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症寶筏》~ 卷之二上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上 (10)

1. 陽明心得新法

江蘇、閩、浙,天氣溫暖,地勢卑濕,乃天下濕熱之區。陽明氣盛血熱,容納水穀,亦人身濕熱之轟。若感風濕、風熱之邪(從口鼻先入肺衛,從手經治),病多不由太陽而直入陽明者(口鼻吸入,由皮毛先入太陽,從足經治),或從太陽而即入陽明者(皮毛傳入),陽明內熱之邪與外邪風熱相搏,凝滯成毒,每多發斑、發疹。

若不辨明熱與寒邪之異,概用太陽經藥發表,汗不得出,斑不得透,溫熱內燔,爍干胃中津液而成壞證,死者多矣。爰將陽明熱病諸條,臚列於後,惟在臨證者之圓機焉。

白話文:

【對於陽明心得的新理解】

江蘇、福建和浙江這些地方,因為氣候溫暖且地勢低濕,是全國濕熱最嚴重的區域。陽明臟腑氣血旺盛,負責消化吸收食物,也是人體濕熱的主要來源。如果感染了風濕或風熱的邪氣(通常是由口鼻進入肺部,再由手部的經絡進行治療),疾病往往不會從太陽臟腑開始,而是直接進入陽明臟腑(由口鼻吸入,由皮膚進入太陽臟腑,再由腳部的經絡進行治療),或者從太陽臟腑直接進入陽明臟腑(由皮膚傳導)。當陽明臟腑的內在熱邪與外來的風熱邪氣相遇,會形成毒素,常見的病症有出疹或斑點。

如果不分辨熱邪與寒邪的不同,一概使用太陽臟腑的藥物來發汗,可能會導致汗液無法排出,疹子無法透出,體內的熱氣會焚燒胃中的津液,造成嚴重病情,死亡率很高。因此,將關於陽明臟腑熱病的各項條目,列舉在後面,希望臨牀醫生能夠靈活運用。

2. 陽明內熱引發

凡遇發熱身痛、口渴唇燥,或初起微寒,繼即發熱不已、舌胎中黃邊白或黃燥如刺、脈來洪滑(外感新邪引動伏邪為病),此陽明內熱為外感新邪引動而發也,宜犀角、連翹、牛蒡、薄荷、黃芩、葛根、竹葉、木通之類清解之。若見煩悶嘔惡、足冷耳聾、脈沉伏或浮躁者,此斑疹欲透也,亦用此方透斑解毒。

渴而乾嘔者,加蘆根二兩。如遇脈象沉鬱,不可認為寒,此必斑透不快也。如關上見伏脈,此必熱毒凝滯,斑不得出也。若右關脈伏而兼胸痛氣急,或咳者,此必有伏痰也,又當以治痰為主。總以舌胎黃燥為實熱之憑(此宜著眼),勿以脈象沉遲為虛寒之驗也。陽明以胃實為病,放大便不通。

然熱邪外無出路,每每下逼大腸,而下黃黑稠黏之糞(熱邪證據),下時肛門必有熱氣(須問明留心)。此因外不得解而邪從下泄,雖通仍作不通論(切記),勿止之。或從下泄之後,反能得汗而解(里通則表達)。即不能得汗,亦只清火解毒,兼養陰液(邪本在裡,不必盡從汗解,用清解養陰之法,陰回而邪熱自化),其邪自能漸解而身涼。或從養陰之後,陰液外溢,反得大汗而解(陰回得汗而邪從表達)。

或有熱毒內結,斑疹不得外透,反從下泄之後,斑疹始出(表裡分解)。或用透發不應,只用清火解毒,斑疹反透(邪從里化)。此皆熱毒內結使然。

_邵評:_傷寒與溫熱,本自不同。傷寒大便溏為邪已盡,濕溫大便溏為邪未盡,必大便硬乃為無濕,斯不可再攻耳。惟熱毒總以舌胎黃燥為憑,若新邪外觸內發,伏邪重而新邪輕,勢所必然。

如斑疹已透,只宜清解毒火,微兼養陰,柴、葛升提之品俱不可投。宜連翹、赤芍、元參、花粉、知母、黃芩、銀花、鮮生地、人中黃之類,斑毒自化矣。

_邵評:_餘毒未清,禁用升提。

白話文:

標題: [由陽明經內熱引起]

內容: 如果遇到發燒、身體疼痛、口渴、嘴脣乾燥的情況,或者一開始有輕微的寒意,隨後就一直發燒不停、舌頭中間是黃色,邊緣是白色,或是黃色且乾燥如刺,脈搏洪大滑利(這是因為新的外感疾病引動潛伏的疾病),這是由於陽明經的內熱被新的外感疾病引動而發作。應該使用犀角、連翹、牛蒡、薄荷、黃芩、葛根、竹葉、木通等藥物來清熱解毒。如果出現煩悶、噁心、腳冷、耳鳴、脈搏深沉隱蔽或浮躁,這可能是皮疹即將爆發,也應使用這種配方來透疹解毒。

如果口渴並伴隨乾嘔,應增加兩兩的蘆根。如果脈象低沉,不要誤以為是寒冷,這一定是皮疹無法順利爆發。如果在手腕部發現脈搏深沉隱蔽,這一定是熱毒凝滯,皮疹無法爆發。如果右側的手腕脈搏深沉隱蔽,並且伴有胸痛、呼吸困難,或者咳嗽,這一定是有潛伏的痰,應該以治療痰為主。總的來說,舌苔黃色且乾燥是實質性熱的依據(這是重點),不要因為脈象低沉緩慢而誤以為是虛寒。

陽明經的疾病通常與胃實有關,常見的是大便不通。然而,熱邪無法通過外部途徑排出,常常向下壓迫大腸,排泄黃色黑色粘稠的大便(這是熱邪的證據),排便時肛門一定會有熱氣(需要仔細詢問並注意)。這是因為無法通過外部途徑解除熱邪,所以熱邪從下方排出,即使通了也要視為不通(請牢記),不要阻止它。或者在從下方排出後,反而能出汗而痊癒(內部疏通,表面才會表現出來)。即使不能出汗,也只需要清熱解毒,同時滋養陰液(邪氣原本就在內部,不必一定要通過汗液解決,使用清熱解毒滋陰的方法,陰氣恢復,邪熱自然消失),邪氣就能逐漸消散,身體就會涼爽。或者在滋養陰液後,陰液外溢,反而能大量出汗而痊癒(陰氣恢復,汗液排除邪氣)。

有的情況是熱毒在內部結聚,皮疹無法從外部爆發,反而在從下方排泄後,皮疹才開始爆發(表裡分離)。或者使用透發方法不見效,只用清熱解毒,皮疹反而能爆發(邪氣從內部轉化)。這些都是由於熱毒在內部結聚造成的。

_邵評:_傷風感冒和溫熱性疾病,本來就是不同的。傷風感冒,大便稀軟表示邪氣已經消除;濕熱性疾病,大便稀軟表示邪氣還未消除,只有大便硬了才表示沒有濕氣,這時不能再攻擊。只有熱毒,總是以舌苔黃色乾燥為依據,如果是新的外感疾病引動內部疾病,潛伏的疾病嚴重而新的疾病輕微,這就是必然的結果。

如果皮疹已經爆發,只需要清熱解毒,稍微滋養陰液,升提的藥物都不能使用。應該使用連翹、赤芍、玄參、花粉、知母、黃芩、銀花、鮮生地、人中黃等藥物,皮疹的毒素自然會消失。

_邵評:_如果殘餘的毒素還未清除,禁止使用升提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