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撮要》~ 卷上 (2)
卷上 (2)
1. 經候不調
後大怒,耳內出血,肝脈仍大,按之如無,煩躁作渴,此無根之火,以前藥加肉桂二劑,肝脈仍斂,熱渴頓退。復因大怒,以致飲食不進,果卒於季冬辛巳日。此木衰弱而金刑剋,信夫。
一婦人經候過期,發熱倦怠,或用四物、黃連之類,反兩月一度,且少而成塊,又用峻藥通之,兩目如帛所蔽。余曰:脾為諸陰之首,目為血脈之宗,此脾傷五臟,皆為失所,不能歸於目矣。遂用補中益氣、濟生歸脾二湯,專主脾胃,年餘尋愈。
一婦人兩眉稜痛,後及太陽,面青喜怒,余作膽經風熱,用選奇湯合逍遙散,加山梔、天麻、黃耆、半夏、黃芩而愈。此症失治,多致傷目,或兩耳出膿,則危矣。
一婦人耳鳴內熱,經行不調,肢體倦怠,飲食無味,余以為肝脾虛熱,用四君加柴胡、山梔、丹皮、甘草而愈。
一婦人素勤苦,冬初患咳嗽發熱,久而吐血盜汗,經水兩三月一至,遍身作痛,或用化痰降火,口噤筋攣,謂余曰:何也?余曰:此血虛而藥益損耳。遂用加減八味丸及補中益氣加麥門、五味、山藥治之,年餘而痊。
一婦人耳內或耳後項側作痛,寒熱口苦,月經不調,余以為肝火氣滯而血凝,用小柴胡加山梔、川芎、丹皮治之,諸症悉退。
一婦人年四十,素性急,先因飲食難化,月經不調,服理氣化痰藥,反肚腹膨脹,大便泄瀉;又加烏藥、蓬朮,肚腹腫脹,小便不利;加豬苓、澤瀉,痰喘氣急,手足厥冷,頭面肢體腫脹,指按成窟,脈沉細,右寸為甚。余曰:此脾肺之氣虛寒,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滲泄之令不行,生化之氣不運。
即東垣所云:水飲留積,若土之在雨中,則為泥矣,得和風暖日,水濕去而陽化自然,萬物生長。喜其脈相應,遂與金匱加減腎氣丸料服之,小便即通,數劑腫脹消半,四肢漸溫,自能轉側,又與六君加木香、肉桂、炮姜,治之痊愈。後不戒七情飲食,即為泄瀉,仍用前藥,加附子五分而安。
一婦人飲食每用碗許,稍加非大便不實,必吞酸噯腐,或以為胃火,用二陳、黃連、枳實,加內熱作嘔。余曰:此未傳寒中,故噯氣吞酸,脹滿痞悶。不信,仍作火治虛症,並至月經不止,始信。余以六君加炮薑、木香數劑,元氣漸復,飲食漸進。又以補中益氣加炮薑、木香、茯苓、半夏,數劑痊愈。
後因飲食勞倦,兼之怒氣,飲食頓少,元氣頓怯,用前藥更加發熱,誠似實火,脈洪大,按之而虛,兩尺如無,此命門火衰,用補中益氣加薑、桂及八味丸,兼服兩月餘,諸症悉愈。此症若因中氣虛弱者,用人參理中湯或六君子加木香、炮姜,不應,用左金丸,或越鞠丸,虛寒者,加附子,或附子理中湯,無有不愈。
一婦人素有頭暈,不時而作,月經遲而少,余以為中氣虛,不能上升而頭暈,不能下化而經少,用補中益氣湯而愈。後因勞而僕,月經如湧,此勞傷火動,用前湯加五味子一劑,服之即愈。前症雖云亡血過多,氣無所附,實因脾氣虧損耳。
白話文:
經期不調
一位婦人,因為大怒,導致耳內出血,把脈發現肝脈仍然很強,但按下去卻感覺空虛,同時感到煩躁口渴,這是沒有根源的虛火。我用之前的藥方加入肉桂,服用了兩劑,肝脈就平靜下來,口渴發熱的症狀也立刻消退。後來她又因為大怒,導致食慾不振,最終在冬季的辛巳日去世。這證明了肝木衰弱,被金氣所剋制,真是如此啊!
