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缺
位置:橈骨莖突(Styloid P.)上方,腕橫紋上一寸五分,或兩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按在橈骨莖突上,指間下凹陷中是穴穴名介紹
列缺:列,分解,裂開;缺,缺口。此穴為手太陰肺經之絡穴,自此分支別走手陽明大腸經,位於橈骨莖突上方,當肱橈肌腱與拇長展肌腱之間,有如裂隙處,故名。一說古稱雷電之神為列缺,而閃電之形有似天庭破裂而名。
解剖位置
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拇長展肌腱、旋前方肌、橈骨。皮膚由前臂外側皮神經和橈神經的淺支雙重分佈。橈動脈有兩條伴行靜脈,位於肱橈肌內側。動脈後方下段有拇長屈肌和旋前方肌。橈動脈可由肘窩下2厘米與橈骨莖突前方作一連線,該線為橈動脈的體表投影,橈神經淺支與動脈伴行,該穴位於橈動脈和淺支的外側。
穴道圖片
針刺方法
沿皮刺0.3-0.5寸。
穴道介紹
本穴為手太陰肺經的絡穴,也是八脈交會穴之一,能聯絡、溝通並作用於肺經與大腸經。列缺穴是四總穴之一,所謂:「頭項尋列缺」,只要是頭部、頸部相關症狀,都可以運用此穴來緩解。
由於列缺穴是肺經與大陽經的絡穴,所以在臨床診斷上,具有可以辨證虛實的特點。肺經氣脈實的時候,此穴會顯現腫塊或隆起狀態;氣脈虛時,便會有陷下的現象。
列缺又常被用來治療乳腺炎,因為此病為氣滯血瘀,乳絡不通,乳汁瘀滯所致,肺主一身之氣血運行,列缺為肺經絡穴,有宣肺理氣之作用,因此有這個功效。
列缺又通於手陽明大腸經,所以此穴可治療落枕。經常吸菸的人可以按摩列缺,以減小吸煙對肺的傷害。臨床上列缺還可以用來緩解偏頭痛。
列缺穴還能治療膀胱疾患,因為肺氣可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此穴也是八脈交會穴之一,列缺通任脈,所以具有調理任脈經氣,治療任脈病變的作用。
任脈通行陰部聯繫膀胱,此故穴就具有清熱利濕、調理膀胱功能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遺尿、小便黃熱、尿血、陰部痛等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常用配伍
- 配風門、風池、合谷,治感冒,咳嗽,頭痛,項強。
- 配少商、魚際、合谷,治咽喉腫痛
- 配頰車、合谷,治牙痛。
- 配照海,治咳嗽,咽痛,胸膈滿悶。
Youtube影片
穴道主治疾病
本穴道可以改善93種症狀或疾病,在此隨機顯示11種。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麻疹
肺結核
腫瘤
肺癌
神經系統疾病
三叉神經痛
頭痛
半身不遂
偏頭痛
循環系統疾病
原發性高血壓
呼吸系統疾病
氣喘
急性咽喉炎
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
肺炎
消化系統疾病
舌頭痛
胃腸出血
皮膚與皮下組織疾病
蕁麻疹
酒渣癬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扳機指
腰痛
腕部關節痛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乳腺炎
排尿困難
症狀、徵候與實驗室異常發現疾病
咳血
腹瀉
排尿困難
咽喉痛
頭痛
咳嗽
氣喘
嗅覺減退/喪失
傳統中醫症狀與疾病
呼吸氣短言語無力
手腳冰冷
大拇指痛
下背部疼痛
牙齦出血
顏面神經麻痺
夜間遺尿
食指痛
遺精
容易健忘
小便疼痛
睪丸疼痛腫脹
嗅覺減退/喪失
面色較黑
媽媽手
小便渾濁不清
感覺掌心發熱
咽喉痛
側頸痛
手掌痛
腰痛
胸悶胸痛
牙齒痛
多痰
後頭痛
牙齒緊閉口張不開
眼窩前額眉稜骨痛
穴道配伍
艾灸刮痧
艾條灸5-10分鐘,艾炷灸3-5壯
按摩推拿
列缺穴的按摩以掐揉為主,治療時,雙手宜輕握拳,拳心向上,宜邊掐邊揉,使肌肉和筋腱來回移動,掐揉時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輕,力度以出現酸脹感為好,每天可進行一次,每次3分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