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類方》~ 第一冊 (3)

回本書目錄

第一冊 (3)

1. 中風

上三十三味,重七十五兩,㕮咀,每服一兩,水二盅,煎至一盅,溫服。天陰加生薑三片煎,空心一服,臨臥再煎渣服。俱要食遠空心嚥下二丹丸,為之重劑;臨臥嚥下四白丹,為之輕劑。立其法是動以安神,靜以清肺。

假令一氣之微汗,用愈風湯三兩,加麻黃一兩,勻作四服,每服加生薑五七片,空心服,以粥投之,得微汗則佳。如一旬之通利,用愈風湯三兩,加大黃一兩,亦勻作四服,每服加生薑五七片,臨臥煎服,得利為度。

此藥常服之,不可失於四時之輔。如望春大寒之後,本方中加半夏、人參、柴胡各二兩,木通四兩,謂迎而奪少陽之氣也,如望夏穀雨之後,本方中加石膏、黃芩、知母各二兩,謂迎而奪陽明之氣也。如季夏之月,本方中加防己、白朮、茯苓各二兩,謂勝脾土之濕也。如初秋大暑之後,本方中加厚朴二兩,藿香、桂各一兩,謂迎而奪太陰之氣也。

如望冬霜降之後,本方中加附子、官桂各一兩,當歸二兩,謂勝少陰之氣也。如得春氣候,減冬所加藥,四時加減類此。雖立此四時加減,更宜臨病之際,審證之虛實,土地之所宜,邪氣之多少。此藥具七情六慾四氣,無使五臟偏勝,及不動於榮衛。如風秘服之,則永不燥結,久瀉服之,能自調適。

初覺風氣,能便服此藥,及新方中天麻丸各一料,相為表裡,乃治未病之聖藥也。若已病者,更宜常服,無問男女,小兒風癇,急慢驚風,皆可服之。如解利四時傷寒,隨四時加減服。

四白丹(潔古),清肺氣,養魄,謂中風者多昏冒,氣不清利也。兼能下強骨髓。

白朮,砂仁,白茯苓,香附,防風,川芎,甘草,人參(各半兩),白芷(一兩),羌活,獨活,薄荷(各二錢半),藿香,白檀香(各一錢半),知母,細辛(各二錢),甜竹葉(二兩),麝香(一錢,另研),龍腦(另研),牛黃(另研。各半錢)

上為末,蜜丸,每兩作十丸。臨臥服一丸,分五七次細嚼之,煎愈風湯送下。

二丹丸(見健忘。前方清肺,此方安神。清中清者,歸肺以助天真;清中濁者,堅強骨髓。濁中之清者,榮養於神;濁中之濁者,榮華腠理。)

天麻丸(潔古),風能動而多變,因熱勝則動,宜以靜勝躁,是養血也。宜和,是行榮衛,壯筋骨也。非大藥不能治。

附子(一兩,炮),天麻(酒浸三宿,曬乾),牛膝(酒浸一宿,焙乾),萆薢(另研),玄參(各六兩),杜仲(七兩,炒去絲),當歸(十兩,全用),羌活(十兩或十五兩),生地黃(十六兩),獨活(五兩)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病大者加至百丸,空心食前溫酒或白湯下。平明服藥,日高飢則食,不飢且止。大忌壅塞,失於通利,故服藥半月稍覺壅塞,微以七宣丸疏之,使藥再為用也。牛膝、萆薢強壯筋骨,杜仲使筋骨相著,羌活、防風治風要藥,當歸、地黃養血和榮衛,玄參主用,附子佐之行經也。

白話文:

這個治療中風的藥方,總共有三十三味藥材,總重量七十五兩,將藥材切碎後,每次服用一兩,加入兩盅水煎煮至一盅,溫熱服用。陰天時,加入三片生薑一起煎煮。最好在空腹時服用一次,睡前再將剩下的藥渣煎煮服用。每次服藥都要搭配丹丸,加強藥效。在空腹時吞服兩顆二丹丸,屬於加強劑量;睡前吞服四顆四白丹,屬於輕微劑量。這樣做的目的是透過活動來安定心神,透過靜養來清淨肺部。

