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內熱」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內熱是中醫學中常見的一種病證,是指人體內部熱量過盛所導致的一系列症狀。內熱的病因多為飲食不節、情志不遂、久病不愈等,主要表現為發熱、口渴、煩躁、尿黃、大便乾結等症狀。

內熱的治療方法主要以清熱解毒、涼血降火為主,常用中藥有黃連、黃芩、梔子、大黃、知母、生地黃等。此外,飲食調理和生活起居也要注意,不宜吃辛辣、油膩、煎炸的食物,要多喝水,保持良好的睡眠。

內熱是中醫學中一個重要的病證,其臨床表現多種多樣,治療方法也因人而異。患者在治療時一定要遵醫囑,切勿自行用藥。

內熱的病因

內熱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 飲食不節:飲食過於肥甘厚味,或過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會導致脾胃功能受損,運化失常,水濕內停,化生痰熱,從而引起內熱。
  • 情志不遂:情緒長期抑鬱、焦慮、暴怒等,會導致肝氣鬱結,化火生熱,從而引起內熱。
  • 久病不愈:久病傷陰,耗氣傷血,導致陰虛內熱。
  • 其他因素:如外感熱邪、內傷久病、先天稟賦不足等,也可能導致內熱。

內熱的症狀

內熱的症狀主要有以下幾種:

  • 發熱:多為午後或傍晚發熱,夜間可緩解,體溫多在38℃以上。
  • 口渴:口渴多飲,但飲水後不易解渴。
  • 煩躁:情緒急躁易怒,心煩意亂,不能安靜。
  • 尿黃:尿色黃赤,有時可伴有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
  • 大便乾結:大便乾結,排便困難,甚至出現便秘。
  • 舌質紅、苔黃、脈數。

內熱的治療方法

內熱的治療方法主要以清熱解毒、涼血降火為主,常用中藥有黃連、黃芩、梔子、大黃、知母、生地黃等。此外,飲食調理和生活起居也要注意,不宜吃辛辣、油膩、煎炸的食物,要多喝水,保持良好的睡眠。

內熱的預防

內熱的預防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 飲食清淡,不吃辛辣、油膩、煎炸的食物。
  • 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緒激動。
  •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 多喝水,保持大便通暢。
  • 定期體檢,早發現早治療。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生薑瀉心湯

  • 1.《類證治裁》:「胃實則痞滿內熱,枳實消痞丸、生薑瀉心湯。脾虛則食後反飽,異功散去甘草,加砂仁、穀芽。脾癉則口甜畏食,佩蘭葉煎湯。胃上逆則導其濁滯,豆豉、枳實、竹茹、栝蔞仁、橘皮、地慄粉、厚朴、甚則小承氣湯。脾下陷則升其清陽,舉元煎。濕傷脾胃,腹腫便難,宜兼升降,則運化宣通。

逍遙散

  • 1.《類證治裁》:「《醫通》曰:婦人鶴膝風,因鬱怒致損肝脾,而為風邪所襲,或先肢體筋攣,膝漸大,腿漸細,如鶴膝狀。其腫高赤痛者易治,漫腫不紅痛者難治。二三月潰而膿稠者易治,半載後潰而膿清者難治。誤用攻伐,復傷元氣,尤為難治。宜固元氣為主。其食少體倦,六君子湯。晡熱內熱,寒熱往來,逍遙散。
  • 2.《証治準繩‧女科》:「_〔薛〕_,前證若客邪所侵,用補中益氣加川芎、防風。肝虛血少,六味地黃丸,胃火飲冷,錢氏瀉黃散。胃虛飲湯,七味白朮散。潮熱時熱,八珍湯。晡熱內熱,逍遙散。發熱體倦,補中益氣湯。恚怒發熱,小柴胡湯。鬱怒發熱,加味歸脾湯。寅卯酉戌時熱,升陽益胃湯。
  • 3.《女科經綸》:「《婦人良方》曰:婦人足跟足趾腫痛,足心發熱,皆因胎產經行,失於調攝虧損,足三陰虛熱所致。若腫痛或出膿,用六味丸為主,佐以八珍湯。胃虛懶食,佐以六君子湯。寒熱內熱,佐以逍遙散。晡熱益甚,頭目不清,佐以補中益氣湯。大凡發熱、晡熱、內熱、自汗、盜汗等證,皆陰虛假熱也。
  • 4.《女科精要》:「婦人足跟足指腫痛,足心發熱,皆因胎產經行,失於調攝,虧損足三陰虛熱所致。若腫痛或出膿,用六味丸為主,佐以八珍湯。胃虛懶食,佐以六君子湯。寒熱內熱,佐以逍遙散。晡熱益甚,頭目不清,佐以補中益氣湯。凡發熱脯熱、內熱,自汗、盜汗等證,皆陰虛假熱也。
  • 5.《女科撮要》:「一婦人素有胃火,服清胃散而安。後因勞役,躁渴內熱,肌肉消瘦,月經不行,此胃火消爍陰血,用逍遙散加丹皮、炒梔,以清胃熱;用八珍湯加茯苓、遠志,以養脾血,而經自行矣。
▼ 展開更多

