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執中

《針灸資生經》~ 針灸資生經第七 (13)

回本書目錄

針灸資生經第七 (13)

1. 乳癰

膺窗、治乳癰寒熱。臥不安。(銅)臨泣、治乳癰。(見月事。)神封、治乳癰灑淅惡寒。(明同。)乳根、治乳癰悽慘寒(千有熱字。)痛。不可按。三里、主乳癰(銅同。)有熱。(千)下廉、主乳癰驚痹脛重。(銅作喉痹䯒腫。)足跗不收。跟痛。神封、膺窗、主乳癰寒熱短氣。

臥不安。天溪、俠谿、主乳腫癰潰。論曰、產後宜勤擠乳。不宜令汁蓄積。蓄積不去。便結不復出。惡汁於內引熱。溫壯結堅。牽掣痛。大渴引飲。乳急痛。手不得近。成妒乳。非癰也。急灸兩手魚際二七壯。斷癰脈也。不復惡手近。乳汁亦自出。便可手助迮捋之。則乳汁大出。

皆如膿狀。內服連翹湯。外以小豆薄塗之。便瘥。又以繩橫度口。以度從乳上行。灸度頭二七壯。(千翼)

千金論曰、女人患乳癰。四十以下。治之多瘥。四十以上。治之多死。不治、自終天年。予有親年七十。生乳癰。不信此論。令外科用刀仗開時暫雖快。未歲而殂。方知千金猶信也。有搗地黃汁敷。有搗蔓菁葉或根敷。熱即易之。有用白芷末溫湯調敷效。

白話文:

[乳腺炎]

在膺窗穴治療乳腺炎引起的寒熱,改善睡覺不寧穩的狀況。在臨泣穴施針可以治療乳腺炎。(在月經期間可見效果。)神封穴能緩解乳腺炎導致的寒戰。(效果明顯。)乳根穴可用於治療乳腺炎引起的寒冷和疼痛,部位不能碰觸。(原文千金方中有「熱」字。)三里穴主要用於乳腺炎伴隨的熱感。(與銅人穴位相同。)下廉穴主要治療乳腺炎引起的驚嚇、肌肉僵硬、小腿沉重。(在銅人穴位中被記載為治療喉嚨痛和腫脹。)以及腳背不能收縮、腳跟疼痛。神封穴和膺窗穴可以治療乳腺炎引起的寒熱和呼吸短促。

睡覺不穩定。天溪穴和俠谿穴主要治療乳腺腫脹和潰爛。理論上說,產後應經常排空乳汁,避免乳汁積聚。若乳汁積聚不散,會形成結塊無法排出,內部惡化的液體會產生熱量,形成溫熱堅固的結塊,引起劇烈疼痛,極度口渴想喝水,乳房緊繃疼痛,手不能觸碰,這不是普通的乳腺炎,而是乳汁堵塞所致。應立即在雙手魚際穴施灸十四次,阻斷乳腺炎的脈絡,之後手可以靠近,乳汁也會自然流出,可以輔助手動擠壓,乳汁會大量湧出,像膿一樣。內服連翹湯,外敷紅豆糊,病情就會好轉。(出自千金方)

千金方認為,女性患乳腺炎,四十歲以下的,治療後多數可以痊癒,四十歲以上的,治療後多數死亡。如果不治療,通常會活到自然壽命的終點。我有一位七十歲的親戚,生了乳腺炎,不相信這個理論,讓外科醫生用刀具切開排膿,當時雖然感覺舒適,但不到一年就去世了,這才明白千金方的可信性。有人使用搗碎的地黃汁敷在患處,有人使用搗碎的蔓菁葉或根部敷在患處,熱的時候更換。也有人使用白芷粉加溫水調和敷在患處,效果顯著。

2. 乳腫痛

(乳少,吐奶)

乳根、療乳痛。(明)肓門、(明同。)治婦人乳有餘疾。(銅)千云、中極、主乳余疾。氣衝、治難乳。子上搶心。(見月事。)府舍、厥氣兩乳。(見脾疼。)大泉、主妒乳膺胸痛。(千)天溪、治乳腫賁膺。(見胸痛。)梁丘、(見驚。)地五會、治乳腫。天牖、主乳腫。

缺盆中腫。(千)足臨泣、主乳腫。(見月事。)膻中、治乳汁少。(銅)明下云、奶脈滯無汁。下火立愈。小兒吐奶。灸中庭一壯。(明下)小兒喉中鳴。咽乳不利。璇璣三壯。

白話文:

【乳腺腫痛】

(乳腺分泌不足,嬰兒哺乳時吐奶)

處理乳腺疼痛可從「乳根」穴下手。(明代資料記載) 「肓門」穴亦有同樣療效,能治療婦女乳腺過剩的問題。(古籍「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記載) 「千雲」、「中極」穴主導乳腺疾病。(古籍「千金方」記載) 「氣衝」穴能治療哺乳困難,避免嬰兒吞食時感到不適。(若婦女正值月經期間,則應參考「府舍」穴) 乳腺受阻導致胸部疼痛,可通過「大泉」穴來解決。(「千金方」記載) 「天溪」穴能治療乳腺腫脹及胸痛。(對於胸痛患者,此穴有特別療效) 「梁丘」穴對驚嚇有療效。(可參考「地五會」穴) 「天牖」穴適用於乳腺腫脹。

乳腺在鎖骨下方腫脹,可考慮「缺盆」穴。(「千金方」記載) 「足臨泣」穴能治療乳腺腫脹。(若婦女正值月經期間,則應參考此穴) 「膻中」穴適用於乳腺分泌不足的情況。(「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記載) 古代有說法稱,乳腺管道阻塞無乳汁,只需使用火療即可立即痊癒。若嬰兒哺乳時出現吐奶現象,可通過艾灸「中庭」穴一次來改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記載) 若小兒喉嚨發出異響,哺乳時吞嚥困難,則應考慮艾灸「璇璣」穴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