之熱的作用,水濕之氣膨脹擴散形成橫向運行的強盛風氣,故而本穴名為太乙。太一名意與太乙同,一通乙。
解剖位置
當腹直肌及其鞘處;有第8肋間動、靜脈分支及其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布有第8肋間神經分支(內部為橫結腸)。
穴道圖片
針刺方法
直刺0.5~0.8寸。
穴道主治疾病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痢疾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高血脂症(膽固醇過高)
精神(心智)與行為疾病
- 神經性厭食症
神經系統疾病
- 癲癇
消化系統疾病
- 消化不良
- 腹中有鳴叫聲
- 慢性肝炎
- 胃及十二指腸炎
症狀、徵候與實驗室異常發現疾病
- 咳嗽
- 上腹胃脘痛
- 腹痛
- 胃腸脹氣
- 腹瀉
傳統中醫症狀與疾病
- 癲癇
- 腹中有鳴叫聲
- 上腹胃脘痛
- 胃腸脹氣
- 食慾不振
- 多痰
- 心情煩燥
- 夜間遺尿
- 睪丸疼痛腫脹
- 易感到驚嚇
- 乾嘔
- 大便溏(稀薄)
艾灸刮痧
艾條灸5-15分鐘,艾炷灸3-7壯
古代中醫典籍摘錄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