四物湯

  • 1.《類證治裁》:「惡寒形寒,或不收斂,系陽氣虛者,十全大補湯。晡熱內熱,或不收斂,系陰血虛者,四物湯加參、術。如作嘔噦,或不收斂,系胃氣虛者,六君子湯加炮姜。食少體倦,或不收斂,系脾氣虛者,補中湯加茯苓、半夏。小便頻數,煩躁作渴,系腎陰虧者,加減八味丸。余按諸瘡總論治法。
  • 2.《醫方考》:「又曰:當歸入心脾,芍藥入肝,熟地入腎,乃川芎者,徹上徹下而行血中之氣者也。此四物湯所以為婦人之要藥,而調月者必以之為主也。脈數,血色紫黑為內熱,本方加黃芩、黃連。脈遲、血凝結者為寒,本方加官桂、附子。人肥有痰,加半夏、陳皮、南星。人瘦有火,加山梔、黃柏、知母。
  • 3.《女科切要》:「產後陰虛血耗,四物湯加炮姜,產後去血過多,陰虛而致內熱煩懣,呼吸氣短,頭痛悶亂,骨節煩疼,人參當歸散,陰虛發熱者,小柴胡湯,去半夏,加花粉。
  • 4.《養生類要》:「產後內熱惡露作痛,俗名兒枕痛,及大便不利秘結者,並用四物湯浸化一丸服。發寒熱如瘧或內熱者,煎小柴胡湯浸化一大丸服之。未效再服。並不噁心,口中吐醋水,面目浮腫,兩脅疼痛,舉動失力者,溫酒下。產後兩太陽痛,呵欠,心忪,氣短,肢體羸瘦,不思飲食,血風身熱,手足頑麻,百節疼痛,米湯下。
  • 5.《外科樞要》:「_四物湯_,治血虛發熱,或因失血,或因克伐,或因潰後,致晡熱內熱,煩躁不安,皆宜服之。經云:血生於脾。若脾虛不能生血者,宜用四君子加當歸、酒炒白朮以補脾。
▼ 展開更多

越婢湯

  • 1.《皇漢醫學》:「《青州醫談》曰:「傷寒有多汗憎寒,若近衣被,則汗漏不止,去之則憎寒不可忍,數日不止。世醫試與柴胡湯、柴胡桂枝湯或桂枝加黃耆湯等,不愈,有變譫語,飲食不進,終至危殆者。逢此證而內熱如此其甚者,宜越婢湯。」
  • 2.《先哲醫話》:「傷寒汗出惡寒,近衣被則汗益多,去之則惡寒反甚,數日不瘥。與柴胡桂枝幹薑湯,桂枝加黃耆湯等無效。或譫語不食,終至危篤者。蓋有二道焉:一則內熱燃盛,津液溢表者,為越婢湯;一則表虛多汗者,為溫經益元湯。(此證必舌上見白點。)

小柴胡湯

  • 1.《皇漢醫學》:「心煩之心,亦有二義:一指精神,一指心臟。然此處並稱二者謂之煩,傷寒雜病辨證》云:「煩者,《增韻》訓為悶,按煩本熱悶之義,故三陽皆有煩。」成無己曰:「煩,熱也。」《三因方》云:「外熱曰躁,內熱曰煩。」柯琴曰:「熱鬱於心胸者,謂之煩。發於皮肉者,謂之熱是也。
  • 2.《皇漢醫學》:「若內熱頗甚,錯語,心煩不眠者,加黃連、黃柏、山梔仁各一錢,名柴胡解毒湯。
  • 3.《女科切要》:「產後陰虛血耗,四物湯加炮姜,產後去血過多,陰虛而致內熱煩懣,呼吸氣短,頭痛悶亂,骨節煩疼,人參當歸散,陰虛發熱者,小柴胡湯,去半夏,加花粉。
  • 4.《玉機微義》:「按此小柴胡湯加減也治口苦咽乾大小赤澀則是內熱之證用柴胡黃芩所以瀉少陽之熱乃前方溫脾之一變也方名清脾其義可知然後以草果等藥寒熱兼用則是未能俗也
  • 5.《養生類要》:「產後內熱惡露作痛,俗名兒枕痛,及大便不利秘結者,並用四物湯浸化一丸服。發寒熱如瘧或內熱者,煎小柴胡湯浸化一大丸服之。未效再服。並不噁心,口中吐醋水,面目浮腫,兩脅疼痛,舉動失力者,溫酒下。產後兩太陽痛,呵欠,心忪,氣短,肢體羸瘦,不思飲食,血風身熱,手足頑麻,百節疼痛,米湯下。
▼ 展開更多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 1.《皇漢醫學》:「《傷寒論正義》曰:「胸滿煩驚(煩驚者,如狂狀,因傷寒外襲,故致胸滿煩驚),小便不利(因水氣熱結,而致小便不利),譫語(是有內熱之候),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傷寒不解,致外襲胸滿,不得外出,故身重不能轉側也),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此方者,大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也)。」

大承氣湯

  • 1.《祖劑》:「即大承氣湯加甘草,治大承氣湯證腹滿實痛,又治小承氣湯證內熱不便,又治調胃承氣湯證譫語下利,此湯合而為一,故名三一承氣湯也。
  • 2.《醫方集解》:「本方加甘草等分,名三一承氣湯:治大承氣證腹滿實痛,調胃證譫語下利,小承氣證內熱不便,一切傷寒雜病,蓄熱內甚,燥實堅脹(謂合三承氣為一方也。成無己曰:若大承氣證,反用小承氣,則邪不服;若小承氣證,反用大承氣,則過傷元氣,而腹滿不能食;仲景所以分而治之。
  • 3.《皇漢醫學》:「皆為內熱之極,下之無辭。
  • 4.《成方切用》:「加甘草等分,名三一承氣湯。治大承氣證,腹滿實痛。調胃證,譫語下利。小承氣證,內熱不便。一切傷寒雜病,蓄熱內甚,燥實堅脹。(謂合三承氣為一方也。成無己曰:若大承氣證,則用小承氣,則邪不服。若小承氣證,反用大承氣,則過傷元氣,而腹滿不能食,仲景所以分而治之。
  • 5.《傷寒論類方》:「陽明病,此三字,包陽明諸症。發熱汗多者,急下之。此重在汗多,恐內熱甚而逼陽於外,以致亡陽也。宜大承氣湯。
▼ 展開更多

