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類方》~ 第一冊 (1)
第一冊 (1)
1. 第一冊
2. 卒中暴厥
蘇合香丸,療傳屍骨蒸,殗殜肺痿,疰忤鬼氣,卒心痛,霍亂吐痢,時氣鬼魅瘴瘧,赤白暴痢,瘀血月閉,痃癖疔腫,驚癇,鬼忤中人,小兒吐乳,大人狐貍等病。
白朮,青木香,烏犀角(屑),香附子(炒,去毛),硃砂(研,水飛),訶藜勒(煨,取皮),白檀香,安息香(另末,無灰酒一升熬膏),沉香,麝香(研),丁香,蓽茇(各二兩),龍腦(研),蘇合香油(入安息香膏內,各一兩),熏陸香(別研,一兩)
上為細末,入研藥勻,用安息香膏並煉白蜜和劑,每服旋丸如梧桐子大。早朝取井華水,溫冷任意,化服四丸,老人小兒化服一丸,溫酒化服亦得,並空心服之。用蠟紙裹一丸如彈子大,緋絹袋當心帶之,一切邪神不敢近。
《易簡》三生飲,治卒中昏不知人事,口眼喎斜,半身不遂,咽喉作聲,痰氣上壅,無問外感風寒,內傷喜怒,或六脈沉伏,或指下浮盛,並宜服之。兼治痰厥、飲厥,及氣虛眩暈,悉有神效。但口開手散,眼合遺尿,聲如鼾鼻者難治。
南星(一兩),川烏(去皮),生附子(各半兩),木香(二錢半)
上㕮咀,每服半兩,水二盞,姜十片,煎至六分,去渣溫服。或口噤不省人事者,用細辛、皂角各少許,為細末,以蘆管吹入鼻中,候噴嚏,其人少蘇,然後進藥。痰涎壅盛者,每服加全蠍四枚,仍用養正丹鎮墜之。一方,氣盛人止用南星半兩,木香一錢,加生薑七片,名星香散。
一方,氣虛人用生附子並木香如前敷煎,名附香飲。亦有天雄代附子者,並治卒中始作,無不克效。因氣中,以淨湯化蘇合香丸,乘熱灌服,仍用前藥汁濃磨沉香一呷許,再煎一沸服之,候服前藥已定,審的是風,方用醒風湯、小續命湯之類。中寒則用附子理中湯、姜附湯之類。
中濕則白朮酒、朮附湯之類皆可用。中暑不錄於此。痰飲厥逆,氣虛眩暈,止守本方。
勝金丸(《本事》),治中風忽然昏倒若醉,形體昏悶,四肢不收,風涎潮於上膈,氣閉不通。
生薄荷(半兩),豬牙皂角(二兩,捶碎,水一升,二味一處浸取汁,慢火研成膏),瓜蒂(末、一兩),藜蘆(二兩),硃砂(半兩,研)
上將硃砂末二分,與二味末研勻,用膏子搜和,丸如龍眼大,以硃砂為衣。溫酒化下一丸,甚者二丸,以吐為度。得吐即醒,不醒者不可治。《必用方》論中風無吐法,引金虎、碧霞為戒。且如卒暴涎生,聲如引鋸,牙關緊急,氣閉不行,湯藥不能入,命在須臾者,執以無吐法可乎?但不當用銀粉藥,恐損脾,壞人四肢爾。(羅謙甫方,有粉霜、鉛粉,無藜蘆,治法同。
)
治急中風,口閉涎上,欲垂死者,一服即瘥。
江子(二粒,去皮膜),白礬(如拇指大一塊,為末)
白話文:
[卒中暴厥]
**蘇合香丸:**可以治療傳染性疾病引起的骨蒸(一種發熱的病症),身體虛弱、咳嗽、肺萎、鬼氣病、突然的心痛、霍亂引起的嘔吐和腹瀉、流行性的瘴氣瘧疾、紅痢和白痢、瘀血導致的月經閉止、腹部腫塊、疔瘡腫痛、驚癇(抽搐),以及鬼神作祟、小兒吐奶、成人狐狸病等各種疾病。
配方包含:白朮、青木香、烏犀角(磨成粉)、香附子(炒過、去除毛)、硃砂(研磨成細粉,用水漂洗)、訶子(煨過,取皮)、白檀香、安息香(另磨成粉,用一升無灰酒熬成膏狀)、沉香、麝香(研磨成粉)、丁香、蓽茇(各二兩)、龍腦(研磨成粉)、蘇合香油(加入安息香膏內,各一兩)、熏陸香(另外研磨成粉,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與研磨好的藥粉混合均勻,用安息香膏和煉製過的白蜜調和成藥丸,每顆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早晨取剛汲取的井水,溫或冷都可以,將四顆藥丸化開服用,老人或小孩則化開一顆服用。也可以用溫酒化開服用,都要在空腹時服用。另外,可以用蠟紙包裹一顆如彈子大小的藥丸,用緋紅色的絹袋裝好,戴在胸前,可以辟邪。
