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卷一(元集) (3)
卷一(元集) (3)
1. 中氣證(二)
許學士云:暴怒傷陰,暴喜傷陽。憂愁不已,氣多厥逆,往往得此疾。便覺涎潮昏塞,牙關緊閉,脈伏身冷,此名中氣。若中風則身溫為異耳,不可作中風治。宜先進蘇合香丸,續用烏藥順氣散或八味順氣散。
白話文:
許學士說:激烈憤怒會傷害到身體的陰氣,過度高興會損傷陽氣。如果長期處於憂鬱愁悶的狀態,氣血容易逆亂,這樣的情況下,很容易導致這種疾病。患者會感覺到口中有大量唾液湧出,頭腦混亂,牙關咬得很緊,脈搏微弱,全身冰冷,這就是所謂的「中氣」症狀。但如果發生的是中風,患者身體通常是溫暖的,這兩者是有區別的,所以不能按照中風來治療。「中氣」的治療上,應先使用蘇合香丸,然後再服用烏藥順氣散或者八味順氣散來順暢氣血。
2. 中氣方
類中清熱順氣湯(見前中風方內)
附方:
五香麻黃湯,凡傷寒熱病後,急發浮腫,或著頭面,或著唇口頸項,或著胸背,或著四肢,或偏著兩足,不赤不痛者,此方主之。
麝香(五分),薰陸香(一錢),雞舌香(一錢),青木香,沉水香,麻黃,防風,獨活,白薇,枳實(麩炒),蔬菜,秦艽,甘草(各二錢)
腫而痛者為實邪,不痛為虛邪,腫面赤者為結熱,不赤為留氣。故知上件諸腫乃餘邪未去,榮衛之行不相順接,逆於肉理而為之耳。用五香以順氣開竅,麻黃、防風、獨活、秦艽、葳蕤、白薇皆辛散也,一以解其餘邪,一以流其著氣,乃甘草之補所以致新,枳實之悍所以推陳耳。
白話文:
【類中清熱順氣湯】的內容在前面的中風方中已提及。
【附帶的處方:】
【五香麻黃湯】,對於感冒或是熱性疾病之後,突然發生全身浮腫,可能出現在頭部、臉部、嘴脣、口周、頸部、胸部、背部、四肢,或是專門出現在雙腳,而且這種浮腫不會紅也不會痛的情況,這個處方就很適用。
麝香(五分),薰陸香(一錢),雞舌香(一錢),青木香,沉水香,麻黃,防風,獨活,白薇,炒過的枳實(麩炒),蔬菜,秦艽,甘草(各二錢)
如果浮腫且伴隨疼痛,通常是由實邪引起的;如果沒有疼痛,則可能是由虛邪造成的。如果浮腫的部位泛紅,這可能是因為熱氣積聚;如果不泛紅,可能是氣滯所導致的。由此可知,這些浮腫可能是由於體內殘留的邪氣未能完全排除,身體的營養和防禦系統運行不暢,導致氣血在肌肉組織中逆向流動所導致。我們使用五香來調節氣機,開通經絡,麻黃、防風、獨活、秦艽、白薇等藥物具有辛散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去除體內殘餘的邪氣,另一方面可以幫助疏通氣滯。而甘草的補益作用可以促進新陳代謝,而炒過的枳實則能幫助排除舊廢物。
3. 胃風證(三)
丹溪曰:胃風為病,初飲食訖,乘風涼而致。其症食飲不下,形瘦腹大,惡風,頭多汗,膈塞不通,脈右關弦而緩帶浮,胃風湯主之。
白話文:
丹溪表示:胃風這種疾病,起初是在飲食後,因為受了風涼所導致。其症狀表現為食物飲水難以下嚥,身形消瘦但腹部卻顯得較大,並且怕風,頭部容易出汗,有胸膈堵塞、不舒暢的感覺,脈象在右手關脈呈現弦而緩且略帶浮象,對於這種病症,應使用胃風湯來治療。在現代語境中,這可以理解為飲食後受涼引起的一系列消化系統不適,包括吞嚥困難、身形消瘦、腹部膨脹、對風敏感、頭部多汗以及胸部不適等,治療上則推薦使用一種名為胃風湯的藥方。
4. 胃風方
胃風湯
人參,白朮,茯苓,當歸,川芎,芍藥,桂心(各等分),入粟米一小撮,煎服。如腹痛,加木香五分。
白話文:
【胃風湯的製作】
這帖藥方包含了人參、白朮、茯苓、當歸、川芎、芍藥和桂心,這些成分需各取等量。在煎煮藥材時,加入一小撮的粟米一同熬煮後服用。如果出現腹痛的情況,則可額外添加五分的木香。
5. 瘟疫證(四)(附蝦蟆瘟、大頭瘟)
《內經》曰:冬不藏精者,春必病溫。《傷寒論》云:瘟病起於春應溫而反清,夏應熱而反寒,秋應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溫。丹溪曰:眾人病一般者,此天行瘟疫也。瘟取溫熱之義,疫用勞役之義。多感於房勞辛苦之人,蓋危重病也。大法表裡傳經,與傷寒相似。但傷寒寒自外入,瘟疫毒自內出,此為異耳。
凡著瘟疫,先看病者兩目露血絲否?次看口唇紅燥,舌苔黃白紫黑,以驗裡熱淺深,除舌苔遍白為熱稍輕,其餘睛赤唇紅苔黃斷紋俱是重症,若紫黑燥裂則又熱之極也。又以病家之人,手按其胸膻脅肋間,間其有無痛處,分別表裡經絡。次看小腹覺有硬滿處,即問其小便利否?若小便不利,則是津液留結,宜用小柴胡去參合四苓散;若小便自利,則是蓄血之症,宜下瘀血,用桃仁承氣湯去枳實,不犯上焦。此法看《傷寒》亦然。
初得病一二日有表證,自冬至至春分前,宜九味羌活湯、敗毒散去人參;自春分至夏至,天氣已變溫熱,宜升麻葛根湯、柴胡解肌湯、小柴胡湯去參。
初得二三日見太陽證,便溏泄者,宜小柴胡湯去參對四苓散或香連丸,稍久大便秘而渴,玄明粉乃要藥也,白虎湯亦可用,不渴者禁用白虎。又凡瘟疫一起即發渴,是熱入陽明,宜五瘟丸、白虎湯、三黃石膏湯加減用之,渴病藥味通用者,天花粉、片芩、葛根、益元散之類。衄血胃火,宜白虎湯;心火,宜犀角地黃湯,切忌發汗解表。
發狂譫語,大便滑而渴,宜加味白虎湯;不作渴,大便秘結,五七日不解,宜大、小承氣湯、調胃承氣等湯下之。
瘟病有氣虛、血虛而染者,觀形色、察脈理,表裡熱證已除者,宜參、耆、歸、術溫補,自汗太甚者,亦宜補。丹溪曰:宜補、宜散、宜降。故知此三法者,皆不可廢也。
凡瘟病初看未端的,且先以敗毒散加減治之,看歸在何經,再隨經施治。此要法也。
脈陽濡弱,陰弦緊,更遇溫氣,變為瘟疫。
瘟病二三日,體熱、腹滿、頭痛、食欲如故,脈直而疾,八日死。瘟病四五日,頭痛、腹滿而吐,脈來細而強,十二日死。瘟病八九日,頭身不疼,目不赤,色不變,而反利,脈來牒牒,按之不鼓手,時大,心下堅,十七日死。瘟病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厥逆,汗自出,脈堅強急者生,虛軟者死。瘟病下利,腹中痛甚者死。
白話文:
《內經》提到,如果冬天未能充分保存體內精氣,那麼春天就很可能會患上溫熱病。《傷寒論》則表示,瘟病通常在春季本應溫暖卻反常冷冽、夏季本應炎熱卻反常寒冷、秋季本應涼爽卻反常酷熱、冬季本應寒冷卻反常溫暖時發生。丹溪認為,當羣體出現相同的病症,這就是天行瘟疫。瘟病取其溫熱之義,疫病則取其由過度勞累所引致之意。這種疾病多感染那些過度勞累的人,是一種危險且嚴重的病。大致上,其傳播方式和傷寒類似,但不同的是,傷寒的寒氣是由外侵入,而瘟疫的毒素則是由內而發。
一旦染上瘟疫,首先檢查患者雙眼是否有血絲出現?其次檢查患者的口脣是否紅燥,舌苔顏色是否為黃、白、紫或黑色,以此判斷體內熱度的深淺。舌苔全白表示病情較輕,其他如眼睛紅赤、口脣紅潤、舌苔黃色且斷裂紋路明顯都是重症的表現,舌苔呈現紫黑色且乾燥龜裂則代表病情已經到了極點。再進一步,用手按壓患者胸口、膻中、脅肋之間,詢問患者是否有疼痛感,以分辨病在表還是裏,以及影響了哪個經絡。再檢查小腹部,若感覺到有硬塊且腫脹,就要詢問患者小便是否順暢。若小便不順暢,表示體內津液積聚,應該使用小柴胡湯去掉人參,配合四苓散;若小便順暢,則表示體內有瘀血,需用桃仁承氣湯去掉枳實,避免影響上焦。
剛染病一兩天,有表徵的,從冬至到春分之前,可以使用九味羌活湯或敗毒散去掉人參;從春分到夏至,天氣轉為溫熱,可以使用升麻葛根湯、柴胡解肌湯、小柴胡湯去掉人參。
染病二三天,若出現太陽經徵象,且伴有腹瀉,可以使用小柴胡湯去掉人參,配合四苓散或香連丸。若病情持續,且出現大便祕結和口渴,玄明粉是關鍵藥物,也可以使用白虎湯,但不口渴的情況下禁止使用白虎湯。瘟疫一開始就口渴,表示熱度進入陽明經,可以使用五瘟丸、白虎湯、三黃石膏湯,並根據病情調整用量。對於口渴的病人,常用藥材包括天花粉、片芩、葛根、益元散等。鼻血是由胃火引起,可以使用白虎湯;若是心火,則應使用犀角地黃湯,絕對不能發汗解表。
如果病人出現精神錯亂、胡言亂語,大便滑泄且口渴,可以使用加味白虎湯;若不口渴,且大便祕結,五到七天都未排便,可以使用大承氣湯、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等進行通便。
有些瘟病是由於氣血不足導致的,觀察患者面色和脈搏,若體內熱證已經消失,可以使用人參、黃耆、當歸、白朮等溫補藥物,若自汗過多,也應使用補藥。丹溪認為,補益、疏散、下降是治療瘟病的三大方法,缺一不可。
對於剛染上瘟疫,但病情還不明確的,可以先使用敗毒散進行調理,觀察病情歸屬哪個經絡,再針對經絡進行治療。這是重要的治療原則。
如果脈搏在陽面柔弱,在陰面弦緊,再加上遇到溫熱氣候,就有可能演變成瘟疫。
染病二三天,若出現體溫升高、腹部脹滿、頭痛、食慾正常,脈搏直且快,八天後就會死亡。染病四五天,若出現頭痛、腹部脹滿、嘔吐,脈搏細且強,十二天後就會死亡。染病八九天,若全身無疼痛,眼睛不紅,面色無變化,反而出現腹瀉,脈搏微弱,按壓無彈性,偶爾會突然增大,且心下堅硬,十七天後就會死亡。染病後若不出汗,或者出汗但不到腳部,就會死亡。四肢厥冷,但自汗出,脈搏堅強緊急的生存機會較高,脈搏虛弱柔軟的則會死亡。染病後若出現下痢,且腹部劇痛,就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