大青龍湯

  • 1.《醫方集解》:「按:煩躁有在表者,此證不汗出而煩躁是也;有在裡者,不大便而煩躁是也;有陽虛者,汗下後病不去而煩躁是也;有陰盛者,少陰病吐利厥逆、煩躁欲死是也。內熱曰煩,為有根之火;外熱曰躁,為無根之火;故但躁不煩,及先躁後煩者,皆不治)。
  • 2.《成方切用》:「仲景制方之意,本是桂枝麻黃二湯合用,易芍藥以石膏者。所以勝寒鬱之內熱,且以助青龍之勢而興雲雨也。然去芍藥之酸收,增石膏之辛散,外攻之力,猛而無制。在寒多風少,及風寒兩停之證,則用當而通神。其有風無寒之證,及微弱之脈。若不知辨而誤用之,有厥逆惕瞤而亡陽爾。
  • 3.《醫學衷中參西錄》:「悟得此理後,再用麻黃湯時,必加知母數錢以解其內陷之熱,主治傷寒無汗,服後未有不愈者矣(醫方篇中有麻黃加知母湯可參觀)。大青龍湯治傷寒無汗煩躁,是胸中先有內熱,無所發泄,遂鬱而作煩躁,故於解表藥中加石膏以清內熱。然麻黃與石膏並用,間有不汗之時。
  • 4.《目經大成》:「即桂枝、麻黃湯加石膏而除芍藥也。夫桂枝主中風,麻黃主傷寒。今比人頭痛身熱,無汗惡寒,脈來不緊而緩,為傷寒且中風矣。欲以桂枝解肌驅風,而不能已其寒。欲以麻黃髮汗散寒,而不能去其風。仲景所以合二方而兩治之。風寒外感,人身之陽必郁為內熱、非質重氣輕之物,不足以勷其化成。
  • 5.《傷寒廣要》:「古今錄驗。知母解肌湯。療溫熱病。頭痛骨肉煩疼。口燥心悶者。或是夏月天行毒。外寒內熱者。或已下之。餘熱未盡者。或熱病自得痢。有虛熱煩渴者。方。
▼ 展開更多

大柴胡湯

  • 1.《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上五味,為粗末,入半夏拌勻。每服三大錢,以水一盞半,入生薑五片,棗一枚,煎至一中盞,濾去滓,溫服,食後、臨臥。此藥治傷寒內熱裡實,若身體疼痛,是表證未解,不可服之。
  • 2.《濟陰綱目》:「_柴胡散_,治妊娠瘧疾。(此大柴胡湯法也,惟外邪未解,而內熱實甚者,宜之。然須酌用)
  • 3.《醫學入門》:「入里內熱者,必揚手擲足,口中氣粗,壯熱作渴,大便不通,方敢與調胃承氣湯,或大柴胡湯微下之。大概太陰證見,羌活沖和湯加枳實、厚朴;少陰證見,羌活沖和湯加桔梗、知、柏;厥陰證見,羌活沖和湯加川芎、柴胡。有表復有里,及驚風證見,雙解散加羌活、天麻、姜蠶、白附子、蟬蛻。
  • 4.《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上為粗末。每服三大錢,水一盞半,姜五片,棗一枚,煎八分,去滓,食後溫服。若內熱裡實,身體疼痛,是表證未解,不可服。
  • 5.《金鏡內臺方議》:「議曰:病在太陽者,多汗證;病在陽明者,多下證。苦太陽欲罷未罷,欲傳陽明未入陽明,雖有發熱身痛,脈來沉實,又兼大便不通,心腹脹滿;或有寒熱往來,又兼脈息沉實。若與承氣下之,奈何太陽未解;若欲麻黃汗之,又兼其內熱實,是以用大柴胡湯緩下之也。柴胡性涼,能解表攻裡,折熱降火,用之為君。
▼ 展開更多

小承氣湯

  • 1.《祖劑》:「即大承氣湯加甘草,治大承氣湯證腹滿實痛,又治小承氣湯證內熱不便,又治調胃承氣湯證譫語下利,此湯合而為一,故名三一承氣湯也。
  • 2.《張卿子傷寒論》:「脈浮發熱。為邪在表。咽燥口苦。為熱在經。脈緊。腹滿而喘。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為邪在裡。此表裡俱有邪。猶當雙解之。若發汗攻表。表熱雖除。而內熱益甚。故燥而憒憒。反譫語。憒憒者。心亂。經曰。榮氣微者。加燒針。則血不行。更發熱而躁煩。此表裡有熱。
  • 3.《傷寒大白》:「上章多汗亡津,腸中乾結,內熱譫語,未必燥屎,故用小承氣湯。此章汗出譫語,且有燥屎在腸胃之中,乃是陽明風熱,消津結硬,蒸其胃汁,外騰陰血陽津有立盡之勢,則須下之。以表虛無邪,裡實有熱,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然立大下之法,又恐後人下早,故先戒曰:過經表散,乃可下之。
  • 4.《証治準繩‧類方》:「_三一承氣湯_(《宣明》),治傷寒大承氣湯證腹滿實痛,調胃承氣湯證譫語下利,小承氣湯證內熱不便,三一承氣湯合而為一也。及治中風僵仆,風癇發作,並皆服之,此下劑也。

五苓散

  • 1.《醫方集宜》:「一濕病身目俱黃內熱小便赤少宜用 五苓散加茵陳
  • 2.《胎產心法》:「若孕婦肥胖者,則氣居於表而慊於內也,人參可多,黃耆宜少,多加帶殼縮砂,切忌脫蒂果子之類。至有痘將收靨,忽作泄瀉,口渴飲水,小便短少,其痘胖壯紅潤者,此內熱也,宜用五苓散,內加黃芩、芍藥之類。若至滑瀉不止,食少腹脹而足冷。痘色灰白,脈細無力者,此犯五虛必死之證也。
  • 3.《婦科秘書》:「若孕婦肥胖者,則氣居於表而慊於內也,人參可多,黃耆宜少,多加帶殼縮砂,切忌脫蒂果子之類。至有痘將收靨,忽作泄瀉,口渴飲水,小便短少,其痘胖壯紅潤者,此內熱也,宜五苓散,內加黃芩、芍藥之類。若至滑瀉不止,食少腹脹而足冷,痘色灰白,脈細無力者,此犯五虛必死之症也。
  • 4.《金鏡內臺方議》:「答曰:五苓散乃汗後一解表藥也。且傷寒發汗後當解,今此不解者,為有內熱。煩渴飲水,又加余表不能盡解也。若與桂枝湯,又幹內熱:若與白虎湯,又兼有表,故與五苓散,中用桂枝,取微汗以兩解也。且白虎湯亦曰汗俊一解表者,乃表實自汗出,不惡風,而煩渴引飲者所設也。
  • 5.《醫寄伏陰論》:「沈明宗曰:此言霍亂,須分寒熱而治也。頭痛發熱身疼痛者,風寒傷於表也。外風而挾內熱飲食,以致吐利,必欲飲水,當以五苓散,兩解表裡,使邪從汗出,里邪則從小便而去。不欲飲水者,寒多無熱,胃陽氣虛,當以理中丸溫中散寒為主,此以表裡寒熱辨證治病也。
▼ 展開更多

