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介紹
1. 至,極也。陽,陽氣也。該穴名意指督脈氣血在此吸熱後化為天部陽氣。本穴物質為筋縮穴傳來的水濕之氣,至本穴後,因受督脈絡脈所傳之熱而化為天部陽氣,穴內氣血為純陽之性,故名。2.金陽。金,肺金之氣也。陽,陽氣也。金陽名意指穴內氣血為肺金之性的純陽之氣。理同至陽名解。
解剖位置
在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肌間韌帶中;有第七肋間動脈後支和棘間皮下靜脈叢;布有第七胸神經後支的內側支。
穴道圖片
針刺方法
向上斜刺0.5~1寸
Youtube影片
穴道主治疾病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帶狀疱疹
- 痢疾
循環系統疾病
- 心絞痛
- 心臟病
- 心律不整
呼吸系統疾病
- 氣喘
- 支氣管炎
消化系統疾病
- 消化不良
- 腹中有鳴叫聲
- 慢性肝炎
- 膽囊炎
- 胃下垂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 背痛
- 腰痛
症狀、徵候與實驗室異常發現疾病
- 氣喘
- 心律不整
- 心悸
- 咳嗽
- 肋間神經疼痛
- 胸悶胸痛
- 上腹胃脘痛
- 腹痛
- 胃腸脹氣
- 黃疸
- 腹瀉
- 胸悶脹
傳統中醫症狀與疾病
- 帶狀疱疹
- 腹中有鳴叫聲
- 腰痛
- 肋間神經疼痛
- 胸悶胸痛
- 上腹胃脘痛
- 胃腸脹氣
- 胸骨疼痛
- 下背部疼痛
- 身體沉重
- 心臟痛
- 胸悶脹
- 四肢感到疼痛
- 吞咽障礙
- 乾嘔
- 大便溏(稀薄)
穴道配伍
艾灸刮痧
艾條灸5-10分鐘,艾炷灸3-5壯
古代中醫典籍摘錄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