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首卷 (9)

回本書目錄

首卷 (9)

1. 內景圖解

非也、命門,即兩腎之中,通腎之下係為相火,《易》所謂「一陽陷於二陰」,《道書》所謂「兩腎中間一點明是也」。命門寄相火,代君行化,此先天無形之火,與後天有形之火不同。故滑伯仁曰:「相火之相,譬如丞相之相也,輔佐周身,維持綱紀,交接元陽,為一身統領,使百脈舒和,三元有益,氣血無偏,治化宣和,則無虞矣。

」丹溪云:「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是以能視、聽、言、動,何莫非先天之火為哉?」

白話文:

不是這樣的,所謂的「命門」,就是指兩個腎臟的中間部位,它連接著腎臟下方,是相火的所在。《易經》所說的「一陽陷於二陰」,以及道書所說的「兩腎中間一點明」,指的都是這裡。命門寄託著相火,代替君火(心火)來執行轉化作用。這屬於先天的無形之火,和後天有形的火不同。所以滑伯仁說:「相火的『相』,就像丞相的『相』一樣,輔佐身體各處,維持身體的運作秩序,連結元陽(先天的陽氣),是整個身體的總管,使得所有經脈都能舒暢平和,三元(精、氣、神)都得到益處,氣血運行沒有偏差,新陳代謝順暢和諧,這樣就沒有問題了。」

朱丹溪說:「天沒有這個火就不能產生萬物,人沒有這個火就不能生存。所以能看、能聽、能說、能動,哪一樣不是靠先天的這個火呢?」

2. 風寒感冒

傷寒自有專門,必究心仲景,方知病之百變,證之傳經,非淺學所能窺其微妙。今以六經表裡,撮其綱領,另為一門,附尋常感冒,以便按方療治。若真正傷寒,幸勿輕易,當於專門中求之可也。

白話文:

【風寒感冒】

對於傷寒這類疾病,有其專門的研究領域,必須深入理解張仲景(漢代著名醫家)的理論,才能明白疾病變化多端的特性及其在人體各經絡間的傳播過程,這些絕不是淺薄的學識所能完全掌握的。現在,我們以六經(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厥陰、少陰)的內外辨證為基礎,概括其核心要點,另立一個專門的章節,並結合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感冒症狀,以便大家能根據相應的藥方進行治療。然而,如果真的遭遇嚴重的傷寒病情,請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應當從專業的角度去探求適當的治療方法。

3. 六經表裡至要

(陽盛陰虛下之則愈,汗之則死;陰盛陽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

足太陽膀胱經

症:頭項痛,腰脊強,身熱惡寒。脈:浮而緊。

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入風府分為四道,下絡項,故頭項痛也。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故腰脊強也。身熱者,血陰類,寒亦陰類,以陰傷陰,皮毛閉塞,身中陽氣不得發越,故身發熱也。惡寒者,傷寒惡寒,傷風惡風,以類相從,以其表先有寒,故見寒即惡之也。

脈尺寸俱浮者,太陽為諸陽之首,其脈本浮,況以寒鼓之則愈浮。其緊者,榮氣為寒氣搏擊,安得脈不緊也。若初受寒,則熱與浮緊俱未見,移時見之。

白話文:

【六經表裡至要】

(當陽氣過盛而陰氣不足時,透過泄下法治療會有所好轉,若用出汗法反而會危及生命;反之,當陰氣過盛而陽氣不足時,使用出汗法治療會有所改善,若用泄下法則會致命。)

足太陽膀胱經

症狀:頭部和頸部疼痛,腰背僵硬,身體發熱但怕冷。脈象:浮而且緊。

足太陽膀胱經的脈絡,起源於眼睛內側,向上至額頭並交匯於頭頂,進入風府穴後分為四條路線,向下聯繫頸部,因此會有頭部和頸部疼痛的症狀。沿著肩膀內側,夾脊椎到達腰部,因此腰背會感覺僵硬。身體發熱的原因是血液屬於陰性,寒冷也是陰性,陰性的寒冷傷害了陰性的血液,導致皮膚毛孔閉塞,身體中的陽氣無法充分發揮,所以身體會感到發熱。怕冷的原因是,受到寒氣侵襲會怕冷,受到風邪侵襲會怕風,這是因為相似性質相互影響,由於體表已經有寒氣存在,所以一旦遇到寒氣就會產生畏懼感。

當脈象在寸關尺三部都呈現浮象時,足太陽膀胱經在所有陽性經絡中處於首要位置,其脈象本來就呈現浮象,再受到寒氣刺激,脈象就會更為浮動。脈象緊張的原因是營氣被寒氣打擊,脈象怎能不緊呢?如果剛開始受到寒氣侵襲,那麼發熱和浮緊的脈象可能尚未出現,但經過一段時間後,這些症狀就會顯現。

4. 表證

麻黃湯

麻黃(一兩),桂枝(六錢),甘草(三錢),杏仁(五十個)

春分以後勿輕用之。

麻黃、甘草開肌,桂枝、杏仁散寒下氣,但湯內用桂枝者,有散寒而兼實表之義,恐麻黃過於泄散故也。

小青龍湯

麻黃,芍藥,甘草,乾薑,桂枝,五味,半夏,細辛

太陽表未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噎,或喘者,宜服之。

大青龍湯

麻黃,桂枝,杏仁,甘草,石膏,大棗,生薑

傷寒見風傷風,見寒無汗,脈浮緊,煩躁者,宜服。

白話文:

[表證]

[麻黃湯]

麻黃(約37.5克),桂枝(約22.5克),甘草(約11.25克),杏仁(約50顆)

春分後不宜隨便使用。

麻黃和甘草能打開肌膚毛孔,桂枝和杏仁則能驅散寒氣,調節氣息。但因湯中加入桂枝,不僅能驅寒,還能強固表皮,這是為了防止麻黃過度散發導致體力流失。

[小青龍湯]

麻黃,芍藥,甘草,乾薑,桂枝,五味子,半夏,細辛

若太陽表症未解,胸口有水氣,出現乾嘔、發燒、咳嗽,或是吞嚥困難、呼吸急促等症狀,適宜服用此方。

[大青龍湯]

麻黃,桂枝,杏仁,甘草,石膏,大棗,生薑

感冒受風,遇寒不出汗,脈搏跳動緊湊,伴有煩躁感,適合服用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