白頭翁湯

  • 1.《皇漢醫學》:「有內熱而下痢,裡急後重者,以本方為主治也。
  • 2.《感症寶筏》:「風中厥陰本經,脈微浮,風邪外出,故欲愈也;不浮而沉,則風邪入里。木鬱不舒,則下克脾土,必變熱利(風邪挾木火下陷,克侮脾土而為協熱下利之證)下重,渴欲飲水之症(下重渴飲,內熱之徵,故曰熱利),宜白頭翁湯主之(宣泄下焦鬱熱之劑)。白頭翁、秦皮以平風,黃柏、黃連以清火,是苦以堅之也。

桂枝湯

  • 1.《皇漢醫學》:「本條前半,已述於芍藥甘草湯條,茲就後半說明之。「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三句,宜接續於「以復其陽」句之下可解。其意因誤用桂枝湯而生變證,即四肢厥冷,煩躁吐逆,與甘草乾薑湯,復於陽證後,若生內熱,胃氣不調和而譫語者,謂可與少量之本方也。
  • 2.《証治準繩‧幼科》:「心乘脾,虛邪,壯熱體重而瀉,羌活黃芩蒼朮甘草湯主之。肺乘脾,實邪,能食不大便而嘔吐嗽,煎檳榔大黃湯下葶藶丸。腎乘脾,微邪,惡寒泄瀉,理中丸之類主之。腎主寒,自病則足脛寒而逆,人之五臟,惟腎無實,小兒瘡疹變黑陷,則是腎實,水克退心火。心乘腎,微邪,內熱不惡寒,桂枝湯主之。
  • 3.《証治準繩‧幼科》:「(心氣熱則上竄、宜導赤散,腎氣虛則下竄、宜地黃丸是也。)腎病見夏,水勝火,腎勝心也,當治腎,輕者腎病退,重者悸動當搐。〔潔〕腎主寒,自病則足脛寒而逆。人之五臟,惟腎無實,小兒瘡疹變黑陷,則是腎實,水克退心火。心乘腎,微邪,內熱不惡寒,桂枝湯主之。
  • 4.《幼科折衷》:「心乘腎為微邪,內熱不惡寒,桂枝湯主之。
  • 5.《醫學綱目》:「病人脈數為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此因發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也。數而客熱者,不能消穀,以胃中虛冷故也。凡服桂枝湯而吐者,必吐膿血也。(注云:內熱者,服桂枝湯則吐,如酒客之類是也。)吐厥逆者,甘姜。
▼ 展開更多

調胃承氣湯

  • 1.《皇漢醫學》:「本條前半,已述於芍藥甘草湯條,茲就後半說明之。「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三句,宜接續於「以復其陽」句之下可解。其意因誤用桂枝湯而生變證,即四肢厥冷,煩躁吐逆,與甘草乾薑湯,復於陽證後,若生內熱,胃氣不調和而譫語者,謂可與少量之本方也。
  • 2.《祖劑》:「即大承氣湯加甘草,治大承氣湯證腹滿實痛,又治小承氣湯證內熱不便,又治調胃承氣湯證譫語下利,此湯合而為一,故名三一承氣湯也。
  • 3.《醫學入門》:「入里內熱者,必揚手擲足,口中氣粗,壯熱作渴,大便不通,方敢與調胃承氣湯,或大柴胡湯微下之。大概太陰證見,羌活沖和湯加枳實、厚朴;少陰證見,羌活沖和湯加桔梗、知、柏;厥陰證見,羌活沖和湯加川芎、柴胡。有表復有里,及驚風證見,雙解散加羌活、天麻、姜蠶、白附子、蟬蛻。
  • 4.《醫學衷中參西錄》:「及愚診之,知其脈雖弱而火則甚實,遂用調胃承氣湯加野臺參四錢,生赭石、天門冬各八錢,共煎湯一大碗,分三次徐徐溫飲下,飲至兩次,腹中作響,覺有開通之意,三次遂不敢服,遲兩點鐘大便通下,內熱全消,霍然愈矣。
  • 5.《傷寒貫珠集》:「故當以調胃承氣湯下其內熱。此條太陽篇移入。
▼ 展開更多

甘草乾薑湯

  • 1.《皇漢醫學》:「本條前半,已述於芍藥甘草湯條,茲就後半說明之。「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三句,宜接續於「以復其陽」句之下可解。其意因誤用桂枝湯而生變證,即四肢厥冷,煩躁吐逆,與甘草乾薑湯,復於陽證後,若生內熱,胃氣不調和而譫語者,謂可與少量之本方也。