一位婦女經期過期,感到發熱疲倦,有人給她用四物湯、黃連等藥,反而使她的經期變成兩個月一次,而且量少有血塊。又有人用強烈的藥物疏通,導致她兩眼像被布遮住一樣看不清。我認為:脾是所有陰氣的源頭,眼睛是血脈匯集的地方。這是因為脾臟受損,導致五臟都失去了正常的位置,氣血無法上行到眼睛。於是,我用補中益氣湯和濟生歸脾湯,專門調理脾胃,一年多後就痊癒了。
一位婦女兩眉骨疼痛,後來延伸到太陽穴,臉色發青,容易發怒。我認為是膽經有風熱,用了選奇湯合逍遙散,並加入山梔、天麻、黃耆、半夏、黃芩等藥,就痊癒了。這種病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多半會損傷眼睛,或是兩耳流膿,那就危險了。
一位婦女耳鳴內熱,經期不正常,肢體疲倦,吃東西沒味道。我認為是肝脾虛熱,用了四君子湯加上柴胡、山梔、丹皮、甘草等藥,就痊癒了。
一位婦女一向勤勞辛苦,冬天初開始咳嗽發熱,時間久了就吐血盜汗,月經兩三個月才來一次,全身疼痛。有人給她用化痰降火的藥,導致她口噤抽筋。她問我這是為什麼?我說:這是因為血虛,用藥反而更加損耗氣血。於是,我用加減八味丸和補中益氣湯,加上麥門冬、五味子、山藥等藥治療,一年多就痊癒了。
一位婦女耳朵裡面或耳後、頸側疼痛,發冷發熱,口苦,月經不調。我認為是肝火氣滯導致血凝,用了小柴胡湯加上山梔、川芎、丹皮等藥治療,各種症狀都消退了。
一位婦女四十歲,一向性急,先前因為消化不良,月經不調,吃了理氣化痰的藥,反而肚子脹大,大便稀溏;又加了烏藥、蓬朮,肚子更加腫脹,小便不利;又加了豬苓、澤瀉,導致痰喘氣急,手腳冰冷,頭面肢體都腫脹,按下去會出現凹陷,脈象沉細,右寸脈尤其明顯。我認為這是脾肺的氣虛寒,不能疏通水道,讓水液下輸膀胱,滲濕的功能失常,氣化功能也無法運行。
這就如同東垣所說:水濕積聚,就像泥土在雨水中一樣,會變成爛泥。要等到和煦的風和溫暖的太陽,水濕才會散去,陽氣才能正常運行,萬物才能生長。幸好她的脈象與病情相符,於是給她服用金匱腎氣丸的加減方,服用後小便立刻暢通,幾劑藥後腫脹消了一半,四肢也漸漸溫暖,可以自己翻身。又給她服用六君子湯加上木香、肉桂、炮薑等藥,就痊癒了。後來她不注意情緒和飲食,又出現腹瀉,仍然用之前的藥方,加了少量的附子就恢復了。
一位婦女每次吃飯都要用一碗的量,稍微多吃一點就會大便不正常,不是稀溏就是會吞酸打嗝,有人認為是胃火,給她用二陳湯、黃連、枳實等藥,反而內熱作嘔。我認為:這是寒氣還沒有傳入體內,所以才會打嗝吞酸,腹脹胸悶。她不相信,仍然當作火氣來治療虛症,結果導致月經不止,才相信我的診斷。我用六君子湯加上炮薑、木香等藥,幾劑後,元氣逐漸恢復,食慾也逐漸好轉。又用補中益氣湯加上炮薑、木香、茯苓、半夏等藥,幾劑後就痊癒了。
後來因為飲食勞累,加上生氣,食慾頓時減少,元氣也頓時虛弱,用之前的藥方反而更加發熱,看起來像是實火,脈象洪大,按下去卻是虛的,兩尺脈幾乎摸不到,這是命門火衰的表現。我用補中益氣湯加上薑、桂等藥,並服用八味丸,同時服用兩個多月,各種症狀都痊癒了。這種病如果是由於中氣虛弱引起的,用人參理中湯或六君子湯加上木香、炮薑等藥,沒有效果,就要用左金丸或越鞠丸;如果虛寒比較嚴重,就要加上附子,或用附子理中湯,沒有不好的。
一位婦女一直有頭暈的毛病,時常發作,月經來得晚而且量少。我認為是中氣虛弱,不能上升到頭部所以頭暈,不能下行所以月經量少,用補中益氣湯就痊癒了。後來因為勞累昏倒,月經像泉湧一樣,這是因為勞累損傷導致虛火妄動。用之前的藥方加上五味子一劑,服下後就立刻痊癒了。之前的症狀雖然說是失血過多,氣無所附,但實際上是因為脾氣虧損造成的。