**《易簡》三生飲:**可以治療突然昏迷、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喉嚨發出聲音、痰氣上湧等症狀,不論是外感風寒、還是內傷喜怒導致的,或者是脈象沉伏或浮盛都適合服用。同時也能治療痰厥、飲厥,以及氣虛引起的眩暈,都非常有效。但是如果出現口開手散、眼睛閉合、大小便失禁、打鼾等症狀,則難以治癒。
配方包含:南星(一兩)、川烏(去皮)、生附子(各半兩)、木香(二錢半)。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用半兩,加入兩盞水和十片生薑,煎至剩六分,去渣溫服。如果出現牙關緊閉、不省人事的情況,可以用少許細辛和皂角,磨成細粉,用蘆管吹入鼻中,等待病人打噴嚏後會稍微清醒,然後再給病人服藥。如果痰涎阻塞嚴重,每次服藥可以加全蠍四枚,並配合養正丹來鎮定。另一種配方,對於氣盛的人,只用南星半兩和木香一錢,加生薑七片,稱為星香散。
對於氣虛的人,可以用生附子和木香,像之前的配方一樣煎服,稱為附香飲。也有人使用天雄代替附子,同樣可以治療中風初發的症狀,效果很好。如果是氣機不暢引起的中風,可以用清湯化開蘇合香丸,趁熱給病人灌服,然後用之前的藥汁濃磨沉香一小口,再煎沸服用,等待病人病情穩定後,確定是風邪引起的,再用醒風湯、小續命湯等藥方治療。如果是受寒引起的中風,則用附子理中湯、姜附湯等藥方治療。
如果是受濕引起的中風,則使用白朮酒、朮附湯等藥方治療。中暑的情況在這裡不予討論。如果是痰飲厥逆、氣虛眩暈,則繼續使用本方。
**勝金丸(《本事》):**可以治療中風引起的突然昏倒、像喝醉了一樣、身體昏沉、四肢無力、風涎上湧至胸膈、氣機阻塞不通等症狀。
配方包含:生薄荷(半兩)、豬牙皂角(二兩,搗碎,用水一升浸泡,將二者的汁液用慢火熬成膏狀)、瓜蒂(磨成粉,一兩)、藜蘆(二兩)、硃砂(半兩,研磨成粉)。
先將硃砂粉二分,與瓜蒂和藜蘆粉混合研磨均勻,再用皂角膏調和,製成如龍眼大小的藥丸,外裹硃砂。用溫酒化開服用一丸,嚴重者服用兩丸,以吐為標準。如果吐出來就會清醒,不醒的則無法醫治。《必用方》認為中風不可用吐法,用金虎、碧霞為戒。但是如果突然產生大量痰液,喉嚨發出像鋸子鋸木頭的聲音,牙關緊閉,氣息不通,湯藥無法餵入,生命垂危的情況,難道堅持不用吐法嗎?只是不應該用銀粉類藥物,以免損傷脾臟,損害四肢而已。(羅謙甫的方子中有粉霜、鉛粉,沒有藜蘆,治療方法相同。)
**治療急中風的藥方:**可以治療急中風,口閉、痰液上湧、瀕臨死亡的病人,服用一劑就能痊癒。
配方包含:江子(兩粒,去皮膜)、白礬(如拇指大小一塊,磨成粉)。
將以上兩味藥放在新瓦上煅燒,使江子焦黑,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大小如芡實。每次服用一丸,用棉花包裹,放在病人嘴裡靠近喉嚨的地方,稍後吐出痰液,就能立即痊癒。(可以參考中風門口噤條。)
**附:還魂湯(《千金》):**可以治療突然受邪氣侵擾、被鬼怪襲擊、屍體突然移動、昏迷不醒、氣息全無、或者已經死亡、牙關緊閉、口不能張開,需要撬開牙齒灌藥的情況。如果湯藥無法嚥下,則要將病人的頭髮分開,左右各一人抓住病人的肩膀拉扯,使藥能下嚥,然後再服藥,直到服完一升,很快就能甦醒。
配方包含:麻黃(三兩)、桂心(二兩)、甘草(一兩)、杏仁(七十粒)。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八升,煮至剩三升,分三次服用。(《肘後方》說:張仲景的方子中沒有桂心,只有三味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