白虎湯

  • 1.《湯頭歌訣》:「又當觀小便,赤者為內熱,白者為內寒也。)
  • 2.《醫方集解》:「按:白虎證脈洪大有力,類白虎證脈大而虛,以此為辨。又按:陰盛格陽,陽盛格陰,二證至為難辨。蓋陰盛極而格陽於外,外熱而內寒;陽盛極而格陰於外,外冷而內熱;經所謂重陰必陽,重陽必陰,重寒則熱,重熱則寒是也。當於小便分之:便清者外雖燥熱,而中必寒;便赤者外雖厥冷,而內實熱。
  • 3.《成方切用》:「陽盛極而格陰於外,外冷而內熱。經所謂重陰必陽,重陽必陰,重寒則熱,重熱則寒是也。當於小便分之,便清者,外雖燥熱,而中必寒。便赤者,外雖厥冷,而內實熱。再看口中燥潤,及舌苔淺深。蓋舌為心苗,應南方火。邪在表,則未生苔。邪入里,津液搏結,則生苔而滑。
  • 4.《醫學衷中參西錄》:「若不用茅根時,愚恆治以白虎加人參湯,蓋取人參能助人生髮之氣,以宣通內熱外出也。
  • 5.《醫學衷中參西錄》:「《外臺秘要》原文:治骨蒸勞熱久嗽,用石膏紋如朿針者一斤,粉甘草一兩,研細如面,日以水調三、四服,言其無毒有大益,乃養命上藥,不可忽其賤而疑其寒。《名醫別錄》言陸州楊士丞女,病骨蒸,內熱外寒,眾醫不能瘥,處州吳醫用此方而體遂涼。
▼ 展開更多

桃核承氣湯

  • 1.《皇漢醫學》:「《證治大還》曰:「吐血,勢不可遏,胸中氣塞,上吐紫黑血者,此因瘀血,內熱盛也,桃仁承氣湯加減下之(求真按:『加減者,加減方中之大黃、芒硝乎』)。打撲內損,有瘀血者,必用之方也。」

葛根湯

  • 1.《醫方集宜》:「內熱加黃連。
  • 2.《醫法圓通》:「此方本列於太陽篇中,而又曰治陽明腑症者,蓋以太陽之邪,服桂枝湯大發汗,表邪既解,而陽明之血液已傷。陽明乃氣多血多之腑,今血液驟傷,陽明之內熱立作。若不急用白虎以清熱,人參以養血液,邪火益盛,即有不可撲滅之勢,故白虎又是陽明之腑方也。

十全大補湯

  • 1.《証治準繩‧幼科》:「又傷寒愈後復作,虛症悉具,莫能名狀,用紫河車二具,獨參煎湯,十餘斤而痊。後患傷風咳嗽,咽乾內熱,用六味地黃丸料加五味子煎服,及十全大補湯而痊。
  • 2.《証治準繩‧女科》:「一產婦玉門不閉,小便淋瀝,腹內一塊,攻走脅下,或脹或痛,用加味逍遙散加車前子而愈。一婦人子宮腫大,二日方人,損落一片,殊類豬肝,面黃體倦,飲食無味,內熱晡熱,自汗盜汗,用十全大補湯二十餘劑,諸證悉愈,仍復生育。
  • 3.《女科撮要》:「一婦人子宮腫大,二日方入,損落一片,殊類豬肝,已而面黃體倦,飲食無味,內熱晡熱,自汗盜汗,用十全大補湯二十餘劑,諸症悉愈,仍復生育。血滯成癰方見後。
  • 4.《濟陰綱目》:「一婦人子宮腫大,二日方入,損落一片,殊類豬肝,面黃體倦,飲食無味,內熱晡熱,自汗盜汗,用十全大補湯二十餘劑,諸證悉愈,仍復生育。
  • 5.《赤水玄珠》:「一產婦子宮腫大,二日方收,損落一片,殊類豬肝,面黃體倦,飲食無味,內熱晡熱,自汗盜汗,用十全大補湯二十餘劑,諸症悉愈,仍復生育。
▼ 展開更多

越婢加朮湯

  • 1.《成方切用》:「(千金),治內熱極,則身體津脫,腠理開,汗大泄,歷風氣,下焦腳弱。
  • 2.《先哲醫話》:「瘧病內熱熾盛,頻渴飲水,發露當風取涼,邪氣不能發泄者,變為水腫,宜越婢加朮湯。余嘗治此證,水氣除而後再發瘧,是其徵也。
  • 3.《環溪草堂醫案》:「《金匱》又云:內熱極則身體津脫,腠理開,汗大泄,亦用越婢加朮湯。輾轉回顧,實有來歷,亦出化裁,非漫然從事也。

黃芩湯

  • 1.《証治準繩‧幼科》:「【泄瀉】痘後泄瀉,其證有二。如能食而渴,脈盛者,此熱入大腸也,渴者,內熱也,食能多者,熱消穀也,脈盛而數,熱證諦也,宜黃芩湯(痘泄利)加黃連。如食少不渴脈微小者,此裡氣虛,不能禁固水穀也,宜四君子湯加訶子肉、豆蔻,或理中湯丸加熟附子。甚者,以肉豆蔻丸止之(俱痘泄利)。