如果只是輕微出汗,可以使用愈風湯三兩,再加上麻黃一兩,分成四次服用。每次服用時加入五到七片生薑,空腹服用,再喝點粥,如果能微微出汗就表示藥效發揮了。如果出現一週大便不通暢,可以使用愈風湯三兩,再加上大黃一兩,也分成四次服用。每次服用時加入五到七片生薑,在睡前煎煮服用,以排便順暢為度。

這個藥方要經常服用,而且必須配合四季的變化進行調整。例如,在立春後天氣仍然寒冷的時候,本方中要加入半夏、人參、柴胡各二兩,木通四兩,這是為了提前疏導少陽經的氣。在立夏後穀雨時節,本方中要加入石膏、黃芩、知母各二兩,這是為了提前疏導陽明經的氣。在季夏時節,本方中要加入防己、白朮、茯苓各二兩,這是為了去除脾胃的濕氣。在立秋後大暑時節,本方中要加入厚朴二兩,藿香、桂各一兩,這是為了提前疏導太陰經的氣。

在立冬後霜降時節,本方中要加入附子、官桂各一兩,當歸二兩,這是為了補充少陰經的氣。如果到了春天,就減少冬天所加的藥材。四季的加減藥材可以以此類推。雖然有四季加減的原則,但更應該在臨病時,仔細辨別病情的虛實,考慮當地環境的適宜性,以及邪氣的多少來調整用藥。此藥考量了七情六慾和四時氣候的影響,務必讓五臟保持平衡,並且使氣血正常運行。如果因為風邪導致便秘,服用此藥可以永遠避免便秘;如果長期腹瀉,服用此藥可以自行調節。

剛感覺到有中風的跡象,立即服用此藥,以及天麻丸各一份,內外配合治療,這是預防疾病的良藥。如果已經生病,更應該經常服用,不論男女,小兒的風癇、急慢驚風等疾病,都可以服用。如果是要治療四時傷寒,也應該依照四季的變化加減藥材服用。

四白丹,可以清淨肺氣,滋養魄力,因為中風的人大多意識不清,氣機不通暢。此藥還能強壯骨髓。

藥材包含:白朮、砂仁、白茯苓、香附、防風、川芎、甘草、人參(各半兩),白芷(一兩),羌活、獨活、薄荷(各二錢半),藿香、白檀香(各一錢半),知母、細辛(各二錢),甜竹葉(二兩),麝香(一錢,另外研磨),龍腦(另外研磨),牛黃(另外研磨,各半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藥丸,每兩藥材做成十丸。在睡前服用一丸,分五到七次慢慢咀嚼,再用煎好的愈風湯送服。

二丹丸(在治療健忘的藥方中可見)。這個藥方可以安神。四白丹清肺,二丹丸安神。清氣中的清氣,歸於肺部,幫助肺的正常功能;清氣中的濁氣,可以強健骨髓。濁氣中的清氣,可以滋養精神;濁氣中的濁氣,可以滋潤皮膚。

天麻丸,風邪的特性是容易變動,因為熱盛而導致。應該以靜制動,來滋養血液。應該調和氣血,讓氣血運行通暢,強壯筋骨。必須用藥性較強的藥物才能治療。

藥材包含:附子(一兩,炮製過),天麻(用酒浸泡三天,曬乾),牛膝(用酒浸泡一晚,烘乾),萆薢(另外研磨),玄參(各六兩),杜仲(七兩,炒過去除絲),當歸(十兩,全部使用),羌活(十兩或十五兩),生地黃(十六兩),獨活(五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大小像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到七十丸,病情嚴重者可增加至一百丸。在空腹時,飯前用溫酒或白開水送服。早上服藥,如果到中午感到飢餓就吃飯,不飢餓就不用吃飯。最忌諱腸胃阻塞不通,要保持大便暢通,因此如果服藥半個月後,感覺腸胃阻塞,可以稍微用七宣丸來疏通,使藥物可以繼續發揮作用。牛膝、萆薢可以強壯筋骨,杜仲可以使筋骨緊密連接,羌活、防風是治療風邪的要藥,當歸、地黃可以滋養血液,調和氣血,玄參是主要藥物,附子輔助藥性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