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間使

位置:前臂掌側,腕橫紋上3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國際代碼PC05

英文名稱Jianshi

所屬經絡手厥陰心包經


別名鬼路

五俞穴經穴

可灸

最後更新日:2022-11-20

穴名介紹

間指當中、間隙之意,使,指使,有傳遞的含義,心包為臣使之官,由心主宰。本穴為手厥陰心包經穴,此穴居兩筋之間,為本經之行所,其經氣由此傳遞,故名間使。

解剖位置

在橈側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有指淺屈肌,深部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動、靜脈,深部為前臂掌側骨間動、靜脈;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其下為正中神經,深層有前臂掌側骨間神經。

穴道圖片

間使開啟線上3D

針刺方法

直刺0.5~1寸

穴道介紹

本穴心包經「經穴」,五行屬金,本穴物質為地部經水,在本穴的變化為散熱化氣,所化之氣性涼,表現出肺金的秋涼特徵,故其屬金。

間使穴功效是「寬胸解鬱、寧心、和胃祛痰」,主冶心悸、心痛、胃痛、嘔吐、瘧疾、癲狂、病證、肘攣臂痛、心肌炎、風濕性心臟病、精神分裂症、胃炎...等等。

近代研究發現針刺間使穴可以改善冠心病,可終止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發作,治療頑固性呃逆。

常用配穴:

  • 間使穴配支溝穴治瘧疾
  • 間使穴配尺澤穴治反胃,嘔吐,呃逆
  • 間使穴配水溝穴,太沖穴治癔病
  • 間使穴配腰奇穴治癲癇
  • 間使穴配大陵穴,曲澤穴治心肌炎
  • 間使穴配支溝穴治癲狂
  • 間使穴配水溝穴治失音
  • 間使穴配大杼穴治瘧疾
  • 間使穴配心俞穴,有益心氣,寧神志的作用,心悸
  • 間使穴配大杼穴,有宣陽解表,驅邪截瘧的作用,瘧疾
  • 間使穴配三陰交穴,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月經不調,經閉,刺灸法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淺瀉或水針

穴道主治疾病

血液、造血器官與免疫系統疾病

  • 貧血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月經不調

神經系統疾病

  • 癲癇

循環系統疾病

  • 心絞痛

  • 心臟病

  • 心律不整

  • 心包炎

  • 風濕性心臟病

呼吸系統疾病

  • 鼻竇炎

  • 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

  • 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

  • 急性咽喉炎

消化系統疾病

  • 胃及十二指腸炎

  • 胃下垂

皮膚與皮下組織疾病

  • 蕁麻疹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 手肘外側痛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 月經不調

  • 子宮發炎

  • 月經稀少

症狀、徵候與實驗室異常發現疾病

  • 心律不整

  • 心悸

  • 打嗝呃逆

  • 咽喉痛

  • 胸悶胸痛

  • 上腹胃脘痛

  • 腹瀉

  • 全身性水腫

  • 噁心反胃

傳統中醫症狀與疾病

  • 癲癇

  • 心胸煩熱

  • 手肘外側痛

  • 打嗝呃逆

  • 咽喉痛

  • 胸悶胸痛

  • 上腹胃脘痛

  • 忽冷忽熱

  • 多痰

  • 心情煩燥

  • 心臟痛

  • 手肘窩痛

  • 噁心反胃

  • 失音(啞)

  • 乾嘔

  • 腋下腫痛

穴道配伍

艾灸刮痧

艾條灸5-10分鐘,艾炷灸3-5壯

古代中醫典籍摘錄

  1. 針灸大成》:「心邪癲狂:攢竹尺澤間使陽谿...原文
  2. 針灸大成》:「熱多寒少:間使三里...原文
  3. 針灸大成》:「胸脅痛:天井支溝間使大陵三里太白丘墟陽輔...原文
  4. 針灸大成》:「嘔噦:百會曲澤間使勞宮商丘...原文
  5. 備急千金要方》:「胸痹引背時寒,間使主之。...原文
  6. 針灸大成》:「腋痛:少海間使少府陽輔丘墟足臨泣申脈...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