當歸散

  • 1.《婦人大全良方》:「上為細末,綿裹一錢,內陰中,令入三寸,腹內熱即止,來辰再用。一方有生椒一兩。

歸脾湯

  • 1.《女科撮要》:「若初生如豆粒,附著於筋,肉色不變,內熱口乾,精神倦怠,久不消潰,乃肝脾虧損,用逍遙散、歸脾湯、六味丸健脾土,培肝木,切不可輕用散堅追毒之劑。《外臺秘要》云:肝腎虛熱,則生癧矣。《病機》云:瘰癧不繫膏粱丹毒,因虛勞氣鬱所致。補形氣,調經脈,其瘡當自消散。
  • 2.《何氏虛勞心傳》:「然患氣虛失血者甚少,即思慮傷心,勞將成未成之界,未見腎陰虛諸症,而兼脾虛症候,或大便溏泄者,則宜是方。若內熱骨蒸已成虛勞,又宜壯水滋陰為要,縱食少便泄,非參、耆、白朮助陽之品所宜矣。若勞役而兼勞心者,是心脾俱傷,具前列之症,未見肺腎陰虛諸病者,可用本方加減。
  • 3.《濟陰綱目》:「一產婦大便後血,口乾飲湯,胸脅膨滿,小腹悶墜,內熱晡熱,食少體倦,日晡面赤,灑淅惡寒,此脾肺氣虛,先用六君加炮薑、木香漸愈,用補中益氣將愈,用歸脾湯而愈。後因勞役兼怒氣,發熱血崩,夜間譫語,此熱入血室,用加味小柴胡二劑而熱退,用補中益氣而血止,用逍遙散、歸脾湯調理而康。
  • 4.《古今名醫匯粹》:「若初生如豆粒,附著於筋,肉色不變,內熱口乾,精神倦怠,久不消潰,乃肝脾虧損,用逍遙散、歸脾湯、六味丸,健脾土培肝木,切不可輕用散堅追毒之劑。《外臺密要》云:肝腎虛熱,則生癧矣。《病機》云:瘰癧不繫膏粱丹毒,因虛勞氣鬱所致。補形氣,調經脈,其瘡當自消散。
  • 5.《不居集》:「更有失名利之士,有志恢圖,過於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因而內熱,亦郁病也,宜歸脾湯加梔子,隨症調攝。
▼ 展開更多

附子理中湯

  • 1.《幼科鐵鏡》:「症如痰壅氣盛,加南星、半夏、白茯以清痰,枳殼、陳皮、紫蘇以順氣。內熱便秘,用承氣湯以下之,柔痓用附子理中湯以溫之,六君子湯以補之。如纏綿不已則難治也。如病久而復手足抽攣,如角弓反張,此乃血枯不能養筋,治用四物湯加附子、防風、羌活,切不可作驚癇治,恐誤則殞命矣。

麻黃湯

  • 1.《醫學衷中參西錄》:「悟得此理後,再用麻黃湯時,必加知母數錢以解其內陷之熱,主治傷寒無汗,服後未有不愈者矣(醫方篇中有麻黃加知母湯可參觀)。大青龍湯治傷寒無汗煩躁,是胸中先有內熱,無所發泄,遂鬱而作煩躁,故於解表藥中加石膏以清內熱。然麻黃與石膏並用,間有不汗之時。
  • 2.《脈因證治》:「_【證治】_,麻黃湯,治傷寒證大壅塞內熱,火氣不伸成衄。脈浮緊為寒。

四逆散

  • 1.《張卿子傷寒論》:「此少陰入腑也。六七日。少陰之邪入腑之時。陽明內熱壅甚。腹滿不大便也。陽明病。土勝。腎水則干。急與大承氣湯下之。以救腎水。

麥門冬湯

  • 1.《保嬰撮要》:「一小兒七日不消,頭痛發熱,防其內熱,此表邪未解,用葛根麥門冬湯一劑頓解,再劑而痊。
  • 2.《靈驗良方彙編》:「_麥門冬湯_,治表邪內熱,咳嗽甚者。
  • 3.《景岳全書》:「(萬氏)_麥門冬湯_(一四二),治表邪內熱,咳嗽甚者。此即前方去人參者,但分兩稍異耳。

麻杏石甘湯

  • 1.《吳鞠通醫案》:「吳,五十六歲,十一月十二日,內熱外寒,兼發痰飲,喉啞,咳嗽,痰多,頭痛,惡寒,脈浮,與麻杏石甘湯。

黃耆建中湯

  • 1.《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洪(吳江,二十七歲),肌肉日瘦,竟夜內熱,是內損陰虛,漸挨勞怯,安逸可久,天暖氣泄病加(陰損將及陽矣,故氣暖病加。)

桂枝加葛根湯

  • 1.《張卿子傷寒論》:「酒客內熱。喜辛而惡甘。桂枝湯甘。酒客得之。則中滿而嘔。

乾薑附子湯

  • 1.《張卿子傷寒論》:「發汗後喘。當作桂枝加厚朴杏仁湯。汗出則喘愈。今汗出而喘。為邪氣壅甚。桂枝湯不能發散。故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有大熱者。內熱氣甚也。無大熱者。表邪必甚也。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以散其邪。

小半夏湯

  • 1.《未刻本葉氏醫案》:「脈澀不利。夢泄食少內熱。此少陰陰虧。穀氣水濕下注。乃陰虧濕熱之候也。

四逆湯

  • 1.《黃帝素問宣明論方》:「陰陽停則和,偏則病。如陽氣暴絕,陰氣獨勝,則為寒證,陰氣暴絕,陽氣獨勝,則為熱證。經曰:陽勝陰虛,汗之而死,陰勝陽虛,下之而死。若陽實外熱,陰虛內寒,陰實內熱,陰虛外寒,陽實伐其陽,當涼膈散、承氣湯主之,陰實伐其陰,當白朮散、四逆湯主之。
  • 2.《古今醫統大全》:「【溫】慄而不戰,陰氣內熱,正不勝邪,姜附四逆湯。桂苓白朮甘草湯。韓氏治下汗後戰,救逆湯。微減,與羊肉湯,再投而戰解。

當歸建中湯

  • 1.《明醫指掌》:「產後去血過多,腹痛身熱自汗者,當歸黃耆湯。若去血多眩暈者,芎歸湯。虛甚者,加焦薑、人參,腹痛加桂。產後失血多,陰虛內熱,心煩氣短,自汗,當歸建中湯。

甘草湯


小青龍湯

  • 1.《感症寶筏》:「內熱煩躁大青龍湯,內寒咳嗽小青龍湯。

平胃散

  • 1.《胎產證治》:「感濕,腹脹身重,用平胃散,泄者用三白湯,加砂仁、厚朴、蒼朮,內熱加黃芩。

梔子豉湯

  • 1.《醫通祖方》:「按:此即解毒湯兼通聖散、梔子豉湯之制,而加麻黃、石膏、蔥、姜以撤外內熱毒也。如脈數實,便秘,上氣喘急,舌卷囊縮,則去麻、豉而易硝、黃,又全用伊尹三黃矣。
  • 2.《感症寶筏》:「陽明內熱表證,上焦梔子豉湯,中焦白虎湯,下焦豬苓湯,胸有寒水瓜蒂散。
  • 3.《感症寶筏》:「陽明病,發熱汗出(病在陽明之半表裡)、不惡寒(邪方入里而表已和)、胸滿而喘,用梔子豉湯者,此陽明內熱出表,非治外感也。又陽明病,直視微喘,用承氣者,此陽明壞病也。述古。

