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宗漢

《醫寄伏陰論》~ 卷上 (12)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2)

1. 變症

獨參湯,傳

人參(重則二兩,輕則一兩,至輕六錢,必須量人量症以施之)

濃煎頓服,待元氣漸回,隨症增減。

集解,柯韻伯曰:一人而系一世之安危者,必重其權而專任之。一物而系一人之生死者,當大其服而獨用之。故先哲於氣幾息血將脫之症,獨用人參二兩,濃煎頓服,能挽回性命於瞬息之間,非他物所可代也。世之用者,恐或被住邪氣,姑少少以試之,或稍加消耗之味以監製之。

其權不重,其力不專,人何賴以得生乎。如古方霹靂散、大補丸,皆用一物之長,而取效最捷,於獨參湯何疑耶。

妊婦伏陰病,立方須加芎歸。(十六)

妊婦伏陰病治法,原與常人無異,但須保護胎元,故按症立方,須佐芎藭、當歸以保之。

伏陰病,嘔利止,小便不利者為未愈。(十)

伏陰一症,當以陽和為愈,小便通利,是陽和之徵也。茲嘔利止而小便仍不通利者,則知陽氣未和,故云未愈。此是病症進退之關,診者最要細審機宜,以善其後。

伏陰病,諸症除,小便不通者,不可與五苓,可與腎氣湯。(十八)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嘔利太過,津液已奪,且肺脾腎三經,先為陰邪所困,膀胱不得氣化可知,故諸症除,而小便不通。諸症者,即伏陰所有之症也。不可與五苓者,以津液大傷之後,難堪再事滲利,重竭其液,故禁之。腎氣湯功能扶陽化氣,故可與。

腎氣湯,即腎氣丸料經,扶陽化氣法

乾地黃(八兩,酒焙),薯蕷(四兩),山茱萸(二兩),澤瀉(三兩),茯苓(三兩),牡丹皮(二兩),桂枝(一兩),附子(一兩,炮),車前子(二兩),牛膝(二兩)

共為粗末,每用八錢,水一杯煎服,以小便通利為度,不通再煎服。

方解,方名腎氣者,蓋以腎具水火之用,化腎氣即以權水火也。地黃、薯蕷、丹皮、山茱萸,以養陰中之水。茯苓、澤瀉、車前、牛膝,以利陰中之滯。桂附益命火,以化陰中之真氣,真氣化則津生而肺利,土旺而脾和。於是水道通調,膀胱自利,小便自通矣。不作丸而作湯,以湯劑快捷於丸耳。

伏陰病欲解時,小便必通利。(十九)

小便通利,則表裡三焦之陽氣和矣。陽氣和則陰邪消,故為欲解。

白話文:

[變症]

獨參湯:

人參的用量(重症用二兩,輕症用一兩,最輕微的用六錢),必須依照病人的狀況和病情來決定。

將人參濃煎後立即服用,等到元氣逐漸恢復,再根據病情增減藥量。

**註解:**柯韻伯說:「一個人的安危關係到整個家族,必須給予他重要的權力和專一的責任;一種藥物關係到一個人的生死,應當大量服用且單獨使用。」所以古人對於氣息微弱、血快要耗盡的病症,會單獨使用二兩人參,濃煎後立即服用,能夠在短時間內挽救生命,這是其他藥物無法取代的。現在的人使用獨參湯,擔心會被邪氣阻礙,就先少量試用,或稍微加入一些消磨藥性的藥材來牽制它。

這樣做就不能發揮它的重要作用,藥力也不能專一,病人要如何賴以生存呢?像古方的霹靂散、大補丸,都是利用單一藥物的長處,效果非常快速,對於獨參湯有什麼好懷疑的呢?

孕婦患有伏陰病時,處方必須加入川芎和當歸。(第十六條)

孕婦患有伏陰病的治療方法,基本上和一般人相同,但必須保護胎兒,因此按照病情處方時,必須佐以川芎、當歸來保護胎兒。

伏陰病,嘔吐和腹瀉停止,但小便不通暢,表示病還沒好。(第十條)

伏陰病這種病,應以陽氣調和為痊癒的指標,小便通暢是陽氣調和的徵兆。如果嘔吐和腹瀉停止,但小便仍然不通暢,就表示陽氣還沒調和,所以說病還沒好。這是判斷病情進退的關鍵,診治的人必須仔細觀察,才能妥善處理後續狀況。

伏陰病,其他症狀都消除了,但小便不通暢,不能使用五苓散,應該使用腎氣湯。(第十八條)

膀胱是管理津液的器官,通過氣化作用才能排出。嘔吐和腹瀉太過,津液已經耗損,加上肺、脾、腎三經之前被陰邪所困,膀胱無法正常氣化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其他症狀都消除了,小便還是不通暢。「其他症狀」指的是伏陰病所有的症狀。不能使用五苓散的原因是,津液大量損傷之後,難以承受再次利水滲濕,以免更加耗竭津液。腎氣湯具有扶助陽氣、氣化的功效,所以可以使用。

腎氣湯,也就是腎氣丸的配方,是用來扶陽氣、化津液的方法。

(乾地黃八兩,用酒浸泡後烘乾)、薯蕷(四兩)、山茱萸(二兩)、澤瀉(三兩)、茯苓(三兩)、牡丹皮(二兩)、桂枝(一兩)、附子(一兩,炮製過)、車前子(二兩)、牛膝(二兩)

將以上藥材混合研磨成粗末,每次使用八錢,加入一杯水煎煮後服用,以小便通暢為度,如果小便不通暢,就再次煎煮服用。

**方劑解釋:**之所以稱之為腎氣湯,是因為腎臟具有水火兩種作用,調理腎氣就是調節水和火。地黃、薯蕷、丹皮、山茱萸,是用來滋養陰中的水分。茯苓、澤瀉、車前、牛膝,是用來疏利陰中的瘀滯。桂枝、附子是來補益命門之火,用以化解陰中的真氣,真氣得到化解,津液就會產生,肺氣就能疏通,土旺則脾氣調和。於是水道暢通,膀胱自然通利,小便自然通暢。不將藥材製成丸劑而是用湯劑的原因,是因為湯劑比丸劑起效快。

伏陰病快要痊癒的時候,小便一定會通暢。(第十九條)

小便通暢,表示身體內外三焦的陽氣都調和了。陽氣調和,則陰邪消退,所以說小便通暢是病要痊癒的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