理中湯

  • 1.《痘疹心法》:「如初發熱,自利青綠水或黃色者,皆熱也,黃芩湯(四十一)主之;兼吐者,黃芩加半夏湯主之(四十二)。不可誤用理中湯,反增內熱也。

黃連湯

  • 1.《蒼生司命》:「_葛根加黃連湯_,兼內熱者加之。

銀翹散

  • 1.《診驗醫方歌括》:「凡治風溫溫熱溫疫冬溫當預護其虛。此銀翹散、桑菊飲之所以為妙,為清解肺胃治溫主劑,至外寒搏內熱及非時傷風皆可少投辛溫。

豬苓湯

  • 1.《感症寶筏》:「陽明內熱表證,上焦梔子豉湯,中焦白虎湯,下焦豬苓湯,胸有寒水瓜蒂散。

越鞠丸

  • 1.《未刻本葉氏醫案》:「哮止。陰虧內熱。氣逆。
  • 2.《保嬰撮要》:「_托裡越鞠丸_,治乳母鬱怒,肝脾內熱,致兒患瘡瘍,母子並服。(自制)

竹葉石膏湯

  • 1.《兒科要略》:「三因中氣本虛,則唇色淡白,二便如常,雖有蘊熱,無力透達,宜消毒飲加木通、車前、茯苓使內化為主。四因內熱深蓄,燔灼血分,雖透而不齊,但見點子扁闊,焮赤成塊,塊上覆有小粒平塌不起,亦有一片如風毒者,顆粒不尖,二者雖透,然熱邪之逗留尚多,防有他變,宜竹葉石膏湯去半夏,使內化為主。

左金丸

  • 1.《成方切用》:「吐酸,吐出酸水如醋。平時津液,隨上升之氣,鬱而成積,濕中生熱,故隨木化,遂作酸味,非熱而何。其有郁之久,伏於腸胃之間,咯不得上,咽不得下。肌表得風寒,則內熱愈郁,而酸味刺心。肌表溫暖,腠理開發,或得香熱湯丸,汁液得行,亦可暫解,非寒而何。素問言熱,言其體位。

附子瀉心湯

  • 1.《成方切用》:「諸瀉心湯,皆治傷寒痞滿,滿在心胸,不在胃也。若雜病痞滿,有寒熱虛熱之不同。保命集云:脾不能行氣於四臟,結而不散則為痞。傷寒之痞,為寒鬱內熱,宜苦泄。雜病之痞,為氣不滌暢,宜辛散。)

補中益氣湯

  • 1.《時方歌括》:「治陰虛內熱。頭痛口渴。表熱自汗。不任風寒脈洪大。心煩不安。四肢困倦。懶於言語。無氣以動。動則氣高而喘。
  • 2.《女科撮要》:「一產婦咳嗽痰盛,面赤口乾,內熱晡熱,徹作無時,此陰火上炎,當補脾腎,遂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而愈。一產婦咳而腹滿,不食涕唾,面腫氣逆,此病在胃,關於肺,用異功散而愈。
  • 3.《女科撮要》:「一產婦瀉痢年餘,形體骨立,內熱晡熱,自汗盜汗,口舌糜爛,日吐痰三碗許,脈洪大,重按全無,此命門火衰,脾土虛寒而假熱,然痰者乃脾虛不能統攝歸源也,用八味丸補火以生土,用補中益氣湯兼補肺金而脾胃健。
  • 4.《女科撮要》:「一婦人內熱作渴,飲食少思,腹內近左初如雞卵,漸大四寸許,經水三月一至,肢體消瘦,齒頰似瘡,脈洪數而虛,左關尤甚,此肝脾鬱結之症,外貼阿魏膏,午前用補中益氣湯,午後以加味歸脾湯。兩月許,肝火少退,脾土少健,仍與前湯送六味地黃丸,午後又用逍遙散送歸脾丸。
  • 5.《古今名醫方論》:「治陰虛內熱,頭痛,口渴,表熱,自汗,不任風寒,脈洪大,心煩不安,四肢困倦,懶於言語,無氣以動,動則氣高而喘。

導赤散

  • 1.《幼科類萃》:「_導赤散_:治小兒內熱小便赤黃心燥睡語,用此治急驚者瀉丙火也

六君子湯

  • 1.《明醫指掌》:「胃中有熱而作惡心嘔酸,內有熱,脈必浮大而滑數,煩渴,二陳加姜炒黃連、山梔。胃氣不足,內熱噁心,六君子湯加辰砂、姜炒黃連。
  • 2.《濟陰綱目》:「地官胡成甫之內,妊娠久痢,自用消導理氣之劑,腹內重墜,胎氣不安,又用阿膠、艾葉之類不應。余曰:腹重墜,下元氣虛也,胎動不安,內熱盛也,遂用補中益氣湯而安,又用六君子湯痊愈。
  • 3.《幼科鐵鏡》:「症如痰壅氣盛,加南星、半夏、白茯以清痰,枳殼、陳皮、紫蘇以順氣。內熱便秘,用承氣湯以下之,柔痓用附子理中湯以溫之,六君子湯以補之。如纏綿不已則難治也。如病久而復手足抽攣,如角弓反張,此乃血枯不能養筋,治用四物湯加附子、防風、羌活,切不可作驚癇治,恐誤則殞命矣。

六味地黃丸

  • 1.《濟陰綱目》:「一妊婦因怒尿血,內熱作渴,寒熱往來,胸乳間作脹,飲食少用,肝脈弦弱,此肝經血虛而熱也,用加味逍遙散、六味地黃丸,兼服漸愈。又用八珍湯加柴胡、丹皮、山梔而痊。
  • 2.《保嬰撮要》:「一小兒痘瘡愈後,身癢膿水淋漓,內熱口乾,用四君、歸、耆,及補中益氣湯,並六味地黃丸而痊。
  • 3.《何氏虛勞心傳》:「少陰之火,烈如奔馬,逆沖而上,到咽喉緊要之所,緊鎖氣鬱,結而不得舒,或痛或腫,其症必內熱,口乾面赤,痰涎湧上,其尺脈必數而無力,須六味加麥冬五味,大劑飲之。褚氏所謂上病療下也。
  • 4.《女科撮要》:「一產婦咳嗽痰盛,面赤口乾,內熱晡熱,徹作無時,此陰火上炎,當補脾腎,遂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而愈。一產婦咳而腹滿,不食涕唾,面腫氣逆,此病在胃,關於肺,用異功散而愈。
  • 5.《証治準繩‧幼科》:「又傷寒愈後復作,虛症悉具,莫能名狀,用紫河車二具,獨參煎湯,十餘斤而痊。後患傷風咳嗽,咽乾內熱,用六味地黃丸料加五味子煎服,及十全大補湯而痊。

加味逍遙散

  • 1.《內科摘要》:「加味逍遙散,治肝脾血虛發熱,或潮熱,晡熱,或自汗盜汗,或頭痛,目澀,或怔忡不寧,或頰赤口乾,或月經不調,肚腹作痛,或小腹重墜,水道澀痛,或腫痛出膿,內熱作渴等症。
  • 2.《癘瘍機要》:「一兩臁如癬,搔癢久則膿水淋漓,或搔起白皮者,名腎臟風也,用四生散以祛風邪,用六味地黃丸,以補腎水。若頭目不清,內熱口乾體倦,痰熱血燥,秋間益甚,故俗名雁來風,宜用羌活白芷散、加味逍遙散。氣虛者,佐以補中益氣湯加皂角刺、鉤藤鉤。血虛者,佐以八物湯加柴胡、牡丹皮或加味逍遙散兼服。
  • 3.《保嬰撮要》:「_加味逍遙散_,治傷損血虛,內熱發熱或遍身瘙癢寒熱;或肢體作痛,頭目昏重;或怔忡頰赤,口燥咽乾;或發熱盜汗,食少不寐;或口舌生瘡,耳內作痛;或胸乳腹脹,小便不利。(方見發熱不止)
  • 4.《濟陰綱目》:「一妊婦因怒尿血,內熱作渴,寒熱往來,胸乳間作脹,飲食少用,肝脈弦弱,此肝經血虛而熱也,用加味逍遙散、六味地黃丸,兼服漸愈。又用八珍湯加柴胡、丹皮、山梔而痊。
  • 5.《外科樞要》:「內熱晡熱,或時寒熱,屬肝經血虛風熱,用加味逍遙散、六味丸。體倦少食,或盜汗少寢,為脾氣鬱結,用加味歸脾湯、逍遙散、地黃丸。若發熱盜汗,或吐痰口乾者,為腎經虛熱,用六味丸料煎服。
▼ 展開更多

九味羌活湯

  • 1.《目經大成》:「此解表通劑,本科用之專治頭目腫盛。夫腫盛由於濕,在頭目則兼風。經曰:上盛為風。蓋無風則濕不能自上於高巔清陽之分。是方羌活、防風、蒼朮、細辛、芎藭、白芷皆辛散之品,可以疏風,亦可以除濕,所謂辛藥能疏風,風藥能勝濕也。其芩、地、生草,風濕相搏,必有內熱,涼平協鎮,榮衛乃和。

生化湯

  • 1.《驗方新編》:「產後寒熱往來,應期而發,此由氣血並竭,陽虛生外寒,陰虛生內熱,或晝輕夜重,或日晡潮熱,一日二三度發,其症雖似乎瘧,而發無常期,只須生化湯倍加當歸,則身熱自退。即或應期而發,症與瘧同,亦必以調和氣血為主,無用芩、連等治熱及常、果、檳、查等截瘧。如汗多加參、耆,熱甚倍加當歸、川芎。

瓜蒂散

  • 1.《醫方考》:「昆謂蒜味辛熱,為陽中之陽,能令人氣實悶亂而自吐,若蛇蟲蠱瘕,猶為宜之。《褚氏傳》曰:褚澄以蒜一升,吐李道念之雞雛。《齊諧記》云:郭坦之兒,食蒜一畦,吐消食籠於頃刻。蒜之妙用如此,今之醫者,罕能知之。或問:何以不用瓜蒂散?余曰:傷寒內熱者,宜吐以瓜蒂散之苦寒。

十神湯

  • 1.《幼科指南》:「小兒表熱之證,因外感寒邪,脈浮發熱,惡風惡寒,頭疼身痛,而無汗出,此表熱也。宜十神湯主之,兼內熱者,用雙解通聖散為先。

大黃甘草湯

  • 1.《祖劑》:「用大黃(四兩)甘草(一兩)水三升,煮取一升,溫服。治內熱熾盛,幽門不通,上衝吸門,食入反出。

薏苡仁湯

  • 1.《瑞竹堂經驗方》:「上為㕮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生薑五、七片,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若病人汗出者,減麻黃,病人內熱者,減桂,看虛實加減服之。

清心蓮子飲

  • 1.《醫方考》:「遇勞即發者,名曰勞淋。此以體弱,故不任勞。然五臟各有勞。勞者動也,動而生陽,故令內熱。內熱移於膀胱,故令淋閉。是方也,石蓮肉瀉火於心,麥門冬清熱於肺,黃芩瀉火於肝,地骨皮退熱於腎,黃耆、人參、茯苓、甘草瀉火於脾,皆所以療五臟之勞熱也。惟車前子之滑,乃以治淋去著云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